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二月遇上肯尼亞,附廣州迪拜暴走番外









小白鷺(Little Egret)









奈 沙湖 的sopa酒店,酒店就在湖邊,是一座巨大的動植物園,讓人擁有無限驚喜。
因為對動物不設限,天黑之前工作人員對酒店的湖 邊和 草坪都要清場。湖邊的清場時間是下午五點,過時不多的時候,墨跡一下看守的大爺還能讓你再往前多走兩步,然後便會看到夕 陽西 下時奈瓦 沙湖 魔幻般的世界。


待到夜深人靜,酒店的草坪上的動物盛宴開始,昏黃的燈光下,是它們自由自在進食的身影。聽說凌晨4點河馬會上岸吃草,會在草坪上留下串串足跡,可四點起床趴在窗前觀望許久也未曾見到點點河馬的身影。
清晨時分,赤道耀眼的陽光逐一穿透酒店的這片樹林,投下道道金光,打在田園小屋和草坪之上。水羚羊們(Waterbuck)這時還聚集在草坪之上,它們長得太像童話世界中的生物,以至於一晃眼,就會覺得身在愛麗絲夢游的仙境里。









轉戰不同的國家公園與保護區,往往都是半天趕路,半天游獵。 行程辛苦,不免要喝點啤酒解乏,但這大中午就把人灌醉的姐夫,實在是不太仁義。Tursk後勁較大,也望各位看官斟酌。

納庫魯 ,是 肯尼亞 的犀牛標桿保護區。犀牛體型龐大,奔跑速度快,攻擊性勢如破竹,在 非洲 草原上少有天敵,連 非洲 雄獅都要忌憚它們三分。然而人類對犀牛角的偏好,卻給這種物種帶來致命傷害。在 亞洲 ,犀牛角藥用價值被無限誇大。在黑市,犀牛角克價價逾黃金,貪婪的人們為此趨之若鶩, 非洲 草原上犀牛角的盜獵行為屢禁不止。現在,在 非洲 的許多地區,犀牛的種群都已區域性滅絕。
非洲 犀牛主要分為白犀牛和黑犀牛,在 納庫魯 均有分佈,由於黑犀牛被獵殺的情況更為嚴峻,黑犀牛的數量更為稀少。黑白犀牛得名並不是因為膚色,事實上白犀牛是寬吻犀牛,也就是它們的下顎和嘴唇是扁寬的,英文為wide,諧音就成了white。正因於此,雖然黑犀牛的下顎是尖突的,但需要與white相對,自然也就成了black。
黑犀牛是個獨居的暴脾氣,有領地意識,會主動攻擊他認為的陌生氣味或聲音。雄性犀牛會驅趕來到它領地的同類,標誌性的動作就是用兩隻後腳掌使勁拍地,使勁噴鼻發出聲響,然後猛然往前衝撞對方,它鼻子上長長的尖角往往會給對方帶來穿透性傷害,極具攻擊性。許是圍觀的人太多,眼前這兩隻黑犀牛,只是裝腔作勢,拍地跺腳,把周圍弄得塵土飛揚,雖也有衝撞之姿,但卻無衝撞之力。軟趴趴只是互相嚇唬,沒過幾分鐘就乾不下去握手言和了。
塵土散去,挑事者真容顯現,憨憨的一隻背上還站了為他加油鼓勁的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