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多元文化,感受他鄉溫暖-新加坡、蘭卡威、檳城、馬六甲、吉隆坡5地13日游
















在茨廠街牌坊前的JI Cheng Lock街上,阿公一手拿著傘點在地上,一手拉著阿婆。執子之手,白頭到老。纖細的手臂撐起了阿婆的幸福。



9.國油雙峰塔柏威年購物中心和 雙峰 塔對面的會議中心之間有一個相連的天橋,我們按著指示步行了大概二十分鐘左右就到了。走了一天的路,當走出會議中心時,我們也累得和這些人一樣快要歇菜了。還好抬頭望見了 吉隆坡 的最大地標國油 雙峰 塔,算是給我們畫了一個餅。餅在前方,靠近還要走過前面這個公園。



終於到了 雙峰 塔前的KLCC公園的噴泉處,高度為453米的 雙峰 塔終於可以進去了,趕緊合影。然後到位於KLCC的太陽花購物廣場,逛百盛,超市和一些連鎖店。買了一些手信,準備明天回國要帶的東西。 10.印度大叔全力相助晚上10點多,商場要關門了。我們提著東西趕緊在 雙峰 塔的門口GRAB打的點叫車,車是很快就叫好了。但門口堵車嚴重,地圖顯示他就在附近,但好像也沒怎麼動地方。好幾個車道上都有車,也不知道他能過來不,即使走到路邊天黑我們也看不 清遠 處的車牌。其他等車的人陸續都有人接走了,我們還沒有動靜。走前走後都不是,干著急。師傅打來電話,互相也聽不大懂,也講不清。這時我們趕緊跑到klcc的大門口找保安,一個高挑的個兒 印度 大叔二話不說,立馬離開距離馬路邊得有十來二十米的商場大門口,帶著我們跑到50米開外的公交車站附近。然後打電話和師傅溝通。又跑到馬路上找車,找不到,又跑回來。帶著我們趕緊換一個地方。我們跟著他,他繼續打電話溝通,一邊在車流里找車,得有10來分鐘吧,終於等到了車,直到把我們送上車,他才肯離去。我們兩個都被他的精神感動,生怕影響他工作。不知道他離開崗位那麼久,有沒有領導去找麻煩?還是這就是他的職責? 2月2日 回國的日子吉隆坡 還有兩個地方沒去,有點遺憾。一是黑風洞,這是我最初想去 馬來西亞 的一個動力,但因為腿疼,爬不了那高高的臺階而放棄。二是皇家 雪蘭莪 錫器廠,瞭解一下 馬來西亞 的錫文化。但因為太遠時間實在騰不出。
在酒店退了房,坐紅線免費bus到中央車站。





在飛機上看到大朵朵的雲,像新摘的棉花,潔白又乾凈,好像去摸一下。


2.旅途當中遇到的好人,無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老朋友還是新朋友都讓你一次又一次感動。他們的熱情、友好和與人為善無論大小都始終溫暖著我們,伴我們前行,也是我們能夠成行的動力,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再次感謝他們。
3.天晴的日子遠望 吉隆坡 老城區的街道和建築,在各建築的夾縫裡飄著大朵大朵的雲,雲低得伸手好像就能夠得著。我們一直在嚮往青山碧水,也渴望藍天白雲。青山碧水經過最近幾十年的努力,已初見成效。讓生活在城市的孩子隨時能看到藍天白雲星辰,讓藍天白雲重新回到我們的上空,還得靠我們再加倍努力。
4.儘管新馬獨立的時間都不算太長, 馬來西亞 的經濟也不如 中國 。但兩國連片保留下來並還在使用的建築證明著他們歷史的延續性和鮮明的地域特色。博物館里的精美藏品是各民族智慧、科學和技藝的見證,也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共同瑰寶。當我們說我們的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之時,我們的建築在哪裡?我們的珍寶在哪裡?歷史的教訓和他山之石在提醒我們一定珍惜中華文明,學會保留,今後再也不能幹啥都讓它灰飛煙滅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