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姐勝哥看世界之徜徉多瑙河 悠游奧匈帝國
古樸而優雅的石板街道,一棟棟風格迥異的建築,紅色屋頂,白色、鵝黃色的牆壁,開滿鮮花的庭院和陽臺。窄窄的街面到處可見琳琅滿目的招牌,於安詳、靜謐中洋溢著濃郁的 德國 風情。那些仿佛被精心梳理過的綠草如茵的山坡, 被秋色渲染的整潔幽雅的林蔭小道,鐫刻著斑駁歷史印記的古堡,宛如靜謐的油畫,帶來一種寧靜致遠的心緒。多彩的彩虹小徑,帶著我們去探尋小城藝術的蹤影,那份恬淡,與其說是漫步,不如說是經歷一場心靈的旅行。 聖斯蒂芬 大教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教堂管風琴,由17974根管子,233根音栓和4個鐘琴組成。每年的5月-10月每天中午有一場半小時的演奏。幸運的我們為音樂藝術之旅又添加了一段音符。伴隨著管風琴演繹著震懾人心的聖音,有股無形的力量充滿全身,讓靈魂接受著一場徹徹底底的洗禮! 爬上市政廳對岸的韋斯特主教城堡,城堡花園上的觀景平臺是欣賞 三河 交匯的最佳地點。因河在右手邊,多瑙河在左手邊,而伊爾茲河,從左岸的房子中間蜿蜒流出。這三條河在這裡相聚,個性卻毫不相同。因河是從 奧地利 阿爾卑斯山 間來的高山水,含鈣較多,因此顏色是比較淺的碧色,奔流的速度也很快,多瑙河就優雅矜持得多,不緊不慢地流著,顏色比因河要深;伊爾茲細窄彎曲,和兩條大河比起來更顯小巧,但顏色卻是三條河裡最深的。這三條河的顏色分明,在匯流處可以看見明顯的分界。 流連於 帕紹 的秋色中,在山間小道上款款而行。小城的剪影在夕陽中愈發深刻。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學學陶淵明在這樣一個秋意小城中歸隱,安得此山間,與君高卧閑。在 帕紹 的街頭走一走,吃吃 德國 香腸,喝喝夜光美酒。豈不是人間至樂之事。 薩爾茨堡-音樂小城的沉思游輪在 帕紹 掉頭沿多瑙河順流而下,離開 德國 ,又來到了 奧地利 境內,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在月色黎明中抵達 林茨 。在這裡游輪駐留兩天,我們分別前往 薩爾茨堡 和CK小鎮。 從 林茨 驅車前往薩爾斯茨堡,一路森林湖泊相伴,在休息區停留時,美麗的月亮湖咫尺可見。碧藍的湖水淼淼,微涼的空氣中瀰漫著秋露的清新。芳草萋萋,青山如黛,微風都不忍心吹皺這一湖碧水,幾艘白色的帆船給平靜的湖面增加了靈動。沉醉在柔 波里 ,只希望時光就此停留。 米拉貝爾宮是 奧地利 薩爾茨堡 的主要名勝之一,由 薩爾茨堡 主教沃爾夫.迪特裡希修成。擁有美麗花園的米拉貝爾宮因為在電影《音樂之聲》中的露臉而讓世人驚艷,還記得 瑪利亞 帶著孩子們唱《Do-Re-Mi》的場景嗎?她們圍著飛馬噴泉邊唱邊跳,然後沿著石階拾級而上,來到玫瑰花園。這個場景的取景地就是 薩爾茨堡 的米拉貝爾花園。這座宮殿建於1606年,曾經是大主教為他的情婦莎樂美所造,並以其情人的名字命名為“阿爾滕奧宮”。花園以 薩爾茨堡 要塞為背景,東側有一片小小的玫瑰園,西側的林蔭道附近有一個石頭小舞臺,穿過小橋就是小矮人花園。 從米拉貝爾花園出來,經過 卡拉 揚故居,來到薩爾茨赫河邊。河將 薩爾茨堡 分為新老兩個城區。 薩爾茨堡 是 奧地利 北部的第四 大城 市,它建在1400多米高原的峽谷間,被森林茂密又頂巔積雪的三座大山環擁著。這三座雪山,屬於東 阿爾卑斯山 脈。清澈寧靜的薩爾茨赫河縱貫其中。情人橋(又叫莫扎特橋)橫跨其上,又將新老城區連在一起。情人橋上的同心鎖見證著一段段愛情的甜蜜,戀人們將同心鎖鎖在橋上之後,把鑰匙丟進河裡,據說寓意著能夠 天長 地久不分開。 薩爾茨堡 還有一個更響亮的名字——莫扎特之城。1756年,莫扎特出生在糧食衚衕9號公寓里。現在這座鮮艷的黃色建築上掛著 奧地利 國旗,前面總是圍著一大群拍照的游客。走近一些我們就能發現,大樓門口有一個標牌,上面寫著:沃爾夫岡·阿瑪迪烏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誕生於此大樓里。4歲寫出第一首協奏曲,7歲寫出第一首交響曲,12歲寫出第一部歌劇的人,除了天才還有其他更適合的稱呼嗎?莫扎特是被上帝寵愛的,他的音樂是上帝早就寫好放在他頭腦之中的,而莫扎特只需要將其展現在世人面前,然後收穫無數的贊美!
整個 薩爾茨堡 老城區就是一個開放的莫扎特博物館。在莫扎特廣場上,莫扎特紀念像已經在這裡站了170多年。在這裡,我們還可以用味蕾品嘗莫扎特。1890年,皇家糕點師Paul Fürst發明瞭一種裡面是開心果和杏仁糖,外面裹上黑巧克力的球形巧克力,並以莫扎特的名字命名。如今, 奧地利 各地都能買到這種用印有莫扎特頭像的糖紙包裹的巧克力球,但是只有薩爾斯堡的最正宗。
從米拉貝爾花園出來,走到花園門口的街角,會看到一座粉色的建築。莫扎特17歲時,他的父親為了給他創造更好的創作環境,把一家人搬到了這棟大樓里。在這裡,莫扎特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相當多的交響樂、鋼琴曲都是在這裡完成的。莫扎特在這裡居住了7年,直到他24歲時離開 薩爾茨堡 ,前往 維也納 。這裡現在成為了莫扎特故居博物館,其中最受人歡迎的展品要數莫扎特曾經使用過的錘擊鋼琴。不少音樂學子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能看一眼這架曾在大師指尖奏出優美樂章的鋼琴。 維京將午餐貼心的安排在了 聖彼得 餐廳(St. Peter Stiftskeller),這裡是 奧地利 可能也是全 歐洲 最古老的餐廳。在歷史文檔中第一次提到它是在公元803年,所以算下來至少也1200年之久的歷史。餐廳緊鄰 聖彼得 修道院,專門供應傳統 薩爾茨堡 美食。享受當地三道特色美食的同時,又怎麼會缺少《音樂之聲》的相伴,《Do-Re-Mi》,《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一首首經典的歌曲流淌在耳畔。在古典華貴的餐廳里,享受美妙音樂 和美 味佳餚,這樣的時光誰不陶醉。 薩爾茨堡 主教堂初建於774年,1598年時原來教堂因火災嚴重損毀,被迫拆除,並於1614年奠基改建為巴 洛克 建築,1628年完工。這裡是莫扎特受洗的地點,也是 卡拉 揚舉行葬禮的地方。在裡邊參觀,真的有種走進歷史的感覺。不經意間,拍攝到了主教宮外聖母金冠加冕。
穿過主教宮廣場,就到了霍亨 薩爾茨堡 要塞的纜車入口。古老的建築就是小城的一枚枚勛章,無疑霍亨 薩爾茨堡 要塞就是這座城市最閃亮的那枚。城堡依山而建,突兀峻拔,高牆深城,大有萬夫莫開之勢,在戰亂頻仍的漫長歷史中,始終傲然矗立,從未破城。城堡為典型的 中歐 建築風格,長250米,寬150米,是 歐洲 現存最大的中世紀城堡之一。1077年,當時的 薩爾茨堡 大主教戈哈德在古 羅馬 兵營的舊址上開 始興 建城堡,1861年完工,前前後後用了600多年才算建成。在過去的年代中,這座城堡常年作為防禦要塞,間或也充當過主教官邸、兵營和監獄的角色。走進城堡,像是進入一座玄迷的城垣,深邃的巷道,闊大的庭院,聳拔的堞樓,巍峨的城牆。站在城堡要塞的觀景臺上,被薩爾茨河環擁著的美麗城市盡收眼底, 極目遠眺,天際線上的 阿爾卑斯山 蜿蜒逶迤。那一刻,似乎忘掉鬧市的喧囂,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懷舊之蓄念。
整個 薩爾茨堡 老城區就是一個開放的莫扎特博物館。在莫扎特廣場上,莫扎特紀念像已經在這裡站了170多年。在這裡,我們還可以用味蕾品嘗莫扎特。1890年,皇家糕點師Paul Fürst發明瞭一種裡面是開心果和杏仁糖,外面裹上黑巧克力的球形巧克力,並以莫扎特的名字命名。如今, 奧地利 各地都能買到這種用印有莫扎特頭像的糖紙包裹的巧克力球,但是只有薩爾斯堡的最正宗。
從米拉貝爾花園出來,走到花園門口的街角,會看到一座粉色的建築。莫扎特17歲時,他的父親為了給他創造更好的創作環境,把一家人搬到了這棟大樓里。在這裡,莫扎特有了自己的工作室,他相當多的交響樂、鋼琴曲都是在這裡完成的。莫扎特在這裡居住了7年,直到他24歲時離開 薩爾茨堡 ,前往 維也納 。這裡現在成為了莫扎特故居博物館,其中最受人歡迎的展品要數莫扎特曾經使用過的錘擊鋼琴。不少音樂學子來到這裡,就是為了能看一眼這架曾在大師指尖奏出優美樂章的鋼琴。 維京將午餐貼心的安排在了 聖彼得 餐廳(St. Peter Stiftskeller),這裡是 奧地利 可能也是全 歐洲 最古老的餐廳。在歷史文檔中第一次提到它是在公元803年,所以算下來至少也1200年之久的歷史。餐廳緊鄰 聖彼得 修道院,專門供應傳統 薩爾茨堡 美食。享受當地三道特色美食的同時,又怎麼會缺少《音樂之聲》的相伴,《Do-Re-Mi》,《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一首首經典的歌曲流淌在耳畔。在古典華貴的餐廳里,享受美妙音樂 和美 味佳餚,這樣的時光誰不陶醉。 薩爾茨堡 主教堂初建於774年,1598年時原來教堂因火災嚴重損毀,被迫拆除,並於1614年奠基改建為巴 洛克 建築,1628年完工。這裡是莫扎特受洗的地點,也是 卡拉 揚舉行葬禮的地方。在裡邊參觀,真的有種走進歷史的感覺。不經意間,拍攝到了主教宮外聖母金冠加冕。
穿過主教宮廣場,就到了霍亨 薩爾茨堡 要塞的纜車入口。古老的建築就是小城的一枚枚勛章,無疑霍亨 薩爾茨堡 要塞就是這座城市最閃亮的那枚。城堡依山而建,突兀峻拔,高牆深城,大有萬夫莫開之勢,在戰亂頻仍的漫長歷史中,始終傲然矗立,從未破城。城堡為典型的 中歐 建築風格,長250米,寬150米,是 歐洲 現存最大的中世紀城堡之一。1077年,當時的 薩爾茨堡 大主教戈哈德在古 羅馬 兵營的舊址上開 始興 建城堡,1861年完工,前前後後用了600多年才算建成。在過去的年代中,這座城堡常年作為防禦要塞,間或也充當過主教官邸、兵營和監獄的角色。走進城堡,像是進入一座玄迷的城垣,深邃的巷道,闊大的庭院,聳拔的堞樓,巍峨的城牆。站在城堡要塞的觀景臺上,被薩爾茨河環擁著的美麗城市盡收眼底, 極目遠眺,天際線上的 阿爾卑斯山 蜿蜒逶迤。那一刻,似乎忘掉鬧市的喧囂,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懷舊之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