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吳哥,來一場穿越千年的時空對話
↑周薩神廟 從LP的介紹來看,就知道一般 中國 人都會來周薩神殿,畢竟,是祖國認領修複的寺廟。寺廟不大,進去轉一圈大概20分鐘都不用,和旁邊的托瑪農神廟是姊妹殿,所以,我們沒去托瑪農。 ↑周薩神廟 途經站:塔高寺(Ta Keo)
從周薩神殿出來不久,到達塔高寺,這是第一座完全使用砂岩修建而成的吳哥寺廟,可惜的是,它未完成。據說,如果它最終被建成的話,無疑是吳哥最精緻的建築之一,可惜,沒有如果。對於未完成的原因,至今也沒有定論。我們沒有往上爬,只在下麵看了看。 這種五座塔的廟,在吳哥是很常見的形式:
↑茶膠寺 離開塔高寺,在斜對面的一家商店買水。被萌萌噠小女孩萌到,偷拍了一張~ ↑吳哥窟 下一站終於要去萬眾期待的塔布隆啦!
第四站:塔布隆寺(Ta Prohm)
LP上這麼介紹:如果說 吳哥窟 、巴戎寺和其他寺廟是古代高棉人藝術天賦的見證的話,那麼塔布隆寺則讓人們感受到了令人敬畏的叢林的力量和其頑強的生命力。在這座古老的遺跡上體現出一種富有詩意的循環。
時值正午,塔布 隆里 面的 大樹 ,正好給了我們一絲庇蔭。 ↑塔布籠寺 關於塔布隆,LP的那段話是很好的詮釋,這自然與建築的相生相依,這漫長歲月的互相糾纏,給了它一絲神秘的色彩。這是一個人類在自然中建造,自然在建築中生長的博弈,最後的結果,大概是再一起回歸塵土,一切回歸原始。
自然,總有本事,自我修複,所以,我們敬畏它。
建築與樹,相生相依: ↑塔布籠寺 ↑塔布籠寺 ↑塔布籠寺 ↑塔布籠寺 綠植與石塊,不知道是誰征服了誰 ↑塔布籠寺 塔布隆寺很大,有庭院,有迴廊,每當你以為這便是盡頭時,穿過一扇門,便又豁然開朗,頗有 中國 庭院的味道。 ↑塔布籠寺 在欣賞建築與自然相伴的和諧時,不要忘了牆上精美的Lakshmi雕刻 ↑塔布籠寺 在塔布隆寺悠閑的享受著陰涼,樹木遮擋住太陽,只偶爾有陽光透過樹的縫隙灑下,仿佛連時間都走的慢了一些。
在寺里找了臺階席地而坐,休整片刻後,依依不捨的離開這裡。
第五站:豆蔻寺/克拉凡寺 (Prasat Kravan)
豆蔻寺是一個初見並不起眼的寺廟,所以,我們到達時,相比剛剛塔布隆的人潮擁擠,這裡幾乎沒有游客。 ↑豆蔻寺 ↑豆蔻寺 LP是這麼介紹它的:它的外觀並不起眼,在塔內的磚刻才是豆蔻寺被隱藏的財寶。
最大的中央塔內有毗濕奴雕像,後牆上的神像長著八條手臂,在左牆上的畫面中,他邁了三大步,收回了世界;而右牆上的毗濕奴則騎著Garuda。 ↑豆蔻寺 塔內的Lakshmi雕像: ↑豆蔻寺 在豆蔻寺慢慢欣賞完牆內雕刻後,我們終於要回到今天起點的地方—小吳哥,入內參觀它的美。
第六站:回到開始的地方—小吳哥(Angkor Wat)
LP關於小吳哥的介紹: 吳哥窟 其實就是人間天堂。吳哥是 印度 教 須彌山 (Mt Meru)的世俗代表,是遠古諸神居住的地方。“寺廟之城” 吳哥窟 是創造性的野心和精神信仰完美結合的產物。
吳哥窟 在很多地方有別於吳哥的其他寺廟,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它面向西方。西方象徵著死亡,於是很多學者曾推斷 吳哥窟 最初可能是作為一座墳墓而存在的。這一觀點得到了寺內精美的淺浮雕的印證,它們都是按逆時針方向設計的,這是古代 印度 葬禮的習慣。 到達小吳哥已經是下午最熱的時候,小吳哥前面長長的引道,此刻變成巨大的考驗!因為,引道上毫無遮擋,只偶爾有幾棵棕櫚樹,投下一小片陰涼。
我們開玩笑說,大概這長長的引道,是為了要考驗來者,如果沒有足夠的毅力,就被這辣人的太陽打敗了。 ↑吳哥窟 ↑吳哥窟 看見有穿著僧袍的僧人,不知道是不是來朝拜。 ↑吳哥窟 引道兩邊有臺階可以下去,兩側的建築是舊時的藏書閣。 ↑吳哥窟 漸漸走近,白天的吳哥相比早晨的吳哥,少了些許神秘,多了一份恢弘。 ↑吳哥窟 走到第一個Gopura,坐下來避避陰休息一會。發現一個已經睡著的小女孩~不知道,她在做什麼夢? ↑吳哥窟 休息時拍的迴廊 ↑吳哥窟 到達第一層迴廊,這一層因為有很多浮雕,既有 印度 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裡面的故事,也有現實的戰爭。可以慢慢繞一圈欣賞。 LP上有關於各個浮雕的位置和介紹~ ↑吳哥窟 剛到達迴廊沒多久,剛剛還艷 陽高 照的天,突如其來下雨了,感謝幸運女神的眷顧! ↑吳哥窟 攪動乳海:去到吳哥,你會發現,攪動乳海,無處不在,大概是最好辨認的浮雕了吧! ↑吳哥窟 神和魔鬼之戰:毗濕奴的手臂和他的坐騎鳥神Garuda很好辨認! ↑吳哥窟 蘇利耶跋摩二世的軍隊: ↑吳哥窟 慢慢在迴廊走著,和剛剛的人聲漸遠,有些人大概沒有時間停下來繞一圈來看看這些雕刻!拿著LP和吳哥之美比照著,為每識別出一幅雕刻而欣喜,仿佛找到了小時候做猜字游戲的樂趣。
↑吳哥窟 如果你來到小吳哥,放慢你的腳步,這第一層的迴廊,值得你細細品味,一定不會失望。
走累了,就坐在臺階上,吹吹風,看看天,遠處偶爾看到有人捧著書在閱讀,享受一下這悠閑的慢節奏。 ↑吳哥窟
從周薩神殿出來不久,到達塔高寺,這是第一座完全使用砂岩修建而成的吳哥寺廟,可惜的是,它未完成。據說,如果它最終被建成的話,無疑是吳哥最精緻的建築之一,可惜,沒有如果。對於未完成的原因,至今也沒有定論。我們沒有往上爬,只在下麵看了看。 這種五座塔的廟,在吳哥是很常見的形式:
↑茶膠寺 離開塔高寺,在斜對面的一家商店買水。被萌萌噠小女孩萌到,偷拍了一張~ ↑吳哥窟 下一站終於要去萬眾期待的塔布隆啦!
第四站:塔布隆寺(Ta Prohm)
LP上這麼介紹:如果說 吳哥窟 、巴戎寺和其他寺廟是古代高棉人藝術天賦的見證的話,那麼塔布隆寺則讓人們感受到了令人敬畏的叢林的力量和其頑強的生命力。在這座古老的遺跡上體現出一種富有詩意的循環。
時值正午,塔布 隆里 面的 大樹 ,正好給了我們一絲庇蔭。 ↑塔布籠寺 關於塔布隆,LP的那段話是很好的詮釋,這自然與建築的相生相依,這漫長歲月的互相糾纏,給了它一絲神秘的色彩。這是一個人類在自然中建造,自然在建築中生長的博弈,最後的結果,大概是再一起回歸塵土,一切回歸原始。
自然,總有本事,自我修複,所以,我們敬畏它。
建築與樹,相生相依: ↑塔布籠寺 ↑塔布籠寺 ↑塔布籠寺 ↑塔布籠寺 綠植與石塊,不知道是誰征服了誰 ↑塔布籠寺 塔布隆寺很大,有庭院,有迴廊,每當你以為這便是盡頭時,穿過一扇門,便又豁然開朗,頗有 中國 庭院的味道。 ↑塔布籠寺 在欣賞建築與自然相伴的和諧時,不要忘了牆上精美的Lakshmi雕刻 ↑塔布籠寺 在塔布隆寺悠閑的享受著陰涼,樹木遮擋住太陽,只偶爾有陽光透過樹的縫隙灑下,仿佛連時間都走的慢了一些。
在寺里找了臺階席地而坐,休整片刻後,依依不捨的離開這裡。
第五站:豆蔻寺/克拉凡寺 (Prasat Kravan)
豆蔻寺是一個初見並不起眼的寺廟,所以,我們到達時,相比剛剛塔布隆的人潮擁擠,這裡幾乎沒有游客。 ↑豆蔻寺 ↑豆蔻寺 LP是這麼介紹它的:它的外觀並不起眼,在塔內的磚刻才是豆蔻寺被隱藏的財寶。
最大的中央塔內有毗濕奴雕像,後牆上的神像長著八條手臂,在左牆上的畫面中,他邁了三大步,收回了世界;而右牆上的毗濕奴則騎著Garuda。 ↑豆蔻寺 塔內的Lakshmi雕像: ↑豆蔻寺 在豆蔻寺慢慢欣賞完牆內雕刻後,我們終於要回到今天起點的地方—小吳哥,入內參觀它的美。
第六站:回到開始的地方—小吳哥(Angkor Wat)
LP關於小吳哥的介紹: 吳哥窟 其實就是人間天堂。吳哥是 印度 教 須彌山 (Mt Meru)的世俗代表,是遠古諸神居住的地方。“寺廟之城” 吳哥窟 是創造性的野心和精神信仰完美結合的產物。
吳哥窟 在很多地方有別於吳哥的其他寺廟,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它面向西方。西方象徵著死亡,於是很多學者曾推斷 吳哥窟 最初可能是作為一座墳墓而存在的。這一觀點得到了寺內精美的淺浮雕的印證,它們都是按逆時針方向設計的,這是古代 印度 葬禮的習慣。 到達小吳哥已經是下午最熱的時候,小吳哥前面長長的引道,此刻變成巨大的考驗!因為,引道上毫無遮擋,只偶爾有幾棵棕櫚樹,投下一小片陰涼。
我們開玩笑說,大概這長長的引道,是為了要考驗來者,如果沒有足夠的毅力,就被這辣人的太陽打敗了。 ↑吳哥窟 ↑吳哥窟 看見有穿著僧袍的僧人,不知道是不是來朝拜。 ↑吳哥窟 引道兩邊有臺階可以下去,兩側的建築是舊時的藏書閣。 ↑吳哥窟 漸漸走近,白天的吳哥相比早晨的吳哥,少了些許神秘,多了一份恢弘。 ↑吳哥窟 走到第一個Gopura,坐下來避避陰休息一會。發現一個已經睡著的小女孩~不知道,她在做什麼夢? ↑吳哥窟 休息時拍的迴廊 ↑吳哥窟 到達第一層迴廊,這一層因為有很多浮雕,既有 印度 史詩《羅摩衍那》《摩訶婆羅多》裡面的故事,也有現實的戰爭。可以慢慢繞一圈欣賞。 LP上有關於各個浮雕的位置和介紹~ ↑吳哥窟 剛到達迴廊沒多久,剛剛還艷 陽高 照的天,突如其來下雨了,感謝幸運女神的眷顧! ↑吳哥窟 攪動乳海:去到吳哥,你會發現,攪動乳海,無處不在,大概是最好辨認的浮雕了吧! ↑吳哥窟 神和魔鬼之戰:毗濕奴的手臂和他的坐騎鳥神Garuda很好辨認! ↑吳哥窟 蘇利耶跋摩二世的軍隊: ↑吳哥窟 慢慢在迴廊走著,和剛剛的人聲漸遠,有些人大概沒有時間停下來繞一圈來看看這些雕刻!拿著LP和吳哥之美比照著,為每識別出一幅雕刻而欣喜,仿佛找到了小時候做猜字游戲的樂趣。
↑吳哥窟 如果你來到小吳哥,放慢你的腳步,這第一層的迴廊,值得你細細品味,一定不會失望。
走累了,就坐在臺階上,吹吹風,看看天,遠處偶爾看到有人捧著書在閱讀,享受一下這悠閑的慢節奏。 ↑吳哥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