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幹半島游---波黑---黑山
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位於原南斯拉夫中部,介於 克羅地亞 、 塞爾維亞 和 黑山 三個 共和 國之間,簡稱“ 波黑 ”,面積51129平方公里,人口381萬。首都 薩拉熱窩 。
我們的酒店在半山坡上,一大早我們從酒店的窗戶拍到了 薩拉熱窩 美麗的日出,太爽了! 6月15日早餐後,我們游覽了 波黑 首都---著名的 薩拉熱窩 老城區。曾經的電影《瓦爾特保衛 薩拉熱窩 》讓我們記憶猶新,來到這裡就像是回到了久已嚮往的老地方。 薩拉熱窩 的著名觀光景點有波斯尼亞河的源頭波斯尼亞之泉公園、天主教會的耶穌聖心大聖堂、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等。我們因在 塞爾維亞 耽誤了半天,只在 薩拉熱窩 老城區匆匆游覽了個把小時就離開了。
首都 薩拉熱窩 ,位於 波黑 的東部的波斯尼亞河上游,群山環繞,氣候溫和。建於1263年,1914年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1992年~1996年卷入 波黑 戰爭。分為老城區和 新城 區,老城區保存了大量 土耳其 時代的建築, 新城 區為現代化都市。 薩拉熱窩 發展的高峰期是在1980年代初期 薩拉熱窩 舉辦冬季奧運會的時期。(1984年在此舉辦了冬奧會。)
薩拉熱窩 被由濃密森林所覆蓋的丘陵地和5座山峰所包圍。 薩拉熱窩 的平均標高約有500米。城市位於丘陵地帯之中,市內較陡的斜坡街道和位於高丘的住宅都證明瞭這一特點。 米里雅茨河是城市重要的地理特征。 據說這條有軌電車是 歐洲 第一條、世界第二條(據說 美國 的 舊金山 有第一條是世界第一條)有軌電車。 重修後的市政廳。 拉丁橋的舊稱是普 林西 普橋。橋梁過去是木 造橋 ,在洪水中被破壊,1798年重建。為紀念南斯拉夫愛國主義,橋梁曾改名為普 林西 普橋,南斯拉夫解體之後其名稱恢復為拉丁橋。 這是一座很著名的橋, 1914年6月28日, 塞爾維亞 人民族主義者加夫里洛·普 林西 普,在 薩拉熱窩 這座橋的北面,暗殺了弗朗茨·斐迪南大公( 奧地利 皇儲)和他的妻子索菲·霍泰克,這起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線。橋頭立有一座紀念碑。 薩拉熱窩 的復興開發是在1995年11月簽訂岱頓協議之後開始的。今日的 薩拉熱窩 是該地區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各處都在建設現代的辦公樓和高層建築,其中最有名的有波斯 摩城 市中心、BBI中心和阿瓦茲大樓(也是巴爾幹地區最高的摩天大樓)。 薩拉熱窩 與卡卡尼之間近來亦完成一條新公路連結兩地。城市的大部份地區都得到了重新開發,在市中心已經很少看見被戰爭破壞的建築物。 這是天主教會的耶穌聖心大聖堂,是 波黑 最大的天主教堂。為紀念耶穌基督的聖心而建造。建造於1884年至1889年期間,是哥德式的建築。入口處上方窗戶的設計繪有 薩拉熱窩 州的州旗和風景,另外 羅馬 式美術風格的2個塔上繪有 薩拉熱窩 的市旗和市徽。 波黑 三個主要民族間的矛盾驟然激化,導致“ 波黑 戰爭”爆發(1992年4月~1995年12月)。在這次的內戰中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境內共有20萬人死亡,超過200萬人流離失所。戰爭結束後,北約在 波黑 境內繼續駐扎維和部隊,2004年底由歐盟所取代。 這片崎嶇而美麗的地方,仍保留著20年前,90年代內戰的彈痕和遺跡。 血跡斑斑的被炸痕跡。 為了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我們堅決反對戰爭! 建於1531年的大清真寺, 大清真寺全稱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是 波黑 和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清真寺,設計者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著名建築師希南。在 波黑 戰爭時期,作為波斯尼亞人象徴的清真寺成為了被攻擊対象,在 薩拉熱窩 圍城戰期間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受到了很大損害。戰爭結束後的1996年開始了修複工作。然而,當時的修複資金有很多都是來自 沙特阿拉伯 ,修複時受到了瓦哈比派的影響。修複後的清真寺被消去了色彩和裝飾性要素,改為以白色為基調的建築。2000年開始,為了讓清真寺回到戰爭前的樣子,開始了完全的修複工作。
我們的酒店在半山坡上,一大早我們從酒店的窗戶拍到了 薩拉熱窩 美麗的日出,太爽了! 6月15日早餐後,我們游覽了 波黑 首都---著名的 薩拉熱窩 老城區。曾經的電影《瓦爾特保衛 薩拉熱窩 》讓我們記憶猶新,來到這裡就像是回到了久已嚮往的老地方。 薩拉熱窩 的著名觀光景點有波斯尼亞河的源頭波斯尼亞之泉公園、天主教會的耶穌聖心大聖堂、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等。我們因在 塞爾維亞 耽誤了半天,只在 薩拉熱窩 老城區匆匆游覽了個把小時就離開了。
首都 薩拉熱窩 ,位於 波黑 的東部的波斯尼亞河上游,群山環繞,氣候溫和。建於1263年,1914年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1992年~1996年卷入 波黑 戰爭。分為老城區和 新城 區,老城區保存了大量 土耳其 時代的建築, 新城 區為現代化都市。 薩拉熱窩 發展的高峰期是在1980年代初期 薩拉熱窩 舉辦冬季奧運會的時期。(1984年在此舉辦了冬奧會。)
薩拉熱窩 被由濃密森林所覆蓋的丘陵地和5座山峰所包圍。 薩拉熱窩 的平均標高約有500米。城市位於丘陵地帯之中,市內較陡的斜坡街道和位於高丘的住宅都證明瞭這一特點。 米里雅茨河是城市重要的地理特征。 據說這條有軌電車是 歐洲 第一條、世界第二條(據說 美國 的 舊金山 有第一條是世界第一條)有軌電車。 重修後的市政廳。 拉丁橋的舊稱是普 林西 普橋。橋梁過去是木 造橋 ,在洪水中被破壊,1798年重建。為紀念南斯拉夫愛國主義,橋梁曾改名為普 林西 普橋,南斯拉夫解體之後其名稱恢復為拉丁橋。 這是一座很著名的橋, 1914年6月28日, 塞爾維亞 人民族主義者加夫里洛·普 林西 普,在 薩拉熱窩 這座橋的北面,暗殺了弗朗茨·斐迪南大公( 奧地利 皇儲)和他的妻子索菲·霍泰克,這起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線。橋頭立有一座紀念碑。 薩拉熱窩 的復興開發是在1995年11月簽訂岱頓協議之後開始的。今日的 薩拉熱窩 是該地區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各處都在建設現代的辦公樓和高層建築,其中最有名的有波斯 摩城 市中心、BBI中心和阿瓦茲大樓(也是巴爾幹地區最高的摩天大樓)。 薩拉熱窩 與卡卡尼之間近來亦完成一條新公路連結兩地。城市的大部份地區都得到了重新開發,在市中心已經很少看見被戰爭破壞的建築物。 這是天主教會的耶穌聖心大聖堂,是 波黑 最大的天主教堂。為紀念耶穌基督的聖心而建造。建造於1884年至1889年期間,是哥德式的建築。入口處上方窗戶的設計繪有 薩拉熱窩 州的州旗和風景,另外 羅馬 式美術風格的2個塔上繪有 薩拉熱窩 的市旗和市徽。 波黑 三個主要民族間的矛盾驟然激化,導致“ 波黑 戰爭”爆發(1992年4月~1995年12月)。在這次的內戰中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境內共有20萬人死亡,超過200萬人流離失所。戰爭結束後,北約在 波黑 境內繼續駐扎維和部隊,2004年底由歐盟所取代。 這片崎嶇而美麗的地方,仍保留著20年前,90年代內戰的彈痕和遺跡。 血跡斑斑的被炸痕跡。 為了這些可愛的孩子們,我們堅決反對戰爭! 建於1531年的大清真寺, 大清真寺全稱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是 波黑 和巴爾幹半島最大的清真寺,設計者是奧斯曼帝國時期的著名建築師希南。在 波黑 戰爭時期,作為波斯尼亞人象徴的清真寺成為了被攻擊対象,在 薩拉熱窩 圍城戰期間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受到了很大損害。戰爭結束後的1996年開始了修複工作。然而,當時的修複資金有很多都是來自 沙特阿拉伯 ,修複時受到了瓦哈比派的影響。修複後的清真寺被消去了色彩和裝飾性要素,改為以白色為基調的建築。2000年開始,為了讓清真寺回到戰爭前的樣子,開始了完全的修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