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前的朝鮮:一次非典型的國慶出游 I “越獄”夜探平壤被捕 I 內附海量Q-A

新浪微博:桑蒿
Ins:shauguste
“90後”,旅行和建築愛好者,媒體從業。有關於旅行的問題歡迎交流。
—————————————— 我是萬惡的分割線——————————————— 前言:相互糾纏的“四個朝鮮”“會吃的飽麽?”“會被槍斃麽?”“你要保重啊!”——這是幾位朋友得知我要去 朝鮮 之後的反應,雖然其中不乏戲謔的成分,但也不能看出同齡人們腦海中建構出的 朝鮮 形象。
朝鮮 是什麼?——我自己在出發前也曾經問過自己問題。
有趣的是,我發現自己的腦海中有著“四個 朝鮮 ”,這些Stereotypes彼此遵循著不同的邏輯敘述展開,看似矛盾,卻又合理的糾纏在一起。
(一)第一個 朝鮮 標簽:“中朝 友誼 是鮮血凝成的。”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 鴨綠江 ”“一條大河波浪寬”——我沒有學過這些歌,卻自然而然地會唱。與之關聯的一個論述是:“中朝 友誼 是鮮血凝成的。”

有趣的是,2018年的今天,這篇課文依然出現在小學生的課堂里。

一衣帶水的 朝鮮 是我們的同志和兄弟,是無數 中國 志願軍烈士拋灑鮮血的地方——這是我腦海中關於 朝鮮 的最初記憶。
關於中朝同盟與抗美援朝的歷史,如今的新解讀和再審視已汗牛充棟,但無論如何, 朝鮮 承載著一代 中國 人的共同回憶和情感,這是無可否認的。
不管人們如何否定或者否定之否定,我想,中朝 友誼 塔下 的那一身鞠躬,應該也是真誠的吧,就算是為了那些年在異國失去生命的 中國 年輕人。
(二)第二個 朝鮮 標簽:《賣花姑娘》
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的記憶里會有《賣花姑娘》《鮮花盛開的村莊》這些在如今看來鬼畜般的存在。另外一個我印象深刻的細節是,我和長輩前些年一起去KTV時,他們點了《賣花姑娘》的主題曲,開心地合唱,留下我和堂妹茫然地四眼相對。

與之相聯繫的 朝鮮 ,大概可以用“懷舊”一言以蔽之。
中國 與 朝鮮 曾為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同志和兄弟。斯 大林 式的集權國家也好,英 特納 雄耐爾般的樂園也好,兩個國家曾經有著共同的體驗。
但1978年開始, 中國 走上了改革開放的發展道路,而 朝鮮 卻依然執著地沿著原有的軌跡前行。90年代初中韓建交後,中朝交惡, 朝鮮 從 中國 人的視線中淡去。
進入20世紀,當 中國 又重新關註 朝鮮 時,突然發現這個國家還保留著上世紀 中國 六七十年代的模樣時,而且因其封閉而散髮了特殊的魅力,那種好奇感和懷舊感便是自然而然的。特別是此時的 中國 人也已經飽受環境污染、貧富差距拉大、相對剝奪感與日俱增的困擾, 朝鮮 的“均貧”和對共產主義理想的頑固執著居然也成為了一些人寄托失意理想的所在,這不得不說是歷史的有趣之處。

(三)第三個 朝鮮 標簽:《 平壤 水族館》
《 平壤 水族館》《我們最幸福》——相信對 朝鮮 感興趣的同齡人都讀過或者說聽說過這兩本書,兩位作者筆下的 朝鮮 與前文的“兄弟”和“懷舊對象”迥異,仿佛這個星球上最後的惡魔。

邪惡軸心、流氓國家、恐怖主義的支持者、金家三代世襲、高壓殘酷的專制氛圍、荒謬的領袖主體崇拜、 東北 亞地區的好戰者和不安定因素、對民眾吸血式的經濟壓榨……這大概是當今主流世界對於 朝鮮 的主流印象了。
對於 朝鮮 ,置身其外的人只能通過這個神秘國家以外的書籍、報紙和電視節目來對其進行形象建構,深諳議程設置的當代人應當明白其中的風險。
《 平壤 水族館》《我們最幸福》的主要故事來源於“脫北者”的講述,值得註意的是,金錢刺激和西方媒體對戲劇性故事的渴求往往導致脫北者誇大事實——不少脫北者就曾經公開承認自己此前講述的故事曾有虛假成分。
雖說如此,外界對這些“微不足道”的細節卻並不在意,主流世界的眼中的 朝鮮 也未因此改變。
但誰能告訴我們什麼是謊言?什麼是真相呢?
(四)第四個 朝鮮 標簽:李春姬
不知從何時起, 朝鮮 這個國家居然成為了 中國 網絡流行文化的元素,年輕人為此樂此不疲。

如今的第二波“網紅”代表是某位金姓“80後” ,他他時而鼓掌,時而比心,一顰一笑在我們的表情包里占據了一席之地。
這個框架下的 朝鮮 大概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頻率最高的 朝鮮 了。開心總歸是好的,但充滿著惡搞和戲謔的敘事下,真實的 朝鮮 面貌反倒離我們越來越遠,而且這種“看笑話式”的路人視角多多少少也是缺乏善意的吧!?
我腦海中的四個 朝鮮 ,都是真實的 朝鮮 ,但卻又是片面的,甚至是被偽飾的 朝鮮 。如果它們是四個小人的話,大概會催生多說無益的口水戰吧!
去看一看真正的 朝鮮 究竟如何?——這是我此次旅行的心愿所在。



Day1
丹東 —— 平壤 (火車車程約5小時,通關2小時)
早8:30 丹東 火車站集合,約09:30登車,乘國際聯運列車前往 朝鮮 〔 新義州 〕,通關後乘車前往 朝鮮 首都〔 平壤 〕。
抵達 平壤 後晚餐併入住酒店。
住宿:青年酒店
Day 2
平壤 ——元山—— 金剛山 ( 平壤 至元山車程約3個小時,元山至 金剛山 車程約3個小時)
早餐後,乘車前往〔元山〕,在〔元山旅游紀念品商店餐廳〕用午餐。
午餐後繼續乘車前往〔 金剛山 〕,參觀〔海金剛〕和〔三日浦〕。
住宿:外金剛酒店
Day 3
金剛山 ——元山—— 平壤
早餐後繼續游覽〔 金剛山 〕,參觀〔 九龍 淵〕,中午在〔 木蘭 館餐廳〕用餐。
用餐後乘車前往〔元山〕,參觀〔元山海岸廣場〕〔葛麻海岸旅游區〕。
抵達 平壤 後,參觀〔 朝鮮 郵票博物館〕,購買郵政紀念品並用晚餐。
住宿:青年酒店
Day 4
平壤 ——開城—— 平壤 ( 平壤 至開城單程車程約2小時)
早餐後,乘車前往〔開城〕,參觀〔 板門店 〕,游覽〔停戰談判會場〕和〔停戰協定簽署會場〕(1小時)。
中午在〔開城高麗餐廳〕用餐,午餐後在開城市區參觀〔高麗成均館館〕即〔 高麗博物館 〕(約1小時)。
參觀結束後,返回 平壤 ,參觀〔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碑〕〔萬壽台噴泉廣場〕,遠望〔 朝鮮 革命博物館〕〔人民大學習堂〕等,參觀〔 金日成廣場 〕,遠眺 大同 江對岸〔 主體思想塔 〕(2小時)。
晚餐後赴〔 平壤 五一體育場 〕觀看《輝煌的祖國》表演(2小時)。
住宿:青年酒店
Day5
平壤 —— 沙里院 —— 平壤 ( 平壤 至 沙里院 單程車程約1小時)
早餐後,參觀〔 萬景台 故居〕、〔萬壽台紀念碑〕,登頂〔主題思想塔〕眺望 平壤 城市風光(2小時)。
乘車前往 朝鮮 國花的原產地〔 沙里院 市〕,參觀〔 沙里院 民俗街〕〔景岩山公園〕(1小時),在〔 沙里院 龍岳山餐廳〕用午餐並欣賞歌舞表演(1小時)。
返回 平壤 後參觀〔 祖國解放戰爭勝利紀念館 〕〔凱旋門〕〔 友誼 塔〕(2小時)。
住宿:青年酒店
Day 6
平壤 —— 丹東 (火車車程約5小時,出關2小時)
早餐後參觀世界最深的〔 平壤 地鐵〕,體驗復興站和光榮站。
平壤 時間10:00乘朝方火車赴〔 丹東 〕, 北京 時間16:20左右抵達〔 丹東 〕。
————————————— 流水賬時間的分界線——————————————
(一)Day 1:跨過鴨綠江 第一次陸路出境我們的 朝鮮 之行最後定檔10月1日至6日,但因為9月30日是工作日,所以下班後搭乘K27次列車到達 丹東 、轉乘10月1日的國際列車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臨近國慶,帝都的節日氛圍很濃郁, 北京 站紅旗飄揚。抱歉啊,祖國母親,我要到鄰居家串門,不能留下陪你慶生了。



候車大廳內,大多數也是等待出發的 中國 人,但仔細觀察,其中也不乏手持 朝鮮 護照的旅客。我自己還是蠻激動的,拉著歡同學東看西看——印象里,上次與 朝鮮 人面對面大概還是在2013年誤入 天津 外國語大學舉辦的國際交流活動,已經是好久沒有遇到這些神秘者了。

不得不感慨, 朝鮮 的女士還是很漂亮的,有種不事雕琢的美,而他們的男同胞們從外形上看則有些相形見絀了。
丹東 站的環境和設施很有邊境風情,二樓是國際聯運候車室。





列車啟動,開始駛向 鴨綠江 ,斷橋和祖國在我們的身後遠去。西岸,高樓大廈;東岸,矮房稀疏——據說,這種對比在夜間會更加明顯,可惜我這次無緣見到了。



恩,金家王朝,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初來乍到的我們想起了關於 朝鮮 的種種傳言,自然是不敢造次,乖乖的坐在座位上等待 朝鮮 邊防軍人收護照、發放入境登記卡、檢查箱包。一位團友期間想上衛生間,被一位凶神惡煞的人民軍嚴厲喝斥並要求回到座位,這使得車廂里的緊張氣氛瞬間升溫。“會不會我們一不小心就被斃了”——我和同鋪的黃同學開玩笑。


朝鮮 軍人只登記了我的iPhone、iPad和佳能單反,瞥了一眼,完全沒有檢查,在我告知僅攜帶了衣服和洗漱用品後,連開箱開包檢查也免去了。我iPad里下載的美韓電影也“安然無恙”,在之後的幾天里陪我打發了一些無聊的時光。
其實,關於朝方的安檢,預期中的許多“不可以”都變成了“可以”,針對 中國 游客的安檢更多像是例行公事。不過,針對 朝鮮 人的安檢卻嚴之又嚴,脫鞋、脫衣服、打開電腦……一種罪惡的慶幸感油然而生。
好奇的我們獃在車廂里實在無聊,嘗試著走下列車,居然沒有被 朝鮮 人民軍叫停;拿出單反抓拍了幾張照片,沒有被叫停;走到車頭處,俯看鐵軌,沒有被叫停……自由度便在一次次的試探中明確了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