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馬耳他騎士國的前世今生



沿 共和 大街(Republic Street)直行,約10分鐘即可到達。周一至周五 9:30-16:30(16點後禁止入內);周六 9:30-12:30(12點後禁止入內);周日、公共節假期和禮拜期間關閉。成人票10歐元。
它是 馬耳他 騎士團的主教堂,也是 瓦萊塔 的地標,由騎士團首領Jean de la Cassiere執政時期(1573年至1578年)所造的修道院教堂,由 馬耳他 軍事設計工程師傑羅拉蒙.卡薩爾(Gerolamo Cassar)設計, 瓦萊塔 的許多建築都是這位傑出設計師的作品。拿破侖兵敗 滑鐵盧 後,1820年 羅馬 教皇為了強化這座騎士團教學對 馬耳他 的影響力,將這提升為 馬耳他 的第二大主座教堂,獲得與 姆迪娜 總主教堂-- 聖保羅 大教堂幾乎同等的地位。
儘管建設教堂只用了四年,但內部裝修卻延續了上百年,大都出自 意大利 南部Calabria地區的藝術家和 馬耳他 騎士、巴 洛克 時代著名 意大利 畫家M.普雷蒂(Mattia Preti)之手。從外部看,其土黃色石灰石牆面並不顯眼,外觀嚴肅而朴素,走進裡面之後,讓曾在 西班牙 、 德國 看過許多教堂的我還是“亮瞎了眼”。內部絕對是富麗堂皇,嘆為觀止,長出53米,寬15米的教堂裝飾大量運用了華麗的巴 洛克 風格,包括交錯雕刻的石牆,描繪了 聖約翰 生活場景的穹頂和側面祭壇。一進門就是騎士團大首領、 意大利 騎士仲達達利(MARC' Antonio Zondadari)的巴 洛克 式墓基,他是當時的 羅馬 教皇 亞歷山大 七世的侄子,標準的“宗二代”。教堂內部了地面上鑲嵌著375塊 大理 石,每塊石板都是一塊 馬耳他 騎士的紀念墓碑,五顏六色,又充滿騎士精神。除了兩人以外,包括建都大團長Valette在內的歷任 馬耳他 騎士團的首領都都埋葬在這座教堂里,他們的棺本基本都是巴 洛克 式的。教學牆上有精細而連貫的雕刻,牆著畫著 聖約翰 的故事,懸掛著藝術地毯。因此這座教堂也被稱為 歐洲 最漂亮的教堂之一,連很多去過 梵蒂岡 教堂的游客都不得不贊嘆這座教堂的美輪美奐。







這座教堂是獻給曾為基督施洗的基督表兄 聖約翰 洗者(John the Baptist)的, 聖約翰 是 馬耳他 騎士的守護神,大教堂邊房裡珍藏著 意大利 著名畫家 卡拉 瓦喬(Caravaggio)的名畫《約翰砍頭圖》,這也是教堂內唯一謝絕拍照的地方。作為倫勃朗之前最重要的巴 洛克 藝術家, 卡拉 瓦喬的傳奇經歷以及《聖經馬克福音》中關於約翰被殺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大可作些瞭解。
這座教堂是獻給曾為基督施洗的基督表兄 聖約翰 洗者(John the Baptist)的, 聖約翰 是 馬耳他 騎士的守護神,大教堂邊房裡珍藏著 意大利 著名畫家 卡拉 瓦喬(Caravaggio)的名畫《約翰砍頭圖》,這也是教堂內唯一謝絕拍照的地方。作為倫勃朗之前最重要的巴 洛克 藝術家, 卡拉 瓦喬的傳奇經歷以及《聖經馬克福音》中關於約翰被殺的故事,有興趣的朋友大可作些瞭解。




軍械庫:9:00-17:00(16:30後禁止入內,複活節周五、12月24、25和31日關閉);國家公館:周五至周三10:00-16:00
瓦萊塔 最大、也是最漂亮的建築是建成於1574年的 馬耳他 騎士團大團長的宮殿,上下兩層的外牆嚴格保持了16世紀的建築風格,兩側木製的飄窗是後來加建的,到8世紀又加設了巴 洛克 的雕塑。一個入口正對Regina廣場,東面即是國家圖書館。
宮殿內有兩個院子,一個是海王星園(Neptune court),豎著一尊古老傳說中海神的雕塑,邊上有一個以前供馬喝水的井;另一個是 英國 阿爾弗列德王子園,有一棵較細的棕櫚樹一和一棵漂亮的南洋杉樹。在園中的鐘樓上,高於1745年的銅鐘每小時敲打一次。穿過海王星園,就是軍械庫(Armoury),珍藏著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代 歐洲 最精美的武器,包括5700件歷代騎士團的兵器和防護衣,其中有騎士團首領 維克 納 科爾特 自己佩戴的鍍金兵器,還有他前任伽爾斯茲的華麗兵器,成為聖騎士團研究者們的必去之地。
穿過阿爾弗列德王子園,步入二層宮殿,31米的長廊壁畫上表現了當年 馬耳他 騎士團與 土耳其 奧斯曼激戰的場景,長廊盡頭的黃室(Yellow Room)的壁畫描述了騎士團的早期歷史,例如1250年騎士團解除了來自 埃及 蘇丹 家族的 法國 國王九世,1229年 德國 皇帝弗里德利希二世率領 馬耳他 騎士團在前身—— 聖約翰 騎士團進入戰場。在使徒室里有八幅畫,展示了1309年騎士團進駐羅物島,又於1522年離開的歷史。這間屋子的沙發上曾經從過 羅馬 教皇約翰23世, 美國 總統 喬治 .布什和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大參事廳有關2幅壁畫,詳細描述了1565年那場激戰。餐廳中,則著 英國 國王的畫像。
幾個世紀以來, 馬耳他 雖幾度易主,但這裡一直是權利的中心。 英國 占領期間它為總督府,後來名義上為 馬耳他 總統府,一直到1976年都是國會所在地。宮殿部分地區除政府活動時間外,免費對游客開放。大團長的對面就是聖 喬治 廣場。


瓦萊塔 城內有很多陡坡,Old Mint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個,許多反映 馬耳他 城貌街景的明信片攝影取材都來自這裡。在 瓦萊塔 如果沒有和這個大陡坡合一個影,總會覺得貌似少了點什麼。



位於 瓦萊塔 北段盡頭,1670至1693年由 聖約翰 騎士團作為防禦工事修建,在英殖民期間一直作為防禦堡壘使用。英軍撤退以後,該堡壘被廢棄不用,周圍建有國家戰爭博物館。目前博物館以外的地方不對外開放。

位於 瓦萊塔 北段盡頭,1670至1693年由 聖約翰 騎士團作為防禦工事修建,在英殖民期間一直作為防禦堡壘使用。英軍撤退以後,該堡壘被廢棄不用,周圍建有國家戰爭博物館。目前博物館以外的地方不對外開放。




從聖埃爾莫堡向前走不遠,也屬於城堡的一部分。


1992年豎立的圍攻鐘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940和1943之間的圍攻中,7000 馬耳他 人失去了他們的生命……一口大鐘被懸掛著一個亭子內(每天有固定時刻會被敲響)。需要走上若干級樓梯才能近距離地瞻視,俯瞰 瓦萊塔 大港,面向大海的方向是躺倒著的戰士,讓我們緬懷歷史。


在圍攻鐘的對面,就是海拔偏低的下 巴拉 卡花園,這是 羅馬 風格的 大理 石寺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