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旅行】步伐一北再北,到祖國的最北追隨寒冬。



飛雪覆蓋在老道外的滄桑街道上,
就猶如時間終將埋沒老道外的歷史。
難以想象,
同時也易於想象,
老道外的未來,
那座關於 哈爾濱 歷史的一段回憶。

老到瑟瑟發抖的那種老,
甚至老到能感受出一絲歷史的年輪,
就好像那明日邊緣,
映襯出 哈爾濱 的光輝歲月。

覆蓋在歷史年輪之上,
此時的老道外由內到外,
似乎更加顯得更加蒼老。

基本同齡,
都是逃學出來旅行,
很容易便老到了一起,
夜晚的“人民公社”飯店更是讓我們舉起酒盃,
前天還是陌生人,
今天確實一飲青春的歲月。

同齡的你們又在何處?
一切還好?一切可還好?
背酒交相映,
此去何來聚?

是 哈爾濱 的歷史。
無法忘懷的,
是那一段又一段關於歷史的篇章,
就像歷史課本一樣,
永無止境的沉淪,
然後請君背他的概念及意義吧!

沒有靜如迷的寂靜,
更沒有大雪後的寒冷,
索菲亞教堂的廣場上,
依舊還是如此,
人山人海。

都為索菲亞教堂而來。
為什麼人們要為索菲亞教堂而來?
因為,這座西式建築,
此乃 哈爾濱 的標誌性建築。

也是 哈爾濱 近代的歷史,
似乎透過這座建築,
我們可以瞭解到近代的 哈爾濱 。
好吧,我們愉快的進入科普時間。

建於1907年3月,為沙俄東西伯利亞第四步兵師修建 中東 鐵路的隨軍教堂,
隨軍的教堂,
意思是臨時決定修的。

仔細發現不難發現,
如此風格的精華所在,
俄國風格的作品,
古老戰鬥名族的風格。

曾經的沙俄風與現代建築的有機結合,
成功 構造了今日 哈爾濱 的冰雪之風,
這樣的有機結合,
猶如曼妙般奇特。

連接著洋蔥般的大腦袋,
冷暖色調交相輝映,
共同構成曼妙的 哈爾濱 之風,
哈爾濱 的色彩啊。

不想多嗶嗶了,
那麼請客欣賞,
這大美而又曼妙的,
洋蔥頭,
之下的色彩交織吧。

你以為來到了大蘋果城?
當然不,
來到的是我們大美的冰雪之城。
曼哈頓 ,
NYC的 曼哈頓 ?
不知不覺,
成為了點綴。

認不識的,都不必去認。
唯一熟悉的,就是冰雪之下的 哈爾濱 。

舞過 哈爾濱 的大街小巷
更是舞過索菲亞教堂的屋頂,
大蔥頭的屋頂啊,
大雪於大蔥頭真配,
似乎,大蔥頭有了一層冬季的外衣。

舉起手中的相機,
拍吧,
拍出大蔥頭的威武,
拍出 哈爾濱 的浪漫。

冷風寒寒,
冷得不能再冷的 哈爾濱 ,
似乎還未到真正冷的時候。
期待那最冷的時候?
那麼到時再到此一游吧。

匆匆路過 哈爾濱 ,
匆匆路過 黑龍江 ,
更是匆匆路過如此的嚴寒。

哈爾濱 的浪漫與美妙,
結合與每一處。
如今夏日的 哈爾濱 又是如何?

夜下的大蔥頭更是如此之威武,
也是歷史的美景。

真的很不會聊天,
更不會和女生聊天,
真的,聊著聊著就能冷場,
極其沒法繼續聊天的那種冷場,
呵呵。

冷得受不了,
冷得真想踢翻Tripod,
此時幾位美女來找我幫忙拍照,
毫不猶豫的答應,
幫她們拍了幾張照片之後,(當然,用滴是她們自己的相機)
聊了幾句,不太擅長和妹紙說話的我,很快就把氣氛聊冷了。

美到 哈爾濱 之境,
美如調色盤一般,
一般而不一般?
答案即是非同一般。

架上三腳架,
可似乎來這裡的每一位風光狗,
都攜帶著tripod,
重如秤砣,大如大炮,
長槍短炮滴,
對著美景,
拍了又拍。

是一種暗黑之中的美麗?
還是一種美麗之下的暗合?
色彩斑斕的世界,
多遠化的色彩之界。

涌動至 哈爾濱 的盡頭,
涌動在冷暖色調之中,
涌動到你我的心頭,
涌動得擋住了拍攝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