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自駕17日行——捷克、德國、奧地利之旅(德國、奧地利篇)

位於 慕尼黑 與國王湖之間。湖中有Herreninsel和Fraueninsel一大一小兩個島,在Herreninsel上的宮殿,是路德 維希 二世的行宮之一;跟國王湖的美麗是完全不同的類型;整個湖比較大氣,色彩碧藍,湖中到處是各種各樣,各種色彩的帆船,坐船出游的時候會有一些貪吃的水鳥一路跟著,在船尾左右飛舞;能遠眺 阿爾卑斯山 。


開放時間:4-9月9am—6pm,10-3月10am-4pm。網站: http://www.schlosslinderhof.de/
如果是從菲森到林德 霍夫 宮一共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條是從 奧地利 的 普蘭 湖過去,路線最短,大約45公里左右;另一條路是走 德國 境內,從斯泰茵加登這邊繞過去,大約60多公里。
入內參觀時間不長,大概半小時左右,有中文語音講解場次,宮殿內部不允許拍照。
林德 霍夫 宮建於1870-1879年,是路德 維希 二世在他父親的打獵小屋所在的這篇壯闊的土地上建立起來的,雖然這個行宮在 天鵝堡 之後動工,但是是唯一的一座路德 維希 二世在世時建完的城堡。林德 霍夫 宮的設計靈感來源於 凡爾賽 宮,把多種相互衝突的風格以怪誕的方式結合在一起,尤其是內飾,裝飾奢華的有些不真實,是 法國 洛可可式的工藝珍品。這裡是這位君主最愛的靜養之地,生活多年卻幾乎從未接待過客人。
路德 維希 二世的這座隱匿在群山中的傳奇行宮,並不如 天鵝堡 如此出名,因此作為小眾的游覽景點,游客就少了許多,也清凈許多,龜速的行走在森林小路上,一邊是綠油油的可愛山坡,一邊是清可照人的池塘。再往裡,便看到那棟熟悉的白色房子,這座行宮是路德 維希 二世所有的城堡中最小的一座。停車場出來便是售票處,需要入內參觀的在此購票,持有 巴伐利亞 宮殿聯票的也需要在此換票。








在這裡可以普及一下有關於維納斯山洞的知識。維納斯洞穴(Venus Grotto),是一處奢華的人工洞室,曾是路德 維希 的私人舞臺,這裡燈光效果齊備,路德 維希 二世喜歡在此欣賞瓦格納的歌劇《唐懷瑟》。參觀維納斯洞穴同樣有場次,排隊今日即可。洞穴外是成片的樹蔭,洞穴並不十分大,水下照明燈的燈光在鐘乳石間舞動,洞穴內也變幻著各種色彩,非常夢幻。一艘小船靜靜的等候在岸邊,可惜物是人非,這個充滿了路德 維希 想象力的場景如今只是一個供游客參觀的地方,再也不能來一場私人的歌劇了。
從洞口出來往前走,便到了山上的涼亭。 從這裡看下去,宮殿和花園盡收眼底。

維斯 教堂( Wieskirche)
維斯 教堂位於菲森 東北 二十餘公里公里,是 巴伐利亞 最著名的洛可可式教堂。這座隱藏在鄉村野外的教堂,外表並既不宏偉也不壯觀,然而卻是 德國 阿爾卑斯山 區唯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景點。每年會有接近一百萬名的參觀者蜂擁而至,觀看教堂內部華麗石膏線條構飾的奇觀。教堂無需門票,而且可以隨意拍照。據維基百科介紹,在1738年,這裡的一個農民親眼看到基督雕像落淚,這個神跡的消息傳開以後,很快引來了禮拜和朝聖的人潮,人們蜂擁前往一睹傳說中流淚的救世主雕像。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當地修道院的院長 新建 了一個教堂放置這尊流淚的雕像。於是在1745年至1754年間,傳奇藝術家多米尼庫斯·齊默爾曼和約翰·巴普蒂斯特·齊默爾曼兩兄弟創作了這個不朽的作品—— 維斯 教堂。







路過周董拍攝婚紗照的地點。看到 天鵝堡 的一瞬間簡直興奮的要尖叫~









菲森緊鄰萊希河和古 羅馬 時期商道,Reichenstraβe大街兩側歷史久遠的豪宅,也正是當年古 羅馬 Via Claudia Augusta商路的沿線,當年這條商路一直延伸到 意大利 北部。Reichenstraβe大街南邊的盡頭,有一座城市噴泉,上面的雕像是菲森小鎮的守護神——聖•馬哥努斯的塑像。菲森小鎮不大,幾條街道上逛了逛也不會花多少時間。 Reichenstraβe大街城市噴泉及黑死病紀念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