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秘魯 夜半夏月
Preface 扉2018年1月是我第一次踏上南美大陸,這片在我腦海裡一直只有想象而沒有印象的土地。 秘魯 在 南美洲 的西部,毗鄰太平洋,除卻聞名世界的 馬丘比丘 ,我對這個國家似乎也沒有太多別的瞭解。然而,這個擁有曾經輝煌一時的印加文明,而如今依舊熱情洋溢的國家,依舊在行前時時刻刻牽動著我好奇的神經。
1月,正值 秘魯 雨季,位於北部高原的 庫斯科 時不時就會落下一場雨。不過, 秘魯 的首都 利馬 雖然就在海邊,卻是一個常年少雨的城市,比起庫斯克來更加讓我喜歡。
在這次旅行之前,我從來沒有一周在外“遊蕩”,這次一口氣在 秘魯 獃上將近半月,而且還是一個連英語都不普及的地方,也算是一種新的體驗。
秘魯 對於 中國 小伙伴來說,不算是一個流行火爆的目的地,但我絕對推薦喜歡神秘的人文歷史景觀的小伙伴來南美,所以先說說一些我覺得需要註意的地方:
☛簽證: 中國 公民前往 秘魯 需要辦理簽證並務必保證先預訂好往返機票,據說出發前 中國 的海關會檢查回程的機票。但如果擁有美簽(包括F1),並且從 美國 出發,那麼可以直接入關,無需簽證。
☛交通:我從 紐約 出發,直飛 利馬 ,時長大約8個小時。而從國內出發前往 秘魯 ,現在各個航空公司都沒有直飛的航班,至少需要1次中轉,票價1萬左右。至於 秘魯 境內, 利馬 和 庫斯科 之間每天都有多次航班來往,而 庫斯科 與 普諾 、 利馬 與Paracas、 利馬 與Nazca之間都有不同公司的大巴線路。
☛住宿:這次出行兩男一女,所以全程除了熱水鎮一晚都訂了 airbnb 。但實話實說, airbnb 的配套設施服務是遠遠比不上酒店的,如非必要,我還是推薦酒店。 利馬 作為 秘魯 的首都,無論是高品質的連鎖性大酒店如希爾頓、萬豪、喜來登,還是別具特色的當地酒店都一應具全。就地理位置而言,我推薦毗鄰海岸、城設現代的Miraflores區的酒店, 比如 萬豪和希爾頓。至於 庫斯科 ,由於這是一個旅游城市,選擇景點密集的武器廣場附近的酒店更加方便,而且廣場附近的酒店確實也是庫斯克最好的酒店。其中尤其推薦Belmond Hotel Monasterio和Palacio del Inka,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雖然這兩家酒店我們都沒有住過,但我們曾去Belmond用過午餐,如修道院般的設計與當地的宗教特色相契合,中庭風景秀麗,目測房間不多,但是小巧別緻、鬧中取靜。我和另一位朋友在Palacio del Inka做了spa,順便看了看餐廳、大堂的陳設,可以說我從未看到過一家酒店的大堂如果精緻,豪華中不失細膩,精緻中不失大氣,spa的體驗也讓我相信酒店的高服務水平。
☛氣候: 秘魯 屬於熱帶國家,整體來說溫度較高。但不同地區的氣候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利馬 臨海 ,較為濕潤,溫度常年偏高,但是鮮少下雨; 庫斯科 地處高原,早晚溫差較大,溫度整體來說比起 利馬 低將近10度左右,且分旱季和雨季,推薦大家旱季前往,因為下雨真的非常影響游覽一些需要爬山的景點。 Schedule 行程這次旅行,1/4凌晨到達 利馬 ,1/15晚上回 紐約 ,一共12天,在 利馬 及周邊獃了7天,在 庫斯科 、聖谷、 馬丘比丘 住了5天。這樣的行程其實不算完美,有許多有趣的地方都沒有去, 比如 神秘難測的 納斯卡 大地畫、多彩炫目的彩虹山、靜謐優美的 的的喀喀湖 。雖然這些都是不小的遺憾,不過與朋友出行,多少互相遷就,只要心中快樂,也算是達到了旅行的目的。
這12天大致的行程如下: 初到利馬在 利馬 的第一天,我們似乎都還未從航班深夜到達的疲倦中緩和過來。然而,電話卡未辦,房內的wifi又突然壞掉,在這座陌生的城市可謂是寸步難行。幸好,我行前有查看過賣電話卡的地方,依稀記得路線。但事情往往不能一帆風順,誰知這個查到的超市並沒有手機卡售賣。我和另一位同行的朋友靠著Google Translate和他剛剛學會的一星半點的 西班牙 語,在經歷了數次困難的交流之後,終於買到了entel的手機卡。按理說,Claro作為 秘魯 最大的運營商,應該有預付卡(prepago),但事實就是我們所去的那家商場並沒有,所以只能買了entel的postpaid。也就是,需要先充值,再在網上自己選擇套餐,扣除相應費用,而非如預付卡那般已經設定好特定的套餐。如果大家圖方便,可以在 利馬 機場購買Claro的30天無限流量卡,但是價格十分昂貴,要100美金,實在是物超所值。所以,如果是從 中國 出發的小伙伴,還是先在國內網上買好電話卡或者租好wifi更為方便。
解決了電話卡的問題後, 我們想著出去四處轉轉。恰巧Huaca Pucllana就在 Airbnb 左近,便先去了這處景點。Huaca Pucllana是一處前印加時期行政與宗教中心的遺址,有無數土坯磚堆砌而成。如今望去,只剩一片黃沙中幾堵斷壁殘垣,微微立起一座小山頭。這是一個很單薄的景點,但好在有英語和 西班牙 語的講解,能讓人依稀瞭解到曾經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他們的祭祀、耕種、埋葬風俗。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看完遺址之舟,我們打車前往Museo Larco。這裡順便一提,無論是 利馬 還是 庫斯科 ,公共交通都非常不方便,而直接揚招出租車又容易打到黑車,因此Uber是很好的選擇。這座博物館外表現代明艷,然而內部所陳展品卻均為古代文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古代 秘魯 文物集合,展品大多是源自古代 秘魯 的金銀珠寶。如同 中國 古代的器皿、貨幣上會篆刻一些帶有圖騰信仰的花紋符號,這些展品也大多含有圖騰象徵。在印加文化中,snake蛇, puma美洲獅, condor禿鷹,分別代表了三個境界:the lower or underworld地下世界, the middle world of humans人類世界, the upper world of the Gods神界。而這種境界的劃分和對應的動物圖騰也在這些文物中體現了出來。 ↑拉爾科博物館 當天的晚餐選在了朋友推薦的Panchita。這家餐廳在 利馬 並不算如何出挑,只是有自己的特色烤串。Panchita的烤串並非是我們平時在大排檔所吃的串串,而是可以作為一道main course的巨大肉串。若要說味道如何,只能說不過爾爾,吃個新意罷了。如果朋友們要去嘗試,推薦微彈稍脆的牛心,不推薦乾柴的牛裡脊。 利馬教堂背後的歷史和血腥第二日,睡到自然醒,先去公寓附近吃了一頓Brunch。咖啡店的名字叫La Boulangerie,其實就是法語中麵包店的意思,真是直白。這家店的🍐塔味道不錯,尤其是其中的梨片,脫水程度適中,綿軟中夾帶著爽脆,也不甜膩。但是其它食物, 比如 芝士蛋糕、法式火腿煎餅,就不敢恭維了。
Plaza Mayor de Lima相當於 庫斯科 的武器廣場,四周有Government Palace of Peru,Archbishop's Palace of Lima,Cathedral of Lima,以及稍遠處的Convento San Francisco y Catacumbas。在12:00-1:00 p.m.左右,政府宮內會有列兵儀式,雖然算不上震撼,但也可見一國風采。我們依次參觀了Archbishop's Palace of Lima,Cathedral of Lima,Convento San Francisco y Catacumbas。由於 秘魯 曾經受到 西班牙 殖民者的侵略,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許多 西班牙 文化的光影,其中包括遍地而生的天主教堂。然而恢宏的天主教堂之下,埋葬的卻是化為殘骨的印加幽魂。這三處之中,以Convento San Francisco y Catacumbas最為精彩,雖然從外面看不過是一處普通的牆面漆成了黃色的教堂,但其地下為一墓穴,曲折蔓繞,一處處古冢,密密排放的骨骸,與地上雖塵埃落落但仍然十分華貴的藏書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教堂之內不允許拍照,所以沒能留下什麼紀錄。不過,此處也有英語與 西班牙 語的講解,講解員娓娓道來,非常詳細精彩,去的朋友不能錯過。 ↑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 值得二刷的世界前五十餐廳之一——Maido游罷也已黃昏。 利馬 有幾處格外有名的餐廳,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Central和Maido。兩家都多次入選世界排名前50的餐廳,可惜我們預訂太晚,Central早已訂不上,所以便去了以日料見長的Maido。其實,在這之前我不是很喜愛日料,尤其是那些生食,往往吃了一兩片生魚片後就再也難以下咽。不曾想在一個南半球的國家顛覆了我對日料的看法,甚至讓我愛上了Sashimi那種爽滑濃郁的口感。推薦海膽、三文魚還有不在照片中的鵝肝壽司。圖中那道米餅配吞拿魚我忘了真正的名字,也很不錯,除卻調味的料汁有些過咸,整體上不僅很有新意,米餅的硬、脆和吞拿魚的軟、糯碰撞在一起,口感很對我的胃口。不過相比之下,主菜和甜點的味道就有些遜色了,最後一張圖中的Churro 墨西哥 油條也不是很正宗。當然這並不影響我們決定二刷它的想法,後面我會再次提到這家可愛的餐廳。 ↑Maido ↑Maido ↑Maido ↑Maido ↑Maido 徘徊庫斯科第三天一早,奔赴機場,前往 庫斯科 。從 利馬 到 庫斯科 乘坐飛機只需1小時40分鐘左右,往返機票大約在1000元上下。我們坐的是Peruvian( 秘魯 人)航空公司的飛機。對於小飛機來說,機內座位還算寬敞,比較舒服。
庫斯科 的感覺,跟 利馬 大不相同。 利馬 是一個平原城市,常年少雨;而 庫斯科 則是在高原之上,溫度更低,恰逢雨季,空氣也更加潮濕。作為一個旅游城市, 庫斯科 的經濟自然是比不過首都 利馬 。然而,作為旅游中心地區的武器廣場周圍卻是高級酒店林立,與我們的 Airbnb 所在的“農村”地區簡直天上地下。加之 庫斯科 市區內的景點較為聚集,這也就是我推薦大家住在武器廣場周邊的原因。
到了之後的頭等要事便是訂下之後兩天的行程。從 庫斯科 去 馬丘比丘 以及周邊的大小景區有各種安排方式,我們最後是找到一家旅行社包車定製:從 庫斯科 出發,途徑參觀Chinchero,Salinas de Maras,Moray,最後達到Ollantaytambo,參觀之後乘坐Inca Rail到熱水鎮住下;第二天爬華納比丘和 馬丘比丘 ,當天再坐Inca Rail直接回到 庫斯科 。之所以選擇Inca Rail而不是Peru Rail是因為從歐雁台到熱水鎮的線路只有Inca Rail提供。其他方面兩者沒有很大區別,在武器廣場都有售票點,如果大家想要提前購票,可以上 www.perurail.com 或者 www.incarail.com 購買。武器廣場周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旅行社,既有十幾個人成團的一日游,也可以像我們一樣訂製,價格都不算貴。主要涵蓋的景點包括Chinchero, Salinas de Maras, Moray, Pisac等。我們一行三人,總費用不包含門票花了90刀。如果是跟團游,我們所訂的旅行社給的報價是每個人70索爾左右,其它旅行社應是差不多的價位。
開頭提到的Belmond Hotel Monasterio,便是我們用午餐的地方。其中讓我驚喜的是一道叫Ceviche的appetizer,一種生魚肉製成的當地特色菜品,口感微酸。說來好笑,這麼一道菜,理應在沿海的 利馬 更為流行,然而我們卻是在 庫斯科 時第一次吃到。其實這道菜在 秘魯 非常流行,無論是 利馬 ,還是 庫斯科 ,亦或是後來我們去的Paracas,幾乎每一家餐廳都可以看到Ceviche的身影。 ↑貝爾蒙德修道院酒店 ↑貝爾蒙德修道院酒店 吃完午飯,自然是去武器廣場轉悠轉悠。我本來以為,武器廣場是 庫斯科 獨有的,不想不僅 利馬 也有武器廣場,甚至南美許多其他國家都有。後來我才知道,武器廣場就像是一個代表城市中心的標誌。
天公作美,萬里晴空。Catedral del Cuzco,如同 利馬 的教堂一般,是 西班牙 殖民者入侵的又一見證。然而孰是孰非,早已消散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如今來來往往的游客,包括我自己,又有幾人會去思索這繁華底下的蒼涼,不過是一堵它錶面的風采。教堂內陳設了殖民時期的金銀珍品、畫作,曾經歷任主教所穿戴的衣物、首飾等藏品。這座教堂內部也不允許照相,不過可以登上二樓向外遠眺,留下窗外的風景。如果可以,建議請一位講解員,否則自己胡亂轉悠,很難瞭解背後的故事。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晚餐去的亦是朋友推薦的一家餐廳,Uchu Peruvian Steakhouse。顧名思義,這是一家牛排館,但是這裡的特色並非牛排,而是羊駝肉排。沒錯,就是這個廣受大家伙喜歡的動物的肉。要說口感,比牛肉要老上幾分,咀嚼起來有些吃力,所以不怕生的小伙伴可以點五分熟甚至三分熟的。配上當地特殊的醬汁,羊駝肉吃起來更加多汁,稍許化解了偏老的口感。
1月,正值 秘魯 雨季,位於北部高原的 庫斯科 時不時就會落下一場雨。不過, 秘魯 的首都 利馬 雖然就在海邊,卻是一個常年少雨的城市,比起庫斯克來更加讓我喜歡。
在這次旅行之前,我從來沒有一周在外“遊蕩”,這次一口氣在 秘魯 獃上將近半月,而且還是一個連英語都不普及的地方,也算是一種新的體驗。
秘魯 對於 中國 小伙伴來說,不算是一個流行火爆的目的地,但我絕對推薦喜歡神秘的人文歷史景觀的小伙伴來南美,所以先說說一些我覺得需要註意的地方:
☛簽證: 中國 公民前往 秘魯 需要辦理簽證並務必保證先預訂好往返機票,據說出發前 中國 的海關會檢查回程的機票。但如果擁有美簽(包括F1),並且從 美國 出發,那麼可以直接入關,無需簽證。
☛交通:我從 紐約 出發,直飛 利馬 ,時長大約8個小時。而從國內出發前往 秘魯 ,現在各個航空公司都沒有直飛的航班,至少需要1次中轉,票價1萬左右。至於 秘魯 境內, 利馬 和 庫斯科 之間每天都有多次航班來往,而 庫斯科 與 普諾 、 利馬 與Paracas、 利馬 與Nazca之間都有不同公司的大巴線路。
☛住宿:這次出行兩男一女,所以全程除了熱水鎮一晚都訂了 airbnb 。但實話實說, airbnb 的配套設施服務是遠遠比不上酒店的,如非必要,我還是推薦酒店。 利馬 作為 秘魯 的首都,無論是高品質的連鎖性大酒店如希爾頓、萬豪、喜來登,還是別具特色的當地酒店都一應具全。就地理位置而言,我推薦毗鄰海岸、城設現代的Miraflores區的酒店, 比如 萬豪和希爾頓。至於 庫斯科 ,由於這是一個旅游城市,選擇景點密集的武器廣場附近的酒店更加方便,而且廣場附近的酒店確實也是庫斯克最好的酒店。其中尤其推薦Belmond Hotel Monasterio和Palacio del Inka, A Luxury Collection Hotel。雖然這兩家酒店我們都沒有住過,但我們曾去Belmond用過午餐,如修道院般的設計與當地的宗教特色相契合,中庭風景秀麗,目測房間不多,但是小巧別緻、鬧中取靜。我和另一位朋友在Palacio del Inka做了spa,順便看了看餐廳、大堂的陳設,可以說我從未看到過一家酒店的大堂如果精緻,豪華中不失細膩,精緻中不失大氣,spa的體驗也讓我相信酒店的高服務水平。
☛氣候: 秘魯 屬於熱帶國家,整體來說溫度較高。但不同地區的氣候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利馬 臨海 ,較為濕潤,溫度常年偏高,但是鮮少下雨; 庫斯科 地處高原,早晚溫差較大,溫度整體來說比起 利馬 低將近10度左右,且分旱季和雨季,推薦大家旱季前往,因為下雨真的非常影響游覽一些需要爬山的景點。 Schedule 行程這次旅行,1/4凌晨到達 利馬 ,1/15晚上回 紐約 ,一共12天,在 利馬 及周邊獃了7天,在 庫斯科 、聖谷、 馬丘比丘 住了5天。這樣的行程其實不算完美,有許多有趣的地方都沒有去, 比如 神秘難測的 納斯卡 大地畫、多彩炫目的彩虹山、靜謐優美的 的的喀喀湖 。雖然這些都是不小的遺憾,不過與朋友出行,多少互相遷就,只要心中快樂,也算是達到了旅行的目的。
這12天大致的行程如下: 初到利馬在 利馬 的第一天,我們似乎都還未從航班深夜到達的疲倦中緩和過來。然而,電話卡未辦,房內的wifi又突然壞掉,在這座陌生的城市可謂是寸步難行。幸好,我行前有查看過賣電話卡的地方,依稀記得路線。但事情往往不能一帆風順,誰知這個查到的超市並沒有手機卡售賣。我和另一位同行的朋友靠著Google Translate和他剛剛學會的一星半點的 西班牙 語,在經歷了數次困難的交流之後,終於買到了entel的手機卡。按理說,Claro作為 秘魯 最大的運營商,應該有預付卡(prepago),但事實就是我們所去的那家商場並沒有,所以只能買了entel的postpaid。也就是,需要先充值,再在網上自己選擇套餐,扣除相應費用,而非如預付卡那般已經設定好特定的套餐。如果大家圖方便,可以在 利馬 機場購買Claro的30天無限流量卡,但是價格十分昂貴,要100美金,實在是物超所值。所以,如果是從 中國 出發的小伙伴,還是先在國內網上買好電話卡或者租好wifi更為方便。
解決了電話卡的問題後, 我們想著出去四處轉轉。恰巧Huaca Pucllana就在 Airbnb 左近,便先去了這處景點。Huaca Pucllana是一處前印加時期行政與宗教中心的遺址,有無數土坯磚堆砌而成。如今望去,只剩一片黃沙中幾堵斷壁殘垣,微微立起一座小山頭。這是一個很單薄的景點,但好在有英語和 西班牙 語的講解,能讓人依稀瞭解到曾經住在這片土地上的人,他們的祭祀、耕種、埋葬風俗。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看完遺址之舟,我們打車前往Museo Larco。這裡順便一提,無論是 利馬 還是 庫斯科 ,公共交通都非常不方便,而直接揚招出租車又容易打到黑車,因此Uber是很好的選擇。這座博物館外表現代明艷,然而內部所陳展品卻均為古代文物,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古代 秘魯 文物集合,展品大多是源自古代 秘魯 的金銀珠寶。如同 中國 古代的器皿、貨幣上會篆刻一些帶有圖騰信仰的花紋符號,這些展品也大多含有圖騰象徵。在印加文化中,snake蛇, puma美洲獅, condor禿鷹,分別代表了三個境界:the lower or underworld地下世界, the middle world of humans人類世界, the upper world of the Gods神界。而這種境界的劃分和對應的動物圖騰也在這些文物中體現了出來。 ↑拉爾科博物館 當天的晚餐選在了朋友推薦的Panchita。這家餐廳在 利馬 並不算如何出挑,只是有自己的特色烤串。Panchita的烤串並非是我們平時在大排檔所吃的串串,而是可以作為一道main course的巨大肉串。若要說味道如何,只能說不過爾爾,吃個新意罷了。如果朋友們要去嘗試,推薦微彈稍脆的牛心,不推薦乾柴的牛裡脊。 利馬教堂背後的歷史和血腥第二日,睡到自然醒,先去公寓附近吃了一頓Brunch。咖啡店的名字叫La Boulangerie,其實就是法語中麵包店的意思,真是直白。這家店的🍐塔味道不錯,尤其是其中的梨片,脫水程度適中,綿軟中夾帶著爽脆,也不甜膩。但是其它食物, 比如 芝士蛋糕、法式火腿煎餅,就不敢恭維了。
Plaza Mayor de Lima相當於 庫斯科 的武器廣場,四周有Government Palace of Peru,Archbishop's Palace of Lima,Cathedral of Lima,以及稍遠處的Convento San Francisco y Catacumbas。在12:00-1:00 p.m.左右,政府宮內會有列兵儀式,雖然算不上震撼,但也可見一國風采。我們依次參觀了Archbishop's Palace of Lima,Cathedral of Lima,Convento San Francisco y Catacumbas。由於 秘魯 曾經受到 西班牙 殖民者的侵略,這片土地上留下了許多 西班牙 文化的光影,其中包括遍地而生的天主教堂。然而恢宏的天主教堂之下,埋葬的卻是化為殘骨的印加幽魂。這三處之中,以Convento San Francisco y Catacumbas最為精彩,雖然從外面看不過是一處普通的牆面漆成了黃色的教堂,但其地下為一墓穴,曲折蔓繞,一處處古冢,密密排放的骨骸,與地上雖塵埃落落但仍然十分華貴的藏書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個教堂之內不允許拍照,所以沒能留下什麼紀錄。不過,此處也有英語與 西班牙 語的講解,講解員娓娓道來,非常詳細精彩,去的朋友不能錯過。 ↑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 值得二刷的世界前五十餐廳之一——Maido游罷也已黃昏。 利馬 有幾處格外有名的餐廳,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Central和Maido。兩家都多次入選世界排名前50的餐廳,可惜我們預訂太晚,Central早已訂不上,所以便去了以日料見長的Maido。其實,在這之前我不是很喜愛日料,尤其是那些生食,往往吃了一兩片生魚片後就再也難以下咽。不曾想在一個南半球的國家顛覆了我對日料的看法,甚至讓我愛上了Sashimi那種爽滑濃郁的口感。推薦海膽、三文魚還有不在照片中的鵝肝壽司。圖中那道米餅配吞拿魚我忘了真正的名字,也很不錯,除卻調味的料汁有些過咸,整體上不僅很有新意,米餅的硬、脆和吞拿魚的軟、糯碰撞在一起,口感很對我的胃口。不過相比之下,主菜和甜點的味道就有些遜色了,最後一張圖中的Churro 墨西哥 油條也不是很正宗。當然這並不影響我們決定二刷它的想法,後面我會再次提到這家可愛的餐廳。 ↑Maido ↑Maido ↑Maido ↑Maido ↑Maido 徘徊庫斯科第三天一早,奔赴機場,前往 庫斯科 。從 利馬 到 庫斯科 乘坐飛機只需1小時40分鐘左右,往返機票大約在1000元上下。我們坐的是Peruvian( 秘魯 人)航空公司的飛機。對於小飛機來說,機內座位還算寬敞,比較舒服。
庫斯科 的感覺,跟 利馬 大不相同。 利馬 是一個平原城市,常年少雨;而 庫斯科 則是在高原之上,溫度更低,恰逢雨季,空氣也更加潮濕。作為一個旅游城市, 庫斯科 的經濟自然是比不過首都 利馬 。然而,作為旅游中心地區的武器廣場周圍卻是高級酒店林立,與我們的 Airbnb 所在的“農村”地區簡直天上地下。加之 庫斯科 市區內的景點較為聚集,這也就是我推薦大家住在武器廣場周邊的原因。
到了之後的頭等要事便是訂下之後兩天的行程。從 庫斯科 去 馬丘比丘 以及周邊的大小景區有各種安排方式,我們最後是找到一家旅行社包車定製:從 庫斯科 出發,途徑參觀Chinchero,Salinas de Maras,Moray,最後達到Ollantaytambo,參觀之後乘坐Inca Rail到熱水鎮住下;第二天爬華納比丘和 馬丘比丘 ,當天再坐Inca Rail直接回到 庫斯科 。之所以選擇Inca Rail而不是Peru Rail是因為從歐雁台到熱水鎮的線路只有Inca Rail提供。其他方面兩者沒有很大區別,在武器廣場都有售票點,如果大家想要提前購票,可以上 www.perurail.com 或者 www.incarail.com 購買。武器廣場周圍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旅行社,既有十幾個人成團的一日游,也可以像我們一樣訂製,價格都不算貴。主要涵蓋的景點包括Chinchero, Salinas de Maras, Moray, Pisac等。我們一行三人,總費用不包含門票花了90刀。如果是跟團游,我們所訂的旅行社給的報價是每個人70索爾左右,其它旅行社應是差不多的價位。
開頭提到的Belmond Hotel Monasterio,便是我們用午餐的地方。其中讓我驚喜的是一道叫Ceviche的appetizer,一種生魚肉製成的當地特色菜品,口感微酸。說來好笑,這麼一道菜,理應在沿海的 利馬 更為流行,然而我們卻是在 庫斯科 時第一次吃到。其實這道菜在 秘魯 非常流行,無論是 利馬 ,還是 庫斯科 ,亦或是後來我們去的Paracas,幾乎每一家餐廳都可以看到Ceviche的身影。 ↑貝爾蒙德修道院酒店 ↑貝爾蒙德修道院酒店 吃完午飯,自然是去武器廣場轉悠轉悠。我本來以為,武器廣場是 庫斯科 獨有的,不想不僅 利馬 也有武器廣場,甚至南美許多其他國家都有。後來我才知道,武器廣場就像是一個代表城市中心的標誌。
天公作美,萬里晴空。Catedral del Cuzco,如同 利馬 的教堂一般,是 西班牙 殖民者入侵的又一見證。然而孰是孰非,早已消散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如今來來往往的游客,包括我自己,又有幾人會去思索這繁華底下的蒼涼,不過是一堵它錶面的風采。教堂內陳設了殖民時期的金銀珍品、畫作,曾經歷任主教所穿戴的衣物、首飾等藏品。這座教堂內部也不允許照相,不過可以登上二樓向外遠眺,留下窗外的風景。如果可以,建議請一位講解員,否則自己胡亂轉悠,很難瞭解背後的故事。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武器廣場 晚餐去的亦是朋友推薦的一家餐廳,Uchu Peruvian Steakhouse。顧名思義,這是一家牛排館,但是這裡的特色並非牛排,而是羊駝肉排。沒錯,就是這個廣受大家伙喜歡的動物的肉。要說口感,比牛肉要老上幾分,咀嚼起來有些吃力,所以不怕生的小伙伴可以點五分熟甚至三分熟的。配上當地特殊的醬汁,羊駝肉吃起來更加多汁,稍許化解了偏老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