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旅遊攻略
  • 蒙古大荒野 | 歷史遺址考察 + 尋找深山馴鹿人查坦族

蒙古大荒野 | 歷史遺址考察 + 尋找深山馴鹿人查坦族

蒙古自助遊攻略
↑車車爾勒格 駛出 車車爾勒格 市區的居民區,再次進入杭愛山脈的包圍。草原起伏的山丘上遍佈著松樹,真的有了森林的架勢。
這裡是 蒙古 最多雨的地區,剛從河谷平原向杭愛山開去的路上,晴朗的陽光下就能看見遠處山頭上懸浮的積雨雲。我們一路駛向陰霾之地,不到六點,天空已經被青灰色的厚重烏雲覆蓋。
有的雲團下飄著雨,與無數個段落里描寫的一樣,像墨跡暈開了。像空中懸浮著一座陰郁的沙堡,城牆在海水侵蝕下逐漸瓦解,沙子滑下來沉入海底。陽光也透過那些殘垣,像透過樹蔭一樣形成光束,照向遼闊無邊的海底,在一片青綠色的大地上映出斑駁的金色痕跡。
蒙古 草原,即將到來的雨季的空氣里漂浮著遺址與海洋。

我們住的旅店離 車車爾勒格 不遠,在一個小縣城邊緣。店老闆娘是一位醫生,全家一起在小洋樓里經營著旅店,一層是餐館,二層是客房。
小樓一面臨街,另一面的窗戶看下去,是他們自家籬笆圍起的空曠院子。走出院子,沿著腳踩出來的小土路走一段,能看見一片鬆散的樹林。
晚上七點多,天光還亮,但遠處的山脈和森林已經是很濃郁的深綠色。小樹林在夏秋交際之時染上鵝黃和棕色,樹枝上停立的烏鴉只能看清剪影。這裡一點也不像草原了,如果不是空地上的兩座 蒙古 包,就像 歐洲 寧靜的金黃色河畔或原野。
那時不見人影,也沒有任何聲音,只有和樹木一樣鬆散的羊群。散落在草場上的幾百頭羊相互迎合著,在一片咩咩聲中漸漸向中心靠攏,向林間緩緩移動。它們目不斜視,一步一顛地從一棵棵靜默無聲的落葉松間穿過,從一截截枯枝上靜默無聲的烏鴉前走過,蒼茫又輕柔。
8/24(車車--烏蘭巴托)從我們住的旅店走到塔米爾河畔只要不到10分鐘。第二天清晨七點,天光還沒大亮,我跟著嚮導往河邊慢慢蹓躂。
半夜淅淅瀝瀝下了很久的雨,早上空氣很濕潤,秋季颯爽中透露著凜冽的寒意已經在風裡了。七點鐘,太陽已經升起來,但被杭愛山頭常年覆蓋的陰雲遮蔽著,整個世界好像都還沉浸在塔米爾河水的夢裡。
一路上走在草地里,很多水窪,靠近河岸處還有一片片泥沼,步行都要繞路穿過。小鎮上沒有絲毫人煙, 蒙古 包里也沒有牧民的動靜。牲畜都靜卧在圈裡一動不動,一群牛,一群羊,山羊和綿羊混在一起。只有馬群能自由活動,它們四五匹結隊,不緊不慢的在草地上踱步,好像是天地間唯一一點生氣。
到八點多,我們路過一個 蒙古 包時,正遇到牧民早上出來打水。他裹著薑黃色的袍子,遠看以為是個喇嘛,拖著小車,車上放著兩個大大的黃色塑料水桶。腳邊還跟著一隻黑狗,陪他一起朝河邊走了一段,就跑得不見蹤影了。
塔米爾河一側是我們行走的草地,另一側是一片落葉松樹林。河面寬闊,散落著一些小洲,裸露的沙土地上橫著灰白色的風化木。我們試圖從水淺的地方淌到河對岸去,脫了鞋襪,踩著河底的石頭走,水流還是挺湍急,最終只到了河中心的小洲上。從那裡再過河,之前遠看著挺淺的河面其實能沒到大腿,流速也更急。
我們往返兩個多小時,順路還去了小鎮旁邊山坡上一座廢棄的寺廟。廟裡鎖著門,從積灰的玻璃窗望進去,佛龕卻已經空了。返回旅店時已經快10點,天色還是沒有放晴。
蒙古自助遊攻略
↑塔米爾河 塔米爾河是 蒙古 國最長的河流,從杭愛山脈向北,經過 哈拉和林 ,一直流向蒙俄邊境。古時候叫鄂爾渾河,兩岸谷地上回鶻,突厥和 蒙古 帝國的古跡非常多。從車車爾格勒沿河回 烏蘭巴托 的路上,沿著公路會經過匈奴三 連城 ,遼代鎮州,維州,還有匈奴墓葬遺址。那些按中原風俗建起的城鎮在民主革命時期已經全被銷毀了,剩下的歷史遺跡規模也並不大,沒有得到什麼修繕維護,更沒有發展成文物景點的念頭。它們即使經國際科考隊挖掘並得了個名號,也像是被遺落在茫茫草原上,游牧民族離去時拋在身後,歷史河流中自生自滅的頑石。

我們一整天直接從 車車爾勒格 開回了 烏蘭巴托 ,路上特意停下來看了眼突厥畢加可汗碑和闕特勤將軍碑。原來兩塊石碑所在的兩個院子相隔不遠,幾乎是對稱而建,現在已經被清空了,石碑和雕像都移到了旁邊 新建 的小博物館里。
博物館一側的 蒙古 包外掛著 土耳其 和 德國 考古隊的招牌,但沒看到人影。自1889年這塊石碑被首次發現, 中國 , 韓國 , 英國 , 捷克 斯洛伐克 ,很多國家的科考隊都來做過研究,鑒定這是歷史上第一塊突厥語魯尼文獻,8世紀就有了書寫文字。與拉丁字母相比,魯尼文更接近於早期的象形文字,中世紀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不列顛島嶼被日耳曼民族通用,後來被拉丁字母取代。而8世紀,突厥人重新開始使用魯尼文,從 中國 西北 邊疆到 土耳其 ,一正條“泛突厥”地帶上,畢加可汗碑是最早的文字記錄。
蒙古自助遊攻略
我們最後返回 烏蘭巴托 是晚上七八點。
蒙古 司機在柏油路上一路狂飆,嚮導在路上從擺攤的牧民那裡買了一大桶裝在塑料大可樂瓶里的發酵馬奶,開蓋的時候因為路上顛簸,真的像可樂一樣噴了出來。馬奶發酵時間越長越酸,一點也不濃稠,酒味蓋過奶味。她之前還在 車車爾勒格 的市場買到了塑料桶裝的駱駝奶,乳白乳白的,在床底下放了一夜,第二天早上直接上下分層,凍成了固體奶酪。
烏蘭巴托 聚集著 蒙古 將近一半的人口,一進市區就堵上車。司機左右加塞,終於蹭到了市中心把我們直接送到餐廳門口。就此,上半部分三天的塔米爾河谷地遺址環線正式走完。我們計劃在 烏蘭巴托 休息兩天,再次出發北上,尋找馴鹿部落查坦族。
8/25(溫都爾汗/烏蘭巴托)烏蘭巴托 這一整天都在下雨。從早到晚,時大時小,雖然從不至於是瓢潑大雨,但一刻都沒停過。Y君恰好在這天獨自租了輛車,向東去 溫都爾汗 方向,憑著經緯度尋找林彪飛機失事地點。
很多旅行社或私家司機都有從烏市往返 溫都爾汗 的兩天短途旅行,路上先看40多米高的巨大銀製成吉思汗雕像,再去特爾吉Terelj國家公園。但因為Y只有一天時間,只能早上六點就出發,直奔谷歌地圖上北緯30’38’33,東經111’11’48的林彪紀念碑,再半夜返回 烏蘭巴托 。路上和 中國 司機歡聲笑語,全程尬聊,遠遠的看了熱門旅游地成吉思汗雕像一眼,好像真的很大。
因為只有坐標,聽說他們路上都在地毯式搜索,還問了 蒙古 老鄉,終於在距離 溫都爾汗 60多公里的茫茫草原上發現一塊石碑。1971年9月13日,林彪撤往蘇聯的飛機正在此處墜毀。石碑上排是一行俄語,下排是漢字,寫著“歷史不會忘記”。背面刻著“九一三遇難者之處”,落款沒有姓名,只寫著“緬懷著敬意/二零一三年九月十三日”。石碑底下還圍著幾圈哈達,似乎時隔四十多年,歷史真的還沒忘記。
蒙古自助遊攻略
與此同時,我們在 烏蘭巴托 淋了一天雨。
這天沒去寺廟,而是逛了些博物館,都集中在蘇赫 巴特爾 廣場附近。 蒙古 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Mongolia)與廣場只隔了一條街,但也並不大,是一個三層的小樓,涵蓋了從石器時代到民主革命的全部歷史。大部分古代的內容我們在 哈拉和林 都看過了,另外有一個展廳陳列了很多特色民族服飾。近現代內容非常傾向蘇聯,展示了民族英雄抗擊滿族漢族侵略者,以及二戰時期滿洲國日軍的英勇事跡,並且和蘇聯通力合作,建設現代民主的新社會。
離博物館不遠就是扎納巴扎爾美術館(Zanabazar Museum of Fine Arts),裡面收藏了很多藝術家扎納巴扎爾的唐卡作品,代表著 蒙古 國藏傳佛教藝術的頂尖水平,之前嚮導也極力推薦我們去看。另外一層的展廳里也有其他現代藝術家的作品,他們本人都在場,出售自己的一些畫作和明信片。
蒙古自助遊攻略
↑烏蘭巴托 之後我們冒雨走了半個多小時,去Naran Tuul Market。市場很像國內的大型批發集散地,停滿了裝貨的小卡車,下雨天都人潮涌動,採購各種物品的 蒙古 人都有,還有好奇的歐美背包客。我們本來想淘些小玩意兒和傳統服飾,但因為下雨,把自己搞得很狼狽也沒有收穫。後來一起的小姐姐在晴天又來了一次,體驗大大上升。露天擺攤的很像 北京 的大柳樹市場,她真的淘到了一件袍子。
在市場一無所獲,我們只好轉戰去了Peace Ave上的國營百貨(State Department Store),聽名字就很蘇聯。商場一共六層,食品超市,品牌服裝,家用電器,手機電腦,衣食住行一應俱全,最頂層還是書店和紀念品商店。可能因為是周末,商場里也是人擠人。我們前前後後在 烏蘭巴托 市區外見到所有人加起來,大概也只有國營百貨一層樓的人那麼多。Peace Ave是一條購物街,除了國營百貨,還有一個Flower Center和一個Souvenir House,都是大型的紀念品商店,而且賣羊毛羊絨服裝的也有很多。
蒙古自助遊攻略
↑烏蘭巴托 8/26(烏蘭巴托)下了一天雨後, 烏蘭巴托 終於放晴了。
我們下一站要從烏市坐大巴前往 木倫 ,每天只有上午11點和下午6點兩趟。全程要開14個小時,為了不在路上耽誤一整天,我們決定坐6點的那班車,晚上就在車上睡了,還能省出一天繼續在烏市轉轉。
甘丹寺是市內最大也最出名的寺廟,其實是一個建築群,包括四座佛學院。早上8點半到甘丹寺,最後供奉著26米高金像的大殿還沒開,但東邊佛學院的院落里已經聚集了很多信眾。紅袍僧人三三兩兩的走進來,站在經房屋檐下聊著天。有人進殿點燃了香燭。
八點四十五,兩個僧人攀上院子邊緣小小的瞭望塔,相繼朝東南 西北 吹起法號。
九點鐘,最後的大殿開了,偏殿里也的僧人們也開始誦經,念的都是藏語。周圍一圈的長凳上坐滿了早在院子里等候的默不作聲的信眾,僧人們在中間一排排打坐。有些年輕的小喇嘛互相眉來眼去,在長者誦經的間隙玩鬧,周圍人也並不理會。
蒙古自助遊攻略
↑甘丹寺
蒙古自助遊攻略
↑甘丹寺
蒙古自助遊攻略
↑甘丹寺
蒙古自助遊攻略
↑甘丹寺 下午去 興仁 寺時,正趕上有人結婚。這裡原先是博格多汗弟弟的住所,現在雖然名字改成了博物館,但建築沒有經過什麼修繕保護。寺外的小破停車場里有一串婚車,寺內烏泱泱的一大家子老老少少。大部分人都穿著 蒙古 袍或是旗袍一樣的傳統裙子,也有人穿著民主革命時期的軍裝,彆著鋥亮的徽章,只有新郎新娘兩個人穿著全西式的白色拖地婚紗和黑色燕尾服。他們逐個廟宇拜過去,寺里有專人帶著他們,講解供奉的佛像,又在他們全員離去後給廟門上上鎖。我就混在他們中間,也逐個佛龕拜過來。
蒙古自助遊攻略
↑Choijin Lama Museum 之後趕在去大巴車站前,從 興仁 寺步行半個小時到了博格多汗冬宮。這裡是 蒙古 末代皇帝與皇后的住所,在革命時期的大清洗中幸存了下來,一共保存有六座廟宇,其中一些已經被改成了博物館。冬宮的建築風格和其它幾個寺廟都很相似,也是 烏蘭巴托 僅存的一些中原和藏傳佛教元素。滿清統治下聖城庫倫的其它建築都已被拆毀殆盡, 新建 起的首都仿佛是蘇聯的衍生物。
蒙古自助遊攻略
↑Choijin Lama Museum 在一群長著典型 亞洲 相貌的 蒙古 國人背後的 烏蘭巴托 ,是一座在蘇聯影響下拔地而起的工業城市,收容著全國45%的人口,與市區外的茫茫草原像是兩個世界。
街頭巷尾遍佈著酒吧和咖啡廳,超市招牌上寫著大大的Supermarket,還有保齡球廳,臺球廳,似乎 蒙古 人的休閑娛樂與國內相差甚遠,而是傳承了歐美的脾性。連他們的作息也是一樣——早晨9點之前街上幾乎看不見人,晚上的酒吧里朦朦朧朧亮著燈。可是他們的國營百貨商場卻和 東南亞 國家的設施佈局無二,菜市場和日用品集市如同照搬過去的國內小商品批發市場,而大部分 蒙古 人去 中國 ,都是前往 二連浩特 買些廉價的衣服。
走在這樣一個城市街頭,如同在之前坐大巴剛到 蒙古 時停車吃飯的小鎮子,總會感到一絲雜融的魔幻的衝突。之後跟嚮導聊天,他說 烏蘭巴托 市周圍一圈其實都還是 蒙古 包。很多牧民在建國初向烏市涌來,都是舉家前往,帳篷就安在市外的山坡上,現在已經是密密麻麻的一片了。然而 烏蘭巴托 市裡,即使交通堵塞,路上行人匆匆,我也感覺不到市井生活的氣息。不知道那些山坡上的牧民,從 蒙古 包里探頭俯瞰著這座城市,是否也會感到奇異。
蒙古自助遊攻略
↑烏蘭巴托 烏市的路況實在很差,為了錯開晚高峰,我們下午四點半就出發前往Dragon Bus Station,草草吃了晚飯,準備坐晚上6點的隔夜大巴開往 木倫 。車型和我們從 二連浩特 到 烏蘭巴托 的一樣,都是能向後傾斜的座位。
車裡都是 蒙古 人,有人抱著孩子,有人帶了四五個馬鞍子。我們在說中文時,前排的大叔總是回頭看我們,亮晶晶的眼睛里有些很興奮的意思。
一路上晃晃蕩盪的,每隔幾個小時就在休息站停一會兒。我上車沒一會兒就有了困意,每次都是在停車時被亮起的燈照醒。車窗上有矇矇一層水霧,窗外漆黑一片,只有一團月亮的影子,好像馬上就要圓了。 8/27(木倫:開始找查坦)行車14個小時,我們在早上八點多抵達 木倫 。
司機和嚮導在車站接上我們。 木倫 城鎮很小,除了車站面對著的馬路是條商業街,有幾層高的酒店餐廳,周圍的一片都是圍著柵欄小平房。每家每戶的柵欄五顏六色,乍一看很活潑,但都圍得密不透風,像立了一堵牆,在街上一點也望不進去,完全不知道院子里的格局。
那些開著大門的院子里,大多有一兩棟平房,另外還支著一頂 蒙古 包。有些人家蓋起了兩層小樓,很多都是木質的,也有一些貼著白花花的瓷磚。每家人好像都有兩輛車,一個小型車,另外人手一輛前蘇聯小鋼炮麵包車,有茶色,橄欖綠和灰藍色的,看著很可愛。
我們坐的就是司機家的灰藍色小鋼炮。前排駕駛座和副駕,中間兩排座位面對面,擠擠能坐得下六七個人,後邊的空間全是後備箱。
尋找查坦族要一直北上到蒙俄邊境,需要辦理通行證。嚮導收了我們的護照,去警察局辦手續,中間又趕上警局午休。 蒙古 人辦事效率實在不高,前前後後耗了四五個小時。我們在光禿禿的 木倫 小鎮上一直等到下午兩點,才辦好證件,準備出發。
蒙古自助遊攻略
↑木倫
蒙古自助遊攻略
↑木倫
蒙古自助遊攻略
↑木倫 剛開始的兩三個小時還有柏油路。行至庫蘇古爾湖外圍的山腳下,就拐上了坑坑窪窪的土路,再往遠走連土路都沒有了,完全是草坡或野地。蘇聯小鋼炮哪裡都能開,軋得過濕地,淌得過小溪,還能穿越盤根錯節的森林,只是沒有任何減震措施,坐在車裡哐當哐當地顛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搖頭晃腦的像在蹦迪。
這段車程是我坐過最折騰的,一路從下午兩點晃到晚上十二點,人和行李一起被甩來甩去,七上八下的完全沒法休息。直到開到夜裡,困得實在撐不住,即使頭還一下下撞著窗戶也忍不住睡著了。
即使這樣,我們因為出發太晚,還是沒能按計划到達下一個小鎮。 蒙古 人煙稀少,行車一整個下午也只能見到一兩個 蒙古 包,沒有路過任何城鎮。後來天色漸暗,連 蒙古 包也看不清了,只剩下眼前車燈照亮的一方野地。
太陽落山,最後一點餘暉散盡,整個 蒙古 世界就被籠罩在不見一絲人煙的黑暗裡。這天正趕上滿月,我們一點一點地看著月亮從山脊上露出來,似乎離地面觸手可及,因此顯得特別大,特別圓,特別亮,照得人看不見星星。那一輪圓盤並不透徹,而是很濃郁的薑黃色,像是另一個太陽,在另一個沒有人跡的深紫色混沌世界里,虛幻又詭異地發著冷光。
蒙古自助遊攻略
接近午夜,我們終於路過了一個鎮子。這時再繼續開太危險了,我們決定改變計劃先找地方過夜,司機的手機還有信號,在聯繫朋友借住一晚。
我們穿過小鎮,又開了一段,終於停在了草原上一個孤零零的 蒙古 包前。司機和主人似乎認識,我們就要在這戶人家擠上一晚了。
蒙古 人似乎都非常愛乾凈。之前在 哈拉和林 住的旅社即使條件簡陋,都收拾的一塵不染,我們的司機更是每次停車休息都拿出抹布來擦車。這個 蒙古 包是這樣,之後我們住的人家裡也是如此,中間是火爐竈台,一圈空地供人席地而坐,四周擺著一套柜子和兩張床鋪,所有生活用品,吃的奶酪奶糕,都整整齊齊的放著。
晚上我們一行四人加上嚮導,與女主人和她孩子一起睡在 蒙古 包里。兩張單人彈簧床,我和同行的小姐姐一張,女主人和孩子睡一張,剩下三個人在火爐邊打了地鋪。司機裹上被子睡在了車裡,男主人帶著年紀大些的孩子們去睡在另一個主要當倉庫用的 蒙古 包。 8/28(騎馬找到查坦族)早上起來後和昨晚一樣,女主人煮上一鍋奶茶(先燒開水,再加入牛奶,最後撒上茶葉),又拿出自己發的麵包和奶油招待我們。那種奶油有點像奶酪,又比奶酪稀,上面結了一層奶皮。裝在一個小鍋里,用大勺子挖著往麵包上抹,看起來相當粗暴,但真的嘗了一口,竟然一點也不膩,口感也不厚重,而是十分清甜。
蒙古 飲食很單調,雖然每家都養著數百近千頭羊,但都留著出口或剪羊毛,自己吃的都是風乾的牛羊肉,在做飯時加一點進鍋里調味。餐廳里做羊肉,則都是水煮的,沒有什麼花椒大料之類的佐料,只是放點鹽。端出來一盤,基本上都是兩團米飯,好幾大塊羊肉,再配上一團土豆泥和一點點白菜絲或胡蘿蔔絲小菜。
他們吃奶製品很多,其餘的都是主食,會自己發麵包或者做麵餅,要不然就是炒飯或粥。之前在菜單上看到有湯麵,做好了才發現並不是面,吃起來一點不勁道,原來是湯煮的麵餅。除此之外,還有奶茶煮羊肉餃子,我一直沒試過。
蔬菜我們只吃過胡蘿蔔,白菜,洋蔥和土豆,都是切成絲或小丁加在湯里。菜市場有買黃瓜的,其他的還有什麼就不記得了。
蒙古自助遊攻略
↑沿路牧民家
蒙古自助遊攻略
↑沿路牧民家 簡單吃過早餐,我們出發前往原計劃昨晚到的小鎮,一路又開了兩個多小時。
Gurvansaikhan坐落在Tsagaannuur湖岸上,臨水而建,比起草原上乾燥蒼茫的 木倫 ,這裡的生活有平靜寬廣的水面相映,似乎恬淡悠閑了許多。在這個內陸國家,每個湖泊河流都被賦予更多靈性,也顯得更加純凈溫柔,或者壯麗遼闊,或者蜿蜒曲折。
這是 蒙古 國最北部的村鎮。繼續往北走就要進入與 俄羅斯 接壤的茫茫大山,再沒有現代村落,車也走不了了。而我們要找的查坦族,是山中一群只剩下200多人的馴鹿部落,要從Gurvansaikhan騎馬四個多小時到他們的營地。
蒙古自助遊攻略
蒙古 馬從成吉思汗時期起就赫赫有名,體型矮小,但在草原上風餐露宿,體力極好。從Gurvansaikhan起去查坦部落先要穿越森林,再是低矮的叢林,翻山進入一個峽谷,然後沿谷底一路向前。蘇聯小鋼炮一直送我們到森 林邊 緣,馬夫就在那裡牽著馬等我們。
啟程後我們馬上發現,森林里樹木茂密,車是肯定進不來的,也沒法步行,因為灌木叢中處處都是泥沼,還時常有溪流攔路而下,唯一的方式只有騎馬。即使這樣,也有幾處碎石坡走得有些吃力,再加上濕地防不勝防,走在前面的馬有幾次半個馬身驀地就陷了進去,馬夫幾乎是被摔下來的,減輕負重之後才猛蹬幾下上了岸。後面的馬見了,都立刻繞道經過。
小心緩慢地走了快三個小時,山中突然開始颳風下雨。騎在馬上不覺得冷,但衣服很快就全濕了,擔心著大山深處晚上溫度會有多低,還要淋多久才能到,我們都有些急躁,馬匹也紛紛不顧泥沼危險,爭著奔跑起來,後蹄不斷甩出泥塊。
我們就這樣不管不顧的在雨中峽谷里奔馳,逐漸起了霧氣,除了前方的路,兩側山坡上的森林都看不清了,也總還不見人煙。終於,遠處的山腳下隱隱約約能看見一頂白色的帳篷——那就是查坦族了。
因為沼澤地過不去,我們左右繞道,迂迴著迫切地向那頂白帳篷前進。被雨淋得很狼狽了,好在目的地越來越清晰,越來越近,馬上在眼前……就在這時,我看見了山坡上的馴鹿群。
不是一隻兩隻,而是漫漫山坡上幾十隻,上百隻棕褐色,深灰色,雪白的馴鹿。
他們不聲不響,不動聲色地靜卧在那裡,雨幕里似乎面無表情。坦然的,超然的,以一雙雙神覺般的鹿眼,望著我們這些狼狽不堪的外人,跌跌撞撞地闖進一片未知的,古老,高貴,嚴峻,殘酷的森林谷地。


查坦人住的是圓錐形的露天帳篷,氈佈防水布在外面裹一圈,圓錐頂部沒有遮擋,留著通風透氣,還能排正下方竈台的煙。
我們在雨中躲進帳篷里,竟然還算暖和。把濕透的衣服換下來搭在帳篷里的木桿子上,女主人已經燒起了柴火,在竈臺上煮起奶茶。這不是牛奶,而是鹿奶,雖然可能因為兌了水,口感上嘗不出什麼區別,只是很醇香,也沒有任何膻味。喝下一碗鹿奶茶,馬上暖和起來。
轉眼已經到了晚上,女主人煮的白粥,裡面放了風乾牛肉提味,我們一個個狼吞虎咽的吃了。帳篷外面雨勢漸小,但天已經黑了下來。我們想出去遛遛,然而沒走幾步,撞上部落里一個喝醉酒的女人,不顧幾個拉住她的人,指著我們一個勁的嚷嚷,叫得人心裡泛怵,只好又躲回帳篷里。
後來聽嚮導說,那個女人白天去放的鹿在森林里被狼襲擊,心裡難受,晚上喝酒才喝醉了,對著游客嚷嚷。嚮導講得有些尷尬,我們聽完了面面相覷,打著哈哈過了這個話題。
但今天一天奔波確實很累了。晚上繼續和小姐姐睡一個床鋪,另外兩人睡在地上。即使床板硬得硌人,錐形帳篷傾斜的氈面就在我臉上20多釐米,還是很快睡著了。
蒙古自助遊攻略
↑查坦部落
蒙古自助遊攻略
↑查坦部落 8/29(查坦營地)昨夜睡到一半,就聽見頭頂傾斜的帳篷上噼里啪啦的雨聲。好在睡袋里還很暖和,也沒有雨漏進來。這是我三天來睡得最舒服的一晚上,床板硬卻寬敞,半夜也沒被凍醒。
一覺從晚上九點睡到早上九點。聽覺感官在睜眼前先恢復,竟然還是噼里啪啦的雨聲。錐形帳篷露天的尖頂外,天色已經亮了,然而沒有陽光,只能看到灰壓壓的雲層。
帳篷里卻很緩和,女主人已經早早進來點起了火。頭頂上方二十釐米處的雨聲越來越響,出去是不可能了。我半夢半醒地想了一會兒起床能幹什麼,竟然連鑽出睡袋的動力都沒了,只是聽著帳篷外馴鹿吭哧吭哧的吃草,發出豬一樣的聲音。
蒙古自助遊攻略
↑查坦部落 早上十點多,天色漸漸放晴。等我們鑽出帳篷時,鹿群已經前往森林去了,山谷間只剩下十幾個帳篷裊裊飄著薄煙。有兩三隻鹿不知道為什麼,還留守在原地,靜默地卧在草地上。
查坦人每天趕著鹿群出游兩次,一次在上午,大約一點多返回營地,另一次是下午三四點,晚上七點歸家。
吃過午飯,終於等到快一點。嚮導招呼我們出帳篷,站在高地上,目光所及一片金黃與深紅,還微微彌散著雨絲和霧氣的山谷遠處,漸漸顯出點點棕色灰色的影子。
兩三百隻馴鹿,像羊群牛群一樣,陣勢鬆散又浩蕩,被兩三個馴鹿人趕著歸家了。
鹿角在薄霧裡越來越清晰,有深棕色的,灰黑色,淺褐色,有森林泥土雨水的味道,白色馴鹿的角就像冬天落雪覆蓋著的枝椏一樣。它們朝營地逐漸踱來,不緊不慢的步子其實很快,轉眼就逼近眼前。
帳篷里的查坦人紛紛出來幫忙,把每隻鹿都分開拴在各自的木樁子上。像不同牧民的羊身上都有不同顏色的標記,每頭鹿角上都掛著塑料袋,以區分不同人家的鹿。馴鹿性情溫和,如何也不會急躁,更不會像馬一樣掀起後腿踢人,因此穿行在鹿群間很安全。其實是它們對我們熟視無睹。穿著女主人借給我的 蒙古 袍,有幾隻鹿走過時上來嗅了嗅,舔舔我的手,就若無其事地轉過頭,擺正冠角繼續前行了。
我們堅持不懈地繼續給它們拍照,跟它們合影。眼前的景象隱隱有些眼熟,後來才反應過來,鹿群完完全全是標準的韋斯安德森《犬之島》中的配色,只有更多荒野的凜冽氣息。它們色彩冷淡,性情似乎也是如此,如果不是無視鏡頭,就是在我靠近時不食人間煙火的扭過頭去。
蒙古自助遊攻略
↑查坦部落
蒙古自助遊攻略
↑查坦部落
蒙古自助遊攻略
↑查坦部落 晚上天快黑的時候,嚮導請人給馴鹿裝上鞍子,讓我們騎上走一圈。鞍子跟馬鞍很像,只不過要小一號,看起來做工也更精緻。
然而鹿比馬要敏感的多,我剛一腳使力要跨上去時就不安的踱了幾步,大概察覺出了不是自己的主人。騎在鹿上也要更小心的保持平衡,如果它覺得彆扭,或者想要拐彎時就會左右搖頭,如果俯身太多,龐大的鹿角就有可能拍我一臉。加上與馬相比,鹿的骨骼實在是精緻,我騎著生怕壓著它,一路上都小心翼翼。
可能我並不用這麼小心,因為馴鹿是查坦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他們一年要遷徙六次,來回橫跨兩座山,穿過一片山谷,躲避季風帶來的雨水降雪。其中我們這個營地只會獃20天,現在已經過了10天,所以再過10天,他們又要舉家搬走了。深山很多路太險,尤其是冬天積雪,連馬都走不了,只有馴鹿能過。他們就卸下所有帳篷,以馴鹿拖車,自己也騎著鹿,遁入茫茫雪野。
蒙古自助遊攻略
↑查坦部落 查坦人養鹿,卻並不以此與外界交易。他們不出售鹿茸,鹿奶也只有在營地才能喝到,鹿角有些用來製作工具,也有些被雕刻上圖案,賣給前來拜訪的游客。馴鹿首先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交通工具,也是部落幾百年來的依靠。
當然,他們並非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我們的嚮導因為會說英語,高中時帶游客來過幾次查坦族,大學去了 烏蘭巴托 ,離得遠了,已經三年沒有回來,這次是正好趕上他暑假。據他說,部落里三年前和現在幾乎沒有區別,除了家家戶戶每個帳篷都裝了天線,通了電話。查坦人信薩滿教,根據月相也會在晚上舉行宗教儀式。以前那些薩滿祭祀的服裝都是能免費供游客參觀的,現在似乎要收費了,但並沒有人向我們提起過,直到回程的路上才偶然談起。
三年時間,這裡演變的似乎十分緩慢。雖然他們在語言上和外界沒有溝通障礙,只是有些口音,部落里的老人從沒想過出去,因為在外也找不到工作,和馴鹿在一起反而安然自在。孕婦生產倒是會去Gurvansaikhan,懷孕前八個月是可以騎馬的。他們每家都有四五個孩子,有人甚至有七個小孩。這些年輕人會去Gurvansaikhan鎮里上學,但只上到高中,因為 蒙古 全國的大學基本都在 烏蘭巴托 。只有極少數學生能繼續上大學,也有人轉而去其他城鎮闖盪,但大部分畢業後都會返回查坦部落。
蒙古自助遊攻略
↑查坦部落 下午時天氣放晴,竟然有點熱了。我們和嚮導穿越樹林,走去了山谷里一面湖泊。這裡的自然景象與南邊的草原完全不同了,漫山遍野都是茂盛的,野蠻的,雜亂無章,深切濃郁,屬於秋天的酒紅色和金黃色氣息。
這地方太隱蔽神秘,聞所未聞,甚至有些不真實了,好像它是第三世界里包裹著的第四世界。然而此處的居民,那些查坦馴鹿人,說著帶點口音的蒙語,吃著差不多的米飯和燜面,又如此真實。僅存的兩百多人分散在兩個部落里,我們拜訪的是其中之一,不到二十家人養著四百多頭馴鹿。老奶奶在清晨擠鹿奶,老頭在下午聚在一起賭博打牌。女主人每頓飯前都給我們熱奶茶,三點多的時候他們在部落空地上擺起一個個小攤,向我們賣鹿角雕刻的小手工。
日子就這樣又過了一天。
蒙古自助遊攻略
↑查坦部落
蒙古自助遊攻略
↑查坦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