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埃及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下圖為女王廟內風化的立柱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下圖為陽光穿透進來在斑駁的牆壁下留下光陰的階梯,順著它走過去,似乎就能回到女王執掌國家,指點 江山 的輝煌時刻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下圖為主殿內有大量的壁畫及雕刻
其中描繪了神明的世界、祭祀的場景、生活的情況等,人為的破壞加上時間的摧殘,能留給我們的只有殘缺的色彩,斷片的情節,雖經歷3500多年,枝繁葉茂的樹木,栩栩如生的人物,凹凸有致,惟妙惟肖,依然是令人炫目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下圖為女王廟前不知是人為破壞還是自然損壞的獅身人面像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下圖為從遠處看被山脈環抱的女王廟
哈素女王廟坐落於帝王谷東面,背山面對尼羅河(風水極好,可以從熱氣球上看出來神廟被山脈摟在懷中),建成於三千五百年前,是 埃及 歷史上唯一的一座三層建築,與其他神廟建築風格迥然不同。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下圖為女王廟的山脈(中間的白色小房子)
1997年一伙恐怖分子從山谷滑下,衝進廟來,用衝鋒槍殺死了65名游客,其中有13名 中國 人,引起世界轟動,旅游業從此一蹶不振,五年內甚至為負數,外國人不敢來,本國人也去了外國,所以現在 埃及 所有的景點都配有全副武裝的警察。神廟後的山谷間,那些白色的房子,就是近年新設立的哨卡,以防止有人從山後翻過來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下圖為等待人來合影的 埃及 人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再見了, 埃及 的女王。
接下來是今天的最後一個目的地——卡爾納克神廟群 下圖為路上途徑的一個小的幾種信仰在一處的廟宇群 ↑盧克索 卡納克 神廟是 埃及 中王國及新王國時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陽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 埃及 最大的神廟所在地。在 開羅 以南700千米處的尼羅河東岸。
卡納克 神廟由數座廟宇組成,其中的阿蒙神廟宇是 卡納克 神廟內規模最大的古跡遺址。阿蒙神原本只是底比斯地區小部落的地方神明。到中王國時代之後,隨著底比斯的發展壯大,它與太陽神結合在一起,成為至高無上的神。 埃及 古王國時代,法老自身就是神。而到了新王國時代,法老是受到阿蒙神的庇護才存在的。因此,歷代法老都在阿蒙神的信仰地建造神廟和方尖碑、神像等,供奉阿蒙神。最終形成了 卡納克 神廟龐大的建築群。
之前講到圖坦卡蒙的名字時曾說過“阿蒙神”和“阿吞神”,稍微查了點資料,在此解釋一下。
阿蒙神是一位 埃及 主神的 希腊 化的名字, 埃及 文轉寫為ἰmn,意為"隱藏者"(也拼作"Amon"),他被認為是萬物創造之神。
阿吞神(Aten)原本只是太陽的象徵,新王國時期被神格化,第十八王朝的埃赫那吞法老又將其奉為絕對的,唯一的神。阿吞神普降恩德,以太陽圓盤和手型陽光形象出現。
卡納克 神廟是阿蒙神的神廟,始建於中王國時期。至新王國第十八王朝大加擴建,第十九、二十王朝又續有增修。到新王國末期,它已擁有10座門樓(先後重疊門樓6座,又從中心向南分支,另列門樓4座。古 埃及 一般廟宇僅有1座門樓),各座門樓又有相應的柱廳或庭院。全廟平面略呈梯形,主殿按東西軸向佈置。除主殿供奉阿蒙神外,還另建供奉阿蒙之子柯恩斯神和阿蒙之妻穆特神的廟宇。 下圖為卡爾納克神廟的複原圖#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卡爾納克神廟的模型# ↑卡爾納克神廟 說道卡爾納克神廟又要說到哈素女王和圖特莫斯三世了。女王登基後的第22個年頭,圖特莫斯三世依賴神廟祭司集團的勢力,發動政變重新奪回了王位。三世痛恨女王廢黜自己,在全國範圍內對女王進行了全面的清算,凡是有女王名字和雕像的地方統統抹掉,凡是女王建造的建築統統毀掉。但是,圖特莫斯三世沒有摧毀女王在尼羅河西岸為自己建造的神殿,也沒有推倒女王在這裡建造的兩座 卡納克 神廟。尤其是方尖碑,圖特莫斯三世並沒有摧毀它們,而是命人砌起高牆把它們遮擋了起來,只在最頂端留下了4米高的一段。結果是,高牆的遮擋反而更好地保護了女王的方尖碑,當後來高牆倒了以後,人們發現,女王的方尖碑沒有風化,沒有破壞,幾乎完好無損,而且在頂端處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當時高牆遮擋的印記。 下圖為卡爾納克神廟的佈局圖#
它的主體部分結構分別是:羊首斯芬克斯神道——第一塔門——第一庭院(塔哈爾卡柱)——第二塔門——大柱廳(柱林)——第三塔門——圖特摩斯一世方尖碑——第四塔門——哈特謝普蘇特方尖碑——第五塔門——上下 埃及 之柱——森烏斯萊特一世神廟遺址——圖特摩斯三世祭殿,側面還有第七塔門到第十塔門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公羊甬道——A,第一塔門——Q
神廟前的公羊甬道由花崗岩雕成,製作年代約為公元前20-14世紀之間,比我國的 西安 兵馬俑製作時間還要早1400-2000年左右。這些公羊事實上應該是獅身羊面,每隻獅身公羊頭像下都站立著一個小小的法老,接受著神的庇佑。公羊表示性,而且代表的是雄健的男性。這個甬道我感覺作用大概和 中國 皇陵前的神道相類似。
第一座塔門高43米,長113米,塔門上左右各四組洞(上下為一組),這四個洞的作用是用來放置旗子,由於第一塔門一高一低,所以也有將其稱作未完成的塔門
阿蒙神廟圍牆——B,據說神廟的圍牆並不是實心的,而是中空的,其中可作為倉庫和 通道 使用
↑卡爾納克神廟 進入塔門後是第一中庭,庭院中間原有10根 石柱 ,現在只有右邊的一根完整。 石柱 的後面是兩尊8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兩腿間站立著王后。庭院兩側是兩排 石柱 ,右側還有一座小神殿,門口站立著兩尊法老的雕像。 下圖為第一中庭內景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左側為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在 埃及 ,只要看到一個法老的腿間站立著一個小人,這位法老一定是拉美西斯二世,而那個小人就是他最愛的女人——奈非比塔利,意為最美麗的女人, 拉美西斯曾經為她寫下這樣的話:“太陽因你而升起。”“我對你的愛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沒有人能夠取代。”“當你輕輕的走過,就帶走了我的心。” 寫這些話的人不像是神一般威嚴的法老,更像是初墜愛河的年輕人。 不止拉美西斯一人為她傾倒,皇宮裡的其他人也被她的魅力所征服。曾經有人這樣描述她:“跟她有關的任何事都令人愉悅;無論她想要什麼美好的事物,都會有人馬上替她做到;她說的每一個字,聽起來都那麼悅耳。” 奈菲爾塔利脫俗的美麗讓她在活著時就被認為是神砥,在當時的 埃及 ,她的高貴魅力和法老的寵愛給予她無上的權利。 所以無論什麼原因促使拉美西斯二世娶了奈菲爾塔利(Nefertari),事實上他們的婚姻是美滿的。她也是拉美西斯二世唯一的所愛。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拉美西斯三世神廟——C ↑卡爾納克神廟 重頭戲來了,敲黑板!
下圖為多柱大廳——D
多柱大廳位於神廟的第二個大廳,大廳寬102米,深53米,共有134根5~6個人才能合抱的高大粗壯圓形巨柱,中央有12根最大,高23米,直徑5米,柱頂呈蓮花狀,據說頂上可以容納50人以上也有說可以站立100人,是古代建築中最高大的 石柱 。
這些 石柱 上刻有古 埃及 人戰爭、祭祀、慶典、勞作的畫面,但是感覺風化破壞得有點嚴重, 石柱 上有很多類似於水泥塗抹修補過的痕跡 ↑卡爾納克神廟 ↑卡爾納克神廟 ↑卡爾納克神廟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右上角為方尖碑——E
方尖碑一般以整塊的花崗岩雕成,重達幾百噸,它的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頂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銅或金銀合金包裹,當旭日東升照到碑尖時,它象耀眼的太陽一樣閃閃發光。這種石碑的三種不同目的:宗教性(常用以奉獻太陽神阿蒙)、紀念性(常用以紀念法老在位若干年)和裝飾性。同時,方尖碑也是 埃及 帝國權威的強有力的象徵。
目前全世界現有源自古 埃及 的方尖碑29座,其中 埃及 本土現保存有9塊方尖碑。 意大利 則擁有11座 埃及 方尖碑,是全球最多的, 意大利 的方尖碑多是古 羅馬 時期被從 埃及 運往 羅馬 帝國的。其他的 埃及 方尖碑包括: 法國 1座、 以色列 1座、 土耳其 1座、 波蘭 1座、 英國 4座、 美國 1座。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卡爾納克神廟裡已經看不出原貌的一處石碓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擺放在地上的破碎的文字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正在施工的卡爾納克神廟 ↑卡爾納克神廟 游覽卡爾納克神廟的時候,廟裡的人並不多,可以說在主路之外的其他房間可謂是人跡罕至,有時候會有當地人打扮的男子追著你說些什麼,鑒於之前看到有人說這些人會敲詐勒索,我們又是兩個女生,就沒太敢往人少的地方去,況且,卡爾納克神廟雖然很大,但是實際上能作為旅游觀賞的地方並不多,且神廟中有許多地方都是在維護施工的,所以並不需要在這裡停留太長的時間,2-3個小時左右完全可以看到值得看的一切。 下圖為在下 ↑卡爾納克神廟 結束了對卡爾納克神廟的參觀,我們在露天博物館—— 盧克索 的行程也就結束了,接下來我們要偏離方向,去往 紅海 邊上的赫爾加達。去的路上,我們會看到一路上有一些別墅區,據導游說這些都是有錢人的度假別墅,另外我們中途還遠望了一下亞非大陸的分界線—— 蘇伊士 運河。
下圖為 蘇伊士 運河# ↑蘇伊士 據考究 蘇伊士 運河的開鑿歷史可能遠至 埃及 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Senusret III,其名字即為" 蘇伊士 "一詞的來源)為了通過陸行平底船進行直接貿易,下令挖掘了一條"東西方向"的運河,連接 紅海 與尼羅河。一些證據顯示這條運河的存在至少持續到公元前13世紀的拉美西斯二世時期,隨後運河被荒廢。
根據 希腊 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The Histories of Herodotus)記載,大約在公元前600年,Necho 二世著手它的重新挖掘工作,但沒有完成。
蘇伊士 運河在公元前250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獲得。在隨後的一千年中被連續改進、摧毀和重建,直到最終於公元8世紀為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曼蘇爾(al-Mansur)廢棄。
其後, 蘇伊士 運河被斷斷續續挖掘和開放,分別在公元前117年 羅馬 時期的 圖拉 真國王和公元640年歐麥爾·伊本· 哈塔 卜時期兩度長時期開放。
現目前我們所認知的 蘇伊士 運河 (又譯蘇彞士運河) 1869年修築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 埃及 貫通 蘇伊士 地峽,連接 地中海 與 紅海 ,提供從 歐洲 至 印度 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 亞洲 與 非洲 的交界線,是 亞洲 與 非洲 、 歐洲 人民來往的主要 通道 。運 河北 起塞得港南至 蘇伊士 城,長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 地中海 至 蘇伊士 的南面。當地時間(2015年)7月29日,新 蘇伊士 運河疏浚工作已正式完成。
英國 和 法國 曾長期占有 蘇伊士 運河,運河所得收入他們分區2/3,但後來為了修建 阿斯旺 大壩,納賽爾宣佈將其收歸國有,所以 蘇伊士 運河它和 阿斯旺 大壩還有很大的關係。 4、5—赫爾加達下圖為 紅海 邊的花花草草 ↑紅海 我們在 紅海 待了2天3晚。 紅海 這邊有很多的 俄羅斯 人,據說他們的行程就是在 紅海 待15天,期間就是吃吃吃、曬曬曬。
紅海 沒有景點,或者說來 紅海 就是看海的。所以這邊的自費項目比較多,有玻璃船、沖沙、潛水艇、出海、逛夜市。
我們因為在 大堡礁 就坐過玻璃船,其他的項目好像也並不有趣,就參加了一個沖沙。 下圖為沙漠里耀目的陽光
陽光太過炙熱閃耀以至於一切被他反襯得好似白晝
其中描繪了神明的世界、祭祀的場景、生活的情況等,人為的破壞加上時間的摧殘,能留給我們的只有殘缺的色彩,斷片的情節,雖經歷3500多年,枝繁葉茂的樹木,栩栩如生的人物,凹凸有致,惟妙惟肖,依然是令人炫目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下圖為女王廟前不知是人為破壞還是自然損壞的獅身人面像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下圖為從遠處看被山脈環抱的女王廟
哈素女王廟坐落於帝王谷東面,背山面對尼羅河(風水極好,可以從熱氣球上看出來神廟被山脈摟在懷中),建成於三千五百年前,是 埃及 歷史上唯一的一座三層建築,與其他神廟建築風格迥然不同。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下圖為女王廟的山脈(中間的白色小房子)
1997年一伙恐怖分子從山谷滑下,衝進廟來,用衝鋒槍殺死了65名游客,其中有13名 中國 人,引起世界轟動,旅游業從此一蹶不振,五年內甚至為負數,外國人不敢來,本國人也去了外國,所以現在 埃及 所有的景點都配有全副武裝的警察。神廟後的山谷間,那些白色的房子,就是近年新設立的哨卡,以防止有人從山後翻過來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下圖為等待人來合影的 埃及 人 ↑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神廟 再見了, 埃及 的女王。
接下來是今天的最後一個目的地——卡爾納克神廟群 下圖為路上途徑的一個小的幾種信仰在一處的廟宇群 ↑盧克索 卡納克 神廟是 埃及 中王國及新王國時期首都底比斯的一部分。太陽神阿蒙神的崇拜中心,古 埃及 最大的神廟所在地。在 開羅 以南700千米處的尼羅河東岸。
卡納克 神廟由數座廟宇組成,其中的阿蒙神廟宇是 卡納克 神廟內規模最大的古跡遺址。阿蒙神原本只是底比斯地區小部落的地方神明。到中王國時代之後,隨著底比斯的發展壯大,它與太陽神結合在一起,成為至高無上的神。 埃及 古王國時代,法老自身就是神。而到了新王國時代,法老是受到阿蒙神的庇護才存在的。因此,歷代法老都在阿蒙神的信仰地建造神廟和方尖碑、神像等,供奉阿蒙神。最終形成了 卡納克 神廟龐大的建築群。
之前講到圖坦卡蒙的名字時曾說過“阿蒙神”和“阿吞神”,稍微查了點資料,在此解釋一下。
阿蒙神是一位 埃及 主神的 希腊 化的名字, 埃及 文轉寫為ἰmn,意為"隱藏者"(也拼作"Amon"),他被認為是萬物創造之神。
阿吞神(Aten)原本只是太陽的象徵,新王國時期被神格化,第十八王朝的埃赫那吞法老又將其奉為絕對的,唯一的神。阿吞神普降恩德,以太陽圓盤和手型陽光形象出現。
卡納克 神廟是阿蒙神的神廟,始建於中王國時期。至新王國第十八王朝大加擴建,第十九、二十王朝又續有增修。到新王國末期,它已擁有10座門樓(先後重疊門樓6座,又從中心向南分支,另列門樓4座。古 埃及 一般廟宇僅有1座門樓),各座門樓又有相應的柱廳或庭院。全廟平面略呈梯形,主殿按東西軸向佈置。除主殿供奉阿蒙神外,還另建供奉阿蒙之子柯恩斯神和阿蒙之妻穆特神的廟宇。 下圖為卡爾納克神廟的複原圖#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卡爾納克神廟的模型# ↑卡爾納克神廟 說道卡爾納克神廟又要說到哈素女王和圖特莫斯三世了。女王登基後的第22個年頭,圖特莫斯三世依賴神廟祭司集團的勢力,發動政變重新奪回了王位。三世痛恨女王廢黜自己,在全國範圍內對女王進行了全面的清算,凡是有女王名字和雕像的地方統統抹掉,凡是女王建造的建築統統毀掉。但是,圖特莫斯三世沒有摧毀女王在尼羅河西岸為自己建造的神殿,也沒有推倒女王在這裡建造的兩座 卡納克 神廟。尤其是方尖碑,圖特莫斯三世並沒有摧毀它們,而是命人砌起高牆把它們遮擋了起來,只在最頂端留下了4米高的一段。結果是,高牆的遮擋反而更好地保護了女王的方尖碑,當後來高牆倒了以後,人們發現,女王的方尖碑沒有風化,沒有破壞,幾乎完好無損,而且在頂端處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當時高牆遮擋的印記。 下圖為卡爾納克神廟的佈局圖#
它的主體部分結構分別是:羊首斯芬克斯神道——第一塔門——第一庭院(塔哈爾卡柱)——第二塔門——大柱廳(柱林)——第三塔門——圖特摩斯一世方尖碑——第四塔門——哈特謝普蘇特方尖碑——第五塔門——上下 埃及 之柱——森烏斯萊特一世神廟遺址——圖特摩斯三世祭殿,側面還有第七塔門到第十塔門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公羊甬道——A,第一塔門——Q
神廟前的公羊甬道由花崗岩雕成,製作年代約為公元前20-14世紀之間,比我國的 西安 兵馬俑製作時間還要早1400-2000年左右。這些公羊事實上應該是獅身羊面,每隻獅身公羊頭像下都站立著一個小小的法老,接受著神的庇佑。公羊表示性,而且代表的是雄健的男性。這個甬道我感覺作用大概和 中國 皇陵前的神道相類似。
第一座塔門高43米,長113米,塔門上左右各四組洞(上下為一組),這四個洞的作用是用來放置旗子,由於第一塔門一高一低,所以也有將其稱作未完成的塔門
阿蒙神廟圍牆——B,據說神廟的圍牆並不是實心的,而是中空的,其中可作為倉庫和 通道 使用
↑卡爾納克神廟 進入塔門後是第一中庭,庭院中間原有10根 石柱 ,現在只有右邊的一根完整。 石柱 的後面是兩尊8米高的拉美西斯二世石像,兩腿間站立著王后。庭院兩側是兩排 石柱 ,右側還有一座小神殿,門口站立著兩尊法老的雕像。 下圖為第一中庭內景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左側為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在 埃及 ,只要看到一個法老的腿間站立著一個小人,這位法老一定是拉美西斯二世,而那個小人就是他最愛的女人——奈非比塔利,意為最美麗的女人, 拉美西斯曾經為她寫下這樣的話:“太陽因你而升起。”“我對你的愛是獨一無二的,因為你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沒有人能夠取代。”“當你輕輕的走過,就帶走了我的心。” 寫這些話的人不像是神一般威嚴的法老,更像是初墜愛河的年輕人。 不止拉美西斯一人為她傾倒,皇宮裡的其他人也被她的魅力所征服。曾經有人這樣描述她:“跟她有關的任何事都令人愉悅;無論她想要什麼美好的事物,都會有人馬上替她做到;她說的每一個字,聽起來都那麼悅耳。” 奈菲爾塔利脫俗的美麗讓她在活著時就被認為是神砥,在當時的 埃及 ,她的高貴魅力和法老的寵愛給予她無上的權利。 所以無論什麼原因促使拉美西斯二世娶了奈菲爾塔利(Nefertari),事實上他們的婚姻是美滿的。她也是拉美西斯二世唯一的所愛。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拉美西斯三世神廟——C ↑卡爾納克神廟 重頭戲來了,敲黑板!
下圖為多柱大廳——D
多柱大廳位於神廟的第二個大廳,大廳寬102米,深53米,共有134根5~6個人才能合抱的高大粗壯圓形巨柱,中央有12根最大,高23米,直徑5米,柱頂呈蓮花狀,據說頂上可以容納50人以上也有說可以站立100人,是古代建築中最高大的 石柱 。
這些 石柱 上刻有古 埃及 人戰爭、祭祀、慶典、勞作的畫面,但是感覺風化破壞得有點嚴重, 石柱 上有很多類似於水泥塗抹修補過的痕跡 ↑卡爾納克神廟 ↑卡爾納克神廟 ↑卡爾納克神廟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右上角為方尖碑——E
方尖碑一般以整塊的花崗岩雕成,重達幾百噸,它的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頂端形似金字塔尖,塔尖常以金、銅或金銀合金包裹,當旭日東升照到碑尖時,它象耀眼的太陽一樣閃閃發光。這種石碑的三種不同目的:宗教性(常用以奉獻太陽神阿蒙)、紀念性(常用以紀念法老在位若干年)和裝飾性。同時,方尖碑也是 埃及 帝國權威的強有力的象徵。
目前全世界現有源自古 埃及 的方尖碑29座,其中 埃及 本土現保存有9塊方尖碑。 意大利 則擁有11座 埃及 方尖碑,是全球最多的, 意大利 的方尖碑多是古 羅馬 時期被從 埃及 運往 羅馬 帝國的。其他的 埃及 方尖碑包括: 法國 1座、 以色列 1座、 土耳其 1座、 波蘭 1座、 英國 4座、 美國 1座。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卡爾納克神廟裡已經看不出原貌的一處石碓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擺放在地上的破碎的文字 ↑卡爾納克神廟 下圖為正在施工的卡爾納克神廟 ↑卡爾納克神廟 游覽卡爾納克神廟的時候,廟裡的人並不多,可以說在主路之外的其他房間可謂是人跡罕至,有時候會有當地人打扮的男子追著你說些什麼,鑒於之前看到有人說這些人會敲詐勒索,我們又是兩個女生,就沒太敢往人少的地方去,況且,卡爾納克神廟雖然很大,但是實際上能作為旅游觀賞的地方並不多,且神廟中有許多地方都是在維護施工的,所以並不需要在這裡停留太長的時間,2-3個小時左右完全可以看到值得看的一切。 下圖為在下 ↑卡爾納克神廟 結束了對卡爾納克神廟的參觀,我們在露天博物館—— 盧克索 的行程也就結束了,接下來我們要偏離方向,去往 紅海 邊上的赫爾加達。去的路上,我們會看到一路上有一些別墅區,據導游說這些都是有錢人的度假別墅,另外我們中途還遠望了一下亞非大陸的分界線—— 蘇伊士 運河。
下圖為 蘇伊士 運河# ↑蘇伊士 據考究 蘇伊士 運河的開鑿歷史可能遠至 埃及 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Senusret III,其名字即為" 蘇伊士 "一詞的來源)為了通過陸行平底船進行直接貿易,下令挖掘了一條"東西方向"的運河,連接 紅海 與尼羅河。一些證據顯示這條運河的存在至少持續到公元前13世紀的拉美西斯二世時期,隨後運河被荒廢。
根據 希腊 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著作《歷史》(The Histories of Herodotus)記載,大約在公元前600年,Necho 二世著手它的重新挖掘工作,但沒有完成。
蘇伊士 運河在公元前250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獲得。在隨後的一千年中被連續改進、摧毀和重建,直到最終於公元8世紀為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曼蘇爾(al-Mansur)廢棄。
其後, 蘇伊士 運河被斷斷續續挖掘和開放,分別在公元前117年 羅馬 時期的 圖拉 真國王和公元640年歐麥爾·伊本· 哈塔 卜時期兩度長時期開放。
現目前我們所認知的 蘇伊士 運河 (又譯蘇彞士運河) 1869年修築通航,是一條海平面的水道,在 埃及 貫通 蘇伊士 地峽,連接 地中海 與 紅海 ,提供從 歐洲 至 印度 洋和西太平洋附近土地的最近的航線。它是世界使用最頻繁的航線之一。也是 亞洲 與 非洲 的交界線,是 亞洲 與 非洲 、 歐洲 人民來往的主要 通道 。運 河北 起塞得港南至 蘇伊士 城,長190千米,在塞得港北面掘道入 地中海 至 蘇伊士 的南面。當地時間(2015年)7月29日,新 蘇伊士 運河疏浚工作已正式完成。
英國 和 法國 曾長期占有 蘇伊士 運河,運河所得收入他們分區2/3,但後來為了修建 阿斯旺 大壩,納賽爾宣佈將其收歸國有,所以 蘇伊士 運河它和 阿斯旺 大壩還有很大的關係。 4、5—赫爾加達下圖為 紅海 邊的花花草草 ↑紅海 我們在 紅海 待了2天3晚。 紅海 這邊有很多的 俄羅斯 人,據說他們的行程就是在 紅海 待15天,期間就是吃吃吃、曬曬曬。
紅海 沒有景點,或者說來 紅海 就是看海的。所以這邊的自費項目比較多,有玻璃船、沖沙、潛水艇、出海、逛夜市。
我們因為在 大堡礁 就坐過玻璃船,其他的項目好像也並不有趣,就參加了一個沖沙。 下圖為沙漠里耀目的陽光
陽光太過炙熱閃耀以至於一切被他反襯得好似白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