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幾縷清新的陽光,還有海邊的照片,在納米比亞都有
死亡谷,是蘇絲斯黎的另一大看點,如果你是2驅車,開車開到距離死亡谷5km左右的位置那,讓工作人員開車帶你進去,費用大概是70納刀。進門走一段路,就是大爸爸沙丘(Big Daddy),要去死亡谷,你要麼翻過去,要麼繞過去。一個真正的男人是敢於剋服艱難險阻的,沒錯,我要吹爆自己,扛上三腳架,相機和早餐袋,就開始了30度角的爬坡 俗話說,上山容易下山難,用在沙丘上也是一樣的,因為,上去是30度,下去就是超過60度了,整個場面,充滿了尖叫。在大爸爸沙丘的日出,有一個景象是一面光亮一面陰影
從這個陰暗面下去,就是傳說中的死亡谷了,拍下了整趟行程中我最滿意的照片(既然最滿意我就發2遍吧) 死亡谷乾裂的鹽沼地,在這樣的土地上都會有生命的跡象 鯨灣鯨灣港 早於1487年12月8日由 葡萄牙 航海者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所發現。20世紀初期, 南非 共和 國和 納米比亞 原屬同一國家,1977年 南非 曾將之劃歸 南非 開普省。1978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申明它屬於 納米比亞 。1990年 納米比亞 從 南非 獨立出去後,只餘下 鯨灣港 一地仍未被納入 納米比亞 版圖,使其一度成為 南非 的外領地,直到1994年, 南非 前總統F.W. de Klerk同意把Walvis港歸還給 納米比亞 。如果溫得和克是 納米比亞 的 北京 ,那這兒就算是 上海 了吧。
說到鯨灣,讓人一下就想起來的就是火烈鳥了吧,這裡的火烈鳥顏色很粉。成千上萬的火烈鳥在夕陽下起舞的畫面,真的是美到爆炸。
來這兒,你可以去 三明 治灣去看沙海交界、可以出海跟海獅鵜鶘一起玩耍。項目可以選擇在網上報名(窮游馬蜂窩都有類似的活動)也可以在酒店讓人幫你定。
沙漠和海洋,本來是2個不同的世界,在 非洲 卻很好地交融在一起。 沖沙活動後的簡易野餐車
出海爬上船賴著不走的小海獅 來船上稍作歇息的鵜鶘,在這兒,動物並不怕人 海灘上打瞌睡的小海獅 當你來到鯨灣,你可能吃肉已經吃到吐了,換換口味在這裡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果你正好喜歡海鮮,那這裡簡直就是天堂。給大家介紹一家,最local最好吃的餐廳:Anchors。坐落在海邊,口味超贊。 十字角在鯨灣附近,此地為1486年第一位登陸的 歐洲 DiegoCao而成名,在此地擁有8-10萬隻海獅,是全球最多的海獅聚集地。而且,臭到爆炸。在鯨灣去奧普沃地區的路上,導航可能會誤導你讓你走回頭路,其實靠著海再往東邊走就到了。一路都有路標過去,也不難找。交個門票錢就可以開車進去了。門口會有一些海獅皮製的粗製劣造小工藝品,大家不要有心理壓力,都是用自然死去的海獅做的。
進去以後,先聞其臭,再聞其聲,最後才見到密密麻麻的海獅。別看他們看起來萌萌噠,其實還挺凶的,不要去輕易惹他們,對方人多勢眾,你唯一的優勢應該也就是跑得快一點了,但還是別了,尊重下野生動物。 其實這裡游玩花不了多長時間,大概1小時不到,拍了些照片,逛了一圈就溜了。因為實在太臭了 紅泥人村落首先來一段關於辛巴族的介紹。17世紀,辛巴人從 安哥拉 高原遷徙至 納米比亞 ,其後一度成為 非洲 大草原上最為富庶和強大的游牧民族之一。但如今,他們依舊停留在原始的生活狀態——聚集在一個個孤立村落里,依靠傳統畜牧業為生,遠離現代文明。現在辛巴族生活在 納米比亞 的北部地區,是個上萬人群體的半游牧民族,他們主要以畜牧業養殖牛羊為生。辛巴人很原始,基本都仍舊沿用比較原始的勞作生活工具,而辛巴族婦女在村落里承擔絕大多數日常勞作,包括擠牛奶,照顧小孩,挑水,甚至建造房屋。因為辛巴族都生存在比較荒漠的沙漠氣候地區,很少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特別是在殖民統治時期,他們一直維持自己的傳統生活方式。辛巴族女子展示美的方式與眾不同。她們拒絕穿上衣,而喜歡袒露上身。最特別的是,她們喜歡把一種紅色石粉和著奶油塗抹在身上,就連頭髮也要用這種“紅泥巴”裹著。因此,在外人看來,辛巴人的皮膚永遠都是紅色的——有人因此將這種紅色稱為“辛巴紅”。據說,她們這麼做,是為了抵禦烈日暴曬。由於缺水,辛巴女人一生都不洗澡,而是一輩子都裹在“紅泥巴”中。你沒看錯,一輩子都不洗澡,但其實並不會臭,因為那個紅泥,甚至還有一絲木質的香味,我並不是趴在他們身上聞,我也塗了點那個紅泥巴。
大體是在奧普沃地區,但是他們並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保留著原始習慣的他們,也會隨著季節遷徙。至於如何找到他們,在酒店或者加油站、小鎮里問問,一般都會有結果。交了門票錢,進村子。以前做攻略看游記說村子里伸手要錢的很多,現在可能是管制的比較好,反正我是沒碰到這種情況。你可以給他們自由的拍照,甚至要求合影。進了村子,會有嚮導帶著你逛,給你介紹他們是如何生活、以及你想知道的一切。
在這兒,我們現代主流的一夫一妻制並不是很流行,只要你有錢,就可以去買老婆。當然,對於他們的主流通貨是用牛換,看以前其他人寫過3頭牛換個老婆,反正我這次去是5頭牛。看來通貨膨脹都影響到了他們。。。 一個特殊的紅泥人其實光辛巴族的照片你們應該也看過很多其他的,畢竟這是 納米比亞 最有意義的行程之一,可能你就是見證了一個民族消亡的那個人。但是在這裡我想說另一個故事。
我們參觀村落的時候,就她一個著裝是穿著現代女性的衣服。我們很奇怪走過去和她攀談。她並不會說英語,嚮導就做起了翻譯的工作。
我也忘記了她是個16歲還是21歲的女孩了,並且已經結過婚了,說實話當時看到她的時候我可恥的認為她會更老。她在小時候,因為一場大病住進了城市裡的醫院,從此再也不能向其他紅泥人女性那樣生活,但是從她的腿上,仍然可以看出那些佩戴物品留下的印子。現在她仍然住在村子里,可能她覺得她還是一個辛巴人,但是其他袒胸露乳的辛巴女人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做家務、聊天、帶孩子,只有她一個人坐著,看著周圍的一切。
沒有跟我們聊天的時候就這麼坐著,我從她的眼裡,看到的是一種,走不出去,又留不下來的孤獨。 埃托沙國家公園行程還在繼續,上午拜訪完紅泥人村落,就驅車前往埃托沙公家公園了,也是我們本趟行程最重要景點之一的最後一站。大家來到 非洲 ,最想看的,應該就是可以自由奔跑在草原上的動物了吧。
埃托沙公園裡有一百一十多種哺乳動物,其中有瀕臨滅絕的稀有動物,有三百多種鳥類,三分之一為候鳥。埃托沙公園的季節變化影響著野生動物的活動,形成有趣的動物遷徙鏈場面。當雨季到來,數以萬計的斑馬和角馬從 東北 面的 安多 尼平原遷徙而至,長頸鹿和大象群也會跟隨並形成長長的隊列蹣跚前行。大群跳羚、 非洲 南部棕羚及白羚尾隨。在浩浩蕩盪的遷徙隊伍後面是 獅子 、鬣狗、獵豹及野狗。當旱季到來時,鹽沼變得乾涸,動物又會再次遷徙,在鹽湖表層留下無數腳印延伸到遙遠的地平線。埃托沙國家公園因為地處乾旱地區,每年降雨量有限,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公園內修建和維護數百個水塘或動物飲水點。
如果想來這裡看 非洲 的BIG FIVE( 非洲 五霸,分別是指 非洲 獅、 非洲 象、黑犀牛、 非洲 豹和 非洲 水牛這五種 非洲 動物。這些動物成為 非洲 五霸是因為徒手捕捉它們的難度最高,而不是因為它們的體型龐大),你會錯過水牛,當然,獵豹也很少見,如果你有幸看到野生的獵豹,那是真的非常幸運。
這裡有6個營地,在之前住宿篇章已經說過了。如果園內是在沒位置,園區外不遠處也都是有酒店的。如果你有車,我不建議你參加酒店的game drive。因為動物的分佈其實是隨機的,他們一直在移動,能否看到,看到什麼,並不是一個經驗之談的事情。如果你不服,也可以自己開車跟著他們的車,至少可以剩點錢。至於晚上的game drive還是很有獨特性的,晚上比較涼快也是很多動物的活動時間,白天太熱了,大家都躲在樹蔭下乘涼呢,尤其是 獅子 這種,捕獵一次休息一周的。
晚上的game drive都是用這種紅色燈去尋找(紅色的光對動物沒有傷害,也不會引起驚嚇),很考驗眼力,感覺我們這個車上的人,就我們三是瞎子,別人哇哇哇叫了半天我們才找著。還有記得要多穿衣服,車一開起來,我反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其實每個營地都有會有一個比較大型的水池,在那兒蹲點,大型的動物你基本都會看到。我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犀牛就是一個白天很暴躁,但是晚上就很友善的動物,到了晚上就是他們的社交時間。
犀牛爸爸帶著兒子來喝水 和犀牛父子們打個照面的大象 尋找水源的角馬 草原之王走過的時候,動物們都表示出了該有的尊重了
從這個陰暗面下去,就是傳說中的死亡谷了,拍下了整趟行程中我最滿意的照片(既然最滿意我就發2遍吧) 死亡谷乾裂的鹽沼地,在這樣的土地上都會有生命的跡象 鯨灣鯨灣港 早於1487年12月8日由 葡萄牙 航海者巴爾托洛梅烏.迪亞士所發現。20世紀初期, 南非 共和 國和 納米比亞 原屬同一國家,1977年 南非 曾將之劃歸 南非 開普省。1978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申明它屬於 納米比亞 。1990年 納米比亞 從 南非 獨立出去後,只餘下 鯨灣港 一地仍未被納入 納米比亞 版圖,使其一度成為 南非 的外領地,直到1994年, 南非 前總統F.W. de Klerk同意把Walvis港歸還給 納米比亞 。如果溫得和克是 納米比亞 的 北京 ,那這兒就算是 上海 了吧。
說到鯨灣,讓人一下就想起來的就是火烈鳥了吧,這裡的火烈鳥顏色很粉。成千上萬的火烈鳥在夕陽下起舞的畫面,真的是美到爆炸。
來這兒,你可以去 三明 治灣去看沙海交界、可以出海跟海獅鵜鶘一起玩耍。項目可以選擇在網上報名(窮游馬蜂窩都有類似的活動)也可以在酒店讓人幫你定。
沙漠和海洋,本來是2個不同的世界,在 非洲 卻很好地交融在一起。 沖沙活動後的簡易野餐車
出海爬上船賴著不走的小海獅 來船上稍作歇息的鵜鶘,在這兒,動物並不怕人 海灘上打瞌睡的小海獅 當你來到鯨灣,你可能吃肉已經吃到吐了,換換口味在這裡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果你正好喜歡海鮮,那這裡簡直就是天堂。給大家介紹一家,最local最好吃的餐廳:Anchors。坐落在海邊,口味超贊。 十字角在鯨灣附近,此地為1486年第一位登陸的 歐洲 DiegoCao而成名,在此地擁有8-10萬隻海獅,是全球最多的海獅聚集地。而且,臭到爆炸。在鯨灣去奧普沃地區的路上,導航可能會誤導你讓你走回頭路,其實靠著海再往東邊走就到了。一路都有路標過去,也不難找。交個門票錢就可以開車進去了。門口會有一些海獅皮製的粗製劣造小工藝品,大家不要有心理壓力,都是用自然死去的海獅做的。
進去以後,先聞其臭,再聞其聲,最後才見到密密麻麻的海獅。別看他們看起來萌萌噠,其實還挺凶的,不要去輕易惹他們,對方人多勢眾,你唯一的優勢應該也就是跑得快一點了,但還是別了,尊重下野生動物。 其實這裡游玩花不了多長時間,大概1小時不到,拍了些照片,逛了一圈就溜了。因為實在太臭了 紅泥人村落首先來一段關於辛巴族的介紹。17世紀,辛巴人從 安哥拉 高原遷徙至 納米比亞 ,其後一度成為 非洲 大草原上最為富庶和強大的游牧民族之一。但如今,他們依舊停留在原始的生活狀態——聚集在一個個孤立村落里,依靠傳統畜牧業為生,遠離現代文明。現在辛巴族生活在 納米比亞 的北部地區,是個上萬人群體的半游牧民族,他們主要以畜牧業養殖牛羊為生。辛巴人很原始,基本都仍舊沿用比較原始的勞作生活工具,而辛巴族婦女在村落里承擔絕大多數日常勞作,包括擠牛奶,照顧小孩,挑水,甚至建造房屋。因為辛巴族都生存在比較荒漠的沙漠氣候地區,很少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特別是在殖民統治時期,他們一直維持自己的傳統生活方式。辛巴族女子展示美的方式與眾不同。她們拒絕穿上衣,而喜歡袒露上身。最特別的是,她們喜歡把一種紅色石粉和著奶油塗抹在身上,就連頭髮也要用這種“紅泥巴”裹著。因此,在外人看來,辛巴人的皮膚永遠都是紅色的——有人因此將這種紅色稱為“辛巴紅”。據說,她們這麼做,是為了抵禦烈日暴曬。由於缺水,辛巴女人一生都不洗澡,而是一輩子都裹在“紅泥巴”中。你沒看錯,一輩子都不洗澡,但其實並不會臭,因為那個紅泥,甚至還有一絲木質的香味,我並不是趴在他們身上聞,我也塗了點那個紅泥巴。
大體是在奧普沃地區,但是他們並不是固定在一個地方,保留著原始習慣的他們,也會隨著季節遷徙。至於如何找到他們,在酒店或者加油站、小鎮里問問,一般都會有結果。交了門票錢,進村子。以前做攻略看游記說村子里伸手要錢的很多,現在可能是管制的比較好,反正我是沒碰到這種情況。你可以給他們自由的拍照,甚至要求合影。進了村子,會有嚮導帶著你逛,給你介紹他們是如何生活、以及你想知道的一切。
在這兒,我們現代主流的一夫一妻制並不是很流行,只要你有錢,就可以去買老婆。當然,對於他們的主流通貨是用牛換,看以前其他人寫過3頭牛換個老婆,反正我這次去是5頭牛。看來通貨膨脹都影響到了他們。。。 一個特殊的紅泥人其實光辛巴族的照片你們應該也看過很多其他的,畢竟這是 納米比亞 最有意義的行程之一,可能你就是見證了一個民族消亡的那個人。但是在這裡我想說另一個故事。
我們參觀村落的時候,就她一個著裝是穿著現代女性的衣服。我們很奇怪走過去和她攀談。她並不會說英語,嚮導就做起了翻譯的工作。
我也忘記了她是個16歲還是21歲的女孩了,並且已經結過婚了,說實話當時看到她的時候我可恥的認為她會更老。她在小時候,因為一場大病住進了城市裡的醫院,從此再也不能向其他紅泥人女性那樣生活,但是從她的腿上,仍然可以看出那些佩戴物品留下的印子。現在她仍然住在村子里,可能她覺得她還是一個辛巴人,但是其他袒胸露乳的辛巴女人三五成群的坐在一起,做家務、聊天、帶孩子,只有她一個人坐著,看著周圍的一切。
沒有跟我們聊天的時候就這麼坐著,我從她的眼裡,看到的是一種,走不出去,又留不下來的孤獨。 埃托沙國家公園行程還在繼續,上午拜訪完紅泥人村落,就驅車前往埃托沙公家公園了,也是我們本趟行程最重要景點之一的最後一站。大家來到 非洲 ,最想看的,應該就是可以自由奔跑在草原上的動物了吧。
埃托沙公園裡有一百一十多種哺乳動物,其中有瀕臨滅絕的稀有動物,有三百多種鳥類,三分之一為候鳥。埃托沙公園的季節變化影響著野生動物的活動,形成有趣的動物遷徙鏈場面。當雨季到來,數以萬計的斑馬和角馬從 東北 面的 安多 尼平原遷徙而至,長頸鹿和大象群也會跟隨並形成長長的隊列蹣跚前行。大群跳羚、 非洲 南部棕羚及白羚尾隨。在浩浩蕩盪的遷徙隊伍後面是 獅子 、鬣狗、獵豹及野狗。當旱季到來時,鹽沼變得乾涸,動物又會再次遷徙,在鹽湖表層留下無數腳印延伸到遙遠的地平線。埃托沙國家公園因為地處乾旱地區,每年降雨量有限,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公園內修建和維護數百個水塘或動物飲水點。
如果想來這裡看 非洲 的BIG FIVE( 非洲 五霸,分別是指 非洲 獅、 非洲 象、黑犀牛、 非洲 豹和 非洲 水牛這五種 非洲 動物。這些動物成為 非洲 五霸是因為徒手捕捉它們的難度最高,而不是因為它們的體型龐大),你會錯過水牛,當然,獵豹也很少見,如果你有幸看到野生的獵豹,那是真的非常幸運。
這裡有6個營地,在之前住宿篇章已經說過了。如果園內是在沒位置,園區外不遠處也都是有酒店的。如果你有車,我不建議你參加酒店的game drive。因為動物的分佈其實是隨機的,他們一直在移動,能否看到,看到什麼,並不是一個經驗之談的事情。如果你不服,也可以自己開車跟著他們的車,至少可以剩點錢。至於晚上的game drive還是很有獨特性的,晚上比較涼快也是很多動物的活動時間,白天太熱了,大家都躲在樹蔭下乘涼呢,尤其是 獅子 這種,捕獵一次休息一周的。
晚上的game drive都是用這種紅色燈去尋找(紅色的光對動物沒有傷害,也不會引起驚嚇),很考驗眼力,感覺我們這個車上的人,就我們三是瞎子,別人哇哇哇叫了半天我們才找著。還有記得要多穿衣服,車一開起來,我反正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其實每個營地都有會有一個比較大型的水池,在那兒蹲點,大型的動物你基本都會看到。我曾經看過一個紀錄片,犀牛就是一個白天很暴躁,但是晚上就很友善的動物,到了晚上就是他們的社交時間。
犀牛爸爸帶著兒子來喝水 和犀牛父子們打個照面的大象 尋找水源的角馬 草原之王走過的時候,動物們都表示出了該有的尊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