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北撒野吧,在七月份的尾巴

但相信,我們會重逢在它處,
與 北京 實際相差一個時區左右的 瑪曲 縣,落日大概在 北京 時間的20:15分左右,
那麼去之前要好好祭祭我們的五臟廟,
人生地不熟,趕忙掏出XX點評找了一家評價不錯的餐廳
附兩張當地特色菜的圖


一樣的新鮮滑嫩,汁多味美呢
總評:地鮮莫過於菌,河鮮莫過於魚。
官方和馬蜂窩給出的景區開放時間是8:00-18:00,
我們吃完飯就已經快18點了,
也擔心
驅車前往會不會吃閉門羹,敗興而歸;
但這可是讓我們心馳神往的 黃河 落日,行程列表裡的必去之地。
還好我們是受幸運女神眷顧,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小精靈。
所以,你看!
她送我們一曲 黃河 落日圓,給這一天畫上完滿句號。
印象中的 黃河 應該像 壺口瀑布 那般
是“風在吼,馬在嘯”的雷霆萬鈞;
是裹挾大量黃沙滾滾奔騰的大氣磅礴;
是讓震懾每個毛孔血脈噴張的一瀉千里。
而眼前的她,在夕陽的輕吻下,
溫柔清澈得不像話,
款款走來,
灣灣搖曳生姿,段段瀲灧婀娜,
這便是母親河的豆蔻年華。

實際上也可以選擇乘坐電梯上去,
但我們是誰?21世紀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好青年呀!!!
仗著對自己身體素質的自信 和平 時鍛煉的底氣。
怎樣?當然是爬呀!
Ps:自己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登頂方式,畢竟路上看到不少人還背著氧氣瓶或拿著氧氣袋

登高望遠,
絕佳的視角和完美的機位,
往往都在那看似遙不可及不勝寒的高處,
但,一步一步
拾階而上,總會抵達,
若還有志同道合者相伴,
就更是美事一樁。

把河面鍍成金色的綬帶
決絕地要燃盡最後的光和熱
誓要和遠處波瀾起伏的群山一道,
為守候已久的人們
奉上一軸低沉壯闊的畫捲。

呼喚后羿君


若整個旅程是一串手環,它便是其中最珍貴奪目的瑪瑙
我曾在朋友圈寫下:因汝而起,為斯而來.....
忘了在哪看過一張五明佛學院的照片,
至此,那抹 色達 紅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真正想要到達的地方終究會抵達,
暮色四合的 色達 ,我們來了。

第二天再入佛學院走走,看看喇嘛、覺姆的日常,
當然,還有觀一場神秘莊嚴,令人心生敬畏的天葬。
在車上蝸居了近8個小時,總算可以舒展舒展筋骨了,
但,問題來了,
我們要如何在哪哪看起來都一樣的紅房子找到那條登頂的小道呢?
包打聽小能手端莊吳出馬了,
我悻悻地跟在一群覺姆的身後,稱她們聊天間隙,冒昧衝上去
詢問從哪可以去那個視角很好很好,很多人拍照的觀景台。
其中一個長相清秀的覺姆心領神會地笑了笑(估計這個問題已經有上百個人問過她們了吧😂)
說:我帶你去,並輓起了我的手,
我是不習慣和陌生人有肢体上的接觸,愣了幾秒,
轉而興奮地招呼虎子哥、淡定哥和男神過來。
此時,覺姆的微笑浮現在腦海裡,
這份熱心與善良是我從 色達 帶回的最珍貴的紀念品。
爬 上海 拔4000多米的山頂,太陽幾乎已經落山了,
趕場攝影天團又人品爆發瞅到一眼有明暗對比的五明佛學院,
擺拍姿勢匱乏的我只能想到比個“耶”慶祝一下

最中心的大經堂在千呼萬喚中終於亮了,
以它為界,左面住著喇嘛,右邊住著覺姆;
涇渭分明,出家修行之人是不能越界的。
緊接著,經堂所在的中軸線上的路燈由遠及近依次點亮,
好似一條騰空而起的金色蛟龍,在靛藍蒼茫中霸氣盡顯。
我們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且陡峭的山坡上,儘量剋制住自己,沒有歡呼雀躍;
只能以數個長音:“哇————”來釋放內心的激動,
漸漸地,整個城都亮了,似有燎原之勢。



聲明,精通語言文字;
工巧明,明工藝之技術;
醫方明,明治病之醫術;
因明,明鑒正邪真偽之理法;
內明,明所修之經典。
我等凡胎肉體,想要一明尚須一生光景,五明談何容易。

他們懷揣著虔誠的信仰而來,
在這裡跪拜、參悟;
在這裡聽課、辯經;
短者幾年,
長者,是將自己整個人生連同永世的靈魂安放於此。

每間大多在10平米左右,上一層住人,下一層是開放式的,多半用來放柴火和雜物。
這樣看來,確實有不小的安全隱患,
一把火便可讓這“東方的 耶路撒冷 ”灰飛煙滅
那麼,改建改造便也在情理之中,且迫在眉睫
所以,呈現在我們眼前的 色達 也伴有轟轟的的施工噪音、漫天揚起的黃土、碎石滿地的斷路
我知道自己應該不會有機會再來第二次了,
但仍希望改造工程在提升喇嘛覺姆居住條件的同時,儘量讓這抹漫山遍野的 色達 紅保持它原本的模樣,
轉念一想,這種想法是否自私、荒誕。
我們的到來對他們來說是否就是一種入侵,
就是對這原本遠離塵世喧囂的凈土進行摧枯拉朽式的毀滅。
也許從大批游客知曉它,蜂擁而至的那一刻起,
色達 就不再是當初的 色達 了........
罷了罷了,子非魚,焉知魚。






喇嘛覺姆挑選得很認真(我也忍不住買了一瓶牛奶咕咚咕咚喝起來,醫生們一臉不可思議,這牛奶殺菌徹底嚒?裝牛奶的瓶子有沒有消毒嚒?這麼熱的天怎麼保存的?.........算了算了,不乾不凈 吃了沒病,我真的渴啊 ,再說也有喇嘛在買呀,我小聲嘟囔到)



她們用的是藏語,但從溫怒的表情和高頻率擺動的手,
我們知道自己冒犯她們了,也不知如何用藏語說“對不起”,
只能倉皇失措地帶著歉意離開,
是的,有些僧侶和藏民依舊奉信:人不能照相,若有影像留在人間,便不能獲得來世。




我們是有去看天葬的,
之所以一張圖沒有,是因為出於尊重和崇敬,我們全程都沒有把照相機拿出來。
這種古老神聖的宗教儀式能夠讓逝者家屬以外的陌生人當作一個旅游項目來觀摩,
滿足大眾的獵奇心理,
已經是莫大的忍讓了,
還要讓整個過程接受無數鏡頭和閃光燈的狂拍並作為一種炫耀的資本分享到社交網站,
於亡靈、於親人、於天葬本身,都太殘忍了。
當然,我們也沒有權利去干涉別人的自由。
在男神的科普下,我知道了藏族大致有五種喪葬方式,
土葬、火葬、水葬、樹葬和天葬,
其中天葬是最高禮遇,並不是每個藏族人都可以被天葬的。
我當時聽了並沒有什麼感受,只是當作一次科普,
直到後面和藏族小哥聊起他們年輕一代對天葬的看法,
他說:“我們活著時傷了太多天命,錢財和肉身都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
為什麼死後不能用自己的身體去回饋其他的天命,做最後一次功德呢”
我才重新體會到這種儀式對他們來說的意義,更感嘆於這個彪悍民族血液里流淌著的真和善。
某種意義上,天葬的核心和佛教的教義相一致:靈魂不滅和輪迴往複。
死亡不過是陳舊軀體與永生靈魂的分離。
山是有命的,江河湖海是有命的;
一花一草,一牛一羊都是有命的。
對生前用心靈供奉佛祖,死後用身體佈施天地的藏民來說,
拿皮囊來喂食空行母的化身——禿鷲
是最尊貴的佈施。
這既是對亡靈往生的一種釋放,
也是對自然規律的一次致敬。
本想略去下麵一段,
但考慮再三,還是選擇客觀真實地記錄下自己觀天葬的經歷:
早上出發前,青旅老闆娘提醒我們畫面血腥,夏天腐臭味會比較明顯,記得帶口罩。於是,我們全副武裝的上了天葬台,
離儀式開始尚早,我們跟著一個解說導游圍著屍陀林轉了一圈。
寂靜 塔里 面掛滿了人頭骨,淡定哥和男神進去看了會兒,
我和虎子哥沒能突破心裡的那防線,也覺得沒必要。
但塔邊有用逝者頭髮圍成的巨大轉經筒,我們是看見了的。
起初,我們選了一個遠離天葬台基本看不見血腥畫面的地理位置。
後來,想著來都來了,還是豁出去感受一下,
於是壯著膽子爬到對面據說可借助地形清楚俯視整個流程的山坡上。
天葬2點開始,1點多就有很多禿鷲從天邊飛來,
有些盤旋在天葬臺上空,偶爾發出怵人的叫聲,
更多地是成群結隊地佈滿了半面山坡,虎視眈眈地盯著天葬台,等候天葬師的指令;
不少攝影發燒友會爬上去,拍攝這些空行母,且遲遲不願離開,
現場有位穿藍色藏袍的女子維持秩序,請他們儘快離開,天葬馬上開始了;
也是她帶領在場所有人齊念三聲:嘛尼嘛尼哄。
之後不久就看見無數只禿鷲從對面山坡俯衝下來,一批又一批,
場面壯觀也令人毛骨悚然
大概持續了20分鐘左右……
人潮便開始散去,這是我看到的全部,
或許,也是目前為止,我能承受和選擇性記憶的極限。
收拾收拾心情,
吃個中晚飯,奔赴下一場精彩。
八天環繞的兩千多公里,最美的風景始終在路上。
兢兢業業工作了六天的座駕不堪重負爆胎了,
在等師傅修車間隙,我們也沒閑著,拍下了這組照片

只覺歲月悠長,山河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