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曾經的夢想—2015年肯尼亞西察沃國家公園情懷之旅





【在這個昏暗、骯髒的小火車站,孩子們從坦嘎的嘴裡得知庫首領的許諾——他要保護他們。】
【 In the dingy little railway station the boys listened to Tanga’s assurance that King Ku would take care of them.】
在《追蹤食人獅》里,兄弟倆在這裡與當地人一起捕捉食人獅。在這本書的第四章,哈爾也向弟弟詳細講述了十九世紀食人獅的故事。






【太陽已經離開了山谷,但仍然照耀著 乞力馬扎羅 的雪峰,使它顯得光彩奪目。白色變成了粉紅色,隨著太陽越落越低,粉紅色變成了血一樣的紅色,慢慢地,越來越暗,最後消失在星光燦爛的蒼穹之下。】
【The sun had now left the valley of death but still glorified the snowy heights of Kilimanjaro. The white had changed to a warm pink and, as the sun sank lower, the pink snow turned blood-red which gradually became black under a canopy of brilliant stars.】

在桑島的所見所聞,可參見拙作《翩然蹈遠域,渡海會層檀——2015年 桑給巴爾島 自駕游記》
螞蜂窩鏈接 http://www.mafengwo.cn/i/5428710.html 後記與察沃有關的典故中,最著名的非“察沃的食人獅”莫屬。1898年5月起,在察沃修築蒙內薩鐵路跨越察沃河的鐵路橋的 印度 工人連遭 獅子 襲擊,短短幾個月之內就有130多名工人葬身獅口。後來奉命監督修建鐵路橋的 英國 工程師帕特森(John Henry Patterson,1867-1947)孤身犯險,終於在該年的年底將兩隻食人獅“黑夜”和“魔鬼”正法。現在這兩隻 獅子 的標本仍存於 芝加哥 的 菲爾德 博物館。

這次的西察沃之行,可以說完全是一種情懷之旅、懷舊之旅。正是由於少年時代《哈爾羅傑歷險記》給我留下的關於 非洲 的美好印象,促使我不遠萬里來到 東非 這塊人類起源的神奇土地上,也促使我在離開 肯尼亞 一年以後寫下這篇也許沒有多少人會關註的游記。當我真正踏上察沃的紅土地,雄奇壯麗的熱帶草原和數不清的珍禽異獸終於從夢想變成了現實。這次圓夢察沃,功勞最大的當屬Kathleen,離開了她的支持,我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走進 非洲 的。

《哈爾羅傑歷險記》自出版到現在,已經六十多年了,從國內中譯本出版算起也有二十四年的時間,現在這套書第一批80後讀者現在都已經長大成人,為生計奔忙,有了自己的事業,有了自己的家庭。
小伙伴們,大家兒時的夢想,都實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