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東京的“New”與“Old“
身為多年的設計師,無論在求學的過程中,還是工作的創作過程中,都會接觸到很多的 日本 設計大師,耳熟能詳的有 深澤 直人、原研哉、隈研吾、佐藤可士和、三宅一生、村上隆……他們的設計理念和精神在影響這個世界,尊重他們的設計文化,體驗 東京 的“創新”和“傳統”就是此次之行的一個感悟。 從香港起飛一直盯著颱風預報,24號颱風的運動軌跡就是沿著此次的行程貫穿 東京 ,總在擔心是不是可以按時起飛,抵達目的地之後是否還有1~2天需要待在酒店內躲避風雨。好在 香港 的航班準點,但從廊橋向外望去,天空灰濛蒙的。 ↑香港國際機場 抵達東京中午抵達 東京 成田機場,在上接駁車之前為航班在此拍攝定妝照,天空的蔚藍和 香港 行程鮮明對比,接機的小竇說昨晚颱風剛過,聲音還是很可怕的。 ↑成田國際機場 東京的“Old”酒店就在 東京 千代田區皇居北面1公里的地方,所以早晨可以散步到皇居外苑,皇居大部份地方均不對公眾開放,只有東面的皇居東御苑開放予游客參觀。皇居內部每年開放兩次,分別在日皇誕生日及新年(1月2日)。東御苑是皇室的大花園,可以一邊散步一邊觀賞許多歷史建築和庭院風景。而位於 西北 邊的千鳥之淵是 東京 著名的賞櫻點,旁邊就是北之丸公園,有許多市民在此跑步、騎車或是散步休閑。
在明治維新,江戶幕府結束並由明治天皇取回管治權後, 日本 首都由 京都 遷移至江戶,並易名為 東京 ,前江戶城則被改成為天皇的居所。由1888年至1948年皇居的正式名稱是宮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皇居曾受到美軍的轟炸,至1968年依據原貌重建。 ↑皇居 ↑皇居 明治神宮是位於 日本 東京 都澀谷區代代木的神社,供奉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是 日本 神道的重要神社。
神宮地處 東京 市中心,占地70公頃,緊鄰新宿商業區,占據了從代代木到原宿之間的整片地帶,是 東京 市中心最大的一塊綠地。創建當初,為實現百年後形成自然林的目標,當時的學者就植樹對象展開了討論,最終根據 東京 的氣候環境條件,放棄了伊勢神宮常見的杉樹、檜樹方案,採用了以椎樹、橡樹等常綠闊葉樹為主的方案。林區僅用50年就提前達成目標,進入自然林狀態,受到世界矚目。 ↑明治神宮 南參道盡頭兩旁各有一列酒桶:左列是西方葡萄酒酒桶,右列是 日本 清酒酒桶。 ↑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 日本 服飾最主要就是和服,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 日本 歷史上曾定桔黃色、深紅色、青色、深紫色分別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親王的禮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尤其深紅色和深紫色,更不准皇室以外的人使用,這種規定一直持續到1945年。在 日本 的一些地方穿著和服時,非隆重儀式,一般不選用白色和紅色。因為:白色代表神聖、純潔;紅色則象徵著魔力。 ↑淺草寺 ↑淺草寺 ↑淺草寺 東京的“New”銀座在 東京 中央區,號稱“ 亞洲 最昂貴的地方”,銀座分為銀座一丁目(類似於漢語里“街”)至銀座八丁目,銀座四丁目與銀座五丁目之間被晴海街所分隔,全部8個丁目由中央大道貫通。17 世紀初葉這裡開設了第一家店,隨後在在新橋與京橋兩橋間,形成了繁盛的商業區,成為 東京 其中一個代表性地區,同時也是 日本 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區。
象徵 日本 自然、歷史、現代的三大景點( 富士山 , 京都 ,銀座)之一的銀座,與 巴黎 的香榭麗舍大道, 紐約 的第五大道併列為世界三大繁華中心。銀座兩旁人行道寬闊,每逢周末,車輛禁止通行,變成人潮擁擠的步行商業街。 ↑銀座 ↑銀座 ↑銀座 表參道最初只是明治神宮正面參拜的道路,後來擴展到周邊區域併成為時尚的發祥地。主要道路是從神宮前十字路口延伸至青山路口(表參道地鐵站)的一段,集中了Louis Vuitton、Prada、Dior、Dolce & Gabbana等眾多大牌店,還有些風格獨特的設計師店。長約1公里的道路被濃密的樹蔭覆蓋,非常宜人,走在其中可以看到許多風格迥異的建築,很有意思。
神宮前十字路口處有一家東急Plaza,是比較大眾化的商場,入口處的電梯很特別,被不規則的鏡面玻璃包圍,無論是在商場外面還是站在電梯上,都會看到鏡子折射出如萬花筒般的景象,現代感十足。 ↑表參道 表參道、原宿、澀谷、代官山是 東京 的四個主要特色街頭時裝店的聚集地,表參道廣場為 日本 著名設計師安藤忠雄設計,可以說表參道是世界品牌的 亞洲 展覽中心。 ↑表參道 ↑表參道 ↑表參道 ↑表參道 東京“New”的新探索日本 在新文化方面的探索一直很踴躍,小時候看的“超級變、變、變”就是一個全民的鼓勵。此次參觀了 東京 的三座著名美術館,根津美術館、21_21 Design Sight、新國立美術館。
根津美術館於1940年創立,第二年開館,收藏了實業家根津嘉一朗收集的以古代美術品和茶器為中心的7,000件藝術品,以茶道用具和佛教美術作品最為著稱。其中包括國寶7件,重要文化財產81件,重要美術品99件。根津美術館內還收藏有 中國 古代青銅、陶瓷、書畫,到佛像、玉器、璽印等。其所收藏的商周青銅器大多是我國 河南 等地區古墓出土後,於二三十年代流入 日本 的。該館所藏宋代畫院知名畫家李安忠《鵪鶉灌木圖》,設色典雅,將鵪鶉身上的羽毛一絲不苟地刻出,栩栩如生,是宋代畫中特別精彩的小品典型。該館所藏佛像頗多,其中不少來自於我國 山西 天龍山石窟,如北齊如來頭像、唐代 菩薩 頭像不下十數件,有的能夠在天龍山石窟中找到它的原來位置。 ↑根津美術館 ↑根津美術館 “21_21 Design Sight ” 是希望在洞察現在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預見未來之設計”。21中間的“_”,代表了人雙眼間的距離和設計的視角。
“21_21 Design Sight” 自稱是一座“重新著眼於日常生活事物,以設計的角度發送各種信息,提出各種方案”的場館,總監由3位設計師共同擔任——曾為無印良品設計 CD 機的 深澤 直人(Naoto Fukasawa)、擁有著名服裝品牌的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以及獲獎無數的平面設計師佐藤卓(Taku Satoh)。
建築設計由普 利茲 克獎得主安藤忠雄(Tadao Ando)操刀,除了延續一貫運用大量清水混凝土與幾何形式的風格,還將三宅一生品牌的“一塊布”(A Piece Of Cloth)理念融入設計,構思了倒三角形的鐵片屋頂。建築立面由 日本 最長的多層玻璃建造,利於地下展廳的採光,使觀眾在室內目睹晝夜、四季的交替,身處三角形的狹小空間內仍感到寬敞自在。建築僅有地上1層、地下1層,且沒有四面牆壁,因此與周圍的綠色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21_21 Design sight美術館 ↑21_21 Design sight美術館 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 Tokyo)是一間位於 日本 東京 都港區的美術館,在2007年1月21日開館,是自國立國際美術館以來 日本 的第五間國立美術館。該館由 日本 文化廳國立新美術館設立準備室和行政法人國立美術館主導興建,國立新美術館的樓地板面積是全 日本 最大,約是第二大的大冢國際美術館的1.5倍。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國立新美術館的概念是“森林中的美術館”,設立的目的主要為舉辦展覽會、展示收藏作品和普及美術教育的功能,其建築是由黑川紀章設計,美術館是外觀全部使用玻璃的建築形式,並有栽種許多植物的庭園包圍整棟建築。美術館的標誌是由許多紅色線條組成的漢字“新”,由藝術指導佐藤可士和設計。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此次參觀了多個設計組織、協會的展品聯展,所謂的“新美術”,在設計的技法、材料、內容方面都有新的嘗試,難能可貴的在於作者來自設計的各個行業和層次,有教師、醫生、工人、退休人員和全職媽媽等。從作畫的水品上看,有多年的美術積澱,由此可見社會對於美的教育的重視程度,對於創新的推廣力度。
在明治維新,江戶幕府結束並由明治天皇取回管治權後, 日本 首都由 京都 遷移至江戶,並易名為 東京 ,前江戶城則被改成為天皇的居所。由1888年至1948年皇居的正式名稱是宮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皇居曾受到美軍的轟炸,至1968年依據原貌重建。 ↑皇居 ↑皇居 明治神宮是位於 日本 東京 都澀谷區代代木的神社,供奉有明治天皇和昭憲皇太后,是 日本 神道的重要神社。
神宮地處 東京 市中心,占地70公頃,緊鄰新宿商業區,占據了從代代木到原宿之間的整片地帶,是 東京 市中心最大的一塊綠地。創建當初,為實現百年後形成自然林的目標,當時的學者就植樹對象展開了討論,最終根據 東京 的氣候環境條件,放棄了伊勢神宮常見的杉樹、檜樹方案,採用了以椎樹、橡樹等常綠闊葉樹為主的方案。林區僅用50年就提前達成目標,進入自然林狀態,受到世界矚目。 ↑明治神宮 南參道盡頭兩旁各有一列酒桶:左列是西方葡萄酒酒桶,右列是 日本 清酒酒桶。 ↑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 ↑明治神宮 日本 服飾最主要就是和服,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 日本 歷史上曾定桔黃色、深紅色、青色、深紫色分別為皇太子、太上皇、天皇、和親王的禮服用色,限制他人使用。尤其深紅色和深紫色,更不准皇室以外的人使用,這種規定一直持續到1945年。在 日本 的一些地方穿著和服時,非隆重儀式,一般不選用白色和紅色。因為:白色代表神聖、純潔;紅色則象徵著魔力。 ↑淺草寺 ↑淺草寺 ↑淺草寺 東京的“New”銀座在 東京 中央區,號稱“ 亞洲 最昂貴的地方”,銀座分為銀座一丁目(類似於漢語里“街”)至銀座八丁目,銀座四丁目與銀座五丁目之間被晴海街所分隔,全部8個丁目由中央大道貫通。17 世紀初葉這裡開設了第一家店,隨後在在新橋與京橋兩橋間,形成了繁盛的商業區,成為 東京 其中一個代表性地區,同時也是 日本 有代表性的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區。
象徵 日本 自然、歷史、現代的三大景點( 富士山 , 京都 ,銀座)之一的銀座,與 巴黎 的香榭麗舍大道, 紐約 的第五大道併列為世界三大繁華中心。銀座兩旁人行道寬闊,每逢周末,車輛禁止通行,變成人潮擁擠的步行商業街。 ↑銀座 ↑銀座 ↑銀座 表參道最初只是明治神宮正面參拜的道路,後來擴展到周邊區域併成為時尚的發祥地。主要道路是從神宮前十字路口延伸至青山路口(表參道地鐵站)的一段,集中了Louis Vuitton、Prada、Dior、Dolce & Gabbana等眾多大牌店,還有些風格獨特的設計師店。長約1公里的道路被濃密的樹蔭覆蓋,非常宜人,走在其中可以看到許多風格迥異的建築,很有意思。
神宮前十字路口處有一家東急Plaza,是比較大眾化的商場,入口處的電梯很特別,被不規則的鏡面玻璃包圍,無論是在商場外面還是站在電梯上,都會看到鏡子折射出如萬花筒般的景象,現代感十足。 ↑表參道 表參道、原宿、澀谷、代官山是 東京 的四個主要特色街頭時裝店的聚集地,表參道廣場為 日本 著名設計師安藤忠雄設計,可以說表參道是世界品牌的 亞洲 展覽中心。 ↑表參道 ↑表參道 ↑表參道 ↑表參道 東京“New”的新探索日本 在新文化方面的探索一直很踴躍,小時候看的“超級變、變、變”就是一個全民的鼓勵。此次參觀了 東京 的三座著名美術館,根津美術館、21_21 Design Sight、新國立美術館。
根津美術館於1940年創立,第二年開館,收藏了實業家根津嘉一朗收集的以古代美術品和茶器為中心的7,000件藝術品,以茶道用具和佛教美術作品最為著稱。其中包括國寶7件,重要文化財產81件,重要美術品99件。根津美術館內還收藏有 中國 古代青銅、陶瓷、書畫,到佛像、玉器、璽印等。其所收藏的商周青銅器大多是我國 河南 等地區古墓出土後,於二三十年代流入 日本 的。該館所藏宋代畫院知名畫家李安忠《鵪鶉灌木圖》,設色典雅,將鵪鶉身上的羽毛一絲不苟地刻出,栩栩如生,是宋代畫中特別精彩的小品典型。該館所藏佛像頗多,其中不少來自於我國 山西 天龍山石窟,如北齊如來頭像、唐代 菩薩 頭像不下十數件,有的能夠在天龍山石窟中找到它的原來位置。 ↑根津美術館 ↑根津美術館 “21_21 Design Sight ” 是希望在洞察現在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預見未來之設計”。21中間的“_”,代表了人雙眼間的距離和設計的視角。
“21_21 Design Sight” 自稱是一座“重新著眼於日常生活事物,以設計的角度發送各種信息,提出各種方案”的場館,總監由3位設計師共同擔任——曾為無印良品設計 CD 機的 深澤 直人(Naoto Fukasawa)、擁有著名服裝品牌的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以及獲獎無數的平面設計師佐藤卓(Taku Satoh)。
建築設計由普 利茲 克獎得主安藤忠雄(Tadao Ando)操刀,除了延續一貫運用大量清水混凝土與幾何形式的風格,還將三宅一生品牌的“一塊布”(A Piece Of Cloth)理念融入設計,構思了倒三角形的鐵片屋頂。建築立面由 日本 最長的多層玻璃建造,利於地下展廳的採光,使觀眾在室內目睹晝夜、四季的交替,身處三角形的狹小空間內仍感到寬敞自在。建築僅有地上1層、地下1層,且沒有四面牆壁,因此與周圍的綠色自然景觀融為一體。 ↑21_21 Design sight美術館 ↑21_21 Design sight美術館 國立新美術館(The National Art Center, Tokyo)是一間位於 日本 東京 都港區的美術館,在2007年1月21日開館,是自國立國際美術館以來 日本 的第五間國立美術館。該館由 日本 文化廳國立新美術館設立準備室和行政法人國立美術館主導興建,國立新美術館的樓地板面積是全 日本 最大,約是第二大的大冢國際美術館的1.5倍。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國立新美術館的概念是“森林中的美術館”,設立的目的主要為舉辦展覽會、展示收藏作品和普及美術教育的功能,其建築是由黑川紀章設計,美術館是外觀全部使用玻璃的建築形式,並有栽種許多植物的庭園包圍整棟建築。美術館的標誌是由許多紅色線條組成的漢字“新”,由藝術指導佐藤可士和設計。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 此次參觀了多個設計組織、協會的展品聯展,所謂的“新美術”,在設計的技法、材料、內容方面都有新的嘗試,難能可貴的在於作者來自設計的各個行業和層次,有教師、醫生、工人、退休人員和全職媽媽等。從作畫的水品上看,有多年的美術積澱,由此可見社會對於美的教育的重視程度,對於創新的推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