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姑蘇1:姑蘇城外山塘街
姑蘇城外“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夜市賣菱藕,春船載綺羅。遙知未眠月,鄉思在漁歌。”這是唐代詩人杜荀鶴一首膾炙人口的小詩。
從小就喜歡 蘇州 的柔。不僅吳語很柔,春水很柔,在所聞所見的一切都有著幾分溫柔的氣息。不過來 蘇州 不下數十次了,為她寫游記還是第一遭。 就從去山塘街寫起吧。我每次去 蘇州 ,只去三四個地方,細細品賞。那年初冬季節,突然發興想去山塘街逛逛。為了逛街方便,我們特意在山塘街不遠的一家名叫茂苑綺羅·璞拾公館的酒店住了下來。酒店就在閶門外北碼頭 新建 的民國風情街上,一色青磚青瓦,有點兒古色古香。 走出酒店大門,便是一條彎彎的小街。青磚鋪地,路旁都是民國時代的建築,有茶館當鋪,也有公館小樓。雖然大都是後期模仿,可也有模有樣:石庫門,老虎窗,木柵門,都是那個時代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如果能穿上長衫,戴上禮帽,旁邊再跨一位身著旗袍,燙著長波浪的摩登女郎,來這裡走上一圈,朋友圈裡一曬,是否會贏得無數點贊呢? 記得 高陽 小說《胡雪岩》 閶門:昔日的繁華酒店就在城牆邊,走到閶門只需五分鐘。
閶門是姑蘇古城的八門之一,位於城 西北 。姑蘇城外水系縱橫,我們所在的北碼頭已經是姑蘇城外了,京杭大運河就從不遠處的山塘街順流南下,往西三公里就是寒山寺,江楓漁火,夜半鐘聲,也只有在這片水網如織的 蘇州 才有這般有詩情的意境。
當年閶門內外這條大街是非常繁華的,號稱吳中“一等富貴風流之地”。明朝那位點秋香的名士唐寅曾寫過小詩一首,稱頌閶門:“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更擅雄。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五更市賣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
當然,一般畫師是很難將古代閶門的繁華場景全部畫出來的;不過皇家畫師就另當別論了!兩百多年後,清代宮廷畫師徐揚創作了十二米長的《姑蘇繁華圖》長捲,其中出閶門走山塘街到虎丘,可是全畫的重頭戲,把“商賈雲屯,市廛鱗列”描繪得淋漓盡致,抵得上當年柳永之稱贊南宋的 杭州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市列珠璣,戶盈羅綺”。 如今,卻已經人非物也非了。 蘇州 古城牆和古城門保留得最完好的是西南角上的盤門;而閶門這片,城牆雖然重新得以修繕,可維護得不夠好。我竟然在城樓下麵轉了兩圈才找到上樓的小門;一路走上去那種荒蕪凄涼的感覺,與一牆之隔的喧囂有著天壤之別。
城牆和城樓應該修繕時間都不久,只是沒什麼人上來。四周寂靜荒涼,正適合那份憑吊的心情。
兩千五百年前的吳越爭霸正發生在這片地界。越國都城是如今的 浙江 紹興 ,而吳國都城正是這座古城。當年吳王夫差在伍子胥的輔佐下打敗越國,活捉勾踐,卻心慈手軟放虎歸山;伍子胥勸阻無效反被姦臣陷害賜死;臨死前他憤恨地要求家人,在他死後挖出他的眼睛掛在城門上,讓他看著越國軍隊殺進吳國。
我不由得下意識地伸頭看看那暗灰色的城樓,是否能找到伍子胥的痕跡。後來再一想,當年勾踐卧薪嘗膽後回來複仇,一定從東面殺來;所以伍子胥的眼睛要掛也得掛在東門! 留園:三五步行遍天下考慮到逛山塘街最好在傍晚時分,逛完了正好吃飯,所以我們先去了附近的留園。
蘇州 是我國 江南 私家園林保留得最為完整的地方。雖然經歷了多少次戰亂,如今大約還有十多處園子能夠供游人觀賞;世人按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順序,選出了最典型的四個園子,稱為“ 蘇州 四大園林”:滄浪亭, 獅子 林,拙政園和留園。 留園因為幸免於戰火,在晚清時期又一直得到修繕擴建,一度還歸在盛宣懷名下,成為“吳中名園之冠”,所以其現存的建築風格是清代的。與其他幾個園子相比較,留園顯得特別精緻。 進園一條走廊,穿過幾個半隔的小空間,眼前豁然開朗。一汪秋水,周圍亭台樓閣,掩映在綠蔭叢中,疊山飛瀑,更顯得高低動靜錯落有致。 西北 角是座假山, 黃石 堆砌,雄渾古樸;東南面是一片精巧的建築,有軒有亭還有樓,還冠以那些充滿詩意的名稱。 總共這麼一個小池塘,還設計出不同的觀賞路徑。可以從一條半隔的走廊掠過,池塘邊的風景忽隱忽現;可以沿著池塘彎曲的小徑走過,腳下是光溜溜的青石;還可以從一座曲橋斜穿而過,置身於水面之上。這便是我國古代的造園藝術,游覽者移步換景,能夠細細品嘗。 東區最有名的是那塊被稱為“冠雲峰”的 太湖 石。這塊奇石身材婀娜,漏、瘦、皺、透,四字具備,據說是北宋宮廷徵集遺物,也就是宋徽宗時期“花石綱”選中的佳品,最後沒有來得及送進京城的。距今有九百年壽命了。 “冠雲峰”是如今公認的 江南 三 大名 石之一。還有兩塊,一塊是在 上海 豫園的玉玲瓏,另一塊在 杭州 西湖的鄒雲峰,都精緻奇妙;以冠雲峰為最高。 山塘街:姑蘇白堤山塘街是因這條山塘河而命名。唐朝白居易曾任 蘇州 刺史,對 蘇州 城外 西北 河道進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開挖成直河,由閶門外的護城河一直修到 西北 方向的虎丘山麓,稱山塘河,便於行舟。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長堤,長堤寬闊成路,也直通虎丘。堤長七華裡,又稱七里山塘,也稱“白公堤”。所以我們只知道 杭州 西湖有條白堤,其實這裡也有條白堤,就是如今的山塘街了。 山塘街頭建有唐少傅白公祠,以紀念白居易為 蘇州 城市建設所做的貢獻。白居易一生幾起幾落,始終把孟子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人生信條,高居廟堂則為國家分憂,下放地方則為百姓謀福,退隱江湖則也能飲酒作詩。
當然,他還是很有福氣的。被貶地方大都是好地方—— 蘇州 杭州 !他也為此添磚加瓦,讓蘇杭變得更像天堂。 黃昏時分,夕陽斜照,那狹窄彎曲的河道,配上斑駁的粉牆,讓人感受著歲月的滄桑。
其實, 蘇州 最繁華的時期是在明清之際, 上海 開埠前。那時, 江南 魚米之鄉,文采薈萃之地,以 南京 蘇州 為最。而閶門外這片是 蘇州 最繁華的地域。可以想象,當年七里山塘這裡,應是與《清明上河圖》里的場景有的一比。
鴉片戰爭後, 中國 被迫對外開放。 上海 廈門 這樣的沿海小縣,從邊緣的蠻夷之地一躍而成為國際化窗口,新經濟的示範區;而 南京 蘇州 這些原先的一流富貴風流地“退居二線”。 如今的山塘街是一條帶有民俗風情的商業街。青石板大街的兩旁,都是當地小吃和一些旅游商品。漫無目的地逛著一個挨著一個的商鋪,時而走上一座石橋,看看山塘河兩邊的古老民宅,那一串串的紅燈籠更增添幾分往日情懷。
肚子餓了,可以進一家像松鶴樓這樣的大飯館一本正經大吃一頓,也可以沿街一路吃過去,海棠糕,生煎包,鴨血湯,臭豆腐,很容易就吃到飽了。
從小就喜歡 蘇州 的柔。不僅吳語很柔,春水很柔,在所聞所見的一切都有著幾分溫柔的氣息。不過來 蘇州 不下數十次了,為她寫游記還是第一遭。 就從去山塘街寫起吧。我每次去 蘇州 ,只去三四個地方,細細品賞。那年初冬季節,突然發興想去山塘街逛逛。為了逛街方便,我們特意在山塘街不遠的一家名叫茂苑綺羅·璞拾公館的酒店住了下來。酒店就在閶門外北碼頭 新建 的民國風情街上,一色青磚青瓦,有點兒古色古香。 走出酒店大門,便是一條彎彎的小街。青磚鋪地,路旁都是民國時代的建築,有茶館當鋪,也有公館小樓。雖然大都是後期模仿,可也有模有樣:石庫門,老虎窗,木柵門,都是那個時代中西結合的建築風格。如果能穿上長衫,戴上禮帽,旁邊再跨一位身著旗袍,燙著長波浪的摩登女郎,來這裡走上一圈,朋友圈裡一曬,是否會贏得無數點贊呢? 記得 高陽 小說《胡雪岩》 閶門:昔日的繁華酒店就在城牆邊,走到閶門只需五分鐘。
閶門是姑蘇古城的八門之一,位於城 西北 。姑蘇城外水系縱橫,我們所在的北碼頭已經是姑蘇城外了,京杭大運河就從不遠處的山塘街順流南下,往西三公里就是寒山寺,江楓漁火,夜半鐘聲,也只有在這片水網如織的 蘇州 才有這般有詩情的意境。
當年閶門內外這條大街是非常繁華的,號稱吳中“一等富貴風流之地”。明朝那位點秋香的名士唐寅曾寫過小詩一首,稱頌閶門:“世間樂土是吳中,中有閶門更擅雄。翠袖三千樓上下,黃金百萬水西東。五更市賣何曾絕,四遠方言總不同。若使畫師描作畫,畫師應道畫難工。”
當然,一般畫師是很難將古代閶門的繁華場景全部畫出來的;不過皇家畫師就另當別論了!兩百多年後,清代宮廷畫師徐揚創作了十二米長的《姑蘇繁華圖》長捲,其中出閶門走山塘街到虎丘,可是全畫的重頭戲,把“商賈雲屯,市廛鱗列”描繪得淋漓盡致,抵得上當年柳永之稱贊南宋的 杭州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市列珠璣,戶盈羅綺”。 如今,卻已經人非物也非了。 蘇州 古城牆和古城門保留得最完好的是西南角上的盤門;而閶門這片,城牆雖然重新得以修繕,可維護得不夠好。我竟然在城樓下麵轉了兩圈才找到上樓的小門;一路走上去那種荒蕪凄涼的感覺,與一牆之隔的喧囂有著天壤之別。
城牆和城樓應該修繕時間都不久,只是沒什麼人上來。四周寂靜荒涼,正適合那份憑吊的心情。
兩千五百年前的吳越爭霸正發生在這片地界。越國都城是如今的 浙江 紹興 ,而吳國都城正是這座古城。當年吳王夫差在伍子胥的輔佐下打敗越國,活捉勾踐,卻心慈手軟放虎歸山;伍子胥勸阻無效反被姦臣陷害賜死;臨死前他憤恨地要求家人,在他死後挖出他的眼睛掛在城門上,讓他看著越國軍隊殺進吳國。
我不由得下意識地伸頭看看那暗灰色的城樓,是否能找到伍子胥的痕跡。後來再一想,當年勾踐卧薪嘗膽後回來複仇,一定從東面殺來;所以伍子胥的眼睛要掛也得掛在東門! 留園:三五步行遍天下考慮到逛山塘街最好在傍晚時分,逛完了正好吃飯,所以我們先去了附近的留園。
蘇州 是我國 江南 私家園林保留得最為完整的地方。雖然經歷了多少次戰亂,如今大約還有十多處園子能夠供游人觀賞;世人按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順序,選出了最典型的四個園子,稱為“ 蘇州 四大園林”:滄浪亭, 獅子 林,拙政園和留園。 留園因為幸免於戰火,在晚清時期又一直得到修繕擴建,一度還歸在盛宣懷名下,成為“吳中名園之冠”,所以其現存的建築風格是清代的。與其他幾個園子相比較,留園顯得特別精緻。 進園一條走廊,穿過幾個半隔的小空間,眼前豁然開朗。一汪秋水,周圍亭台樓閣,掩映在綠蔭叢中,疊山飛瀑,更顯得高低動靜錯落有致。 西北 角是座假山, 黃石 堆砌,雄渾古樸;東南面是一片精巧的建築,有軒有亭還有樓,還冠以那些充滿詩意的名稱。 總共這麼一個小池塘,還設計出不同的觀賞路徑。可以從一條半隔的走廊掠過,池塘邊的風景忽隱忽現;可以沿著池塘彎曲的小徑走過,腳下是光溜溜的青石;還可以從一座曲橋斜穿而過,置身於水面之上。這便是我國古代的造園藝術,游覽者移步換景,能夠細細品嘗。 東區最有名的是那塊被稱為“冠雲峰”的 太湖 石。這塊奇石身材婀娜,漏、瘦、皺、透,四字具備,據說是北宋宮廷徵集遺物,也就是宋徽宗時期“花石綱”選中的佳品,最後沒有來得及送進京城的。距今有九百年壽命了。 “冠雲峰”是如今公認的 江南 三 大名 石之一。還有兩塊,一塊是在 上海 豫園的玉玲瓏,另一塊在 杭州 西湖的鄒雲峰,都精緻奇妙;以冠雲峰為最高。 山塘街:姑蘇白堤山塘街是因這條山塘河而命名。唐朝白居易曾任 蘇州 刺史,對 蘇州 城外 西北 河道進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開挖成直河,由閶門外的護城河一直修到 西北 方向的虎丘山麓,稱山塘河,便於行舟。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長堤,長堤寬闊成路,也直通虎丘。堤長七華裡,又稱七里山塘,也稱“白公堤”。所以我們只知道 杭州 西湖有條白堤,其實這裡也有條白堤,就是如今的山塘街了。 山塘街頭建有唐少傅白公祠,以紀念白居易為 蘇州 城市建設所做的貢獻。白居易一生幾起幾落,始終把孟子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作為人生信條,高居廟堂則為國家分憂,下放地方則為百姓謀福,退隱江湖則也能飲酒作詩。
當然,他還是很有福氣的。被貶地方大都是好地方—— 蘇州 杭州 !他也為此添磚加瓦,讓蘇杭變得更像天堂。 黃昏時分,夕陽斜照,那狹窄彎曲的河道,配上斑駁的粉牆,讓人感受著歲月的滄桑。
其實, 蘇州 最繁華的時期是在明清之際, 上海 開埠前。那時, 江南 魚米之鄉,文采薈萃之地,以 南京 蘇州 為最。而閶門外這片是 蘇州 最繁華的地域。可以想象,當年七里山塘這裡,應是與《清明上河圖》里的場景有的一比。
鴉片戰爭後, 中國 被迫對外開放。 上海 廈門 這樣的沿海小縣,從邊緣的蠻夷之地一躍而成為國際化窗口,新經濟的示範區;而 南京 蘇州 這些原先的一流富貴風流地“退居二線”。 如今的山塘街是一條帶有民俗風情的商業街。青石板大街的兩旁,都是當地小吃和一些旅游商品。漫無目的地逛著一個挨著一個的商鋪,時而走上一座石橋,看看山塘河兩邊的古老民宅,那一串串的紅燈籠更增添幾分往日情懷。
肚子餓了,可以進一家像松鶴樓這樣的大飯館一本正經大吃一頓,也可以沿街一路吃過去,海棠糕,生煎包,鴨血湯,臭豆腐,很容易就吃到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