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

我們從小就知道京杭大運河。殊不知,京-杭是掐頭去尾的說法。

我們也知道,大運河是隋煬帝開始修的。可是隋朝的國都在 洛陽 ,隋煬帝怎麼會把大運河修到 北京 去呢?

對於大運河比較客觀的描述應該是這樣的:

大運河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吳王夫差時候開始修。那個時候,他只能在江浙一帶修,因為他的地盤就是那一片。

後來多位帝王都參與過修運河。但是,隋煬帝是最大規模修運河的一個皇帝。他的修,也不是從頭挖到尾,而是把已有的多條河道連貫起來。大運河的修建一直是這個做法。我們國家從西到東,有多條天然河道,這些河道在局部地區,也有南 北流 動的。從夫差起,就是儘量利用已有的河道,再開挖一些新的,新舊互聯,形成由南至北的一條大水道,這就是大運河。

宋朝建都 開封 。運河開始東移。 開封 古稱汴京,就是因為 開封 城邊有條汴河,卞河通往淮河,通過淮河,接到大運河而直通蘇杭。汴京或汴梁的生存,還是嚴重依賴大運河。

到了南宋,朝廷乾脆搬到了 江南 ,大運河失去了作用,開始淤塞,部分被廢棄。

宋亡,元建都於 北京 (大都),大運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新提上議程。忽必烈命令重修大運河,並且把原來通往 開封 \- 洛陽 的運河段拉直,這才有了京杭大運河。

但是京杭還是不對,因為 杭州 並不是南方的終點。運河從 杭州 繼續向東,一直到了 寧波 才結束。從 寧波 和出 海口 相接。

至此,大運河才算完整了。

古時候,沒有鐵路、高速公路和航空的時候,水路就是交通和運輸的命脈。大運河打通了長江、淮河、 黃河 、海河等一系列東西向的河流,使這些水系立體化,東南 西北 網絡化,極大地促進和保障了數代王朝的經濟發展 和政 治穩定。

運河同時催生了一批沿河城市。其實,看看地圖,如今的長江、 黃河 邊上有多少 中國 的 大城 市?

運河城市首數 北京 。從元開始,歷600年, 北京 的主要滋養都來自運河。運河把一個大奶嘴塞進 北京 的嘴裡,奶管則連到了 中國 最富庶的 江南 。

南邊的 蘇州 、 杭州 當然也是運河城市。蘇杭不僅通過運河向 北京 供血,而且通過運河和各省各地,甚至海外進行貨物交流,這對蘇杭一帶的經濟發展及其重要。
杭州自助遊攻略
杭州 的拱宸橋,經常被人們理解為大運 河南 邊的終點。

蘇州 古城有一條護城河,當地人叫外城河。把外城河和城西邊的大運河連接起來,有幾條小河,其中最重要,也是最有名的是上塘河。說它最重要,是因為這條河的東頭是閶門,古 蘇州 城最繁華地區的核心地帶。說它最有名,是因為這條河的西頭是楓橋,而楓橋旁邊就是寒山寺。唐朝張繼的一首“夜泊楓橋”為楓橋和寒山寺免費做了上千年的廣告,使得全世界的華人無人不曉。

楓橋和寒山寺近在咫尺,張繼的船泊在楓橋,寒山寺的鐘聲敲響,就如同在耳邊。因此,詩人最強烈的印象是“夜半鐘聲到客船”。
杭州自助遊攻略
楓橋。
杭州自助遊攻略
張繼的詩。
杭州自助遊攻略
運河和上塘河匯合。

中國 人心中都有個“ 江南 ”,其實真正富甲天下的 江南 只有 太湖 周圍的一片。 太湖 大致上一分為二,北邊給了 江蘇 ,南邊給了 浙江 。 江蘇 一邊就是蘇錫常平原, 浙江 一邊則是杭嘉湖平原。 太湖 東邊是後起之秀, 上海 。蘇錫常、杭嘉湖和 上海 ,幾乎是個等腰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就是和珠三角併列的長三角。

無錫 、 常州 都是運河城市。再往北,到了長江邊上,就有了曾經繁花似錦,讓無數人醉生夢死的的大都市 揚州 。

看杜牧的《遣懷》:

落魄 江南 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 揚州 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揚州 北上,有 淮安 、 徐州 、 濟寧 、 聊城 、 泰安 、 棗莊 、 宿遷 、 德州 、 滄州 、 天津 、 廊坊 等等。

唐宋時期運河向西,曾經造就了 商丘 、 開封 、 新鄉 、 焦作 、 鄭州 、 洛陽 等城市,如今仍然是 河南 省的重要城市中心。

《金瓶梅》故事的發生地在 山東 臨清 ,有說 清河 。大運河在明朝時期正是青春期,最楚楚動人的時候。 山東 受運河的滋養,商業發達,商賈雲集。西門慶之類的人如魚得水,成就了無數男女風月故事。

大運河和運河城市的衰落,和鐵路的興起同步。幾乎是一夜之間, 揚州 、 清河 昔日的輝煌散去,留下的只有詩人的哀嘆,和眾多博物館的懷古了。

瞭解大運河的歷史和逝去的輝煌,推薦兩本書,作者是同一個人,夏堅勇。
杭州自助遊攻略
杭州自助遊攻略
作者的文筆功底非常好,以運河說 中國 歷史,有趣,有料。

還有一本比較大部頭的《京杭大運河沿線城市》,我自己非常喜歡,也一併推薦給大家。
杭州自助遊攻略

需要說明的是,現如今,我們有四通八達的高鐵、高速公路,還有十幾個小時就可以飛到地球另一邊去的飛機。但是,古代只有水路,而且是天然水路。從 中國 的北方到南方,走上幾個月都是平常事。所以古人有那麼多的離別詩。因為,這一別,不知何時才相見。書信和人一樣,也要在路上慢慢地飄,哪有如今的短信、電話、微信、視頻?

所以,瞭解大運河,是瞭解 中國 歷史的一個很好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