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訪東瀛·偶遇早櫻 京都篇
Day 1 廣州- 大阪

航班於 日本 時間午間12點25分降落 大阪 關西機場,直接在機場乘搭HARUKA列車前往 京都 ,這種火車有hello kitty外觀的,可惜我們遇不上。順利趕上13點44分的車,1小時20分後抵達 京都 站。

預訂的酒店就在 京都 站旁邊兩個路口,非常方便,而且是新開業,麻雀雖小設施完善,房間內有蒸面器( 日本 氣候乾燥,的確有此需要)有移動電話,免費供遊客使用,如果沒有買當地電話卡的遊客可以選擇用它出行。


二話不說首先尋找中村藤吉,就在 京都 站旁邊的伊勢丹百貨樓梯上去,可惜指引不算清晰,我們走了兩趟才找到。門口醒目地告訴前來的顧客,排隊大約需要的用時,45分鐘,也很貼心地提供沙發椅子給顧客坐著排隊。碰巧沒事做,外面又飄著小雨,就等一下吧。很意外,等了大約15分鐘,就可以入座了。
在 香港 的中村藤吉店我每次都沒有耐性等。幸好今天有機會來到 日本 一嘗味道,不過我非抹茶狂熱分子,這些東西的出品也都 大同 小異,並沒有太多研究,所以只嘗了很多人都推薦的抹茶雪糕和丸子果凍。





甜品只是前奏。緩解了旅途的疲累,繼續向 京都 站周邊深入研究。逛一下Bic camera(當地大型百貨商店)。
在模型區和遊戲區駐足的先生





入夜,雨歇了。
夜幕下的 京都 塔。

可以自行和師傅溝通需要哪款壽司,師傅會直接做好送到面前,當然這需要比較強大的日語溝通能力。




另外拿了一款非常甘香的大卜口(吞拿魚腩),魚油滿滿,500円只有一貫。
好吃到跑焦了


【 京都 塔】

作為地標的 京都 塔加上塔基的 京都 塔大樓,總高也只有131米,在小城之中顯得和諧有趣。
其中B3F-B1F為理髮室浴場美食街,1F為商店街,售票處,以及酒店大堂,5F-9F為 京都 塔酒店,10F為夏季專用露天花園,11F才是展望室專用升降機,可以直上14F展望室。
展望室是密閉的,由於外面有紅色的鋼枝,其實對於喜歡拍攝夜景的攝影迷或者強迫症來說,有點難受,不過展望室有17部望遠鏡,連普通民居裡面也清晰可見

展望室玻璃均貼上清晰的指引,告訴遊客方向及可以看到的景點。
京都 市有景觀條例規限,因此 京都 塔高度也只有100米的展望高度。
和如今動輒數百米的景觀塔相比, 京都 塔更顯小巧可愛。
京都 塔有一隻吉祥物( 日本 人仿佛很喜歡吉祥物之類的?)
名字就叫tawawa(塔娃娃?),頭頂有天線,表情極度有趣(廣州話:盞鬼),2004年的時候為紀念 京都 塔開業40週年而誕生的, 特長是跳舞。
來,抱一個嘛。


Day 2 京都 伏見稻荷 大社 -澱の 河津 櫻 -二條城-金閣寺
是日 京都 多雲小雨,氣溫大約只有11度
早餐:牛肉飯定食&牛肉蕎麥麵

【伏見稻荷 大社 】
JR稻荷站
出口就在大門口對面



先生極力推薦好吃的燒丸子,丸子本身有點甜,加上特製鹹味醬汁,兩者結合剛好碰撞出好味道,要了一個抹茶味和一個原味,不太膩口,吃完一串又可以再戰下一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