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像極了上世紀改革開放前的中國







普及一下,北緯38度分界線和南北軍事分界線不是同一個概念。
北緯38度分界線是二戰將要結束時,美蘇雙方劃定北緯38度為界,以北為蘇軍接受對日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
南北軍事分界線是南北分裂的象徵,是雙方對峙的前沿陣地。
來自百度百科的介紹:

雙方劃定寬約4公里,長約248公里為非軍事區,緩衝區,規定雙方不得攜帶重武器和自動化武器,目前在朝方非軍事區境內仍有約200人農家在此種地居住。
路旁有鐵絲網,水泥墩,水泥墩可能是拖延對方的機械化部隊的運作。











在合約簽訂的紀念廳,一邊是朝方的國旗,一邊是美方代表的聯合國軍隊。導游特意強調,是因為 美國 害怕丟臉,所以用了聯合國的國旗。
當時的聯合國國旗還是淺黃色、與現在淡藍色的旗幟不一樣了,朝方還非常貼心的與時俱進,用了最新的旗幟、同時展出當時的黃色旗幟。


金日成主席是突然死亡的。在他病故前夕,還在審閱一份關於與南 朝鮮 進行統一會談的文件,閱畢在文件上簽名、寫上年月日。金日成主席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牽掛著與南 朝鮮 的統一問題。為了紀念金日成主席,特地在離南 朝鮮 最近的板門店建立了這座紀念碑。









這次不能進到藍房子參觀,只能在板門閣樓上拍照,以前是可以進入到藍房子參觀的。對面是韓方的“ 和平 之家”,4月底剛剛在那裡舉行了朝韓首腦會唔。朝方一側有軍人站崗,韓方那邊空無一人,既不見游客也不見軍人。據說上午朝方游客參觀就朝方軍人站崗,下午韓方游客到就韓方軍人出現,雙方十分有默契。
板門店是游客在 朝鮮 唯一一個手機可以擺脫“無服務”狀態的地方。因為你可以在這裡搜到對面 韓國 的信號!我的聯通就收到了來自 韓國 的服務信息。
歷史戰爭,風雲變化,這個原本安靜的小村莊變成了象徵國際格局的要塞。雖然戰爭的煙雲早已消散,但戰亂造成的流離失所和悲歡離合依舊在當地留下印跡。一條水泥路將半島一分為二,在板門店這個世界最前沿的陣地,惟願,世界 和平 !“同一個民族的兄弟拿著不同的武器針鋒相對的地方,這是讓 朝鮮 人民最最痛心的地方”。
參觀完板門店後去開城的高麗成均館,目前是博物館。開城是古代高麗王朝的都城,高麗王朝是 朝鮮半島 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成均館就是我們古代的國子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