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納米比亞,聽荒野的風聲【野生動物迷游非洲】
沿著海岸線欣賞“倒沙入海”的奇景,聽大西洋的潮來潮去。一路上沙灘上時不時會躺著一隻已經死去的海狗,可能是被潮水推到這邊,游不回去了……
行至一處瀉湖,停車賞景,觀察下瀉湖附近的動物和鳥類。抬頭望去,看到一隊潔白的大鵜鶘正從沙丘上飛過, 這幅畫面直擊我心,簡單安靜卻震撼了我,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吧!我們的地接很幽默,說“這是 納米比亞 空軍”,我一開始竟然傻傻的相信了...以為是飛機在巡航 本來前幾天爬山爬沙丘累到腿酸,想著今天無論如何要穩住不要隨意走動了,可是,我控制不住我勇攀高峰的雙腿啊…… 爬上沙丘,俯瞰沙海相接,很累,很熱,很愜意。還發現了一處鳥類殘骸,同行專家說大塊一點那片是盆骨,看大小他覺得是火烈鳥的(但其實也就拳頭那麼大...但是他說在鳥類里算大的了),旁邊還有一點夾雜著羽毛的糞便,不知道這隻可憐的鳥是慘遭了誰的毒手…… 看完風景,享受完tour提供的小點心,開始沖沙~沖沙的時候我坐在最後一排...所以完全沒體會到刺激。就感覺車很慢很慢的滑下去了……反而是爬沙丘的時候需要加速,才稍微感覺有意思一點。不過據坐第一排的朋友反饋,每次沖沙下坡的時候感覺車已經豎起來了,很緊張很激動很興奮...看來下次還是要坐第一排
坐在最後一排沒法拍照 盜兩張團友的圖 回程依舊是沿著海岸線行進,最後欣賞下沙海相接的景緻。雖然介紹此地的時候都描述“倒沙入海”,但其實這裡的沙漠中的沙子都是勤勞的洋流從 南非 橙河搬來的。也正因為洋流源源不斷的搬運,使得納米布沙漠越來越大, 三明 治灣的沙子越來越多。曾經這裡的海邊的捕鯨站已經被沙子重重掩埋,只露出房頂那一小塊,不知道幾十年後再來會不會就完全找不到了... 回程路上看到好多小白鳥群落,每當海潮退去就快速搗騰著小短腿跟著潮水沖向海裡,浪打回來的時候又呼啦啦的飛起來,如此往複,樂此不疲,特別搞笑和可愛。領隊老師說,他們就是前兩年大熱的動畫短片里的主角——三趾鷸~與他們的相遇真是一場特別美麗又有趣的意外。
又是我們優秀團友的圖片 骷髏海岸 讓人絕望之地卻養活了獅子清晨的 鯨灣港 ,又見天空之鏡。 在鯨港灣這個歐式小鎮住了兩宿後,又要回到 非洲 炎熱的氣候中去了。早早的出發,前往十字角公園,一路上沿著長長的無人區——骷髏海岸前行。
據說骷髏海岸的得名是因為當年有艘船在此擱淺,船員歷經艱險從海裡游上了岸,等待他們的確實連綿幾十公里的無人沙漠。
我們在一艘 安哥拉 沉船附近下車,去簡短感受下自然的無情。用望遠鏡看去,這艘大船迎來了新的乘客,大約幾十隻白胸鸕鶿在此做窩。鸕鶿的窩是用石頭、海帶等壘起來的,遠遠看去,船桅上掛滿了海帶... 看到這個怕了嗎?
別怕,不是人的,是用海狗骨頭拼成的人。 雖然是人類無法賴以生存的沙漠和海水, 納米比亞 卻有一群 獅子 生活在這周圍,他們生活在沙漠中,靠捕食海狗和火烈鳥獲得養分。圖片是之前我們嚮導看到的一則新聞 十字角 這段文字很有味道...沿著茫茫無人海岸線行駛了約一個小時,來到了十字角。1486年 葡萄牙 探險家Diogo Cão作為第一名抵達這裡的 歐洲 人,在此樹立了一個石頭十字架padrão.
當年的十字架已經被 德國 人拿走了,現在是個複製品,作為地標。但我還是忘記照這個十字架了,原因是什麼呢,因為這裡是 納米比亞 最大的海狗保護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南非 皮毛海獅(俗稱海狗)聚集地。一踏上這片土地,我的鏡頭就牢牢地被海狗吸引著。而因為這裡地勢較高,屍體和糞便無法被海水沖刷走,我的呼吸系統也被這裡濃厚的腐臭味道折磨著...
納米比亞 是世界為數不多的合法捕殺海豹/海狗的國家,每年7-11月會有8萬隻幼崽+7千隻成年海狗被捕殺。政府聲明這麼做是為了保護納米的重要戰略資源—漁業資源,據說每年海狗消耗的魚比納米所有漁業公司捕撈的都多。所以這個海狗保護區的售票處同時也在兜售海狗製品...摸了一把海狗毛,真的是厚實又柔順,然後我這麼愛野生動物的人是不會買滴~
售票處旁邊立了個用鯨魚殘骸搭建的小雕塑,這個造型,難道在搞生殖崇拜?? 這裡看海狗不需要運氣,從下了車開始,伴隨著濃重的腐臭,大小不一姿態各異的海狗隨處可見。由於海狗很凶猛,人游覽十字角要走進木質棧道,並關好身後的柵欄門。有些段的棧道離地面略微有些距離,但凡這樣的棧道下必擠滿了海狗,大多在睡覺。這裡有很多的幼年小海狗,尤其是靠近海邊的礁石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等待母親飽餐歸來的小黑點。我們看著這個大幼兒園裡這麼多長得一模一樣的小朋友,很替母海狗發愁,這可怎麼找自己家娃呢?不過據說是根據叫聲不同來判斷的, 也不知道有沒有準...海灘上很多死去的小海狗,可能就是沒找到媽媽餓死了吧…… 頹廢方丹 6000年前的板書下午趕去頹廢方丹,一片2000-6000年前san人留下的岩畫。沒有任何的鋪墊,只有一間小紀念品商店兼售票處,景區大門就是一個矮矮的鐵柵欄,後面滿山的巨大紅色岩石就是岩畫的所在地了。
據說這片岩畫其實是曾經san人的狩獵知識小課堂,長輩給年輕人傳授水點位置、不同地區有什麼動物之類等經驗。多麼富有創造力的板書啊 我們在巨石中爬上爬下,努力分辨兩千年前的抽象畫中想表達的意思。 下邊這幅板書既有動物又有它們的蹄印,很生動不太形象。
行至一處瀉湖,停車賞景,觀察下瀉湖附近的動物和鳥類。抬頭望去,看到一隊潔白的大鵜鶘正從沙丘上飛過, 這幅畫面直擊我心,簡單安靜卻震撼了我,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吧!我們的地接很幽默,說“這是 納米比亞 空軍”,我一開始竟然傻傻的相信了...以為是飛機在巡航 本來前幾天爬山爬沙丘累到腿酸,想著今天無論如何要穩住不要隨意走動了,可是,我控制不住我勇攀高峰的雙腿啊…… 爬上沙丘,俯瞰沙海相接,很累,很熱,很愜意。還發現了一處鳥類殘骸,同行專家說大塊一點那片是盆骨,看大小他覺得是火烈鳥的(但其實也就拳頭那麼大...但是他說在鳥類里算大的了),旁邊還有一點夾雜著羽毛的糞便,不知道這隻可憐的鳥是慘遭了誰的毒手…… 看完風景,享受完tour提供的小點心,開始沖沙~沖沙的時候我坐在最後一排...所以完全沒體會到刺激。就感覺車很慢很慢的滑下去了……反而是爬沙丘的時候需要加速,才稍微感覺有意思一點。不過據坐第一排的朋友反饋,每次沖沙下坡的時候感覺車已經豎起來了,很緊張很激動很興奮...看來下次還是要坐第一排
坐在最後一排沒法拍照 盜兩張團友的圖 回程依舊是沿著海岸線行進,最後欣賞下沙海相接的景緻。雖然介紹此地的時候都描述“倒沙入海”,但其實這裡的沙漠中的沙子都是勤勞的洋流從 南非 橙河搬來的。也正因為洋流源源不斷的搬運,使得納米布沙漠越來越大, 三明 治灣的沙子越來越多。曾經這裡的海邊的捕鯨站已經被沙子重重掩埋,只露出房頂那一小塊,不知道幾十年後再來會不會就完全找不到了... 回程路上看到好多小白鳥群落,每當海潮退去就快速搗騰著小短腿跟著潮水沖向海裡,浪打回來的時候又呼啦啦的飛起來,如此往複,樂此不疲,特別搞笑和可愛。領隊老師說,他們就是前兩年大熱的動畫短片里的主角——三趾鷸~與他們的相遇真是一場特別美麗又有趣的意外。
又是我們優秀團友的圖片 骷髏海岸 讓人絕望之地卻養活了獅子清晨的 鯨灣港 ,又見天空之鏡。 在鯨港灣這個歐式小鎮住了兩宿後,又要回到 非洲 炎熱的氣候中去了。早早的出發,前往十字角公園,一路上沿著長長的無人區——骷髏海岸前行。
據說骷髏海岸的得名是因為當年有艘船在此擱淺,船員歷經艱險從海裡游上了岸,等待他們的確實連綿幾十公里的無人沙漠。
我們在一艘 安哥拉 沉船附近下車,去簡短感受下自然的無情。用望遠鏡看去,這艘大船迎來了新的乘客,大約幾十隻白胸鸕鶿在此做窩。鸕鶿的窩是用石頭、海帶等壘起來的,遠遠看去,船桅上掛滿了海帶... 看到這個怕了嗎?
別怕,不是人的,是用海狗骨頭拼成的人。 雖然是人類無法賴以生存的沙漠和海水, 納米比亞 卻有一群 獅子 生活在這周圍,他們生活在沙漠中,靠捕食海狗和火烈鳥獲得養分。圖片是之前我們嚮導看到的一則新聞 十字角 這段文字很有味道...沿著茫茫無人海岸線行駛了約一個小時,來到了十字角。1486年 葡萄牙 探險家Diogo Cão作為第一名抵達這裡的 歐洲 人,在此樹立了一個石頭十字架padrão.
當年的十字架已經被 德國 人拿走了,現在是個複製品,作為地標。但我還是忘記照這個十字架了,原因是什麼呢,因為這裡是 納米比亞 最大的海狗保護區,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南非 皮毛海獅(俗稱海狗)聚集地。一踏上這片土地,我的鏡頭就牢牢地被海狗吸引著。而因為這裡地勢較高,屍體和糞便無法被海水沖刷走,我的呼吸系統也被這裡濃厚的腐臭味道折磨著...
納米比亞 是世界為數不多的合法捕殺海豹/海狗的國家,每年7-11月會有8萬隻幼崽+7千隻成年海狗被捕殺。政府聲明這麼做是為了保護納米的重要戰略資源—漁業資源,據說每年海狗消耗的魚比納米所有漁業公司捕撈的都多。所以這個海狗保護區的售票處同時也在兜售海狗製品...摸了一把海狗毛,真的是厚實又柔順,然後我這麼愛野生動物的人是不會買滴~
售票處旁邊立了個用鯨魚殘骸搭建的小雕塑,這個造型,難道在搞生殖崇拜?? 這裡看海狗不需要運氣,從下了車開始,伴隨著濃重的腐臭,大小不一姿態各異的海狗隨處可見。由於海狗很凶猛,人游覽十字角要走進木質棧道,並關好身後的柵欄門。有些段的棧道離地面略微有些距離,但凡這樣的棧道下必擠滿了海狗,大多在睡覺。這裡有很多的幼年小海狗,尤其是靠近海邊的礁石上,密密麻麻的都是等待母親飽餐歸來的小黑點。我們看著這個大幼兒園裡這麼多長得一模一樣的小朋友,很替母海狗發愁,這可怎麼找自己家娃呢?不過據說是根據叫聲不同來判斷的, 也不知道有沒有準...海灘上很多死去的小海狗,可能就是沒找到媽媽餓死了吧…… 頹廢方丹 6000年前的板書下午趕去頹廢方丹,一片2000-6000年前san人留下的岩畫。沒有任何的鋪墊,只有一間小紀念品商店兼售票處,景區大門就是一個矮矮的鐵柵欄,後面滿山的巨大紅色岩石就是岩畫的所在地了。
據說這片岩畫其實是曾經san人的狩獵知識小課堂,長輩給年輕人傳授水點位置、不同地區有什麼動物之類等經驗。多麼富有創造力的板書啊 我們在巨石中爬上爬下,努力分辨兩千年前的抽象畫中想表達的意思。 下邊這幅板書既有動物又有它們的蹄印,很生動不太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