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巴爾幹之 ~ 遇見青山綠水的波斯尼亞
路旁一個依然滿身彈孔的建築兀然矗立,冷森森地提醒人們離去不遠的殘酷內戰。不知多少條命丟在了那裡… 不過就在它旁邊,新的工程正在進行。這樣的工程在 波黑 隨處可見,戰爭創傷已經漸漸治愈,至少是錶面上。 老城核心區建於16世紀的奧斯曼帝國時代,距今近500年了。一但進入鋪滿光滑石子的老城區,濃郁的 土耳其 風情撲面而來。 古老狹窄的石板路上鱗次櫛比排列著紀念品店和餐館,游人摩肩接踵,行走緩慢。 那更吸引我的,還是腳下這些光滑的石板。那陽光下閃現的溫潤 光澤 令人著迷。 來到河邊,清澈碧藍的河水夾於色彩豐富的兩岸,很好地預示了即將映入眼帘的古橋的美 循著人流和這如玉一般的石板路,終於看到這個集中所有關註的古橋。她由奧斯曼時期的著名建築師設計,是當時重要的交通樞紐,連接了帝國巴爾幹西部這兩條交通要道。城市由此而生,兩岸遍佈餐廳、貨倉、客棧、商店… 可以想象,那時橋的兩邊是如何熱鬧繁華,人聲喧鬧,一如今日。只不過400多年前的訪客,都是往來客商,今天卻是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 莫斯塔爾 之所以被納為世界遺產,除了古老的歷史和完美的保存,她也是文化交匯的碰撞點。1878年俄土戰爭之後,《 柏林 條約》規定 土耳其 名義上保留宗主權,管理權卻被交給了奧匈帝國。而 塞爾維亞 也在這次獲得了自治權。這也是為什麼斐 迪南 大公會來 薩拉熱窩 視察並被刺殺的緣起。
而河兩岸的建築體現了這一點。這一側始建於奧斯曼時代,所以有很濃的中世紀 土耳其 風格。 而這一側主要建於奧匈帝國占領時期,所以逐漸融入了歐式風格
而河兩岸的建築體現了這一點。這一側始建於奧斯曼時代,所以有很濃的中世紀 土耳其 風格。 而這一側主要建於奧匈帝國占領時期,所以逐漸融入了歐式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