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羅那+威尼斯】從被偷開始,全程未被搭訕,卻依然嗨的10日行




這種純真又魅惑的吸引力,可以說是造物主的毒藥啊!但人類卻甘之如飴。洛麗塔應該也能完全知道她自己的魅力所在,所以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使用自己的優勢去控制局面。這種優勢是天賜的,稍加利用就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她的頑皮和小心機能被老練的繼父一眼看穿,但因為情感因素又不得不一步步陷入其中,或者說從一開始他就已經被洛麗塔牢牢掌握在手心之中,聽憑差遣。
影片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男人的中年危機,也不僅僅是一段看似不倫的忘年戀。而是對於吸引我們的那個致命的,我們不能掌控的人也好物也罷,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情去對待。個人而言,無論是感性還是理性,只要在被征服的一瞬間,真的就毫無掙扎可言。
那是一種心甘情願的任人宰割的狀態,也是一種縱然被宰割也欣然接受甚至歡欣雀躍的感覺。這種感覺太奇妙了,可以說是精神上的SM吧。但只要是她,就無怨無悔。最後,錶面上繼父是被洛麗塔拋棄的,但當他看到懷孕的洛麗塔的時候,我想他已經把心中那個勾人心魂的最美的洛麗塔和眼前人割裂開來。
當洛麗塔不再是那時的洛麗塔,繼父很清醒的意識到,自己的愛始終在自己手裡。所以,這種愛到底是誰來給予誰來收回呢?真正的權利方到底是哪個人?個人認為,最先動心的那個人開啟了愛,但他也同時掌控了何時停止的權利,愛或不愛,在自己,而不在對方。對方給予的只是愛的反饋,而個人獲得的是愛的反饋帶來的愉悅或者愛的不反饋帶來的懊惱。但愛本身的掌控還在自我手上,所以主動權完全在自己。這樣一想,是不是又很理性了呢?哈哈哈哈哈或許因為我本來就很理性吧。






我記得當時觀看的時候真的是耐著性子在看,幾乎沒有任何情節,幾乎沒有對話,完全是很枯燥的方式在呈現。到宇航員在外太空進入到一種迷幻狀態時,我已經頂不住了,也昏昏欲睡起來。不知道睡了多久,總之在一個時間點猛醒,睜開眼睛,銀幕上依然是外太空的迷幻狀態,然後我瞬間似乎就理解了影片要表達的東西。似乎就代入到宇航員和整個人類的視角去看這部影片,當時就驚為天人了!



總之影片最後依然是開放的,不確定的,但這樣就足夠讓我們看到另一個腦洞,另一種解釋。人類的進化不是 達爾文 主義,人類的單身也不是進化論,人類或許就是隨機的產物,或許也是在他人授意下的一個小小寵物。所有的人類的創造的宏大和偉岸都被消解了,一直以來的自豪的存在感都被打破了,我們一直拼命構築的地球最強的神話變成了笑話。

我覺得這才是科幻片啊,這才是我們應該思索的對於人類自身的懷疑,以及我們到底要不要進行宇宙的探索,或者說我們要不要進行外星文明的聯絡。是像《三體》里那樣“不要回答”還是在黑暗森林里保持沉默?答案不得而知。但這種思索的長存非常珍貴。我特別感謝庫布里克導演能將這種思索呈現在大銀幕上,讓更多觀眾能夠在生活中重新審視這樣的問題。


影片用科幻的方式講述的是極其諷刺的事件。因果循環或者說暴力的終止不是僅僅存在於一個人身上,連鎖反應之後,暴力會升級會變化會傳染。當男主人公被“治愈”之後,他作為一個“好人”面對社會的時候,卻無法終止惡行。因為惡行不是單一的孤立的。在社會這條鎖鏈上,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暴力也不僅僅停留在表現方式和手段上,暴力到底是什麼?是不是一種精神摧殘?對他人的傷害是可以明顯確認的暴力,但冷暴力,或者說輿論暴力等等如何界定?男主人公所面臨的困境,從被改造前到被改造後的變化似乎就是暴力手中的玩物,他的話語權是消失的。所以也可以說他是暴力的犧牲者。那麼反觀我們人類自身,都說冤冤相報何時了,但心中有怒火如何消解?信佛?信天主教?信耶穌?或許人性真的本惡,我們一直以來社會統治的手段也都是通過暴力實施的。

回歸到影片本身,《閃靈》對我來說也是一直以來渴望又抗拒的存在啊。因為我本人不太敢看恐怖片,但這部片子實在是名氣太大,不得不看,所以就決定去影院看,起碼有400多人陪著應該還好。總比一個人在家看心理感受上更能承受一些吧。
《閃靈》同樣是在 中國 電影資料館看的。還記得那是一個冬天,那時候小西天還沒開設網絡購票吧,或者是本場沒有開放購票。所以影迷都要早早去人肉排隊。可惜的是當天排到我的時候,正好沒有票了,於是,只好在門口等人退票,這樣才有機會進去觀影。 北京 的冬天還是很冷的,很多沒有買到票的人都會在外面大門口處詢問過來人,是否有餘票。大概等了1個多小時的時間,終於被我搶到一張。當時真的是整個人都凍的透心涼了,但能拿到票已經非常感激了。
在影院觀看《閃靈》真的是最正確的決定,因為大銀幕帶來的衝擊感和音效絕對是超贊的。 比如 充滿銀幕的血水突然涌出來,並伴隨古典的配樂的瞬間,足以讓人倒吸一口冷氣,美女變成骷髏老太太的鋪墊非常抓人,在雪地迷宮裡的奔跑讓人感覺茫然無助,傑克用斧子劈向大門的時候驚心動魄,以及他那猙獰的面孔在大銀幕上展現的淋淋盡致。
更要說的是,影片展現了一個獨立的甚至可以說是孤立的環境之中,人的內心變化,兩者相輔相成。所謂的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到底是什麼引起的或許並沒有定論,但環境絕對是一個重要因素。影片的詭異感事實存在,特別是那種空曠的感覺,沒有人回應的狀態讓人倍感不適。人多了,反而會感覺安全一些吧,但似乎又有點不對。人和人的信任關係到底是怎樣的呢?






演員的距離感是個非常難以拿捏的尺度。在演的時候,要全身心投入,至少讓觀眾去知道你是劇中人,但真實的自我呢?有時候我甚至懷疑,演員是不是一個需要時時刻刻尋找自我的人呢?演員的優勢之一是,他們可以通過演繹角色體驗不同人的生命,相比普通人而言,他們可能活了幾輩子,用不同人的身份增加了不同的生命體驗,拉長了生命的長度。但這同時也增加了自身生活的複雜性。這是一把雙刃劍,特別是對於好演員來說。
其實有的人一生只能演繹一個角色,那並不是一個好演員,他只不過把演繹的對象和自我合二為一了。有些人甚至認為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和電影里就是一個人傳遞著一個價值觀,甚至電影中的角色人設慢慢就變成了自己。這都是演員人設和自身真我沒有拉開距離的原因。這樣就很容易迷失自我,僅僅停留在電影人設之中無法自拔。


人到底什麼樣的狀態才是最真實的呢?或許我們自己也不知道。我們獨處的時候嗎?獨處的時候也會美化自己吧,你會真實的認識自我?所以,只要身邊有另一個人存在的時候,我們就會不自覺的帶上一個面具,是一種保護也是一種下意識的偽裝。就好比沒有人會在鏡頭前完全做真實的自己,只要身邊有個鏡頭,你所有的動作都開始不自然起來,你不再是那個靈魂上完全赤裸的自己。
電影不僅僅探討的是婚姻之中兩個人的關係,也在探討婚姻中兩個人的相互猜忌,以及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產生的各種影響。這種情感上的牽絆和猶如多米諾骨牌一樣的連鎖反應就是人與人相處的模式:一顆石子投下之後,湖水自然會產生漣漪。當婚姻之中兩個人,這種影響是不斷的,相互的,加劇的,升級的。最終呈現出來的就是影片中所展現的,兩個人都會因為對方的舉動自己產生各種防禦機制,也會因為對方的舉動自己隨時改變對對方的態度,而這又同時波及到自己可以接觸到的其他人。雪球越滾越大,我們如何從中找到解決的辦法?這是婚姻的無奈,也是人與人相處的無奈,當我們在相處模式下黔驢技窮的時候,只能彼此後退一步,道別。

看著牆上的海報,這次的庫布里克電影之旅也結束了。其實看的真的太過匆忙了,很多劇照細節都沒有好好研究,但至少可以讓我看到更多幕後的故事,以及導演風格的變化,他在嘗試不同的影片類型,但相同的是他在盡自己努力給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思索。


晚上的大教堂廣場上人特別多。還有個老人用好大的圈圈吹泡泡,也不能說是吹就是用風帶動那種大如捕捉蝴蝶的網子那樣的東西,事先沾好泡沫,借助風力,吹起好大的泡泡。然後好多小孩子在旁邊興奮的玩耍歡呼。
我看到這一幕,就去拍攝。沒想到拍了幾張之後,被一對父母叫停。問我為什麼拍孩子。看來是父母不喜歡自己孩子被拍,所以趕緊道歉並刪除了照片。所以大家出去拍照的時候還是儘量不要拍攝小孩子,家長會不開心,同時也存在侵權問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