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重返歷史。(克拉科夫—奧斯維辛)
當我說要去 波蘭 時,十個人里有九個人都是疑惑的: 波蘭 ??有什麼??
好吧,就算 波蘭 年輕的首都 華沙 我們可以不去,但也一定要去 克拉科夫 ,這是 波蘭 的第二 大城 市、曾經的首都,最重要的是,這裡有二戰時最大的集中營——奧斯維辛。 克拉科夫克拉科夫 位於 華沙 以南,屬於 小波蘭省 ,從 華沙 乘坐火車需要2小時15分鐘。這段火車,持 歐洲 鐵路通票也是需要強制訂座的。所以一定要去火車站的售票處,買座位票。 忍不住吐槽一下 華沙 這個首都,英語普及率非常低。我在火車站訂座,售票窗口的阿姨不會說英語,我說訂3個座位,她只給我出一張票,我比划了半天,她硬說我給她的只有一張火車票,然後我又比划了半天告訴她這是三人同行票....... 波蘭 高級的城際火車,上面會提供免費的飲料咖啡,感覺像在坐飛機。難怪這段鐵路需要強制預訂座位。 克拉科夫 幸運地躲過了二戰的破壞,如今的老城還維持著中世紀的建築和街景。紡織會館、老市政廳塔樓、聖瑪麗教堂.....城中走幾步就是一棟壯觀華麗的老建築,往南走到 維斯 瓦河邊,就能看到宏偉莊嚴的瓦維爾城堡。 瓦維爾城堡位於一片高地上,是 波蘭 最古老的宮殿,從10世紀起就一直作為國王的宅邸。城堡山不收門票,裡面包含一個中央城堡花園,和多個需要獨立購票參觀的景點:皇家住所、國事廳、大教堂、珍寶和兵器館等等。參觀時間各不相同,最早結束售票的時間是下午3點半。
在城堡上可以俯瞰 克拉科夫 古城。這是 中歐 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320~1609年為 波蘭 首都,18世紀 瑞典 人入侵後日益衰落。 克拉科夫 曾經一度作為 歐洲 的科學和文化中心而聞名於世,現在,大部分游客來到這裡,只為去參觀距其65km的奧斯維 辛集 中營。 如何前往奧斯維辛集中營之所以單獨列個標題說明如何前往參觀奧斯維 辛集 中營,是因為我在行前查攻略時發現關於怎麼去奧斯維辛的攻略非常少。
從 克拉科夫 到奧斯維辛65km,有兩種交通方式,一是從 克拉科夫 中央火車站乘坐火車,約2小時到達奧斯維辛火車站,再從火車站步行約20分鐘到達集中營博物館。二是從 克拉科夫 中央火車站東側的大巴車站乘坐大巴,耗時約1個半小時,直達奧斯維 辛集 中營博物館門口。
強烈推薦第二種方式,既省時也省力。 從 克拉科夫 火車站東出口出去,上到地面一層,可以看見上圖中的建築,這就是大巴車站售票廳。售票廳早上7點開門,我以防萬一,提前一天來買了第二天早上的車票。 上圖是 克拉科夫 至奧斯維辛的大巴車時刻表。註意,這是大巴車。我在購票時,發現除了大巴之外,還有發車時間更密集的中巴車,也可以到達奧斯維辛。下圖是 克拉科夫 至奧斯維辛的中巴車時刻表: 我乘坐的就是7:50的中巴,12茲羅提一個人,車票看起來很簡陋,但這就是在售票大廳窗口買的票,大膽拿給司機檢票。 但是需要註意的是,大巴車和中巴車在奧斯維 辛集 中營博物館外的下車地點是不同的。大巴車會直接停靠在集中營博物館大門外的停車場邊,而中巴車是停在集中營博物館停車站以南約200米外的馬路上。 上圖右邊的時刻表就是從奧斯維辛返回 克拉科夫 的大巴車時刻表(左邊是往返比克瑙集中營的時刻表)。乘車點就是在大巴下車的地方,和奧斯維辛—比克瑙接駁車車站在同一個位置,沒有醒目的標識,只有一根掛著時刻表的電線桿。 回程的車票可以上車後向司機直接購買,現金刷卡都行,大巴車15茲羅提一個人。
關於奧斯維 辛集 中營的參觀,分為個人免費自由參觀和團隊付費解說參觀兩種。每天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15點以後接受個人自由參觀,10點-15點之間只能跟團隊解說參觀。團隊參觀有英語、德語、法語、 波蘭 語等,但沒有中文。
個人免費參觀,以防萬一,我提前半個月在官網上預約了9:20的參觀,預約時顯示當天這一時間剩餘的可預約人數是8人。我看到網上有人無預約直接參觀,可能需要視當天預約剩餘情況而定。所以,預約非強制,但建議預約。
預約好之後,打印憑證,上面有條碼,檢票時直接掃碼即可。 集中營里的英文介紹還是比較多的,所以自由參觀完全沒有問題。我聽了一下別的團隊講解,大概就是補充了一下歷史背景和其中一些細節故事,這部分知識提前多看看電影和書也就積累了。
博物館沒有免費的參觀手冊,需要自己購買,語種有英、法、德、俄、意、西、波......各種語言,但偏偏沒有中文,我一氣之下買了一本韓語和一本日語。 參觀過程中,最好沿著箭頭提示的方向來走,不然很容易迷路。在同一棟樓的話,就按著箭頭和房間標號來參觀,就不會有遺漏。營區有導覽地圖,上面用藍色圈圈標註的樓房就是裡面設有展覽可入內參觀的。如果實在是迷路了,那就跟著裡面的團隊走吧,即使是旅游淡季,集中營里的團隊也是很多的。 奧斯維辛博物館門口有餐廳,我們上午9點半進去參觀奧斯維辛,中午12點出來,在門口餐廳吃午餐,之後乘坐13點10分的接駁車去參觀比克瑙,參觀1個小時,再乘14點20分的接駁車返回奧斯維辛,最後乘3點的大巴回 克拉科夫 。這大概就是最完美的參觀時間安排。 奧斯維辛集中營奧斯維 辛集 中營被稱為“死亡工廠”,是納粹 德國 在二戰時建立的集中營之一,這裡集中屠殺了110萬人,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
二戰時期, 德國 在 歐洲 共建立了大大小小眾多個集中營,奧斯維 辛集 中營是最大的一個,因此最廣為人知,也成為了許多電影的取材對象, 比如 《辛德勒的名單》, 比如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集中營,是人們熟悉的統稱。但納粹 德國 的集中營,是由功能區分的,主要分為勞動營和滅絕營。
奧斯維 辛集 中營,準確來講,是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包括這一片區域內的兩個大的集中營:我們通常那個所說的奧斯維辛,是其中的1號營地,為勞動營,占地20畝,容納約1萬6千人;真正殘酷的滅絕營,是比克瑙2號營地,占地171畝,容納約9萬人,這裡擁有全 歐洲 最大的毒氣室;3號 莫諾 維茨集中營,屬於 德國 最大的化學公司IG法本,是由一座主營和39座小營房構成的勞動營,容納約1萬人。 走進奧斯維辛1號集中營,爸媽的第一個反應是,集中營的條件居然比想象中好,跟想象中那個充斥著殺戮的場所聯繫不起來。
這是因為,奧斯維辛1號集中營在1940年建立起來時,目的並不是為了執行大規模屠殺,而是強制集中收容政治犯、戰俘、知識分子、同性戀者和犯罪者,這裡也是奧斯維辛地區所有集中營的行政管理中心。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開始要強調集中營的功能區分:勞動營和滅絕營。奧斯維辛1號集中營是一座勞動營,由原本的軍營改建,因此看上去好像外觀還不錯。在集中營投入使用的初期,殺戮只是秘密進行,直到1942年納粹 德國 在萬湖會議上通過了對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後,大規模的屠殺才開始。 就像勞倫斯·裡斯在《奧斯維辛》書中強調的,建立奧斯維 辛集 中營的最初目的並不是屠殺猶太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納粹極權統治“累積式激進”的作用下,奧斯維辛不斷調適和改變功能,最終一步步演變成了有進無出的人間煉獄。 1940年6月14日到1945年1月27日,至少有130萬人被納粹 德國 強制移送至奧斯維 辛集 中營,其中有110萬猶太人,還有來自 波蘭 、 意大利 、 法國 、 匈牙利 、 斯洛伐克 、 荷蘭 等23個二戰時 德國 占領區的人。
90%的人在到達集中營的當下就即刻被送進毒氣室慘遭屠殺。 集中營里展示了許多看起來日常卻心碎的物品, 比如 鞋子、行李箱、水杯、刷子、衣服......這些物品冰冷地躺在玻璃櫃里,代替自己的主人訴說著到達集中營那一刻的無助和茫然。
這一百多萬人,從被送上火車,到抵達集中營,對自己所將遭遇的一切都是毫無所知的。
對猶太人的迫害,在此之前一直循序漸進,從赤裸裸的歧視條款被寫進法律、到建立猶太人隔離區,猶太人的生存空間逐步遭到擠壓,最後,納粹 德國 認為猶太人就連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是在占用資源和浪費糧食,第三帝國不需要這樣的“物種”。於是強制移送開始了。
猶太人只知道自己要被送走了,去集體勞動。雖然少量,但他們也用心收拾了行李,和家人一起,擠在狹小的車廂里,去往不知名的目的地。 到達集中營後等待他們的第一件事,是接受“篩選”。納粹根據自己的標準,將運至集中營的人分為可以勞動的“有用”之人,和無法從事任何勞作的“無用”之人。
人群慢慢被分為“有用”、“無用”兩列,70-75%的人都被判定為“無用”,包括老人、女人、兒童、病人、殘疾人...... 這些“無用”的人,排成一列,走向“淋浴室”。納粹告訴她們,在進入集中營之前需要先清洗並消毒身體。於是她們脫下衣服,毫無防備的進入了淋浴間,但花灑的那一頭,連接的是毒氣齊克隆B。
就這樣,大多數人在到達集中營後即可就被送進毒氣室毒死,然後扔進焚化爐燒乾凈。
他們死於不被知會、不被記錄,且來不及恐懼、來不及憎恨。 在“篩選”中幸存的人,進入集中營,換上條紋衫,開始每日勞作。奧斯維辛1號集中營入口處大門上寫著諷刺“勞動使人自由”。他們每天夏天4點半起床,冬天則是5點半起床,每天僅能攝取1500-1700卡熱量,卻要持續11小時以 上高 強度的勞動。通常大家一早整齊列隊走出集中營,晚上回來時就要抬著同伴的屍體。
集中營里,饑餓是常態,大多數人撐不過幾個月。牆上展示著骨瘦嶙峋的幸存者照片,進入集中營以前身高160cm體重60kg左右的人,被解救時體重只剩下25kg左右。
一位幸存的蘇聯戰俘說,他的同伴都死於饑餓,而他能活下來,全因為兒時家鄉遭受過饑荒,他有過長時間挨餓的經歷。另一位挺過饑餓的猶太人也說,自己是因為從小就不愛吃東西,所以能幸存。 6號樓的走廊里,掛滿了集中營收容者的黑白照片。在1943年夏天以前,所有到達集中營的人都會被拍攝正面、左側和右側三張照片,但這之後,運送至此的人數大幅增加,照相這個環節便取消了。
展示的每張照片下麵,寫著名字、出生日期、職業和死亡日期。他們中有律師,有農夫,有鞋匠,有醫生,有教師,有學生......他們原本有著各不相同卻豐富多彩的人生。但照片里,所有人都被剪掉了頭髮,穿著統一的衣服,胸前帶著編號,被剔除了所有生而為人的個性和情緒。有一張照片上的青年,甚至嘗試對著鏡頭露出一絲微笑,但那抹笑容又被恐懼拉扯住,變得尷尬而僵硬。 4號樓禁止拍照的二樓展廳里,展示了用女人頭髮編織的地毯,以及重達2噸的頭髮。奧斯維辛記錄在冊的女性收容者共有13萬人,其中8萬2千名為猶太人,在集中營登記在冊的40萬人中占30%。納粹將女性收容者的頭髮剪下,包括那些在毒氣室里被屠殺的女性,這些頭髮被用於生產紡織品。 集中營的人,被剝奪了所有人類應當有的權利和尊嚴,作為“牲人”而苟活。而看守他們的黨衛隊,則是像“獸人”一般的存在。
極少數的人鼓起勇氣逃跑。然而如果逃跑失敗,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對於僥幸逃跑 成功 的人,納粹不僅會立刻逮捕他的家人,還會從他在集中營所屬的勞動小組裡隨機挑選10個人代替他遭到槍斃。 挑選“替罪羊”的過程是極其隨意的,一位被抓進集中營的神父原本在一次挑選中幸存,但他為了救人,自願代替一位被選中的收容者赴死,納粹輕易就允許了。今天在11號樓的地下囚室中,專門為這位神父設有慰靈碑。
好吧,就算 波蘭 年輕的首都 華沙 我們可以不去,但也一定要去 克拉科夫 ,這是 波蘭 的第二 大城 市、曾經的首都,最重要的是,這裡有二戰時最大的集中營——奧斯維辛。 克拉科夫克拉科夫 位於 華沙 以南,屬於 小波蘭省 ,從 華沙 乘坐火車需要2小時15分鐘。這段火車,持 歐洲 鐵路通票也是需要強制訂座的。所以一定要去火車站的售票處,買座位票。 忍不住吐槽一下 華沙 這個首都,英語普及率非常低。我在火車站訂座,售票窗口的阿姨不會說英語,我說訂3個座位,她只給我出一張票,我比划了半天,她硬說我給她的只有一張火車票,然後我又比划了半天告訴她這是三人同行票....... 波蘭 高級的城際火車,上面會提供免費的飲料咖啡,感覺像在坐飛機。難怪這段鐵路需要強制預訂座位。 克拉科夫 幸運地躲過了二戰的破壞,如今的老城還維持著中世紀的建築和街景。紡織會館、老市政廳塔樓、聖瑪麗教堂.....城中走幾步就是一棟壯觀華麗的老建築,往南走到 維斯 瓦河邊,就能看到宏偉莊嚴的瓦維爾城堡。 瓦維爾城堡位於一片高地上,是 波蘭 最古老的宮殿,從10世紀起就一直作為國王的宅邸。城堡山不收門票,裡面包含一個中央城堡花園,和多個需要獨立購票參觀的景點:皇家住所、國事廳、大教堂、珍寶和兵器館等等。參觀時間各不相同,最早結束售票的時間是下午3點半。
在城堡上可以俯瞰 克拉科夫 古城。這是 中歐 最古老的城市之一,1320~1609年為 波蘭 首都,18世紀 瑞典 人入侵後日益衰落。 克拉科夫 曾經一度作為 歐洲 的科學和文化中心而聞名於世,現在,大部分游客來到這裡,只為去參觀距其65km的奧斯維 辛集 中營。 如何前往奧斯維辛集中營之所以單獨列個標題說明如何前往參觀奧斯維 辛集 中營,是因為我在行前查攻略時發現關於怎麼去奧斯維辛的攻略非常少。
從 克拉科夫 到奧斯維辛65km,有兩種交通方式,一是從 克拉科夫 中央火車站乘坐火車,約2小時到達奧斯維辛火車站,再從火車站步行約20分鐘到達集中營博物館。二是從 克拉科夫 中央火車站東側的大巴車站乘坐大巴,耗時約1個半小時,直達奧斯維 辛集 中營博物館門口。
強烈推薦第二種方式,既省時也省力。 從 克拉科夫 火車站東出口出去,上到地面一層,可以看見上圖中的建築,這就是大巴車站售票廳。售票廳早上7點開門,我以防萬一,提前一天來買了第二天早上的車票。 上圖是 克拉科夫 至奧斯維辛的大巴車時刻表。註意,這是大巴車。我在購票時,發現除了大巴之外,還有發車時間更密集的中巴車,也可以到達奧斯維辛。下圖是 克拉科夫 至奧斯維辛的中巴車時刻表: 我乘坐的就是7:50的中巴,12茲羅提一個人,車票看起來很簡陋,但這就是在售票大廳窗口買的票,大膽拿給司機檢票。 但是需要註意的是,大巴車和中巴車在奧斯維 辛集 中營博物館外的下車地點是不同的。大巴車會直接停靠在集中營博物館大門外的停車場邊,而中巴車是停在集中營博物館停車站以南約200米外的馬路上。 上圖右邊的時刻表就是從奧斯維辛返回 克拉科夫 的大巴車時刻表(左邊是往返比克瑙集中營的時刻表)。乘車點就是在大巴下車的地方,和奧斯維辛—比克瑙接駁車車站在同一個位置,沒有醒目的標識,只有一根掛著時刻表的電線桿。 回程的車票可以上車後向司機直接購買,現金刷卡都行,大巴車15茲羅提一個人。
關於奧斯維 辛集 中營的參觀,分為個人免費自由參觀和團隊付費解說參觀兩種。每天上午10點以前和下午15點以後接受個人自由參觀,10點-15點之間只能跟團隊解說參觀。團隊參觀有英語、德語、法語、 波蘭 語等,但沒有中文。
個人免費參觀,以防萬一,我提前半個月在官網上預約了9:20的參觀,預約時顯示當天這一時間剩餘的可預約人數是8人。我看到網上有人無預約直接參觀,可能需要視當天預約剩餘情況而定。所以,預約非強制,但建議預約。
預約好之後,打印憑證,上面有條碼,檢票時直接掃碼即可。 集中營里的英文介紹還是比較多的,所以自由參觀完全沒有問題。我聽了一下別的團隊講解,大概就是補充了一下歷史背景和其中一些細節故事,這部分知識提前多看看電影和書也就積累了。
博物館沒有免費的參觀手冊,需要自己購買,語種有英、法、德、俄、意、西、波......各種語言,但偏偏沒有中文,我一氣之下買了一本韓語和一本日語。 參觀過程中,最好沿著箭頭提示的方向來走,不然很容易迷路。在同一棟樓的話,就按著箭頭和房間標號來參觀,就不會有遺漏。營區有導覽地圖,上面用藍色圈圈標註的樓房就是裡面設有展覽可入內參觀的。如果實在是迷路了,那就跟著裡面的團隊走吧,即使是旅游淡季,集中營里的團隊也是很多的。 奧斯維辛博物館門口有餐廳,我們上午9點半進去參觀奧斯維辛,中午12點出來,在門口餐廳吃午餐,之後乘坐13點10分的接駁車去參觀比克瑙,參觀1個小時,再乘14點20分的接駁車返回奧斯維辛,最後乘3點的大巴回 克拉科夫 。這大概就是最完美的參觀時間安排。 奧斯維辛集中營奧斯維 辛集 中營被稱為“死亡工廠”,是納粹 德國 在二戰時建立的集中營之一,這裡集中屠殺了110萬人,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
二戰時期, 德國 在 歐洲 共建立了大大小小眾多個集中營,奧斯維 辛集 中營是最大的一個,因此最廣為人知,也成為了許多電影的取材對象, 比如 《辛德勒的名單》, 比如 《穿條紋睡衣的男孩》。 集中營,是人們熟悉的統稱。但納粹 德國 的集中營,是由功能區分的,主要分為勞動營和滅絕營。
奧斯維 辛集 中營,準確來講,是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包括這一片區域內的兩個大的集中營:我們通常那個所說的奧斯維辛,是其中的1號營地,為勞動營,占地20畝,容納約1萬6千人;真正殘酷的滅絕營,是比克瑙2號營地,占地171畝,容納約9萬人,這裡擁有全 歐洲 最大的毒氣室;3號 莫諾 維茨集中營,屬於 德國 最大的化學公司IG法本,是由一座主營和39座小營房構成的勞動營,容納約1萬人。 走進奧斯維辛1號集中營,爸媽的第一個反應是,集中營的條件居然比想象中好,跟想象中那個充斥著殺戮的場所聯繫不起來。
這是因為,奧斯維辛1號集中營在1940年建立起來時,目的並不是為了執行大規模屠殺,而是強制集中收容政治犯、戰俘、知識分子、同性戀者和犯罪者,這裡也是奧斯維辛地區所有集中營的行政管理中心。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開始要強調集中營的功能區分:勞動營和滅絕營。奧斯維辛1號集中營是一座勞動營,由原本的軍營改建,因此看上去好像外觀還不錯。在集中營投入使用的初期,殺戮只是秘密進行,直到1942年納粹 德國 在萬湖會議上通過了對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後,大規模的屠殺才開始。 就像勞倫斯·裡斯在《奧斯維辛》書中強調的,建立奧斯維 辛集 中營的最初目的並不是屠殺猶太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納粹極權統治“累積式激進”的作用下,奧斯維辛不斷調適和改變功能,最終一步步演變成了有進無出的人間煉獄。 1940年6月14日到1945年1月27日,至少有130萬人被納粹 德國 強制移送至奧斯維 辛集 中營,其中有110萬猶太人,還有來自 波蘭 、 意大利 、 法國 、 匈牙利 、 斯洛伐克 、 荷蘭 等23個二戰時 德國 占領區的人。
90%的人在到達集中營的當下就即刻被送進毒氣室慘遭屠殺。 集中營里展示了許多看起來日常卻心碎的物品, 比如 鞋子、行李箱、水杯、刷子、衣服......這些物品冰冷地躺在玻璃櫃里,代替自己的主人訴說著到達集中營那一刻的無助和茫然。
這一百多萬人,從被送上火車,到抵達集中營,對自己所將遭遇的一切都是毫無所知的。
對猶太人的迫害,在此之前一直循序漸進,從赤裸裸的歧視條款被寫進法律、到建立猶太人隔離區,猶太人的生存空間逐步遭到擠壓,最後,納粹 德國 認為猶太人就連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是在占用資源和浪費糧食,第三帝國不需要這樣的“物種”。於是強制移送開始了。
猶太人只知道自己要被送走了,去集體勞動。雖然少量,但他們也用心收拾了行李,和家人一起,擠在狹小的車廂里,去往不知名的目的地。 到達集中營後等待他們的第一件事,是接受“篩選”。納粹根據自己的標準,將運至集中營的人分為可以勞動的“有用”之人,和無法從事任何勞作的“無用”之人。
人群慢慢被分為“有用”、“無用”兩列,70-75%的人都被判定為“無用”,包括老人、女人、兒童、病人、殘疾人...... 這些“無用”的人,排成一列,走向“淋浴室”。納粹告訴她們,在進入集中營之前需要先清洗並消毒身體。於是她們脫下衣服,毫無防備的進入了淋浴間,但花灑的那一頭,連接的是毒氣齊克隆B。
就這樣,大多數人在到達集中營後即可就被送進毒氣室毒死,然後扔進焚化爐燒乾凈。
他們死於不被知會、不被記錄,且來不及恐懼、來不及憎恨。 在“篩選”中幸存的人,進入集中營,換上條紋衫,開始每日勞作。奧斯維辛1號集中營入口處大門上寫著諷刺“勞動使人自由”。他們每天夏天4點半起床,冬天則是5點半起床,每天僅能攝取1500-1700卡熱量,卻要持續11小時以 上高 強度的勞動。通常大家一早整齊列隊走出集中營,晚上回來時就要抬著同伴的屍體。
集中營里,饑餓是常態,大多數人撐不過幾個月。牆上展示著骨瘦嶙峋的幸存者照片,進入集中營以前身高160cm體重60kg左右的人,被解救時體重只剩下25kg左右。
一位幸存的蘇聯戰俘說,他的同伴都死於饑餓,而他能活下來,全因為兒時家鄉遭受過饑荒,他有過長時間挨餓的經歷。另一位挺過饑餓的猶太人也說,自己是因為從小就不愛吃東西,所以能幸存。 6號樓的走廊里,掛滿了集中營收容者的黑白照片。在1943年夏天以前,所有到達集中營的人都會被拍攝正面、左側和右側三張照片,但這之後,運送至此的人數大幅增加,照相這個環節便取消了。
展示的每張照片下麵,寫著名字、出生日期、職業和死亡日期。他們中有律師,有農夫,有鞋匠,有醫生,有教師,有學生......他們原本有著各不相同卻豐富多彩的人生。但照片里,所有人都被剪掉了頭髮,穿著統一的衣服,胸前帶著編號,被剔除了所有生而為人的個性和情緒。有一張照片上的青年,甚至嘗試對著鏡頭露出一絲微笑,但那抹笑容又被恐懼拉扯住,變得尷尬而僵硬。 4號樓禁止拍照的二樓展廳里,展示了用女人頭髮編織的地毯,以及重達2噸的頭髮。奧斯維辛記錄在冊的女性收容者共有13萬人,其中8萬2千名為猶太人,在集中營登記在冊的40萬人中占30%。納粹將女性收容者的頭髮剪下,包括那些在毒氣室里被屠殺的女性,這些頭髮被用於生產紡織品。 集中營的人,被剝奪了所有人類應當有的權利和尊嚴,作為“牲人”而苟活。而看守他們的黨衛隊,則是像“獸人”一般的存在。
極少數的人鼓起勇氣逃跑。然而如果逃跑失敗,等待他們的只有死路一條。對於僥幸逃跑 成功 的人,納粹不僅會立刻逮捕他的家人,還會從他在集中營所屬的勞動小組裡隨機挑選10個人代替他遭到槍斃。 挑選“替罪羊”的過程是極其隨意的,一位被抓進集中營的神父原本在一次挑選中幸存,但他為了救人,自願代替一位被選中的收容者赴死,納粹輕易就允許了。今天在11號樓的地下囚室中,專門為這位神父設有慰靈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