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24-10.5 追逐極光的阿拉斯加+科羅拉多大峽谷之旅















離開大峽谷也意味著我們的行程進入了回程的尾聲。開車返回 拉斯維加斯 ,再飛機到 洛杉磯 。不曾想,在這裡還經歷了一場生死時速。cky在 波特蘭 剛買的iPhone 7 Plus,沒用幾天就摔碎屏了。於是乎,才到 拉斯維加斯 之後又跑去蘋果店換屏。店里直接說,無屏可換,直接用換屏的錢(140+美金)換一架新手機給她。於是乎又面臨幾個G數據遷移的問題。本來約好5點還車,又打電話商量到6點還車,結果是我們六點一刻才弄好。一路狂奔機場,兵分兩路,一路去checkin托運行李,一路去加油還車。最後六點三刻登機,我們六點四十還在安檢口匯合。登機口又超遠,一路狂奔趕在最後幾個上了飛機。史上最趕的一次經歷!
洛杉磯 飛 臺北 飛 香港 ,然後再 深圳 火車回家,也是夠折騰的!八次飛機起降,兩次火車,歷經N地,史上最長的一次旅行終於結束了!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1\. 國際航班儘量一個地方往返,便宜很多。
2\. 美國 國內航班基本都要收托運行李費用的,沒有免費托運的額度,除了西南航空,有兩件各50磅的免費托運額度,所以比價的時候要把這部分考慮進去。
3\. 一路上一定要規劃好加油點啊啊啊!
4\. 購物點的安排,既要考慮稅率情況,購物點貨類夠不夠多,還要考慮游玩順序。
5\. 挑住宿的時候要註意看有沒有免費WiFi,停車位和早餐。
6\. 美國 很多地方刷卡是不用輸密碼的,註意保管卡!
7\. 開車一定要熟悉各地的交通規則。
8\. 玩過程中註意時區轉換問題。
9\. 一定要帶保溫杯, 美國 能裝熱水的地方不多,大多是在酒店用咖啡機加熱自己備好的。
10\. 電話信號: 因為 大峽谷國家公園 信號比較差,所以特地買ATT,聽說會好點,但是其實大家一樣都沒有信號,但是到Page,Tmobile有信號,ATT沒有。
11\. 酒店不提供牙刷拖鞋,但是洗浴用品都是有的。
12\. 大峽谷裡面能自己開車的路段就別等shuttle,感覺還是沒那麼靈活,坐shuttle註意方向。
13\. 有機會,還是能自駕到Lipan Point上去看看。
14\. 大峽谷風很大,溫差大,多穿點。
15\. 羚羊谷預約時間只是準備進場時間,進洞還要在外面等大概半個小時,進洞後瀏覽時間大概在一個小時,所以建議預約時間是十一點到十一點半比較合適,這樣游覽時間在十一點半到一點間,陽光正好。
16\. Page每年雨季在7-8月,下雨了羚羊谷就關閉了,然後4月氣候最為舒適。
阿拉斯加 部分
1\. 一定要留足購物時間!a這是我和閨蜜一致總結出來的第一條! 阿拉斯加 是免稅州,不要學我們蠢了啊啊啊啊!
2\. 關於極光: 極光季節從8月就開始了到來年45月左右,今年是極光爆發年的最後一年了,要再過8年才是新的一個周期開始,再過11年到巔峰。緯度越高自然越容易看到, 阿拉斯加 的Fairbanks是極光之都。極光容易看到還有幾個條件: 大環境夠黑,天氣晴朗雲少,空氣透徹( 阿拉斯加 腹地這個不太成問題)。所以住宿其實能訂偏點訂偏點吧,有一晚住市區,就完全看不到,有一晚在Denali山裡,雖然沒到Fairbanks爆髮指數也不是最高的,但是看到最多的,因為夠黑夠晴朗!而且住的偏點,也方便不用開車出去就可以看到,Denali那晚真是足不出戶就可以看極光啊!畢竟半夜爬起來看極光,天冷又要開車的話,對於白天行程就多的人來說,很容易缺乏起床動力。月亮光也是要考慮的。一般新月前後都是不錯的,我們這次就是在新月前四天開始到新月當天看到極光的。具體到一天中幾點能看到極光,首先取決於天黑的程度。網上說夜空至少要暗到astronomical twilight(天文晨昏蒙影),才能看到清晰的極光;而在之前的nautical twilight(航海晨昏蒙影)期間,夜空會因為地平線下散射的 日光 (再加上地面光)呈現明亮的紫色,很難突出極光。在timeanddate.com上,可以查到每一天的各種twilight時間。春分與秋分前後,這個極光的“起止點”大約可以畫在日落後兩小時和日出前兩小時。所以,極光一般出現在在當地時間晚上10點到次日凌晨2點之間,極光每次持續的時間在30分鐘左右,活躍的時候每兩個小時出現一次。極光是很零星的現象,短時間內可能會隨機出現,或者完全沒有。當然這個隨機性太大了,我們有九點多就看到爆發的,也有碰到凌晨五點多一半天半亮一半天半黑的時候極光大爆的。根據這幾天回訪影像觀察,一般來說,3-5點間爆發的可能性比較大。 阿拉斯加 大學 費爾班克斯 分校有裝一些廣角鏡頭在地上,一天黑就開始錄像,可以在網上看到這個錄像,可以查看實時的,亦可以看最近30分鐘回放和tonight的回放。很多人看到這個錄像有極光了才跑出來的。網址 http://allsky.gi.alaska.edu/ 。同樣是這所大學,還有每一天極光指數和區域預測,網址 http://gi.alaska.edu/auroraforecast 。幾個看極光的好地點,網上有推薦的,我們只去過Chena溫泉度假村,此外,我覺得完全還可以加上我們Denali的那個民宿。一定要註意觀察,有時候你們覺得是雲的,有時候可能就是極光,比較微弱。我們在Denali那天前半夜就誤以為是雲就跑去睡覺了!多看幾次就有識別能力了。那些很流動規模很大一眼能看的極光爆發級數很大的,拍照都不用超過2秒曝光的,這個要看運氣,可能漫漫長夜就三四次,但是略小些的鏡頭進光時間長點到7-8秒就能有清晰圖片的,倒是基本時時可以看到的。看極光的時候一定要註意保暖,拍極光要有腳架。
3\. 阿拉斯加 秋景: 自北向南,Denali據說8月底9月初最美,Seward我們去的時候正當時,很多時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4.要帶個GPS,不要指望手機,一路上常常沒有信號。多謝Kelly自備的神奇,不愧是到處開車自己跑去玩的!
5.租車性能好點,特別要深入 北極 圈,而且一路上車上時間很久,舒服點很重要。如果要上Dalton註意,如果下雪結冰了,最好有防滑鏈,而且看清楚租車公司agreement,很多紫租車公司是禁止上這條路的。如果要走,最好有多個司機輪著開,太遠太累了,同時做好回程要洗車再還車的準備。事先先學習好 美國 的交通規則!
6\. 一路上要註意油量,做好加油規劃!
7\. 住宿: 不一定要住酒店,一路上的resort和民宿更贊,有些我還真是佩服閨蜜居然能找到, 比如 Denali那家,還不是bnb上的,寫郵件訂的,再給她個贊! 美國 很多住宿訂的時候都說不清楚有沒含早餐的,所以行前自己問問,我們一路都是懵的。
8\. 吃: 中餐 阿拉斯加 有,但不多,路上靠乾糧士力架可樂撐著,糕點慎重買,太太太太太甜了!要保持身體熱度,能量不可少。 美國 習慣喝冰水,有熱水的地方太少,記得帶個保溫性能好,容量大點的保溫壺,可能除了你自己早晨出門前燒的,你一路上是找不到補給點的。深海魚一定要吃!
9\. 衣服: 就我自己情況說說,可能有一定偶然性。飛向 阿拉斯加 的飛機空調都好冷,飛離的好熱。天氣在從 安克雷奇 北上前,天氣好,牛仔褲就OK了,但是北上後要有衝鋒褲了。上衣我還是老樣子,打底+抓絨+衛衣+衝鋒衣,冷的時候加羽絨衣,帽子圍巾手套一定要有。鞋子一雙球鞋走天下,就是北上後,襪子換羊絨的了,之前就是普通棉襪。腳保暖很重要。準備的抓絨打底褲和帶毛的靴子都沒用上。早晚冷,沒有太陽時候冷,水邊冷,山裡冷。車內車外,屋內屋外溫差大,穿衣有梯度。泡溫泉記得帶泳衣。
10\. 護膚:乾!乾!乾!每天洗的衣服,一晚就乾透了,包括沒有擰過的泳衣,你說乾不乾!這次我都把 日本 買的HABA油帶上了!效果不錯!這次就是偷懶防曬沒做好。長途飛機都在敷面膜。護手霜和唇油記得帶,太幹了!
11\. 關於飛 阿拉斯加 : 貌似國內沒有直航, 臺灣 居然有包機! 加拿大 或者美西轉。主要是 阿拉斯加 航空,他們家愛在 西雅圖 中轉。本土來回飛 安克雷奇 的費用快3000,快趕上我 香港 來回飛 洛杉磯 了!他們家的服務近乎沒有,吃喝不要太期望,椅子硬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