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十一連雲港鄒城徐州自由行記
先介紹 徐州 。 徐州 ,簡稱徐,古稱“彭城”, 江蘇 省地級市,地處 江蘇 省 西北 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長江三角洲北翼,北倚 微山 湖,西連 蕭縣 ,東臨 連雲港 ,南接 宿遷 ,京杭大運河從中穿過,隴海、京滬兩大鐵路幹線在 徐州 交匯,為 中國 第二大鐵路樞紐,素有“五省通衢”之稱。 徐州 素有“淮海之都”之稱,是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長江三角洲區域中心城市,華東重要門戶城市,華東地區重要的科教、文化、金融、旅游、醫療、會展中心,也是 江蘇 省重要的經濟、商業和對外貿易中心。
徐州 歷史上為華夏 九州 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被稱為“千年帝都”、“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 徐州 籍”之說。 徐州 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 作為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 徐州 歷史文化遺存特別豐富,特別是古文化遺產中的漢代三絕,即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其中又以漢墓位列第一。
迄今為止, 徐州 漢墓已發掘清理近300座,在這些形式各異的漢墓中尤以十幾座漢代王侯陵墓最具規模,而在這十幾座王侯陵墓中,龜山漢墓以其規模的巨大,建築的精美,神秘的色彩而獨占鰲頭。其在半山腰挖石修墓,其神奇堪與 埃及 金字塔壘石成墓相比肩,因此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龜山漢墓,是 徐州 龜山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位於 江蘇 徐州 市鼓樓區龜 山西 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註(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該墓於一九八一年二月被當地群眾開山採 石首 次發現,同年十一月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 南京 博物院 會同 徐州 市文化局先後對北墓道及整個墓葬進行發掘清理。一九八五年,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徵集了該墓出土的劉註龜鈕銀印,從而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謎。一九九二年七月籌建博物館,一九九三年六月竣工。
龜山漢墓墓葬東西長83米,南北最寬處達33米,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幾乎將整個山體掏空。墓葬開口處於龜 山西 麓,呈喇叭形狀,其內由兩條墓道兩條甬道以及十五間墓室組成,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井然有序,有卧室、客廳、馬廄、廚房一應俱全,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 容積達到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開鑿,儼然是一座地下宮殿。南甬道為楚王襄王劉註墓,北甬道為其夫人墓,南北兩條平行的甬道各長5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有5毫米,精度達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每條甬道有26塊重達6-7噸的塞石封堵,石塊間接縫緊密,連一枚硬幣也難以塞下。
現今,龜山漢墓主要有四大謎團尚未解開:
第一、漢墓的兩條甬道長5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為5毫米,精度達1/10000,兩條甬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為1/16000,且墓道兩壁都磨平如鏡。按當時的技術水平,如何能修建這樣的墓道?
第二、龜山漢墓為典型的崖洞墓,其15間墓室和兩條墓道總面積達700多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米,幾乎掏空了整個山體。當時是如何掌握山體的石質和結構,使施工得以順利進行?
第三、劉夫人墓室的前廳和棺室及 石柱 上分別留有乳頭狀石包,分佈走向呈不規則排列,絕非工藝點綴,它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人認為它象徵著照明的燈盞,還有人認為是象徵著楚襄王劉註上應天星,但細考之,都不能自圓其說。
第四、楚王棺室北面牆上清楚地顯示著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著漢服,峨冠博帶,作拱手迎賓狀,被稱為“楚王迎賓”。這一形象是在墓室正式開放後逐漸形成的。有人認為它是長期滲水所致,但影子外卻沒有任何滲水痕跡,這也成為龜山漢墓的最大一謎。
龜山漢墓的這些不解之謎陸續提出後,國內不少專家和學者都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但尚未得出一個權威的論斷。
龜山漢墓旁,還有和聖旨博物館,有時間可以看一看.
徐州 歷史上為華夏 九州 之一,自古便是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兵家必爭之地和商賈雲集中心。有超過6000年的文明史和2600年的建城史,被稱為“千年帝都”、“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 徐州 籍”之說。 徐州 是兩漢文化的發源地,有“彭祖故國、劉邦故里、項羽故都”之稱。 作為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 徐州 歷史文化遺存特別豐富,特別是古文化遺產中的漢代三絕,即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其中又以漢墓位列第一。
迄今為止, 徐州 漢墓已發掘清理近300座,在這些形式各異的漢墓中尤以十幾座漢代王侯陵墓最具規模,而在這十幾座王侯陵墓中,龜山漢墓以其規模的巨大,建築的精美,神秘的色彩而獨占鰲頭。其在半山腰挖石修墓,其神奇堪與 埃及 金字塔壘石成墓相比肩,因此被稱為"東方金字塔"。
龜山漢墓,是 徐州 龜山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位於 江蘇 徐州 市鼓樓區龜 山西 麓,為西漢第六代楚王襄王劉註(即位於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該墓於一九八一年二月被當地群眾開山採 石首 次發現,同年十一月和一九九二年十一月, 南京 博物院 會同 徐州 市文化局先後對北墓道及整個墓葬進行發掘清理。一九八五年,在文物普查工作中徵集了該墓出土的劉註龜鈕銀印,從而揭開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謎。一九九二年七月籌建博物館,一九九三年六月竣工。
龜山漢墓墓葬東西長83米,南北最寬處達33米,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幾乎將整個山體掏空。墓葬開口處於龜 山西 麓,呈喇叭形狀,其內由兩條墓道兩條甬道以及十五間墓室組成,室室相通,大小配套,主次分明,井然有序,有卧室、客廳、馬廄、廚房一應俱全,總面積達700餘平方米, 容積達到2600多立方,全靠手工開鑿,儼然是一座地下宮殿。南甬道為楚王襄王劉註墓,北甬道為其夫人墓,南北兩條平行的甬道各長5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有5毫米,精度達到1/10000,南北甬道之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僅為1/16000。每條甬道有26塊重達6-7噸的塞石封堵,石塊間接縫緊密,連一枚硬幣也難以塞下。
現今,龜山漢墓主要有四大謎團尚未解開:
第一、漢墓的兩條甬道長56米,沿中線開鑿,最大偏差僅為5毫米,精度達1/10000,兩條甬道相距19米,夾角為20秒,誤差為1/16000,且墓道兩壁都磨平如鏡。按當時的技術水平,如何能修建這樣的墓道?
第二、龜山漢墓為典型的崖洞墓,其15間墓室和兩條墓道總面積達700多平方米,容積達2600多立方米,幾乎掏空了整個山體。當時是如何掌握山體的石質和結構,使施工得以順利進行?
第三、劉夫人墓室的前廳和棺室及 石柱 上分別留有乳頭狀石包,分佈走向呈不規則排列,絕非工藝點綴,它到底是什麼意思?有人認為它象徵著照明的燈盞,還有人認為是象徵著楚襄王劉註上應天星,但細考之,都不能自圓其說。
第四、楚王棺室北面牆上清楚地顯示著一位真人大小的影子,它身著漢服,峨冠博帶,作拱手迎賓狀,被稱為“楚王迎賓”。這一形象是在墓室正式開放後逐漸形成的。有人認為它是長期滲水所致,但影子外卻沒有任何滲水痕跡,這也成為龜山漢墓的最大一謎。
龜山漢墓的這些不解之謎陸續提出後,國內不少專家和學者都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但尚未得出一個權威的論斷。
龜山漢墓旁,還有和聖旨博物館,有時間可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