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OVEnia, 斯洛文尼亞旅居生活
↑皮蘭 本著“來都來了”的游客心態,還是專程花一個周末前往 皮蘭 。 ↑皮蘭 港口停著些迷你型號的游艇, ↑皮蘭 ↑皮蘭 ↑皮蘭 市中心也有個像模像樣的廣場跟紀念雕塑。 ↑皮蘭 ↑皮蘭 半山腰的教堂傳來鐘聲,從高處俯瞰有一片紅屋頂,據說有點像 裡斯本 。 ↑皮蘭 海鮮拼盤瞭解一下? ↑皮蘭 當地手工藝人用貝殼海星製作的小擺件,似乎是 皮蘭 獨一份,知識版權維護的很好。 ↑皮蘭 ↑皮蘭 意式手工冰激凌來一份,逛逛小衚衕。 ↑皮蘭 ↑皮蘭 ↑皮蘭 ↑皮蘭 ↑皮蘭 這裡真的很小,如果不是像我一樣為了等日落,一天往返就足夠啦。
好感度:7分。據說巴爾幹南部的 阿爾巴尼亞 海灘被稱為“巴爾幹明珠”,擁有 加勒 比級別的藍色果凍海+純 白沙 灘。相比之下 皮蘭 就略有些遜色了,大概是 青島 或者 廈門 級別的吧。好處是相比南法或 聖托里尼 少了很多旅游團,更有度假的心情。消費水平嘛大概是 歐洲 平均的2/3,可以任性吃龍蝦吃到飽了。
↑皮蘭 Velika山區徒步斯洛文尼亞 森林覆蓋率達60%+,是真正意義上的 歐洲 綠色之都。2017年是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旅游年”,而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旅游行業峰會“世界旅游博覽會(ITB)”把最大的獎項頒給了 斯洛文尼亞 ,世界上最sustainable的旅游國家。頒獎時我剛好在 柏林 現場,當時高興地不得了,逮著誰和誰說這個 大新 聞。然後被問:“這麼開心?你是 斯洛文尼亞 人嗎?”
同學在旁邊接話打趣:“She mentally belongs to Slovenia.” 這句話不太好翻譯,大意是“她上輩子是 斯洛文尼亞 人”或者說“她精神上歸屬 斯洛文尼亞 ”,但是翻譯過來就沒那麼有趣了。
不得不說在離開 斯洛文尼亞 到周邊國家玩的日子里,我也是隨口安利這裡,可能那個時候就有點把這裡當成自己的領地了吧。
初夏的周末和班裡同學拼車前往山區徒步。本來是七八個人的小活動,耐不住人拉人,最後出發時居然是個近30人的大隊伍。
領路的同學來自 加拿大 ,是個戶外高手,來前說過的徒步時間是4小時往返,結果嚴重低估了我們的實力。在 中國 也只爬過 黃山 華山 這樣有石階的山,哪能想到“hiking”這個詞原來是這種難度的。
↑斯洛文尼亞 沒有路,一腳下去就是到腿肚的落葉層。路線似乎是辨認石頭上紅漆的箭頭,總之很神奇。
在中途休整時遇到當地人問我們從哪裡來,有人回答說:“Well,everywhere.” 大家就起哄大笑。的確是,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個人,小聯合國既視感。
快到山頂時看到的這種矮矮的木頭房子是牧羊人的家,也是 斯洛文尼亞 獨有的民居。果然, 歐洲 也有農 民和 大農村呀哈哈。
↑斯洛文尼亞 傳說中的往返4小時,沒想到登頂就花了6小時。累到虛脫。
回程的路上大家在討論, 斯洛文尼亞 國旗上有一條河流,河上是一座三個山峰的剪影,山上是星星。這個印上國旗的山就是 斯洛文尼亞 的最高峰三頭山。 ↑斯洛文尼亞 俗話說,沒登過三頭山,不能稱之為 斯洛文尼亞 人。於是我們想在離開前挑戰一把,這個hard級四天三夜重裝徒步線路。
萬事俱備,卻被一場6月末的大雪打亂計劃,有經驗的當地人說山頂覆雪已經封路,計劃登山計劃不得不取消。和 中國 戶外圈偏愛劍走偏鋒和拼體力膽識比,西方似乎更註重安全防護。無論是專業的輔助設備、穿著還是路線勘測和補給準備,都更穩妥一些。這樣一來少了探險的刺激,卻也多了安全。
雪後的三頭山,沒有臺階和道路,爬上去確實有難度。
好感度:8分。真正的天然氧吧,山區里兜一圈感覺洗肺了。這樣原生態的山區有那麼一點點像 西藏 的 林芝 ,但是海拔低所以不擔心高反。想欣賞 西藏 美景卻怕缺氧的人歡迎來走一遭。 ↑斯洛文尼亞 道別轉眼就開始離別倒計時了。拍完這學期的大合影,行李裝箱運往下一站 西班牙 ,回國的日子就一天天近了。 離開前才想起應該給這裡多拍點照片留念。
每周天中午河道邊的古董集市。從來的第一天就說著要逛逛,卻拖到了最後一個周末。 ↑盧布爾雅那 ↑盧布爾雅那 ↑盧布爾雅那 心心念念的鹿角掛鉤,猶豫再三還是沒買,行李已經超重了,真的塞不下了。 ↑盧布爾雅那 老房子里成套的水晶杯,燭臺,膠片相機,舊畫報,感覺三毛要是在世,肯定也會來這裡淘貨。
好感度:7分。據說巴爾幹南部的 阿爾巴尼亞 海灘被稱為“巴爾幹明珠”,擁有 加勒 比級別的藍色果凍海+純 白沙 灘。相比之下 皮蘭 就略有些遜色了,大概是 青島 或者 廈門 級別的吧。好處是相比南法或 聖托里尼 少了很多旅游團,更有度假的心情。消費水平嘛大概是 歐洲 平均的2/3,可以任性吃龍蝦吃到飽了。
↑皮蘭 Velika山區徒步斯洛文尼亞 森林覆蓋率達60%+,是真正意義上的 歐洲 綠色之都。2017年是旅游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旅游年”,而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旅游行業峰會“世界旅游博覽會(ITB)”把最大的獎項頒給了 斯洛文尼亞 ,世界上最sustainable的旅游國家。頒獎時我剛好在 柏林 現場,當時高興地不得了,逮著誰和誰說這個 大新 聞。然後被問:“這麼開心?你是 斯洛文尼亞 人嗎?”
同學在旁邊接話打趣:“She mentally belongs to Slovenia.” 這句話不太好翻譯,大意是“她上輩子是 斯洛文尼亞 人”或者說“她精神上歸屬 斯洛文尼亞 ”,但是翻譯過來就沒那麼有趣了。
不得不說在離開 斯洛文尼亞 到周邊國家玩的日子里,我也是隨口安利這裡,可能那個時候就有點把這裡當成自己的領地了吧。
初夏的周末和班裡同學拼車前往山區徒步。本來是七八個人的小活動,耐不住人拉人,最後出發時居然是個近30人的大隊伍。
領路的同學來自 加拿大 ,是個戶外高手,來前說過的徒步時間是4小時往返,結果嚴重低估了我們的實力。在 中國 也只爬過 黃山 華山 這樣有石階的山,哪能想到“hiking”這個詞原來是這種難度的。
↑斯洛文尼亞 沒有路,一腳下去就是到腿肚的落葉層。路線似乎是辨認石頭上紅漆的箭頭,總之很神奇。
在中途休整時遇到當地人問我們從哪裡來,有人回答說:“Well,everywhere.” 大家就起哄大笑。的確是,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20多個人,小聯合國既視感。
快到山頂時看到的這種矮矮的木頭房子是牧羊人的家,也是 斯洛文尼亞 獨有的民居。果然, 歐洲 也有農 民和 大農村呀哈哈。
↑斯洛文尼亞 傳說中的往返4小時,沒想到登頂就花了6小時。累到虛脫。
回程的路上大家在討論, 斯洛文尼亞 國旗上有一條河流,河上是一座三個山峰的剪影,山上是星星。這個印上國旗的山就是 斯洛文尼亞 的最高峰三頭山。 ↑斯洛文尼亞 俗話說,沒登過三頭山,不能稱之為 斯洛文尼亞 人。於是我們想在離開前挑戰一把,這個hard級四天三夜重裝徒步線路。
萬事俱備,卻被一場6月末的大雪打亂計劃,有經驗的當地人說山頂覆雪已經封路,計劃登山計劃不得不取消。和 中國 戶外圈偏愛劍走偏鋒和拼體力膽識比,西方似乎更註重安全防護。無論是專業的輔助設備、穿著還是路線勘測和補給準備,都更穩妥一些。這樣一來少了探險的刺激,卻也多了安全。
雪後的三頭山,沒有臺階和道路,爬上去確實有難度。
好感度:8分。真正的天然氧吧,山區里兜一圈感覺洗肺了。這樣原生態的山區有那麼一點點像 西藏 的 林芝 ,但是海拔低所以不擔心高反。想欣賞 西藏 美景卻怕缺氧的人歡迎來走一遭。 ↑斯洛文尼亞 道別轉眼就開始離別倒計時了。拍完這學期的大合影,行李裝箱運往下一站 西班牙 ,回國的日子就一天天近了。 離開前才想起應該給這裡多拍點照片留念。
每周天中午河道邊的古董集市。從來的第一天就說著要逛逛,卻拖到了最後一個周末。 ↑盧布爾雅那 ↑盧布爾雅那 ↑盧布爾雅那 心心念念的鹿角掛鉤,猶豫再三還是沒買,行李已經超重了,真的塞不下了。 ↑盧布爾雅那 老房子里成套的水晶杯,燭臺,膠片相機,舊畫報,感覺三毛要是在世,肯定也會來這裡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