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三次新加坡,心想獅城的每一個美麗角落
還有一個kill time的好去處,是313@Somerset里的Library@Orchard烏節路圖書館。同樣免費,不需辦理任何證件,就可以在這個有設計感的圖書館里隨便找個角落,找一本心儀的好書,打發一個下午的時間。窗外的車來車往和人潮游走仿佛都被隔絕在另一個世界,在這裡只有時間在安靜流淌。
其實烏節路不僅適合血拼,也可以逛的很文藝。 第三次再來 新加坡 ,依舊選擇住在附近的酒店,有著百年曆史的良木園。因為帶著小丫頭,所以自然要處處以她為優先,每天的節奏大抵是上午出門玩,中午回酒店睡覺,下午睡醒之後在烏節路吃吃喝喝玩玩逛逛。正趕上雨季,時常逛著逛著就一陣瓢潑大雨,便倉皇地跑到附近的商城裡去躲一躲逛一逛,待到雨停了再繼續走。 母女二人的下午茶選在Lady M,終於熬到可以和自己女兒一起喝“名媛下午茶”,作為一個老母親,心裡真是無比感動,而外表仍要裝出一副淡定的名媛範兒,給女兒打個樣兒,不是都說女兒要富養嗎? 最愛帶小丫頭去逛的其實是Paragon百麗宮,整個四層都是兒童區域,衣服、玩具、日用品一應俱全,而且商城內的空間很大,適合她瘋跑瘋玩。這裡的Times Bookstores有很多精美的兒童故事繪本,有英文有中文,喜愛讀書的小丫頭進來就捨不得走,看到哪本都想要。
五樓還有一家超大的Toys 'R' Us玩具反鬥城,店里有專門提供一站式退稅服務的櫃臺,退稅後的價格還是挺有吸引力的!四五樓中間的夾層還有一片兒童游樂區域,雖然只是一些簡單的滑梯和爬架,也足夠熊孩子們發泄掉積攢了一天的洪荒之力了。
所以我才不會說,每次在 百樂 宮都是逛到所有店鋪都關門才回去呢…… 如此說來,烏節路真的是個神奇的地方,血拼一天也好,放空一天也罷,或者享受一下溫馨的親子時光。不管什麼身份、什麼年齡層,在這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這種多元性與包容性,仿佛 新加坡 的一個小小縮影,也正是這個城市的最迷人之處! 牛車水,最具“異域風情”的唐人街牛車水是 新加坡 的唐人街,這個很怪的名字卻飽含了華人艱辛的奮鬥史。
關於牛車水的一切要追溯到 新加坡 建立之初,這裡原本是一片荒蠻之地,只有當地土著生活在此,1819年萊福士爵士登陸 新加坡 之後,發現這片水域寬敞且受風暴影響小,具備發展成為港口的優越條件,從此 新加坡 便成為了英屬殖民地,開始了近代發展的新篇章。 在Raffles爵士的管轄之下,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涌入了 新加坡 。1822年,為了方便管理,爵士委任Philip Jackson規划出市區的輪廓,讓不同的種族居住在不同地區,如今華人聚集的牛車水、 印度 人聚集的小 印度 、馬來人和其他穆斯林居住的甘榜格南仍保留著當年規劃的雛形。
華人分配到的這片區域,北到 新加坡 河,西至新橋路(New Bridge Rd.)、南到麥斯威爾路(Maxwell Rd.)和克塔 艾爾 路(Kreta Ayer Rd.), 東至 塞西爾街(Cecil St.)。由於當時沒有自來水,所以每家每戶都得拉牛車到安詳山的史必靈路取水,久而久之這裡就被稱為“牛車水”了。 早期的牛車水地區,還可細分出 福建 人、 廣東 人、 潮州 人等活動街區,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聚集,地域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了。歷經了200年後的現在,牛車水仍是 新加坡 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整個街區在二戰後重建,立面裝飾的外牆被粉刷得色彩斑斕,所呈現的是昔日的時尚、今日的典雅,賦予了這裡更多的層次感。 昏暗的小巷、狹窄的店前五腳基和街頭小販喧鬧的叫賣聲依然保留著牛車水的歷史風貌,而現代化景觀也緊緊相隨。漫步牛車水,古老的街巷以遠處的高樓大廈為背景,家族經營的金店、藥鋪和茶館忙碌著招攬生意,與相鄰的新潮酒吧和時尚生活店和諧相依並存。 牛車水不僅融合了古今,還包容了文化。佛牙寺龍華院(佛教)、 馬裡 安曼 興都廟( 印度 教)、詹美回教堂(伊斯蘭教)毗鄰而建,共同構成了牛車水民族融合與宗教 和平 並存的風景。
2008年開光的 新加坡 佛牙寺龍華院規模很大,共有5層樓,設計風格結合了佛教曼陀羅和唐朝建築的特色,其展示的佛教歷史豐富多彩,呈現的佛教藝術構思精妙,生動地講述了數百年前的文化故事。百龍寶殿 (Hundred Dragons Hall) 供奉著百尊佛像,而萬物智慧殿 (Universal Wisdom Hall) 陳列展示了手工精緻的 菩薩 工藝品,最受矚目的當屬佛陀留下的犬齒,人們在 印度北部 拘屍那迦的佛陀火葬之地發現了此物,並一直供奉展示給信徒。這顆佛牙舍利被安置於純金打造的巨大佛塔之中,游客只能從公共觀賞區膜拜佛牙舍利,只有僧侶才能進入佛牙舍利間。
其實烏節路不僅適合血拼,也可以逛的很文藝。 第三次再來 新加坡 ,依舊選擇住在附近的酒店,有著百年曆史的良木園。因為帶著小丫頭,所以自然要處處以她為優先,每天的節奏大抵是上午出門玩,中午回酒店睡覺,下午睡醒之後在烏節路吃吃喝喝玩玩逛逛。正趕上雨季,時常逛著逛著就一陣瓢潑大雨,便倉皇地跑到附近的商城裡去躲一躲逛一逛,待到雨停了再繼續走。 母女二人的下午茶選在Lady M,終於熬到可以和自己女兒一起喝“名媛下午茶”,作為一個老母親,心裡真是無比感動,而外表仍要裝出一副淡定的名媛範兒,給女兒打個樣兒,不是都說女兒要富養嗎? 最愛帶小丫頭去逛的其實是Paragon百麗宮,整個四層都是兒童區域,衣服、玩具、日用品一應俱全,而且商城內的空間很大,適合她瘋跑瘋玩。這裡的Times Bookstores有很多精美的兒童故事繪本,有英文有中文,喜愛讀書的小丫頭進來就捨不得走,看到哪本都想要。
五樓還有一家超大的Toys 'R' Us玩具反鬥城,店里有專門提供一站式退稅服務的櫃臺,退稅後的價格還是挺有吸引力的!四五樓中間的夾層還有一片兒童游樂區域,雖然只是一些簡單的滑梯和爬架,也足夠熊孩子們發泄掉積攢了一天的洪荒之力了。
所以我才不會說,每次在 百樂 宮都是逛到所有店鋪都關門才回去呢…… 如此說來,烏節路真的是個神奇的地方,血拼一天也好,放空一天也罷,或者享受一下溫馨的親子時光。不管什麼身份、什麼年齡層,在這裡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樂趣,這種多元性與包容性,仿佛 新加坡 的一個小小縮影,也正是這個城市的最迷人之處! 牛車水,最具“異域風情”的唐人街牛車水是 新加坡 的唐人街,這個很怪的名字卻飽含了華人艱辛的奮鬥史。
關於牛車水的一切要追溯到 新加坡 建立之初,這裡原本是一片荒蠻之地,只有當地土著生活在此,1819年萊福士爵士登陸 新加坡 之後,發現這片水域寬敞且受風暴影響小,具備發展成為港口的優越條件,從此 新加坡 便成為了英屬殖民地,開始了近代發展的新篇章。 在Raffles爵士的管轄之下,越來越多的外來務工人員涌入了 新加坡 。1822年,為了方便管理,爵士委任Philip Jackson規划出市區的輪廓,讓不同的種族居住在不同地區,如今華人聚集的牛車水、 印度 人聚集的小 印度 、馬來人和其他穆斯林居住的甘榜格南仍保留著當年規劃的雛形。
華人分配到的這片區域,北到 新加坡 河,西至新橋路(New Bridge Rd.)、南到麥斯威爾路(Maxwell Rd.)和克塔 艾爾 路(Kreta Ayer Rd.), 東至 塞西爾街(Cecil St.)。由於當時沒有自來水,所以每家每戶都得拉牛車到安詳山的史必靈路取水,久而久之這裡就被稱為“牛車水”了。 早期的牛車水地區,還可細分出 福建 人、 廣東 人、 潮州 人等活動街區,而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聚集,地域界限也越來越模糊了。歷經了200年後的現在,牛車水仍是 新加坡 華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整個街區在二戰後重建,立面裝飾的外牆被粉刷得色彩斑斕,所呈現的是昔日的時尚、今日的典雅,賦予了這裡更多的層次感。 昏暗的小巷、狹窄的店前五腳基和街頭小販喧鬧的叫賣聲依然保留著牛車水的歷史風貌,而現代化景觀也緊緊相隨。漫步牛車水,古老的街巷以遠處的高樓大廈為背景,家族經營的金店、藥鋪和茶館忙碌著招攬生意,與相鄰的新潮酒吧和時尚生活店和諧相依並存。 牛車水不僅融合了古今,還包容了文化。佛牙寺龍華院(佛教)、 馬裡 安曼 興都廟( 印度 教)、詹美回教堂(伊斯蘭教)毗鄰而建,共同構成了牛車水民族融合與宗教 和平 並存的風景。
2008年開光的 新加坡 佛牙寺龍華院規模很大,共有5層樓,設計風格結合了佛教曼陀羅和唐朝建築的特色,其展示的佛教歷史豐富多彩,呈現的佛教藝術構思精妙,生動地講述了數百年前的文化故事。百龍寶殿 (Hundred Dragons Hall) 供奉著百尊佛像,而萬物智慧殿 (Universal Wisdom Hall) 陳列展示了手工精緻的 菩薩 工藝品,最受矚目的當屬佛陀留下的犬齒,人們在 印度北部 拘屍那迦的佛陀火葬之地發現了此物,並一直供奉展示給信徒。這顆佛牙舍利被安置於純金打造的巨大佛塔之中,游客只能從公共觀賞區膜拜佛牙舍利,只有僧侶才能進入佛牙舍利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