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滄浪亭:一座有文脈的園林,一群官僚文人的故事
歸有光也寫了一篇《滄浪亭記》蘇舜欽之後,滄浪亭數易其主,到了元明時期,改為佛庵。史料記載,蘇舜欽辭世後,北宋末年滄浪亭由龔、章兩個家族各占一部。兩家都是當世豪強,各自建有龔園、章園。到了南宋,滄浪亭歸入韓世忠之手。如何 “歸”法?這個不便說。元明時期,滄浪亭成為廟觀,從私家園林轉變為寺廟園林。敬宗和尚在滄浪亭西邊建了妙隱庵,善 慶和 尚在滄浪亭東邊建了大雲庵,一時香火繚繞香客雲集,滄浪亭似乎被遺忘。其後,大雲庵的文瑛和尚,因欽佩蘇舜欽的氣節,著手重建滄浪亭。但忽忽已經五百年過去,蘇舜欽的滄浪亭已不復存在。一番辛苦之後,為紀念滄浪亭再現於世,文瑛和尚邀請了一位 蘇州 文人,請他再寫一篇《滄浪亭記》,成為又一篇有關滄浪亭的游記流傳下來。此文後來收入《古文觀止》,而這位文人叫歸有光。
歸有光是 蘇州 人,明代官員、散文家,著名古文家。雖學問極好但考運不佳,曾會試八次落第,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六十歲時方成進士,歷任知縣、通判等職,六年後病逝,為官僅僅六年。雖仕途短暫,但為官清廉剛直不阿。與仕途不順相比,歸有光在學術上頗有建樹,特別是,在散文領域取得了較高成就,在當時就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後人贊其散文為 “明文第一”。寫作《滄浪亭記》時,歸有光應是四十到五十歲,尚未中進士。一介無職文人,卻有俯看歷史之眼界,淡泊人生之胸懷。在他寫的《滄浪亭記》中,最後一段尤其令人擊掌:
(譯文)
“ ......歷史在變遷,朝代在更替。我曾登上姑蘇台,遠眺浩渺的五湖,蒼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建立的國家,闔閭、夫差爭奪的對象,子胥、文種、范蠡籌劃的事業,如今都已消失殆盡了。所以說,大雲庵和滄浪亭的興廢,又算得了什麼呢?雖然如此,錢鏐趁天下動亂,竊據權位,占有吳越,國富兵強,傳了四代。他的子孫親戚,也藉著權勢大肆揮霍,廣建宮館,盛極一時。而子美的滄浪亭,卻被和尚如此欽重。可見,士人要想垂名千載,不與吳越一起轉眼消失,是有原因的。”
窗前牆下,竹影婆娑滄浪亭中的植物,竹子最具特色。漫步園中,院牆下、漏窗外,小院中,竹影婆娑,且品種較多。有斑竹、毛環竹、紅殼竹、壽竹、孝順竹、黃桿京竹、紫竹、長葉苦竹等,據說有二十多種之多。自古文人愛竹,是借竹子的特征表明重視氣節操守。宦海沉浮,為保持氣節,以竹明志,最是適宜。蘇舜欽一生愛竹,寫下多篇詠嘆竹子的詩文。滄浪亭竹林密佈、竹影婆娑,也是繼承了蘇舜欽奠定的滄浪風格。
《滄浪亭懷貫之》蘇舜欽
滄浪獨步亦無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紅黯淡, 日光 穿竹翠玲瓏。
酒徒飄落風前燕,詩社凋零霜後桐。
君又暫來還徑往,醉吟誰復伴衰翁。
《滄浪亭》蘇舜欽
一逕抱幽山, 居然城市間。
高軒面 曲水 , 修竹慰愁顏。
跡與豺狼遠, 心隨魚鳥閑。
吾甘老此境, 無暇事機關。
《初晴游滄浪亭》蘇舜欽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雲濃暖弄陰晴。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宋犖奠定了滄浪亭的格局沿著石徑一路走到小 山南 面,從這個角度看山上的滄浪亭,綠樹掩映飛檐翹角,沒有人工雕飾,滿眼渾然天成,更覺古風盎然。趕快登上山去,瞻仰這座園林的的主角。亭子不大,朝北檐下石刻上,有 “滄浪亭” 三字,為清代國學大師俞樾所書。兩旁的 石柱 上有一副楹聯,上書:“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亭內有一張石桌和四個圓形石凳,看起來有些年頭。但據說蘇舜欽所建的滄浪亭里,是一張石棋桌,那肯定不是這一張了。亭子四周僅用條石擋住,多少可遮一點風雨。環顧亭子附近,除滿眼古樹翠竹外,只有山風颯颯,鳥雀孤鳴。此情此景,應是蘇舜欽刻意追求的意境吧。
蘇舜欽的滄浪亭原本建在在水邊,應是今天的觀魚處附近。大約七百年後的乾隆年間, 江蘇 巡撫宋犖感念蘇舜欽的品德與才華,著手修複滄浪亭。據宋犖的《重修滄浪亭記》記載,此時的園子已是一片野草荒冢,舊時的滄浪亭已不復辨認。宋犖不僅修複了園子,還將滄浪亭從水邊移到山上,讓滄浪亭頓生令世人景仰之意。又過一百八十年(1873年),另一位 江蘇 巡撫張樹聲再度重修,遂成今日之形狀。據說,亭中只有石桌石凳,還是宋犖時代留存下來的,其它皆為重置。另外,宋犖還將園門從南邊改到北邊,在葑溪上建一石橋與對岸相通。從此,山水滄浪的意境呼之欲出。滄浪亭能有今日之格局,宋犖功不可沒。
宋犖一生備受贊譽。與蘇舜欽相比,他的仕途實在是太順暢了。因他是官二代,14歲便入朝為三等侍衛,其後由於品行能力都好,所以一路升遷,最後升至吏部尚書。宋犖還被康熙表揚為 “清廉為天下巡撫第一”,可見是一位深受皇上賞識的臣子。
但不要以為宋犖僅是一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官員,他可是一位有情趣的人。何以見得?一是詩文俱佳著作等身,傳世之作有《綿津山人詩集》、《西陂類稿》、《漫堂墨品》、《筠廊偶筆》、《滄浪小志》、《江左十五子詩選》等。二是他也很會玩。例如在觀賞 蘇州 光福梅花時,留下 “香雪海” 三字,令光福成為尋梅勝景。 蘇州 至今還有眾多以香雪海命名的產品及酒家。至於碧螺春茶葉名字的由來,也與他有關。
另外,宋犖還有一絕:文物鑒賞。這一點他很自負,曾說:“餘嘗雲黑夜以書畫至,摩挲而嗅之,可辨真贗。” 摸一摸聞一聞,就知此物真假,你說厲害否?至於當時有人質疑:朝廷重臣,有這些愛好會不會玩物喪志?在《重修滄浪亭記》中,宋犖也有精彩的回答。
梁章鉅與五百名賢祠從滄浪亭走下來,向西南方稍走幾步,就來到一座祠堂。進門就看見一塊白匾,上書三個大字: “ 作之師 “。兩旁柱子上有一對楹聯:“百代集冠裳,爍古炳今,總不外綱常名教;三吳崇俎豆,維風勵俗,豈徒在科第文章。” 很大的一座廳堂里,牆上嵌滿了石刻,有人物頭像有文字介紹。最前面一方條石,上刻:“ 景行維賢” 四個字。原來,這就是滄浪亭另一個著名景點:五百名賢祠。
據室內資料介紹,牆上共有石碑125方,刻著歷史上為 蘇州 做出貢獻的594位名賢的頭像與業績。所謂” 作之師 “ ,就是為人師表之意。所謂 “ 景行維賢 ” ,就是“ 行為光明正大,道德操守高尚 ” 之意。一千年中,滄浪亭從私家園林轉變為寺觀園林。此時,又從寺觀園林,轉變為官署園林和公共園林。
佛界有五百羅漢, 蘇州 有五百賢人。這些名賢並非都是官員,他們涵蓋各個行業和道德節操等方面,包括政治、文學、忠節、循吏、經學、隱士、孝子、理學等。如政治家范仲淹、林則徐;文學家歐陽修、白居易;藝術家米芾、文徵明等。可見,五百名賢祠所弘揚的,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而這些道德規範,正是中華文化的DNA。五百名賢不僅是官員的表率,也是每一個 蘇州 人的榜樣。建這樣一座祠堂,其教化作用極其深刻。這麼好的創意,是誰提出來的呢?
五百名賢祠始創於 清道 光四年(1824年),由 江蘇 巡撫陶澍、布政使梁章鉅主持,四年後建成。當時所選賢人為周朝至清嘉慶年間570人。後祠堂毀於兵火。五十年之後的1873年, 江蘇 巡撫張樹聲重建滄浪亭時,增補林則徐等人,達到594人。現在, 蘇州 市已經將五百名賢祠作為廉政教育的課堂。
梁章鉅也是一位文人。前面說到的滄浪亭的楹聯:“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 ,就是出自他手,是他的 “ 集聯 ” 作品。所謂集聯,就是把不同人的詩句集成一副對聯。在這幅楹聯中,上聯,出自歐陽修的長詩《滄浪亭》,下聯,出自蘇舜欽的詩作《過 蘇州 》。兩個詩人、一對摯友的詩句,歷經八百年滄桑歲月後,被另一位詩人集成為一副對聯,而且對得如此絕妙,成就了詩壇的一段佳話。
梁章鉅為何如此有才?原來,他在為官之餘,還是一位楹聯大師,是 中國 楹聯學開山之祖。著有《楹聯叢話》、《楹聯續話》、《楹聯三話》、《巧對錄》等系列著作。林則徐曾誇他:當官的人里,沒人有你寫書多。梁章鉅退休後,還寫過一首有趣的《十字令》,揭露了官場中的一類人:
《十字令》(梁章鉅)
紅,
圓通,
路路通,
認識古董,
不怕大虧空,
圍棋馬釣中中,
梨園子弟殷勤奉,
衣服整齊言語從容,
主恩寵德滿口好稱頌,
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 張樹聲,最後一位大規模重修滄浪亭的官員今天我們見到的滄浪亭內的廳堂,大都由一位晚清 江蘇 巡撫 新建 或重修。據滄浪亭公眾號《滄浪亭導覽》介紹,面水軒、閑吟亭、聞妙香室、明道堂、看山樓、翠玲瓏、仰止亭、清香館、藕花水榭等,皆是由張樹聲修建或重建。張樹聲與李鴻章是同鄉,都是 合肥 老母雞。他也是李鴻章的老部下,淮軍的領軍人物。 同治十二年(1873年),張樹聲主導著手重建滄浪亭,除重建移至山頂的滄浪亭外,又在滄浪亭的舊址,即蘇舜欽建滄浪亭處 新建 觀魚處,目的是告訴游客:此處乃蘇子美當年所建滄浪亭之處,以為游客留個念想。觀魚處的匾額 “靜吟”,應是取自蘇舜欽的詩作《滄浪靜吟》 :
獨繞虛亭步石矼,靜中情味世無雙。
山蟬帶響穿疏戶,野蔓盤青入破窗。
二子逢時猶死餓,三閭遭逐便沈江。
我今飽食高眠外,唯恨醇醪不滿缸。
同年,張樹聲還在亭子的正南面, 新建 了明道堂。建此堂的的目的,是用於會文講學,也可以用於聚餐待客。“明道堂”之名,取自蘇舜欽《滄浪亭記》:
“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已明。” 由於明道堂阻擋了滄浪亭南望視線,又在不遠處的 “ 印心石屋 ” 之上,加建了兩層看山樓。登石階上到二層台閣,但見三面廊柱,一面敞開,內壁懸掛“看山樓”匾額。當年憑樓遠望,可見上 方山 、七子山、靈岩山。
張樹聲還重修了五百名賢祠,增補了一些賢人,人數從原來的570人增加到594人。經過這次修建,此時的滄浪亭,已經轉變為官署園林,兼具教化功能和接待功能。 張樹聲並不是文人,他是一員武將。在攻打太平軍的 蘇州 之戰中,張樹聲所率淮軍 “樹字營” 屢立戰功。1864年,湘軍曾國荃攻破天京,太平天國終被鎮壓。此間,張樹聲前後數十戰,因功從道員升至按察使。而修建滄浪亭是在1873年,也就是在李鴻章、張樹聲攻占 蘇州 數年之後。其後張樹聲一路升遷,官至兩廣總督、北洋大臣等。
有趣的是,張樹聲雖是武將,但其後人皆為文人。自張樹聲之孫張冀牖開始,張家後人開始讀書辦學,成為有新思想、有文化的大家族。張樹聲的孫子張冀牗,是 蘇州 九如 巷張家戶主,他曾開辦數所學校,最有名的是樂益女中。她的四個女兒個個不凡,被稱為 “ 合肥 張家四姐妹” 和 “ 最後的大家閨秀 ” 。
大姐張元和,精昆曲,夫君為昆曲名家顧傳玠。二姐張允和,擅詩書格律,嫁給語言學家周有光。三姐張兆和,英語系畢業,後成為名編輯,嫁給文學家沈從文。四妹張充和,工詩詞、擅書法、會丹青、通音律,夫君為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張家四姐妹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自辦家庭刊物《水》,可謂書卷飄香、文風蕩漾。 (資料來源:網上)
在藕花水榭品茶,為滄浪亭的歷史乾杯!一路觀看、拍照,終於來到大門西側的藕花水榭。這是一座自成一體的小院。院內植有松柏,以及臘梅、繡球等花草。水榭臨水一排是冰凌花窗。室內明亮整潔,現在闢為茶室。每次參觀這座園子,都感覺如同看了一部 蘇州 的歷史書,或上了一堂歷史課,身心既感充實又覺疲倦。於是點了一杯茶,靠窗坐了下來。細細回想一下,心中的疑問能否得到解答。
滄浪亭,在蘇舜欽之前和之後,有不少名人在此居住。而這些人都是非富即貴。或一方諸侯,或朝廷顯要,或手握兵權。而蘇舜欽只是一個潦倒失意的文人,且還是因罪被貶。然而,後世每一位修繕者都義無反顧,堅持按滄浪亭的意境修建完善。無數文人墨客來此緬懷憑吊,也多為蘇舜欽一人,這又是何道理?
其實,歸有光在《滄浪亭記》中,已經道出了答案:園如其人,沒有高潔的品行和崇高的道德,園子是不可能流傳百世的。因此可以說,滄浪亭是蘇舜欽與一群士人費時千年,合力打造的一座精神家園。它超越時間和空間為世人景仰,故而能夠薪火不滅,代代相傳。
想到這裡,忍不住端起茶杯,為滄浪亭的歷史,乾杯!
歸有光是 蘇州 人,明代官員、散文家,著名古文家。雖學問極好但考運不佳,曾會試八次落第,直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六十歲時方成進士,歷任知縣、通判等職,六年後病逝,為官僅僅六年。雖仕途短暫,但為官清廉剛直不阿。與仕途不順相比,歸有光在學術上頗有建樹,特別是,在散文領域取得了較高成就,在當時就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後人贊其散文為 “明文第一”。寫作《滄浪亭記》時,歸有光應是四十到五十歲,尚未中進士。一介無職文人,卻有俯看歷史之眼界,淡泊人生之胸懷。在他寫的《滄浪亭記》中,最後一段尤其令人擊掌:
(譯文)
“ ......歷史在變遷,朝代在更替。我曾登上姑蘇台,遠眺浩渺的五湖,蒼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建立的國家,闔閭、夫差爭奪的對象,子胥、文種、范蠡籌劃的事業,如今都已消失殆盡了。所以說,大雲庵和滄浪亭的興廢,又算得了什麼呢?雖然如此,錢鏐趁天下動亂,竊據權位,占有吳越,國富兵強,傳了四代。他的子孫親戚,也藉著權勢大肆揮霍,廣建宮館,盛極一時。而子美的滄浪亭,卻被和尚如此欽重。可見,士人要想垂名千載,不與吳越一起轉眼消失,是有原因的。”
窗前牆下,竹影婆娑滄浪亭中的植物,竹子最具特色。漫步園中,院牆下、漏窗外,小院中,竹影婆娑,且品種較多。有斑竹、毛環竹、紅殼竹、壽竹、孝順竹、黃桿京竹、紫竹、長葉苦竹等,據說有二十多種之多。自古文人愛竹,是借竹子的特征表明重視氣節操守。宦海沉浮,為保持氣節,以竹明志,最是適宜。蘇舜欽一生愛竹,寫下多篇詠嘆竹子的詩文。滄浪亭竹林密佈、竹影婆娑,也是繼承了蘇舜欽奠定的滄浪風格。
《滄浪亭懷貫之》蘇舜欽
滄浪獨步亦無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紅黯淡, 日光 穿竹翠玲瓏。
酒徒飄落風前燕,詩社凋零霜後桐。
君又暫來還徑往,醉吟誰復伴衰翁。
《滄浪亭》蘇舜欽
一逕抱幽山, 居然城市間。
高軒面 曲水 , 修竹慰愁顏。
跡與豺狼遠, 心隨魚鳥閑。
吾甘老此境, 無暇事機關。
《初晴游滄浪亭》蘇舜欽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雲濃暖弄陰晴。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宋犖奠定了滄浪亭的格局沿著石徑一路走到小 山南 面,從這個角度看山上的滄浪亭,綠樹掩映飛檐翹角,沒有人工雕飾,滿眼渾然天成,更覺古風盎然。趕快登上山去,瞻仰這座園林的的主角。亭子不大,朝北檐下石刻上,有 “滄浪亭” 三字,為清代國學大師俞樾所書。兩旁的 石柱 上有一副楹聯,上書:“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亭內有一張石桌和四個圓形石凳,看起來有些年頭。但據說蘇舜欽所建的滄浪亭里,是一張石棋桌,那肯定不是這一張了。亭子四周僅用條石擋住,多少可遮一點風雨。環顧亭子附近,除滿眼古樹翠竹外,只有山風颯颯,鳥雀孤鳴。此情此景,應是蘇舜欽刻意追求的意境吧。
蘇舜欽的滄浪亭原本建在在水邊,應是今天的觀魚處附近。大約七百年後的乾隆年間, 江蘇 巡撫宋犖感念蘇舜欽的品德與才華,著手修複滄浪亭。據宋犖的《重修滄浪亭記》記載,此時的園子已是一片野草荒冢,舊時的滄浪亭已不復辨認。宋犖不僅修複了園子,還將滄浪亭從水邊移到山上,讓滄浪亭頓生令世人景仰之意。又過一百八十年(1873年),另一位 江蘇 巡撫張樹聲再度重修,遂成今日之形狀。據說,亭中只有石桌石凳,還是宋犖時代留存下來的,其它皆為重置。另外,宋犖還將園門從南邊改到北邊,在葑溪上建一石橋與對岸相通。從此,山水滄浪的意境呼之欲出。滄浪亭能有今日之格局,宋犖功不可沒。
宋犖一生備受贊譽。與蘇舜欽相比,他的仕途實在是太順暢了。因他是官二代,14歲便入朝為三等侍衛,其後由於品行能力都好,所以一路升遷,最後升至吏部尚書。宋犖還被康熙表揚為 “清廉為天下巡撫第一”,可見是一位深受皇上賞識的臣子。
但不要以為宋犖僅是一位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官員,他可是一位有情趣的人。何以見得?一是詩文俱佳著作等身,傳世之作有《綿津山人詩集》、《西陂類稿》、《漫堂墨品》、《筠廊偶筆》、《滄浪小志》、《江左十五子詩選》等。二是他也很會玩。例如在觀賞 蘇州 光福梅花時,留下 “香雪海” 三字,令光福成為尋梅勝景。 蘇州 至今還有眾多以香雪海命名的產品及酒家。至於碧螺春茶葉名字的由來,也與他有關。
另外,宋犖還有一絕:文物鑒賞。這一點他很自負,曾說:“餘嘗雲黑夜以書畫至,摩挲而嗅之,可辨真贗。” 摸一摸聞一聞,就知此物真假,你說厲害否?至於當時有人質疑:朝廷重臣,有這些愛好會不會玩物喪志?在《重修滄浪亭記》中,宋犖也有精彩的回答。
梁章鉅與五百名賢祠從滄浪亭走下來,向西南方稍走幾步,就來到一座祠堂。進門就看見一塊白匾,上書三個大字: “ 作之師 “。兩旁柱子上有一對楹聯:“百代集冠裳,爍古炳今,總不外綱常名教;三吳崇俎豆,維風勵俗,豈徒在科第文章。” 很大的一座廳堂里,牆上嵌滿了石刻,有人物頭像有文字介紹。最前面一方條石,上刻:“ 景行維賢” 四個字。原來,這就是滄浪亭另一個著名景點:五百名賢祠。
據室內資料介紹,牆上共有石碑125方,刻著歷史上為 蘇州 做出貢獻的594位名賢的頭像與業績。所謂” 作之師 “ ,就是為人師表之意。所謂 “ 景行維賢 ” ,就是“ 行為光明正大,道德操守高尚 ” 之意。一千年中,滄浪亭從私家園林轉變為寺觀園林。此時,又從寺觀園林,轉變為官署園林和公共園林。
佛界有五百羅漢, 蘇州 有五百賢人。這些名賢並非都是官員,他們涵蓋各個行業和道德節操等方面,包括政治、文學、忠節、循吏、經學、隱士、孝子、理學等。如政治家范仲淹、林則徐;文學家歐陽修、白居易;藝術家米芾、文徵明等。可見,五百名賢祠所弘揚的,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而這些道德規範,正是中華文化的DNA。五百名賢不僅是官員的表率,也是每一個 蘇州 人的榜樣。建這樣一座祠堂,其教化作用極其深刻。這麼好的創意,是誰提出來的呢?
五百名賢祠始創於 清道 光四年(1824年),由 江蘇 巡撫陶澍、布政使梁章鉅主持,四年後建成。當時所選賢人為周朝至清嘉慶年間570人。後祠堂毀於兵火。五十年之後的1873年, 江蘇 巡撫張樹聲重建滄浪亭時,增補林則徐等人,達到594人。現在, 蘇州 市已經將五百名賢祠作為廉政教育的課堂。
梁章鉅也是一位文人。前面說到的滄浪亭的楹聯:“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 ” ,就是出自他手,是他的 “ 集聯 ” 作品。所謂集聯,就是把不同人的詩句集成一副對聯。在這幅楹聯中,上聯,出自歐陽修的長詩《滄浪亭》,下聯,出自蘇舜欽的詩作《過 蘇州 》。兩個詩人、一對摯友的詩句,歷經八百年滄桑歲月後,被另一位詩人集成為一副對聯,而且對得如此絕妙,成就了詩壇的一段佳話。
梁章鉅為何如此有才?原來,他在為官之餘,還是一位楹聯大師,是 中國 楹聯學開山之祖。著有《楹聯叢話》、《楹聯續話》、《楹聯三話》、《巧對錄》等系列著作。林則徐曾誇他:當官的人里,沒人有你寫書多。梁章鉅退休後,還寫過一首有趣的《十字令》,揭露了官場中的一類人:
《十字令》(梁章鉅)
紅,
圓通,
路路通,
認識古董,
不怕大虧空,
圍棋馬釣中中,
梨園子弟殷勤奉,
衣服整齊言語從容,
主恩寵德滿口好稱頌,
座上客常滿杯中酒不空! 張樹聲,最後一位大規模重修滄浪亭的官員今天我們見到的滄浪亭內的廳堂,大都由一位晚清 江蘇 巡撫 新建 或重修。據滄浪亭公眾號《滄浪亭導覽》介紹,面水軒、閑吟亭、聞妙香室、明道堂、看山樓、翠玲瓏、仰止亭、清香館、藕花水榭等,皆是由張樹聲修建或重建。張樹聲與李鴻章是同鄉,都是 合肥 老母雞。他也是李鴻章的老部下,淮軍的領軍人物。 同治十二年(1873年),張樹聲主導著手重建滄浪亭,除重建移至山頂的滄浪亭外,又在滄浪亭的舊址,即蘇舜欽建滄浪亭處 新建 觀魚處,目的是告訴游客:此處乃蘇子美當年所建滄浪亭之處,以為游客留個念想。觀魚處的匾額 “靜吟”,應是取自蘇舜欽的詩作《滄浪靜吟》 :
獨繞虛亭步石矼,靜中情味世無雙。
山蟬帶響穿疏戶,野蔓盤青入破窗。
二子逢時猶死餓,三閭遭逐便沈江。
我今飽食高眠外,唯恨醇醪不滿缸。
同年,張樹聲還在亭子的正南面, 新建 了明道堂。建此堂的的目的,是用於會文講學,也可以用於聚餐待客。“明道堂”之名,取自蘇舜欽《滄浪亭記》:
“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已明。” 由於明道堂阻擋了滄浪亭南望視線,又在不遠處的 “ 印心石屋 ” 之上,加建了兩層看山樓。登石階上到二層台閣,但見三面廊柱,一面敞開,內壁懸掛“看山樓”匾額。當年憑樓遠望,可見上 方山 、七子山、靈岩山。
張樹聲還重修了五百名賢祠,增補了一些賢人,人數從原來的570人增加到594人。經過這次修建,此時的滄浪亭,已經轉變為官署園林,兼具教化功能和接待功能。 張樹聲並不是文人,他是一員武將。在攻打太平軍的 蘇州 之戰中,張樹聲所率淮軍 “樹字營” 屢立戰功。1864年,湘軍曾國荃攻破天京,太平天國終被鎮壓。此間,張樹聲前後數十戰,因功從道員升至按察使。而修建滄浪亭是在1873年,也就是在李鴻章、張樹聲攻占 蘇州 數年之後。其後張樹聲一路升遷,官至兩廣總督、北洋大臣等。
有趣的是,張樹聲雖是武將,但其後人皆為文人。自張樹聲之孫張冀牖開始,張家後人開始讀書辦學,成為有新思想、有文化的大家族。張樹聲的孫子張冀牗,是 蘇州 九如 巷張家戶主,他曾開辦數所學校,最有名的是樂益女中。她的四個女兒個個不凡,被稱為 “ 合肥 張家四姐妹” 和 “ 最後的大家閨秀 ” 。
大姐張元和,精昆曲,夫君為昆曲名家顧傳玠。二姐張允和,擅詩書格律,嫁給語言學家周有光。三姐張兆和,英語系畢業,後成為名編輯,嫁給文學家沈從文。四妹張充和,工詩詞、擅書法、會丹青、通音律,夫君為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張家四姐妹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就自辦家庭刊物《水》,可謂書卷飄香、文風蕩漾。 (資料來源:網上)
在藕花水榭品茶,為滄浪亭的歷史乾杯!一路觀看、拍照,終於來到大門西側的藕花水榭。這是一座自成一體的小院。院內植有松柏,以及臘梅、繡球等花草。水榭臨水一排是冰凌花窗。室內明亮整潔,現在闢為茶室。每次參觀這座園子,都感覺如同看了一部 蘇州 的歷史書,或上了一堂歷史課,身心既感充實又覺疲倦。於是點了一杯茶,靠窗坐了下來。細細回想一下,心中的疑問能否得到解答。
滄浪亭,在蘇舜欽之前和之後,有不少名人在此居住。而這些人都是非富即貴。或一方諸侯,或朝廷顯要,或手握兵權。而蘇舜欽只是一個潦倒失意的文人,且還是因罪被貶。然而,後世每一位修繕者都義無反顧,堅持按滄浪亭的意境修建完善。無數文人墨客來此緬懷憑吊,也多為蘇舜欽一人,這又是何道理?
其實,歸有光在《滄浪亭記》中,已經道出了答案:園如其人,沒有高潔的品行和崇高的道德,園子是不可能流傳百世的。因此可以說,滄浪亭是蘇舜欽與一群士人費時千年,合力打造的一座精神家園。它超越時間和空間為世人景仰,故而能夠薪火不滅,代代相傳。
想到這裡,忍不住端起茶杯,為滄浪亭的歷史,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