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出彩------南潯輯里絲

古有“難得糊塗”,今有“清醒書屋”。

張石銘舊宅內,幽靜之處,設置了“佛堂”。


當你走到舊宅的深處,會看到法式洋房建築,地面鋪設的是 法國 進口的瓷畫地磚,牆壁上內嵌的是歐式壁爐,外牆和屋頂上用的是法式紅磚紅瓦,凸出牆外的陽臺圍以花式鐵制欄桿,門楣門套都用上精美的法式雕刻......

上世紀末,一個 法國 的建築家,曾經來到 南潯 古鎮富商的故居,裡裡外外看了半天,這裡的一切,簡直讓這位建築家目瞪口獃,他說:所有這些小洋樓,完全是 法國 圖盧茲 式建築,萬萬想不到在遙遠的東方,在一個 江南 水鄉,能夠看到這麼精美的法式小樓,真是奇跡。

被廣玉蘭綠樹簇擁的法式小洋樓,妥妥的歐式巴 洛克 風格。

二樓的半月形 法國 路易時期的鐵花欄桿陽臺。

小廣場上的噴水裝置,也是中西合壁的形式,顯得很典雅。

張石銘,不但是一位 江南 絲業巨富,經商頗為精明,而且在文化藝術上很有品味,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儒商。
平生愛好金石書畫,所以自取字號為“石銘”。他還是 杭州 “西泠印社”發起人和贊助人,與晚清民初的一些文人名流交往甚密,如:吳昌碩、鄭孝胥、丁輔之、毛福庵等。他還曾經是大收藏家,收藏有趙孟頫、董其昌等歷代名家大量的古籍書畫、金石碑刻。
張石銘奉母至孝,1907年,專門在自家花園“適園”中,為母親建造了一座長生石塔,而且還將自己剛剛收藏的,發現於 敦煌 石窟的柳公權手跡《金剛經》,珍藏在長生石塔中。

原“適園”占地30畝,為 南潯 五大私家園林之一,現在僅存石塔。
一個小小的水鄉小鎮,居然有五大私家園林。現經修複的後花園廊牆上,還有張石銘當年收藏的十幾位古代書法大家的碑刻珍品,包括米芾、文徵明、韓愈等,足以證明其經濟的 富裕 程度和文化的豐富沉澱。

1888年,“ 愛迪生 ”牌圓筒式手搖留聲機。人類最早的留聲機,距今130年。

門楣上方,漂亮的葡萄松鼠紋和歐式忍冬草紋的浮雕圖案。

西洋舞廳。
這是一個室內舞廳,還算比較大的吧。西式壁爐,石膏天花頂,歐式水晶吊燈,舞廳的兩側佈置了化妝間、衣帽間和休息室。舞廳的地面鋪設了 法國 進口的彩色菱花型瓷磚,我蹲下去看了看,好像瓷磚上沒有明顯大的損壞,釉面顏色還是很鮮艷,都已經100多年了。
舞廳靠牆處,有一臺老式留聲機,一臺老式電風扇,金光燦燦的。據說當年這裡常常在夜晚播放舞曲,中外商界朋友舉行家庭舞會。
在那個男人梳辮子、女人裹小腳的舊時代里,當你看到這樣華麗時髦的場面,確確實實,腦海裡怎麼都難以與一個 江南 農村小鎮上的財主老爺相聯繫起來。


張石銘,還有他的後輩,把西方的建築和生活方式,帶進了這個在當時尚未覺醒的如田園詩一般的 江南 小鎮。即使在百多年後的今天,也讓我們感到驚嘆。


張石銘的豪宅建成後,張石銘本人其實就住了短短的幾年,因為生意上的需要,張石銘帶著家屬去 上海 定居了。 南潯 古鎮上的這處豪宅,一直就只有他母親在居住。後來,母親去世了,這座舊宅就一直空關了。

張石銘也是個民國時期的悲劇性人物,正因為他身價不凡,1925年,他在 上海 灘被匪徒綁架了十多天,家人被迫付出了巨額綁票的錢,張石銘才得以釋放,但他的肩部卻留下了槍傷。
從此,張石銘就變得鬱郁不歡起來,生意也不做了,兩年多後,離開了人間。

解放後,張石銘舊宅一直被當作茶葉公司的倉庫使用,文革時期受衝擊較小,雖然現在舊宅里的字畫、傢具、擺設等都屬替代品,但老房子還是很好地被保護下來了。一直到舊宅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了,茶葉公司倉庫才搬遷出去。
遺憾的是,張石銘舊宅的第二層以上客廳、房間、走廊,即便有了大門票也一律不開放參觀,說是為了保護文物。

明清舊貌,古色古香,難怪被稱為“ 江南 第一民宅”。
一座 江南 水鄉著名的古鎮,一座中西合璧奢侈的豪宅,清晰地折射出一段蠶桑經濟發展的歷史變遷。
但願張石銘舊宅在經歷了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後,繼續完整地保留下去,給後代以啟發。

聽古鎮上的老人說,這裡還是六十年代電影《大李、小李和老李》的拍攝外景地。

南潯 古鎮自古就有“文化之邦”之稱,曾經出現過許多著名人物,譬如 南潯 “八牛之一”、人稱“ 小金 山”的金紹城,民國奇人張靜江,著名詩人、散文家徐遲等。

南潯 古鎮上,唯一的一座道觀“廣惠宮”(又稱“張王廟”)。




古鎮上原住民簡樸的生活狀態始終未改,河水的浣洗,河畔的招呼,河邊的早茶,都是現代文明裡的一股清流。


牆上掛著上世紀 上海 永和 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六神油”老廣告,有木有想起一點別的啥?......對了,“六神”牌花露水呢。

南潯 ,不同於其他 江南 古鎮的是“中西合璧”:既能看到小橋流水人家, 比如 不輸 蘇州 園林的 南潯 “小蓮莊”、“嘉業堂藏書樓”等,又可欣賞具有西方建築特色的“張石銘舊宅”、“張靜江故居”和“求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