避世寶島 留尼汪

就像她所說,10點以後海拔2600米的火山口會聚集大量由海面上漂浮過來的雲並遮擋住一切視線。雖然這次我們也無緣火山口,但我覺得這獨特的地表配上滾滾的雲霧,更是有種隨時要噴發的感官錯覺,為這裡增添了不少神秘氣氛。 相關活動:火山徒步

除了距離上有些強度外,這段徒步的難度基本屬於休閑徒步的水平,只是開始和最後有大幅度下降與爬升,中間在冷卻的岩漿層上行走幾乎都是平地。唯一需要註意的是,由於中途沒有水源補給,出發時需背負6-8小時的飲用水。當然還要記得,要把自己的垃圾帶出來。











富爾奈斯山下的熔岩洞沒有一絲人工痕跡,保持著其最天然的模樣,地下的照明全靠頭燈和電筒,甚至某些區域還有坍塌的危險,所以在這地下迷宮般的管道中探洞一定需要一位資深的嚮導。當然,嚮導的功能不僅是保證我們的安全,下洞後還會逐一講解與這地下世界相關的種種地質知識,如果不是礦工般的裝備和偶爾需要匍匐前進一下,整個探洞過程真好像是跟著解說員逛了一座地質博物館一樣。
相關活動:探熔岩洞







內日峰周圍有三個巨大的冰鬥(圍谷),從兩萬年前這座火山最後一次噴發後,這裡的原始森林幾乎就沒有受到過破壞,99.9%的森林覆蓋率讓這三座冰鬥變成了巨大的天然氧吧,就算天氣再悶熱,戶外運動時也感受不到絲毫的缺氧氣悶。
即使從它們的名字我們也不難看出這裡的環境是何等的宜人,三座冰鬥中的兩座,其名字在 馬達加斯加 語中是“適宜居住”(Salazie)和“不舍離去”(Cilaos)的意思。但也有人說這些名字都源自於逃跑的黑人奴隸, 比如 名為Mafate的這座冰鬥,它的名字則毫無爭議地源自於一位奴隸首領。
說到這裡,也不得不簡單提及大航海時代的黑暗史,自種植園經濟方興未艾的年代起, 留尼汪 島便成為 非洲 重要的儲奴區。當看管疏漏時,便會有奴隸從海港或種植園逃出並藏匿於深山之中。當時還有這樣一段傳說,相傳有兩位黑人奴隸逃入了很深很深的山林中,過著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連奴隸制被廢除的消息都不得而知,他們昔日的同伴為了將這好消息告訴到他們,於是走入深山中尋找二人。而這二人見山下有大批舉著火把的人向山上而來,便以為是來抓他們的,於是攜手跳崖而亡。
這雖然是個傳說,但冰鬥中與世隔絕的生活確實真實存在。為了保護環境,在Mafate冰鬥中至今都沒有鋪設公路,進出只能靠徒步或直升機,但裡面仍然還住著幾百戶人家,過著仙人般避世的生活。如果你也想感受下這隱士般的體驗,那麼三天兩夜的徒步穿越冰鬥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穿越冰鬥的山路雖然還是有些強度,但也不用過分擔心,畢竟行走在天然氧吧中,空氣中無比濃郁的負氧離子會讓劇烈運動的你一直充滿能量(當然,這也有可能是我的錯覺)。雖然需要在冰鬥中過夜,但在冰鬥里零星分佈著的幾個村落,能夠提供很好的餐食及住宿,讓你可以甩掉沉重的補給輕裝上陣,最大限度地降低一切負擔感受這周遭的美好。






“無疑,完成艱巨挑戰後的滿足感是必然會有的,但相比之下我最懷念的則是久違的幸福與平靜。
大山裡的生活是非常簡單的,在這裡,幸福的標準好像可以降得特別低。幸福,可以是饑寒交迫時的一塊巧克力、可以是萬丈深淵後的一塊平地、也可以是徹骨風霜間的一縷陽光……一切平時不曾在意過的細小元素,在這裡都可能成為暖徹心扉的恩賜。回想起來,那種純粹的幸福感是無比透徹的。
路上,日出而行、日落而息,安全抵達下一個棲身的屋檐便是每天唯一的任務。站到崇山峻嶺間,腦子裡再擠不進任何俗世的煩惱,此時此刻僅有的想法只是“站穩這一步,邁好下一步”,僅此一念而已。如果把心念比成水,平時我們的心念就像海浪一樣,名、利也好,健康、情感也罷,前塵往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萬念齊飛沒有一刻停歇。而此時在山上,心念就如無風的湖面,不敢說是平靜得不起漣漪,確也是心有所住而降伏其心,讓人百般留戀的平靜。
現實生活中,每每聊到這段徒步經歷,人們總是會羡慕他山的美景與被強健的體魄,而我自己真正留戀的則是那幾日的幸福 和平 靜。“
引自《阿爾卑斯式徒步》鏈接: http://www.mafengwo.cn/i/544180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