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風韻再現-即墨古城自駕游1日



簡單午餐後,繼續游覽東城內大街景觀。
東城內大街景觀東城門大街文化味濃郁,主要景觀有牌樓、勞山書院、文廟、學宮、潮 海門 ·奎明樓及墨園。
【勞山書院】
勞山書院相當於當年的私立學院,與其相對應為‘學宮’。書院始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由清 即墨 知縣葉棲鳳創建。現不定期舉辦文化活動。


【文廟】
即墨 文廟始建於元代至元七年(1270年)。
即墨 文廟自元代至清末600餘年間,先後共23次大修和擴建,形成完整的儒學廟堂建築。1898年因文廟聖象被德軍損毀而引發了著名的第二次“公車上書”。 1929年毀於戰火。
2015年1月18日, 即墨 文廟開始復建,2016年8月竣工。總占地面積2880平米,總建築面積1058平米。復建後的文廟為三進院落,中軸線為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等主體建築。,不過,天下文廟建築佈局 大同 小異。

【學宮】
學宮,又名學署。始建於宋,為縣級地方官學,是科舉制度基礎學府。2014年復建。好像沒有開。


【東城門·城樓】
東城門又名潮 海門 ,城樓名奎明樓。可以登城遠眺街景,及城外風光和遠眺 文昌 閣(東南城牆交匯處)




【墨園】
學宮後面的一個小池塘和噴泉。




牌坊群據《 即墨 縣誌》記載, 即墨 境內僅各種牌坊就有113座,至清末民初,仍存在31座,多為功德坊,氣勢雄偉壯觀。
從 即墨 古城游客服務中心拿到的古城手繪圖看,一共有19座牌坊,分別為: 即墨 大夫坊、總督三邊坊、父子御史坊、恩寵憲臣坊、山海名邦坊、四世一品坊、世步青雲坊、湖廣總督坊、道冠古今坊、欞星門坊、斯文正路坊、德配天地坊、琅琊王氏祖脈坊、齊王田橫坊、玉壺冰清坊、亞魁坊、及世恩坊等等。
【山海名邦坊】
山海名邦坊屹立於縣衙之前。
它始建於明萬曆初年,由知縣許鋌建造,清乾隆十年拆毀,2016年6月重建。
許鋌,號靜峰, 河北 武清 人,進士出身。明萬曆六年任 即墨 知縣,勵精圖治,開海通商,頗有政聲。
山海名邦坊為地域標誌性牌坊,三間四柱三樓式, 五蓮 紅花崗岩材質。題額“山海名邦”“為國保民”,集顏真卿碑帖經陽刻而成。抱鼓石上的浮雕,為水紋、風火紋。
【世步青雲坊】
為楊良臣、楊鹽父子立。始建於明嘉靖四十年,明崇禎十五年毀於戰亂,2016年7月重建。


【四世一品坊】
“四世一品”坊,為光祿大夫、柱國、太子 太保 、兵部尚書黃 嘉善 及其曾祖父黃昭、祖父黃正、父黃作聖所立。始建於明天啟元年(1621年),1958年拆除,2016年6月按原制式重建。
四世一品坊為三間四柱三樓式,青白石材質。正題額“四世一品”由明代著名書畫家董其昌手書,據老照片複製陰刻;副題額為“誥贈光祿大夫太子 太保 兵部尚書曾祖黃昭祖黃正父黃作聖加授光祿大夫柱國太子 太保 兵部尚書黃 嘉善 ”.


【恩寵憲臣坊】
寵憲臣坊,為明代周被立。始建於明崇禎初年,2016年6月重建。
周被,子永先,號春澤,明萬曆十三年貢生。選任直隸薊州同知,後任 廣西 布政司經歷,升 四川 成都 府通判,未到任而逝。
恩寵憲臣坊為三間四柱三樓式,青白石材質,其正題額“恩寵憲臣”,集柳公權碑帖經陰刻而成,副題額“ 成都 府通判誥贈忠賢大夫周被”,由 即墨 高岩題。梅花、喜鵲、牡丹浮雕、寓意喜上眉梢、吉祥富貴。

【父子御史坊】
父子御史坊為紀念誥授 南京 刑部右侍郎兼左僉都御史藍章和敕授文林郎 河南 道監察御史 藍田 父子而設立。它始建於明弘治九年。二〇一六年七月重建。
藍章、 藍田 父子為 即墨 歷史上的重要人物。

【總督三邊坊】
總督三邊坊,為明代黃 嘉善 立。始建於明天啟二年,2016年6月按原制式重建。總督三邊坊為三間四柱三樓式,青白石材質。其松、鶴及麒麟浮雕,寓意松鶴延年、德高位顯。
黃 嘉善 ,字惟尚,號梓山,萬曆五年進士。任都察院右都御使兼兵部右侍郎、總督 陝西 三邊軍務時,指揮過有名的“三邊大捷”。此坊即為彰表“三邊大捷”而立。正題額“總督三邊”,明朝王鐸手書,據老照片複製陰刻而成;副題額“督察員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黃 嘉善 ”暨兩側花板上文字,由 即墨 金雪梅題。


【亞魁坊】
亞魁坊,為明代 藍田 立。始建於明弘治五年,清末已殘缺不全,2016年6月重建。亞魁為明清代科舉考試中舉的第六名,第一名為解元。
藍田 ,字玉甫,號北泉,幼能詩賦,才名遠聞, 山東 學正贊曰:“不期 即墨 之鄉,而產 藍田 之玉”。明弘治五年鄉試高 中亞 魁。其正題額“亞魁”集清翁方綱字帖經陽刻而成;副題額“明弘治壬子科鄉試舉人 藍田 ”,由 即墨 尹杜快題。
亞魁坊為三間四柱三樓式,青白石材質。花板上的喜鵲、梅花浮雕,寓意喜鵲登梅。



【冰清玉壺坊】
為紀念清代嘉慶年間 山陽 遇害、奇冤申雪的查賑大員李毓昌,2017年9月, 新建 玉壺冰清坊。
玉壺冰清坊為芝麻白花崗岩材質,三間四柱三樓衝天式造型,昭示著李毓昌清正廉明、浩然正氣的精神長存。其主題額“玉壺冰清”系集宋代大書畫家米芾的字帖經陰陽刻而成,意喻李毓昌的品格象玉那樣純潔,似冰那樣清明。副題額“清嘉慶戊辰科進士分發 江蘇 即用知縣賞加知府銜李毓昌”由 河北 保定 籍 中國 書畫家協會會員王國興題。須彌座上的浮雕為鳳鳥紋,象徵著太平盛世、吉順祥和;抱鼓石上的浮雕為蓮花魚紋,意為連年有餘;邊門花板上的浮雕為出水芙蓉,寓意李毓昌如蓮花一樣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貴品德。

【鐵面御史坊】
“鐵面御史”坊和下麵的湖廣總督府皆為郭琇而立。
郭琇(1638—1715),字瑞甫,號華野, 山東 即墨 郭家巷(今屬 即墨 市)人。 清朝康熙年間著名的清官,他為國為民,廉潔清正,勤勉幹練,善斷疑案,在地方任職期間,“治行為 江南 最”,很受好評。他不計私利,彈劾權姦,在“勢焰熏灼、輝赫萬里”的權臣面前毫無懼色,被稱為“鐵面御史”。郭琇平生耿直,以三次彈劾而名動天下,留名史冊。郭琇這三大疏,特別是後二疏,有力地抨擊了貪官污吏的腐敗以及結黨營私的不正之風,對“康乾盛世”功不可沒 。

【湖廣總督坊】
“湖廣總督”坊,為郭琇立,二0一六年八月 新建 。
湖廣總督坊為三間四柱三樓式,白麻花崗岩材質。其正題額“湖廣總督”、“鐵面御史”系集唐代書法家顏真卿碑帖經陰陽刻而成;副題額“誥授左都御史知經筵事湖廣總督郭琇”由 即墨 籍 中國 書法家協會會員馬鬥進題。中門、邊門底梁的浮雕圖案為蓮花卷草紋,寓意清廉高潔、生機盎然;邊門花板上的浮雕為 中國 傳統紋飾蝙蝠、團花圖案,寓意前程似錦、福澤綿延;抱鼓石上的圓輪浮雕,意為聚氣生財、開運添福。

【琅琊王氏祖脈坊】
為探尋琅琊王氏在漢皋虞縣的歷史,紀念琅琊王氏祖脈,二0一六年四月, 新建 琅琊王氏祖脈坊。
歷史上,琅琊王氏是一支頗有影響力、人才輩出的名門望族,其祖脈就在漢皋虞(今屬溫泉街道辦事處) 故城 ,至今尚存以王吉為代表的家族墓群。
琅琊王氏祖脈坊按三間四柱七樓王侯級制式設計建造,青石材質。正面正題額為“德光炎漢”,背面正題額為“祥發皋虞”;副題額為“琅琊王氏祖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