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樣游記大賽#只為心中那抹金黃(2015三月周末婺源匆匆踏花行)
↑李坑 初入 李坑 ,以為來到了 江南 古鎮 ↑李坑 清明果,又名野艾果,裡面可以包裹野菜,豆腐,酸菜,或是黑芝麻,口感糯香,對喜糯食的人,是視覺和味覺的享受 ↑李坑 多麼熟悉的名字---悅來客棧 ↑李坑 李坑 的申明亭,據說由朱元璋首創。它明示村民要求“孝順父母,和睦鄉裡,教訓子孫,毋作非為”。當有違犯鄉規民約的事件發生時,族長便召集眾人,鳴鑼示禁,嚴明法度。 ↑李坑 後山上俯瞰 李坑 ,臨溪茶樓、酒家林立 ↑李坑 山上盛放的油菜花,黃白各自成片,清新幽香 ↑李坑 大夫第是奉旨大夫李文進府第,大門為青 石門 枋,水磨青磚門面 ↑李坑 大夫第屋內精湛的木雕 ,歷史的沉澱,歲月的精華 ↑李坑 李瑞材故居旁精巧的石磨,讓人聯想到兒時的記憶 ↑李坑 一澗水流, 李坑 260戶居民沿溪而居。三面環山,一面面水,古樸中透著勃 勃生 機。 ↑李坑 老天是想彌補昨天錯失 江嶺 的遺憾,今天藍天綻放,這是一個月來的首個藍天,我們也算幸運。亦雨亦晴皆風景 ↑李坑 藍天下 李坑 的晨光 ↑李坑 回望 李坑 ,滿眼蒼綠,沐浴暖陽, 春日 無邊 ↑李坑 連洗手間都起了這麼優雅的名字,不愧是書香的延續啊! ↑婺源 離開 李坑 ,前往 思溪延村 ,在路旁的花海停車拍照 ↑婺源 碧藍的天空,一樹倒影,世外 桃源 ↑思溪延村 景區大門,亮點在於小伙伴們都出鏡了
這裡曾是徽商聚居村落,至今完好保存著近百幢明清時代宅院。建築之宏敞,雕刻之華麗,無不銘記著他們曾經的輝煌和奮鬥的艱辛。高聳的馬頭牆,深幽的石板巷,留下的已是百年滄桑與徽商的足跡。 ↑思溪延村 延村古村落景區入口,一個巨大的算盤屹立在人們面前。無徽不商,不愧是儒商第一村 ↑思溪延村 ↑思溪延村 從景區入口可坐2元的觀光車到村子里,騎行是這裡非常適合的郊游方式 ↑思溪延村 一進村口,一株梨花恣意綻放,似在歡迎遠道的客人 ↑思溪延村 梨花、竹筏、碧水、村落,人在畫中游 ↑思溪延村 百年廊橋橫跨橋上,思溪河水緩緩流淌 通濟橋建於明代,橋墩前牆砌成半截船形,稱“燕嘴” 。可以減少水流對橋墩的衝擊力。橋上老奶奶賣的清明果供不應求啊! ↑思溪延村 深宅古巷中流連,與斷垣高牆對話 ↑思溪延村 昔日高聳的石牆,經過歲月的洗禮,已不復當日的輝煌,只有斑駁的黑灰和滿牆的藤蔓在細訴曾經的過往 ↑思溪延村 這裡很多大戶人家的宅子已經闢為參觀場,“敬序堂”規模稍大一些,主要是拍“聊齋”的外景地出了名,可惜最近都謝絕參觀。在堂前的油菜花田拍照。 ↑思溪延村 緊窄的古巷,透著淡淡的離愁 ↑思溪延村 振源堂庭院斑駁的苔草 ↑思溪延村 思溪俞氏銀庫內擺放的百福圖 ↑思溪延村 繼志堂堂屋兩廂腰板的十二名花,爭妍鬥艷
這裡曾是徽商聚居村落,至今完好保存著近百幢明清時代宅院。建築之宏敞,雕刻之華麗,無不銘記著他們曾經的輝煌和奮鬥的艱辛。高聳的馬頭牆,深幽的石板巷,留下的已是百年滄桑與徽商的足跡。 ↑思溪延村 延村古村落景區入口,一個巨大的算盤屹立在人們面前。無徽不商,不愧是儒商第一村 ↑思溪延村 ↑思溪延村 從景區入口可坐2元的觀光車到村子里,騎行是這裡非常適合的郊游方式 ↑思溪延村 一進村口,一株梨花恣意綻放,似在歡迎遠道的客人 ↑思溪延村 梨花、竹筏、碧水、村落,人在畫中游 ↑思溪延村 百年廊橋橫跨橋上,思溪河水緩緩流淌 通濟橋建於明代,橋墩前牆砌成半截船形,稱“燕嘴” 。可以減少水流對橋墩的衝擊力。橋上老奶奶賣的清明果供不應求啊! ↑思溪延村 深宅古巷中流連,與斷垣高牆對話 ↑思溪延村 昔日高聳的石牆,經過歲月的洗禮,已不復當日的輝煌,只有斑駁的黑灰和滿牆的藤蔓在細訴曾經的過往 ↑思溪延村 這裡很多大戶人家的宅子已經闢為參觀場,“敬序堂”規模稍大一些,主要是拍“聊齋”的外景地出了名,可惜最近都謝絕參觀。在堂前的油菜花田拍照。 ↑思溪延村 緊窄的古巷,透著淡淡的離愁 ↑思溪延村 振源堂庭院斑駁的苔草 ↑思溪延村 思溪俞氏銀庫內擺放的百福圖 ↑思溪延村 繼志堂堂屋兩廂腰板的十二名花,爭妍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