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滄浪亭:一座有文脈的園林,一群官僚文人的故事
《滄浪亭》
一逕抱幽山, 居然城市間。
高軒面 曲水 , 修竹慰愁顏。
跡與豺狼遠, 心隨魚鳥閑。
吾甘老此境, 無暇事機關。
上面這首詩,為北宋詩人蘇舜欽在一千年前寫就,而滄浪亭的歷史,也要從此人開始。
千年滄浪濯文脈蘇州 園林雖多,但名園只有四家:滄浪亭, 獅子 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園林風格。其中,滄浪亭為 蘇州 最古老的園林,建於北宋慶歷五年(1045年),其後雖朝代更替、歲月流轉,仍保持了宋代的園林風格。但看了一些文章,知道 蘇州 在滄浪亭之前,其實也有園林存在,例如五代末錢氏家族所建南園,三國時所建環 秀山 莊等,既然如此,為什麼說滄浪亭是 蘇州 最古老的園林呢?還有一個疑問:在滄浪亭居住過的人物很多,論造園,滄浪亭不過是水邊一座涼亭,比不過其他園主的豪闊;論地位,滄浪亭的主人不過是一位失意的文人、被罷免的文官,無法與其他園主的高貴身份相比。可是,為什麼恰恰是這座小亭和這位失意的文人,千百年來令無數文人墨客吟詠贊嘆、流連忘返?我想找到答案。除上網閱讀了一些文章之外,利用身居 蘇州 之便,帶著疑問的心情游覽了數次。沒想到,越看越是驚嘆:一座亭子,竟然深藏著那麼多的故事。
蘇州 的四月,不冷不熱天氣宜人。趁著春光爛漫,一大早坐公交來到三元坊。七點剛過,人民路上綠樹如蓋、行人寥寥。文廟沿街高大的紅牆令人肅穆。沒走幾步,就看到一座石坊佇立路旁,上書 “ 滄浪勝跡 ”四字 。左轉進一條小街,名曰“ 滄浪亭街 ”,沿街一條河,河上一座白石曲橋,過橋就是滄浪亭了。在滄浪亭的門對面,還有一座書院園林叫做“可園”,是一座開放不久的園林。
未入園中,先自陶醉滄浪亭是一座以假山為中心的園林。它坐南朝北,外部有一彎綠水環繞,叫作“ 葑溪 ”。隔河可見,園中迴廊蜿蜒、漏窗精美。河邊古樹奇石,時光彷佛倒退。這時已可右轉進門,但門前一帶,一幅 江南 山水圖奪人眼目,於是隔河遠眺。只見葑溪對面,一座方亭依水而建。亭柱上有楹聯,亭內依稀可見匾額及書法作品。園中,一座小山雖不甚高,但山上古樹參天,隱約可見一座亭子古風蒼然,那應是園子的主角:滄浪亭。滄浪亭,果然與眾不同,未進園門,就把一幅奇美的山水畫展現給游人,讓人對園中景色產生種種想象,以致在大門外流連忘返,不忍即刻走入畫中。 長廊與漏窗,滄浪亭一大特色終於進了大門,迎面便是那座巨大的假山。山不甚高,但一片蒼翠,外側以 黃石 堆成,漫山奇石古樹隨處可見,一條隱在樹中的小徑通向山頂,可達滄浪亭。但,如一桌美味,最好吃的還是留到後面吧。按照下麵的游覽簡圖上標出的主要景點,決定順序參觀觀魚處、滄浪亭、明道堂和瑤華境界、看山樓、翠玲瓏,最後參觀五百名賢祠。山前左右各有一條道路繞山而行,涼風颯颯,撲面而來。於是自左向右環山而行。
走不了幾步,左手即是一片工地。原來,這裡叫做 “面水軒” ,可以想象是一座窗臨葑溪的景觀。但現在正在修繕。建成後的風景,只能想象一番了。再往前行,就看到一道游廊依水而建,游廊兩面皆有小徑,牆上裝飾著一個個精美的花窗,這就是滄浪亭一絕:復廊。這條長廊北臨葑溪,南傍石山。牆上的漏窗,遮遮掩掩地透出外面的風景。山水一牆相隔,風景相看不厭。
除北面的復廊外,滄浪亭東西面也建有迴廊,可說是長廊環繞。西面的亭子尤其好看。但見長廊延坡而上,粉牆黛瓦,牆上漏窗圖案各異,遮遮掩掩透出外面的景色。沿著長廊左右顧盼,邊走邊觀賞,忽見左手一潭泉水,池雖不大,俯視有如臨深淵之感。山上立著一塊巨石,上書“流玉”二字,也是俞樾的手跡。令人想象雨後園景:山水急急流向深潭,如翠玉一般流光溢彩,撞擊山石發出清脆的響聲。
漏窗與花窗之精美,也是滄浪亭的一大特色。據說,滄浪亭共有108扇圖案各異的漏窗,分佈於院牆、長廊、花牆之上。圖案精美,奪人眼目。漏窗的作用,首先是便於採光,其次,漏窗圖案也自成一景。最重要的是,漏窗分割了景色,引導著游客的眼光逐步向遠處延伸,令人產生柳暗花明的驚喜和聯想。 至於室內,廳堂內的窗戶固然不可用漏窗,但是可以用透光的花窗。為了便於採光,花窗大都採用簡單的花朵圖案或冰凌圖案。窗外多種翠竹,遠處可見古樹。人在屋內,彷佛置身於山林。
觀魚處,讀蘇舜欽與歐陽修從復廊盡頭走近葑溪,一座涼亭貼水而建,這就是站在葑溪對面見到的那座亭子。此亭名叫“觀魚處” ,又叫“ 靜吟亭 ” 。亭內空空,唯面北壁上,上書 “靜吟” 二字,下麵是書法家蔣吟秋的作品《滄浪亭記》。原來,這裡便是滄浪亭第一代園主,北宋詩人蘇舜欽所建滄浪亭之處。《滄浪亭記》,便是他的傳世名篇,滄浪文脈,自此發源。
滄浪之名,出自《楚辭 · 漁父》,描述了屈原與一位隱者對人生的不同觀點。其中的名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可以代表漁父的觀點。大意是,政治清明時我就積極入世,政治渾濁不清,我就做個隱者,追求快樂與逍遙。看來,蘇舜欽似乎贊同漁父的觀點。因為在《滄浪亭記》的最後部分,他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自古以來,不知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憂悶致死,皆因沒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雖已經被貶,卻獲得這樣的勝境,安於沖淡曠遠,不與眾人投機鑽營,使內心和形體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憫萬古。尚且沒有忘記內心的主宰,自認為已經超脫了。”
亭中微風陣陣,忍不住坐了下來,俯瞰清澈透明的水面。眼前出現一位身穿北宋官服、手拿酒盃的文人。忽而氣宇軒昂,詩文酬唱,忽而愁腸百結,酩酊大醉。
“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 這是北宋范仲淹《 岳陽 樓記》開篇之句。這一年,也是北宋詩人加中央機關幹部蘇舜欽倒霉的一年。當年,他剛剛受范仲淹推薦,當上了“進奏院”(相當於地方政府駐京辦) 主任,此時年方36歲,正當奮發有為。未想因一起公款吃喝案被貶。處分竟然是:開除公職,永不錄用。晴天一個 霹靂 ,蘇主任從此鬱郁寡歡,從京城 開封 放浪來到 蘇州 。
這一日拜訪學宮(應是今天的文廟所在),看到東邊一片綠樹鬱郁蔥蔥,高高的碼頭寬闊的水面,詢問附近老人,人說那是故五代吳越國王的貴戚,孫承佑的廢園。於是化四萬青錢買下,在北側的臨水處建了一座亭子,曰"滄浪亭"(“ 構亭北碕,號‘滄浪’焉 ” )。從此,他常輕裝便服,乘小船到亭上游玩。或把酒賦詩,或仰 天長 嘯,在這片森林中孤身一人盡情發泄。並寫下那篇才情並茂的美文《滄浪亭記》。
然而,這種精神狀態和生活方式,拿今天的生命科學觀點來看,卻是置生命於不顧,拿人生開玩笑。 三年後的慶歷八年(1048年),蘇舜欽終於鬱郁而終。那天夜裡,一顆耀眼的流星劃破夜空,落在滄浪亭旁。他的身後,留下了一座綿延千年的園林,一位士人高潔的品行,和一篇千古傳唱的美文。另外,還有朝廷的一紙聘書:復官為 湖州 長史。大約是辦公室主任的職位。"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蘇舜欽的內心深處,恐怕還是無法接受漁父的觀點。而他的好朋友,北宋文壇盟主歐陽修,卻是另一種人生態度。
歐陽修比蘇舜欽只大一歲,就在蘇舜欽被革職時,歐陽修也因參與推行慶歷新政而被貶,從京城來到 滁州 任太守。但他忙裡偷閑,不忘游山玩水喝酒吟詩,順帶寫出一篇千古流傳的《醉翁亭記 》。如今,試問誰人不知那句“環滁皆山也“?更有那游記的結尾,“ 要問太守是誰,是我廬陵人歐陽修也。” 更是心情放鬆、憨態可掬。當蘇舜欽將《滄浪亭記》寄給他後,他即以長詩《滄浪亭》唱和。詩中不僅充滿奔放的想象力,還以大哥哥一樣寬厚的詩句,溫言勸慰滿腹牢騷的小弟弟 ,讀來令人感慨:
《滄浪亭》 宋/歐陽修
子美寄我滄浪吟,邀我共作滄浪篇。滄浪有景不可到,使我東望心悠然。荒灣野水氣象古,高林翠阜相迴環。新篁抽筍添夏景,老枿亂髮爭春妍。水禽閑暇事高格,山鳥日夕相啾喧。不知此地幾興廢?仰視喬木皆蒼煙。堪嗟人跡到不遠,雖有來路曾無緣。窮奇極怪誰似子?搜索幽隱探神仙。初尋一徑入蒙密,豁目異境無窮邊。風高月白最宜夜,一片瑩凈鋪瓊田。清光不辨水與月,但見空碧涵漪漣。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又疑此境天乞與,壯士憔悴天應憐。鴟夷古亦有獨往,江湖波濤渺翻天。崎嶇世路欲脫去,反以身試蛟龍淵。豈如扁舟任飄兀,紅蕖淥浪搖醉眠。丈夫身在豈長棄?新詩美酒聊窮年。雖然不許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間傳。 古樹蒼翠,隨處是山林野趣走出觀魚處,順著小徑依山而行。沿途經過閑吟亭、聞妙香室,便來到假山之南。這一帶集中了滄浪亭的主要建築,都是在清代興建。滄浪亭內古風盎然,一半得益於園中的古樹與翠竹。園中古樹,以香樟、楊樹、樸樹、櫸樹等為主,大都百歲以上,如蒼然老者。但滄浪亭以來已有千年,樹的壽命再長,也不可能千年不老。所以這些樹,應是後人種植。
一逕抱幽山, 居然城市間。
高軒面 曲水 , 修竹慰愁顏。
跡與豺狼遠, 心隨魚鳥閑。
吾甘老此境, 無暇事機關。
上面這首詩,為北宋詩人蘇舜欽在一千年前寫就,而滄浪亭的歷史,也要從此人開始。
千年滄浪濯文脈蘇州 園林雖多,但名園只有四家:滄浪亭, 獅子 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了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園林風格。其中,滄浪亭為 蘇州 最古老的園林,建於北宋慶歷五年(1045年),其後雖朝代更替、歲月流轉,仍保持了宋代的園林風格。但看了一些文章,知道 蘇州 在滄浪亭之前,其實也有園林存在,例如五代末錢氏家族所建南園,三國時所建環 秀山 莊等,既然如此,為什麼說滄浪亭是 蘇州 最古老的園林呢?還有一個疑問:在滄浪亭居住過的人物很多,論造園,滄浪亭不過是水邊一座涼亭,比不過其他園主的豪闊;論地位,滄浪亭的主人不過是一位失意的文人、被罷免的文官,無法與其他園主的高貴身份相比。可是,為什麼恰恰是這座小亭和這位失意的文人,千百年來令無數文人墨客吟詠贊嘆、流連忘返?我想找到答案。除上網閱讀了一些文章之外,利用身居 蘇州 之便,帶著疑問的心情游覽了數次。沒想到,越看越是驚嘆:一座亭子,竟然深藏著那麼多的故事。
蘇州 的四月,不冷不熱天氣宜人。趁著春光爛漫,一大早坐公交來到三元坊。七點剛過,人民路上綠樹如蓋、行人寥寥。文廟沿街高大的紅牆令人肅穆。沒走幾步,就看到一座石坊佇立路旁,上書 “ 滄浪勝跡 ”四字 。左轉進一條小街,名曰“ 滄浪亭街 ”,沿街一條河,河上一座白石曲橋,過橋就是滄浪亭了。在滄浪亭的門對面,還有一座書院園林叫做“可園”,是一座開放不久的園林。
未入園中,先自陶醉滄浪亭是一座以假山為中心的園林。它坐南朝北,外部有一彎綠水環繞,叫作“ 葑溪 ”。隔河可見,園中迴廊蜿蜒、漏窗精美。河邊古樹奇石,時光彷佛倒退。這時已可右轉進門,但門前一帶,一幅 江南 山水圖奪人眼目,於是隔河遠眺。只見葑溪對面,一座方亭依水而建。亭柱上有楹聯,亭內依稀可見匾額及書法作品。園中,一座小山雖不甚高,但山上古樹參天,隱約可見一座亭子古風蒼然,那應是園子的主角:滄浪亭。滄浪亭,果然與眾不同,未進園門,就把一幅奇美的山水畫展現給游人,讓人對園中景色產生種種想象,以致在大門外流連忘返,不忍即刻走入畫中。 長廊與漏窗,滄浪亭一大特色終於進了大門,迎面便是那座巨大的假山。山不甚高,但一片蒼翠,外側以 黃石 堆成,漫山奇石古樹隨處可見,一條隱在樹中的小徑通向山頂,可達滄浪亭。但,如一桌美味,最好吃的還是留到後面吧。按照下麵的游覽簡圖上標出的主要景點,決定順序參觀觀魚處、滄浪亭、明道堂和瑤華境界、看山樓、翠玲瓏,最後參觀五百名賢祠。山前左右各有一條道路繞山而行,涼風颯颯,撲面而來。於是自左向右環山而行。
走不了幾步,左手即是一片工地。原來,這裡叫做 “面水軒” ,可以想象是一座窗臨葑溪的景觀。但現在正在修繕。建成後的風景,只能想象一番了。再往前行,就看到一道游廊依水而建,游廊兩面皆有小徑,牆上裝飾著一個個精美的花窗,這就是滄浪亭一絕:復廊。這條長廊北臨葑溪,南傍石山。牆上的漏窗,遮遮掩掩地透出外面的風景。山水一牆相隔,風景相看不厭。
除北面的復廊外,滄浪亭東西面也建有迴廊,可說是長廊環繞。西面的亭子尤其好看。但見長廊延坡而上,粉牆黛瓦,牆上漏窗圖案各異,遮遮掩掩透出外面的景色。沿著長廊左右顧盼,邊走邊觀賞,忽見左手一潭泉水,池雖不大,俯視有如臨深淵之感。山上立著一塊巨石,上書“流玉”二字,也是俞樾的手跡。令人想象雨後園景:山水急急流向深潭,如翠玉一般流光溢彩,撞擊山石發出清脆的響聲。
漏窗與花窗之精美,也是滄浪亭的一大特色。據說,滄浪亭共有108扇圖案各異的漏窗,分佈於院牆、長廊、花牆之上。圖案精美,奪人眼目。漏窗的作用,首先是便於採光,其次,漏窗圖案也自成一景。最重要的是,漏窗分割了景色,引導著游客的眼光逐步向遠處延伸,令人產生柳暗花明的驚喜和聯想。 至於室內,廳堂內的窗戶固然不可用漏窗,但是可以用透光的花窗。為了便於採光,花窗大都採用簡單的花朵圖案或冰凌圖案。窗外多種翠竹,遠處可見古樹。人在屋內,彷佛置身於山林。
觀魚處,讀蘇舜欽與歐陽修從復廊盡頭走近葑溪,一座涼亭貼水而建,這就是站在葑溪對面見到的那座亭子。此亭名叫“觀魚處” ,又叫“ 靜吟亭 ” 。亭內空空,唯面北壁上,上書 “靜吟” 二字,下麵是書法家蔣吟秋的作品《滄浪亭記》。原來,這裡便是滄浪亭第一代園主,北宋詩人蘇舜欽所建滄浪亭之處。《滄浪亭記》,便是他的傳世名篇,滄浪文脈,自此發源。
滄浪之名,出自《楚辭 · 漁父》,描述了屈原與一位隱者對人生的不同觀點。其中的名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可以代表漁父的觀點。大意是,政治清明時我就積極入世,政治渾濁不清,我就做個隱者,追求快樂與逍遙。看來,蘇舜欽似乎贊同漁父的觀點。因為在《滄浪亭記》的最後部分,他表達了自己的想法:“自古以來,不知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憂悶致死,皆因沒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雖已經被貶,卻獲得這樣的勝境,安於沖淡曠遠,不與眾人投機鑽營,使內心和形體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憫萬古。尚且沒有忘記內心的主宰,自認為已經超脫了。”
亭中微風陣陣,忍不住坐了下來,俯瞰清澈透明的水面。眼前出現一位身穿北宋官服、手拿酒盃的文人。忽而氣宇軒昂,詩文酬唱,忽而愁腸百結,酩酊大醉。
“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 這是北宋范仲淹《 岳陽 樓記》開篇之句。這一年,也是北宋詩人加中央機關幹部蘇舜欽倒霉的一年。當年,他剛剛受范仲淹推薦,當上了“進奏院”(相當於地方政府駐京辦) 主任,此時年方36歲,正當奮發有為。未想因一起公款吃喝案被貶。處分竟然是:開除公職,永不錄用。晴天一個 霹靂 ,蘇主任從此鬱郁寡歡,從京城 開封 放浪來到 蘇州 。
這一日拜訪學宮(應是今天的文廟所在),看到東邊一片綠樹鬱郁蔥蔥,高高的碼頭寬闊的水面,詢問附近老人,人說那是故五代吳越國王的貴戚,孫承佑的廢園。於是化四萬青錢買下,在北側的臨水處建了一座亭子,曰"滄浪亭"(“ 構亭北碕,號‘滄浪’焉 ” )。從此,他常輕裝便服,乘小船到亭上游玩。或把酒賦詩,或仰 天長 嘯,在這片森林中孤身一人盡情發泄。並寫下那篇才情並茂的美文《滄浪亭記》。
然而,這種精神狀態和生活方式,拿今天的生命科學觀點來看,卻是置生命於不顧,拿人生開玩笑。 三年後的慶歷八年(1048年),蘇舜欽終於鬱郁而終。那天夜裡,一顆耀眼的流星劃破夜空,落在滄浪亭旁。他的身後,留下了一座綿延千年的園林,一位士人高潔的品行,和一篇千古傳唱的美文。另外,還有朝廷的一紙聘書:復官為 湖州 長史。大約是辦公室主任的職位。"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蘇舜欽的內心深處,恐怕還是無法接受漁父的觀點。而他的好朋友,北宋文壇盟主歐陽修,卻是另一種人生態度。
歐陽修比蘇舜欽只大一歲,就在蘇舜欽被革職時,歐陽修也因參與推行慶歷新政而被貶,從京城來到 滁州 任太守。但他忙裡偷閑,不忘游山玩水喝酒吟詩,順帶寫出一篇千古流傳的《醉翁亭記 》。如今,試問誰人不知那句“環滁皆山也“?更有那游記的結尾,“ 要問太守是誰,是我廬陵人歐陽修也。” 更是心情放鬆、憨態可掬。當蘇舜欽將《滄浪亭記》寄給他後,他即以長詩《滄浪亭》唱和。詩中不僅充滿奔放的想象力,還以大哥哥一樣寬厚的詩句,溫言勸慰滿腹牢騷的小弟弟 ,讀來令人感慨:
《滄浪亭》 宋/歐陽修
子美寄我滄浪吟,邀我共作滄浪篇。滄浪有景不可到,使我東望心悠然。荒灣野水氣象古,高林翠阜相迴環。新篁抽筍添夏景,老枿亂髮爭春妍。水禽閑暇事高格,山鳥日夕相啾喧。不知此地幾興廢?仰視喬木皆蒼煙。堪嗟人跡到不遠,雖有來路曾無緣。窮奇極怪誰似子?搜索幽隱探神仙。初尋一徑入蒙密,豁目異境無窮邊。風高月白最宜夜,一片瑩凈鋪瓊田。清光不辨水與月,但見空碧涵漪漣。清風明月本無價,可惜只賣四萬錢!又疑此境天乞與,壯士憔悴天應憐。鴟夷古亦有獨往,江湖波濤渺翻天。崎嶇世路欲脫去,反以身試蛟龍淵。豈如扁舟任飄兀,紅蕖淥浪搖醉眠。丈夫身在豈長棄?新詩美酒聊窮年。雖然不許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間傳。 古樹蒼翠,隨處是山林野趣走出觀魚處,順著小徑依山而行。沿途經過閑吟亭、聞妙香室,便來到假山之南。這一帶集中了滄浪亭的主要建築,都是在清代興建。滄浪亭內古風盎然,一半得益於園中的古樹與翠竹。園中古樹,以香樟、楊樹、樸樹、櫸樹等為主,大都百歲以上,如蒼然老者。但滄浪亭以來已有千年,樹的壽命再長,也不可能千年不老。所以這些樹,應是後人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