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裡蘭卡. 去吧,真的和印度不一樣
今天是個周末,所以幾個活蹦亂跳的小男孩不用去上學,年紀稍微大一點的男孩已經上了中學,平時的文化課中也會包含英語,和我們溝通起來沒有什麼障礙。可能是來這裡的游客太少了,小伙子們都跟十萬個為什麼似的,一直圍在身邊問這問那,好不熱鬧。
能夠這麼深入的接觸當地土著的生活,正是我巴不得的呢,孩子們擁著我往家裡面走,而他們的母親也早一步進家給我們煮茶,當地人的家裡並不 富裕 ,屋子裡面也沒什麼傢具擺設,幾張椅子一臺老舊的電視機,沒有再多的東西。
喝完兩杯甜茶天色已經黑了下來,看時間真的不早了,只好依依作別。我喜歡自由的行程,只有這樣才能得到不一樣的體會。
在這麼多年的旅途當中,我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喜歡上一個地方,可能因為美食、可能因為風景,在 斯裡蘭卡 ,就是因為這家人。 直播《動物世界》看到 斯裡蘭卡 的地圖你就會發現,這麼點地方但卻有大大小小10幾個國家公園,密度之大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相比的。要說國家公園我也真是去過不少了,尤其是在 美國 和 澳大利亞 ,什麼 黃石 啊、死亡谷啊、帝王谷啊,但你會發現基本上國家公園都和地理地貌有關,而且主題通常是鬼斧神工的自然風光。
斯裡蘭卡 這些國家公園和保護區可就不一樣了,完全是生態路線, 天山 飛的、地上跑的、 水裡 游的應有盡有,野生動物棲息的豐富程度是那些國土面積大幾十倍的國家也都不能比擬。所以說來 斯裡蘭卡 看動物是最超值的,出一趟門保證你把相機塞得滿滿的。
斯裡蘭卡 本身的面積就不大,但居然騰出來了8%的土地用作100多個保護區域,這些保護區分為了三種級別:
最嚴格的自然保護區——不准游客進入;
國家公園——有條件的允許游客進入;
自然保護區——可以在內定居;
此外除了土地上的保護區, 斯裡蘭卡 還有兩個海洋保護區,酒吧礁和黑可杜瓦國家公園。
在這些保護區中有哺乳動物92種、蝴蝶242種、鳥類435種、魚類107種和蛇類98種,但這隻是數字,歸納來看大家最希望看到的通常是大象、藍鯨、海豚、錫蘭豹和各種鳥類。而不同的國家公園中棲息的動物和最佳的游覽時間也都不同。
我們住在的提薩瑪哈拉瑪距離距離亞拉和本達拉兩個國家公園的距離差不多,亞拉在東,動物的種類比較綜合,而且運氣好的話會看到錫蘭豹;本達拉在西,主要是大象和候鳥,面積也比亞拉小很多,權衡之下還是選擇了亞拉。
類似於亞拉的這種國家公園通常無法自己開車前往,因為園區內的道路都是沒有經過過分修整的,多是坑窪的土路,所以需要提前預定好一個包車的行程。每天清晨,天還沒亮,一排排的越野車就都已經停靠在了各個酒店門口,等著自己的客人。
在園區門口集結的越野車少說也有百餘輛,買了門票進去才各自四散,不過也通常是三五成群地在一起。司機除了負責開車,也需要儘量多的找到動物給我們看,雖然說亞拉是個很綜合的國家公園,但實際上你能看到最多的還是一些常規物種, 比如 各種鳥類、水牛、野豬等等。

加勒 是這些地方中最值得停留的一個,也是我走了這一圈下來之後認為顏值最高的城市,尤其是在古城裡面,處處色彩斑斕。這裡使用的顏色雖多,但是一點都不惡俗,反而是處處能夠體會到的細膩。這裡的調調比錦里更安靜、比 麗江 更純潔,路上儘是幾十年以上的老爺車,如果不是告訴你人在何方,那麼一般人甚至不會猜到這裡竟然也是 斯裡蘭卡 ,所有帶著“ 斯裡蘭卡 ”標簽的事物在這裡幾乎都不存在。
說得這麼多都是老城的事情,其實拋開了誰占領誰的問題不說,這些 歐洲 人蓋得房子就是特別地道,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貨真價實”。想想看你去歐美旅游,哪個城市的房子不都得有百十來年的歷史,即便是 紐約 這種大都市也是如此。目光重新回到2004年的 加勒 ,那年的海嘯非常猖獗,要塞的城牆外面就是 新城 的公交車總站,很多人都在災難中喪生了,但堅固的城牆卻一點都沒有動搖,而且抵擋住了來自海岸線上最駭人的巨浪,將損失降到了最低。
在 加勒 玩最簡單,因為只有一個要塞,所有的東西都在要塞裡面,所以不需要有計劃,給自己至少兩天的時間慢慢品味,從清晨到傍晚的感覺也都是完全不一樣的。
要塞的北門也是 加勒 古城的正門,從這就可以登上城牆了,城牆上分佈著三個堡壘,分別代表著星星、月亮和太陽。從碉堡往裡面看是 加勒 國際板球場和公交車站,往外看是一片小的海灣,按照順時針的方向轉,可以看到舊城門、黑堡、旗石、 燈塔 好多有特色的建築,走得累了就席地而坐,在這你能做到的就是隨時面朝大海,享受 印度 洋帶來的習習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