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邊,才是夏天的正經事(馬來西亞游)
旅途的第一天就這麼結束在了點點星芒里。 第二天:暴走馬六甲旅途第二日,目標是一座交融著多國文化的城—— 馬六甲 。
馬六甲 ,另一個寫法是麻六甲,是 馬來西亞 的一個州,在馬來半島南部,瀕臨 馬六甲 海峽。 馬六甲 州的首府也叫 馬六甲 。曾經的 馬六甲 王國都城,鄭和下西洋有六次在此停靠,如今是 馬六甲 海峽這條海上生命線的咽喉所在。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8年7月7日的 加拿大 魁北克 當地時間上午9時30分(大馬時間9時30分)召開的世界文化遺產大會,宣佈 馬六甲 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意見是:
“ 馬來西亞 馬六甲 鎮是 馬六甲 海峽一帶重要的殖民古鎮典型,它充分保留並繼承了其作為連接東西方的重要貿易港口的歷史與文化印記。該古鎮是 馬六甲 地區現存最完整的多文化生活遺跡集群,它所承載的 亞洲 多文化歷史傳統體現了各種宗教與文化的相互作用與融合,包括馬來、 印度 、 中國 等 亞洲 傳統文化,和以 歐洲 近現代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最終形成了 馬六甲 獨特的建築、文化與城鎮景觀。”
順著車流方向一路前行,路的兩邊會出現一排排紅色的房子,這就是傳說中的紅屋。
紅屋,又稱 荷蘭 紅屋,建於17世紀,是 東南亞 地區現存的最古老的 荷蘭 式建築物。300多年來,它一直是政府機關所在地,1980年改為 馬六甲 博物館。 紅屋是座 荷蘭 式建築,厚重的硬木、鐵鏈、石牆令它顯得堅實朴素。曾是 荷蘭 總督及隨員的政治機構所在,現在只有一間房仍保留著17世紀花雕木製天花板。 目前這裡是 馬六甲 歷史、人文和文學博物館,收藏 葡萄牙 人和 荷蘭 人的紀念物品、展覽華人和馬來人的傳統結婚禮服及介紹 馬六甲 歷史。包括 荷蘭 古代兵器, 葡萄牙 人16世紀以來的服裝,馬來人婚嫁服飾,金、銀、珠寶手工藝品以及在 馬六甲 港口停泊的各類古代船隻的圖片等。館內還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錢幣和郵票。
經過一排排紅屋,往升旗山上走,就能看到 聖保羅 教堂。
聖保羅 教堂,建於1521年,為 葡萄牙 人所建。著名傳教士聖方濟各埋葬於此,教堂前豎有聖方濟各神父塑像。1670年 荷蘭 人占領 馬六甲 後,將教堂用作城堡,今天在外牆上仍可見到不少子彈孔。 1753年, 荷蘭 人另建了一座教堂,而 聖保羅 教堂則做為 荷蘭 貴族的墓地,現在仍保留了一些刻有拉丁文和 葡萄牙 文的墓碑。在教堂內有一墓穴,是1553年聖方濟各的臨時墓地。這裡還有一座聖法朗西斯的墳墓,他生前經常到訪這間小教堂。1553年時,他被埋葬於此,後來,他的遺體才被移往 印度 的GOA 。這裡豎立了一座聖法朗西斯的 大理 石雕像,為紀念他400多年前曾經到此居留,並作出他的貢獻。
↑聖保羅山教堂 ↑聖保羅山教堂 教堂內,陳列著許多很有特色的石碑,每一塊石碑都紀錄著當年值得炫耀的大事件。
↑聖保羅山教堂 ↑聖保羅山教堂 ↑聖保羅山教堂 (古老的建築邊上,怎麼拍都是一幅畫)
↑聖保羅山教堂 教堂的中間,有這麼一個鐵籠子,走進一看,是個地窖的封口,裡面是古時候用來關押犯人的。
站在山丘的教堂上,可以俯瞰整座城市。
↑聖保羅山 ↑聖保羅山 ↑聖保羅山 從西山(即升旗山)下來,便能看見一個“我愛 馬六甲 ”的設計物,據說在 馬來西亞 各個州都有一個,分別寫著不同州的名字,例如在 吉隆坡 就是“我愛 吉隆坡 ”,許多游人都會選擇在這個標誌物邊上拍照留念,以紀錄走過大馬的每一座城。
↑紅場荷蘭廣場 ↑紅場荷蘭廣場 ↑紅場荷蘭廣場 馬六甲 隨處可見的炮筒
↑紅場荷蘭廣場 在“我愛 馬六甲 ”設計物的附近,也有一座教堂,至今仍在使用中,我們選擇進去納涼,順便聽聽信徒誦經。
↑紅場荷蘭廣場 紅屋建在小河邊上,在紅屋與西山交界處,有兩家小店,賣飲品和水果。
↑馬六甲市 最吸引眼球的,便是那插著吸管的小小顆的西瓜。
馬六甲 的吃法很特別,在西瓜上開個小孔,將攪拌機伸進去攪碎西瓜肉,再投入幾粒冰塊,插著吸管就喝起來了。
↑馬六甲市 3馬幣一顆
↑馬六甲市 從水果店旁的小橋橫跨小河,步入 馬六甲 美食一條街——雞場街。
雞場街,雖然沒有太聞名於世,卻是名字最多的一條街:雞場街、JokerStreet、JalanGelanggang、球場街、JalanHangJebat、古董街、會館街、文化街。如果翻譯成JonkerStreet,也可以直接理解為 荷蘭 貴族街。而據說雞場街名字的真正由來,其實是演變自 福建 話“街場街”。在 福建 話中,一般以“街場”來形容繁忙的街道,而 福建 話的“街場”與“雞場”同音,因此慢慢演變為雞場街了。其實當地華裔更願意稱之為文化街,也許這條街是中華文化、當地土著文化、西方文化等的交融之地。 ↑唐人街 進入雞場街(也就是唐人街),許多游客會按照網上攻略上指引的,在入口第一家小店排隊購買 海南 雞飯。強哥則說,何必頂著炎炎夏日在一個沒有空調的地方排長隊呢,沒吃上就中暑了。故,我們一行人直奔大街中段的百年老店——古城雞飯粒。
↑中華茶室 ↑中華茶室 ↑中華茶室 整個餐廳走的是懷舊路線,與其說有 馬六甲 特色,倒不如說是混合了 中國 明清兩朝的室內設計。古色古香的牆上掛著很多名人來店里的照片,有梁靜茹、草蜢等等,據說美食家蔡瀾也推薦過。之所以這間“古城雞飯粒”會成為 馬六甲 出名的 海南 雞飯專賣店,是因為它的雞飯是一粒粒的小飯糰。
↑中華茶室 5個人,共141馬幣,摺合約240人民幣
↑中華茶室 雞飯粒的斜對面,有一家好吃到哭的爆漿榴蓮泡芙,老闆娘是幾代前下南洋的 香港 人。
此乃必吃項目!!!!!
此乃必吃項目!!!!!
此乃必吃項目!!!!!
重要的事情說三次。
↑唐人街 飽腹後,散步於雞場街的各個小巷子里,有一種身處老 香港 的錯覺。
不知不覺地,又回到了河邊,吹著不知應算作河風亦或是海風的鹹鹹氣流,甚是愜意。
↑唐人街 ↑唐人街
馬六甲 ,另一個寫法是麻六甲,是 馬來西亞 的一個州,在馬來半島南部,瀕臨 馬六甲 海峽。 馬六甲 州的首府也叫 馬六甲 。曾經的 馬六甲 王國都城,鄭和下西洋有六次在此停靠,如今是 馬六甲 海峽這條海上生命線的咽喉所在。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2008年7月7日的 加拿大 魁北克 當地時間上午9時30分(大馬時間9時30分)召開的世界文化遺產大會,宣佈 馬六甲 市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價意見是:
“ 馬來西亞 馬六甲 鎮是 馬六甲 海峽一帶重要的殖民古鎮典型,它充分保留並繼承了其作為連接東西方的重要貿易港口的歷史與文化印記。該古鎮是 馬六甲 地區現存最完整的多文化生活遺跡集群,它所承載的 亞洲 多文化歷史傳統體現了各種宗教與文化的相互作用與融合,包括馬來、 印度 、 中國 等 亞洲 傳統文化,和以 歐洲 近現代文化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最終形成了 馬六甲 獨特的建築、文化與城鎮景觀。”
順著車流方向一路前行,路的兩邊會出現一排排紅色的房子,這就是傳說中的紅屋。
紅屋,又稱 荷蘭 紅屋,建於17世紀,是 東南亞 地區現存的最古老的 荷蘭 式建築物。300多年來,它一直是政府機關所在地,1980年改為 馬六甲 博物館。 紅屋是座 荷蘭 式建築,厚重的硬木、鐵鏈、石牆令它顯得堅實朴素。曾是 荷蘭 總督及隨員的政治機構所在,現在只有一間房仍保留著17世紀花雕木製天花板。 目前這裡是 馬六甲 歷史、人文和文學博物館,收藏 葡萄牙 人和 荷蘭 人的紀念物品、展覽華人和馬來人的傳統結婚禮服及介紹 馬六甲 歷史。包括 荷蘭 古代兵器, 葡萄牙 人16世紀以來的服裝,馬來人婚嫁服飾,金、銀、珠寶手工藝品以及在 馬六甲 港口停泊的各類古代船隻的圖片等。館內還收藏有稀有的古代錢幣和郵票。
經過一排排紅屋,往升旗山上走,就能看到 聖保羅 教堂。
聖保羅 教堂,建於1521年,為 葡萄牙 人所建。著名傳教士聖方濟各埋葬於此,教堂前豎有聖方濟各神父塑像。1670年 荷蘭 人占領 馬六甲 後,將教堂用作城堡,今天在外牆上仍可見到不少子彈孔。 1753年, 荷蘭 人另建了一座教堂,而 聖保羅 教堂則做為 荷蘭 貴族的墓地,現在仍保留了一些刻有拉丁文和 葡萄牙 文的墓碑。在教堂內有一墓穴,是1553年聖方濟各的臨時墓地。這裡還有一座聖法朗西斯的墳墓,他生前經常到訪這間小教堂。1553年時,他被埋葬於此,後來,他的遺體才被移往 印度 的GOA 。這裡豎立了一座聖法朗西斯的 大理 石雕像,為紀念他400多年前曾經到此居留,並作出他的貢獻。
↑聖保羅山教堂 ↑聖保羅山教堂 教堂內,陳列著許多很有特色的石碑,每一塊石碑都紀錄著當年值得炫耀的大事件。
↑聖保羅山教堂 ↑聖保羅山教堂 ↑聖保羅山教堂 (古老的建築邊上,怎麼拍都是一幅畫)
↑聖保羅山教堂 教堂的中間,有這麼一個鐵籠子,走進一看,是個地窖的封口,裡面是古時候用來關押犯人的。
站在山丘的教堂上,可以俯瞰整座城市。
↑聖保羅山 ↑聖保羅山 ↑聖保羅山 從西山(即升旗山)下來,便能看見一個“我愛 馬六甲 ”的設計物,據說在 馬來西亞 各個州都有一個,分別寫著不同州的名字,例如在 吉隆坡 就是“我愛 吉隆坡 ”,許多游人都會選擇在這個標誌物邊上拍照留念,以紀錄走過大馬的每一座城。
↑紅場荷蘭廣場 ↑紅場荷蘭廣場 ↑紅場荷蘭廣場 馬六甲 隨處可見的炮筒
↑紅場荷蘭廣場 在“我愛 馬六甲 ”設計物的附近,也有一座教堂,至今仍在使用中,我們選擇進去納涼,順便聽聽信徒誦經。
↑紅場荷蘭廣場 紅屋建在小河邊上,在紅屋與西山交界處,有兩家小店,賣飲品和水果。
↑馬六甲市 最吸引眼球的,便是那插著吸管的小小顆的西瓜。
馬六甲 的吃法很特別,在西瓜上開個小孔,將攪拌機伸進去攪碎西瓜肉,再投入幾粒冰塊,插著吸管就喝起來了。
↑馬六甲市 3馬幣一顆
↑馬六甲市 從水果店旁的小橋橫跨小河,步入 馬六甲 美食一條街——雞場街。
雞場街,雖然沒有太聞名於世,卻是名字最多的一條街:雞場街、JokerStreet、JalanGelanggang、球場街、JalanHangJebat、古董街、會館街、文化街。如果翻譯成JonkerStreet,也可以直接理解為 荷蘭 貴族街。而據說雞場街名字的真正由來,其實是演變自 福建 話“街場街”。在 福建 話中,一般以“街場”來形容繁忙的街道,而 福建 話的“街場”與“雞場”同音,因此慢慢演變為雞場街了。其實當地華裔更願意稱之為文化街,也許這條街是中華文化、當地土著文化、西方文化等的交融之地。 ↑唐人街 進入雞場街(也就是唐人街),許多游客會按照網上攻略上指引的,在入口第一家小店排隊購買 海南 雞飯。強哥則說,何必頂著炎炎夏日在一個沒有空調的地方排長隊呢,沒吃上就中暑了。故,我們一行人直奔大街中段的百年老店——古城雞飯粒。
↑中華茶室 ↑中華茶室 ↑中華茶室 整個餐廳走的是懷舊路線,與其說有 馬六甲 特色,倒不如說是混合了 中國 明清兩朝的室內設計。古色古香的牆上掛著很多名人來店里的照片,有梁靜茹、草蜢等等,據說美食家蔡瀾也推薦過。之所以這間“古城雞飯粒”會成為 馬六甲 出名的 海南 雞飯專賣店,是因為它的雞飯是一粒粒的小飯糰。
↑中華茶室 5個人,共141馬幣,摺合約240人民幣
↑中華茶室 雞飯粒的斜對面,有一家好吃到哭的爆漿榴蓮泡芙,老闆娘是幾代前下南洋的 香港 人。
此乃必吃項目!!!!!
此乃必吃項目!!!!!
此乃必吃項目!!!!!
重要的事情說三次。
↑唐人街 飽腹後,散步於雞場街的各個小巷子里,有一種身處老 香港 的錯覺。
不知不覺地,又回到了河邊,吹著不知應算作河風亦或是海風的鹹鹹氣流,甚是愜意。
↑唐人街 ↑唐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