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媽媽看世界: “七零後”旅拍達人兼美食博主的獅城五日速成記


相比上一家詠觴黑胡椒螃蟹的中正醇厚,口味大眾,永成的黑胡椒螃蟹醬汁更粘稠,也更辣,只能接受微辣的人會望而卻步,但如果再堅持一下細品,又發覺辣中帶著些許鮮甜,再然後就會一口接一口,辣並快樂著,停不下來。據說訣竅就是店家在製作時很好的把握了甜味、鹹味和黑胡椒之間的巧妙平衡,蟹肉十分入味,





在價格相近的前提下,就位置而言,詠觴要市中心一點,距離烏節路、牛車水等地都不算遠,如果時間緊張建議去詠觴。如果對吃螃蟹有一定追求的美食愛好者,就千萬也不要放過永成啦,畢竟,這裡ID黑胡椒螃蟹口味真是勁爽,交通?還是有地鐵的嘛。 肉骨茶:黃亞細 & 松發來 新加坡 ,還有一樣必吃的特色美食——肉骨茶。
和一頓辣椒螃蟹動輒五六百元的價格相比,肉骨茶和 海南 雞飯一樣,堪稱價廉味美界的良心代表 。所謂肉骨茶,就是邊吃排骨邊飲茶。肉骨一般選用上等的包著厚厚瘦肉的新鮮豬排骨,然後加上各種佐料,有的還加進各種滋補身體的藥材,燉得爛爛的。啃完骨頭,用熱氣騰騰的肉骨湯泡上香噴噴的白米飯或者油條,米飯吸飽了肉骨茶湯的精華,那真是無比美味。
新加坡 比較知名的肉骨茶店主要有黃亞細、松發、發起人和發傳人等。各家的肉骨茶湯都有自己獨門秘方,味道不盡相同,也培養出了一批各自的擁躉。

黃亞細是 新加坡 的肉骨茶界的名店。曾因拒絕 香港 特首曾蔭權在打烊後用餐而上過新聞頭條。2007 年時任 泰國 總理他信訪問 新加坡 時,也是專程去吃了一回。
從濱海灣花園看完8點45的燈光秀回來已經九點多,濱海灣購物中心地下二層西側的食閣里依舊熱鬧不已。黃亞細在這裡也有一家分店。

重點是湯汁,黃亞細屬於 潮州 風味排骨湯,湯中放入大蒜、醬油、桂皮和沙撈越胡椒等作料,湯汁顏色較深,一入口舌尖就縈繞著一股濃郁的椒香。幾口下肚,身體就開始微微發熱,鼻尖冒出細汗。雖然起初可能不太適應,可喝著喝著就會停不下來。尤其在 新加坡 那種濕熱空氣中,幾碗胡椒味濃重的排骨湯落肚,發一頭汗,人也松爽狠多。
兩份肉骨茶湯 湯加 起來總共每人一塊骨頭,可我們前前後後竟然添了五回湯
可惜來得太晚,這家的油條賣光了。只有米飯泡湯一種選擇了。。




事實上,她的目光卻越過了我的手機,把註意力落在了對面一桌 歐洲 人的餐桌上。

——為什麼他們桌上的那個冰激凌球大得如此誇張!
——為什麼一個男人要獨自吃這麼大一個冰淇淋!
——為什麼他挑的還是一個粉粉的冰淇淋!
直到男子終於把冰淇淋放到餐桌中間讓一桌人分享,“憤憤不平”的美姐這才開始專心致志對付自己碗里的“湯泡飯”。
於是待美姐吃完,直接把裝著現金的錢包給了她,讓她再去轉轉(耿耿於懷的粉色冰淇淋,嘿嘿)

我不解:不是想吃冰淇淋的嗎?
她喜滋滋地答:我都問過了,價格都一樣,大晚上的,冰淇淋熱量太高,咱們還是吃水果好了,水果維生素多。
【松發肉骨茶】
松發肉骨茶也是 新加坡 一大著名招牌,松發二字來自創始人楊應松先生的名字,創立於1969年,至今也算“年過半百”了。
松發的分店比較多,在克拉碼頭新橋橋畔就有兩家店,一家是早上8點半開門(所有分店中唯一一家開門這麼早的),其餘所有分店清一色都要10點半開門。很不巧的是,這回想去那裡吃早餐,偏趕上人家裝修閉店,只得撲空轉投街對面的亞坤。
牛車水的唐城坊也有一家松發的分店。回國前最後一天,便帶著美姐上這家店來嘗嘗。

其中絕大多數是游客, 亞洲 和歐美各國人士都有,隊伍里有些人甚至還拖著28寸的巨大行李箱。其實我們只不過是把行李箱暫時寄存在賓館前臺,同樣吃完就得抹嘴走人立馬奔機場去。






最後在肉骨茶篇的尾巴上留兩個位置給發起人和發傳人,下回 新加坡 之旅再見 豆花:老伴 & 梧槽【老伴豆花】
去麥克斯威食品中心覓食,除了NO1的天天 海南 雞飯,老伴豆花也是我極力向美姐推薦的。


豆花分杏仁味和原味兩種。舀上一勺,米色的豆花如凝脂般在勺中顫顫巍巍,抿一口,柔順絲滑、口感細膩,有點像老酸奶又有點像冰淇淋。不過有些人會覺得杏仁味似乎有一種中藥的味道(我很喜歡),謹慎起見,如果第一次嘗試,請選擇原味。

“老伴”是父親李佩勝創立的品牌,而“小伴”則是他兒子李逢源和另外三個合伙人創立的,非李逢源獨有。在 越南 、 泰國 、 柬埔寨 、 臺灣 等地區都有分店。商標和老伴豆花的相似,也是一對情侶的卡通形象。
後來爸爸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兒子以商標侵權的標準賠償他的經濟損失,禁止小伴豆花繼續“冒用”商標,也不可以用老伴豆花的名字來為自己的店打廣告。兒子卻說,爸爸你可是答應了的。這麼多年來,家裡也一直都支持他開小伴豆花,以及使用“老伴”的招牌。同時還提出了反訴訟,指控爸爸起訴的行為給小伴豆花造成了經濟損失,爸爸應賠償。

【梧槽豆花】
去梧槽是個意外。
當時抱著無比端正的態度去永觴吃螃蟹~生怕去晚了要等位或者螃蟹會賣光~太積極,人家晚餐還沒營業~
乾等?不如先找個地方歇歇腳,再吃點冰冰涼的甜品。
鑒於對老伴家甜豆花的美好印象,就近搜到一家口碑不錯豆花店,便摸了過去。


美姐很疑惑:豆漿店怎麼是這種風格?跟老伴完全不同,高級得我都不敢進去了 !
我:純粹路過,人家是賣酒的不賣豆漿,我們的店還要前面拐個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