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浪漫之都浪(南法瑞士自駕游以及巴黎暴走詳盡攻略)



大廈本身就是一件屬於20世紀的藝術傑作:由鋼管和玻璃管構成的龐然大物,外牆佈滿五顏六色的管線和鋼鐵桁架,使整個建築物像一個正在建設中的工地盤踞在 巴黎 典雅秀美的古建築群中,顯得突兀而怪異。和艾菲爾鐵塔、盧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一樣,1969年蓬皮杜文化中心建成後 巴黎 一片嘩然,但 巴黎 人最後還是接受了它和它所代表的現代工業文化。


巴黎 舊區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古城,地鐵系統也已經飽經風霜,所以地鐵故障是家常便飯,我們在 巴黎 短短的頭尾5天就遇上3次大故障:
第1.次:穿著自認為是優雅的服裝座地鐵M1去米其林餐廳赴宴,坐了兩站全部人被告知M1壞了,要下次換乘另一趟車,上了第二輛車坐了兩站,又被告知M1整條線故障,全部離開,害得我們只能打了200多元的士去米其林,約好8點的米其林大餐遲到了45分鐘,團友調侃說去米其林這麼高大上的地方,必須要打的士或者專車過去在匹配;
第二次:我們準備轉RER C線去郊外的 凡爾賽 宮,卻發現RER C根本沒有來,一問才知道原來有一段路不通,必須到地面坐免費接駁大巴才能坐上RER C線,幸好遇上一個剛剛畢業去面試的好心美女大學生帶著我們轉車;
第三次:我們拉著大箱小箱行李坐完M1準備轉RER B線直達機場時,卻又發現RER B這麼重要的機場到市區接駁地鐵故障,差點沒暈過去,靠著好心的一對情侶一路指引和一個非常好心的帥鍋用盡洪荒之力頂住另一趟地鐵的門讓我們一起趕進來跟上這對好心的情侶(因為行李太重有隊員落在後面),好好的悠哉悠哉的兩趟地鐵40分鐘到機場折騰了85分鐘坐了4趟地鐵和擺渡車以及一趟大巴……再一次驗證了旅行就是遇見未知的一切,也正因為這樣,旅途才有更多的機會遇到帥鍋遇到好心人,旅途才充滿趣味挑戰才豐富多彩;
再一次驗證在 巴黎 ,如果要準點的事情,必須提前提前提前,因為誰知道下一次又是哪一條線路故障呢……🚅 在香榭麗舍大道的米其林餐廳,在帥氣又專業的服務生一次又一次帶來的驚喜中品嘗完2個多小時的晚餐


數著米其林的“星星”吃大餐,在 歐洲 是一種很高級別的享受,即使是米其林一星,在歐美的餐飲界也已經是很高的榮耀。 享用完米其林晚餐後,在寧靜的夜晚漫步於香榭麗舍大道回酒店,感覺真好。 D14.凡爾賽宮~巴黎聖母院~香榭麗舍閑逛今天第一站, 凡爾賽 宮, 凡爾賽 宮在 巴黎 外20公里,本來坐地鐵C線就可以到,可是坑爹的 法國 地鐵故障,地鐵不能直接轉接,中途又上到埃菲爾鐵塔附近地面的巴士站,坐免費接駁巴士到C線,問了許多人才可以找巴士站。
既來之則安之,看到秋景和鐵塔,又是一輪拍照。

這 凡爾賽 宮又是大大的蛇🐍餅, 凡爾賽 宮位於 巴黎 以西20公里,由路易十四建造,以其奢華富麗和充滿想象力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建築群總長580米,包括皇宮城堡、花園、特裡亞農宮等。








一邊欣賞一 邊和 隊友調侃,天下皇帝一般黑,外國的皇帝奢侈無度與大清朝有得比啊😂😂😂



在 巴黎 聖母院,沒有看到敲鐘的老頭,卻被裡面精美絕倫的花窗吸深深的吸引了







亞歷山大 三世大橋被稱為時間上最漂亮的橋,確實名不虛傳。

香榭麗舍確切的意思是“極樂田園大街”,地勢西高東低,全長1800米,最寬處約120米。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戴高樂廣場(凱旋門),是 巴黎 大街中心的女王。1667年宮廷庭院設計師安德烈·勒諾特雷命人修建此林蔭大道。它以圓點廣場為界,分成兩部分:東段700米以自然風光為主,兩側是平坦的英式草坪,恬靜安寧;西段1100米為商業區。
在第二帝國時期,香榭麗舍成為咖啡館、飯館雲集的時髦大街。後來則雲集了銀行、保險公司、航空公司和精品店、快餐店與雜貨店等。在燈火輝煌的大街上漫步,就連最挑剔的游客恐怕也不願錯過這樣迷人的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