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摩托環島紀行 (全程 8 天)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愛旅行,愛在行走過程中,仔細觀察身邊的景色、事物、人情,在過程中自找萬里路,自尋歷史及人文資料;在不斷接觸探索中發掘更多關於這個世界的面貌。 臺灣 我去過多次,總想環 臺灣 島仔細觀察感受一下,特別是 臺灣 人的心態及風俗人情。坐汽車環島簡單,但 臺灣 路窄車多很多地方開車進不了,停不下。騎自行車環島是很好的體力挑戰,但每天最少騎行8小時,已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觀察感受;最終選擇與本地人一樣,騎摩托環島,深入到大小城市的角落,發現更真實的 臺灣 。
臺灣 本地人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當地叫機車),全 臺灣 的主要道路都劃分了汽車道及機車/自行車道,無論上下班、買菜、上館子、接孩子都開摩托,可以慢慢走,相比 香港 騎摩托安全多了。 香港 摩托與汽車是同等待遇的交通工具,使用相同車道,互相競爭,但摩托始終是弱世社群,稍有不慎便非死即重傷。 中國 大陸大部份城市禁行摩托,大眾都歧視騎摩托的人,不是民工便是送外賣;每年春運騎摩托返鄉的民工車隊成為馬路奇觀,亦是沿路被救助的弱勢社群;夠膽騎摩托長途旅行便是探險家了。
環 臺灣 島計划了一年多,原訂七人分乘四摩托車出發,老友 L 的太座忘了搞入台證,最後只餘五人三車出發。環台起點設定於 臺南 市,因 臺南 是整個 臺灣 島發展歷史的起源地,當初 1624年 荷蘭 人遠航東來 亞洲 做買賣,需要靠岸椐點,當時明朝政府短視,放任 荷蘭 船隊占領 臺南 港口,建造炮台雕堡作貿易根據地。1662年鄭 成功 擊退 荷蘭 人後,奪回 臺南 港口,開始建設及發展 臺灣 ,至1684年清朝正式成立行省,成為 中國 的國土。在 臺南 市西面海岸的七股,建有國聖 燈塔 ,便是紀念鄭 成功 收復 臺灣 的功績。此行目標是繞過 臺灣 島東南 西北 四個極點;我們從 臺南 市出發,順時針環島,先往最南的鵝鑾鼻 燈塔 ,繞行 東海 岸至最東的三貂角 燈塔 ,再轉往最北的富貴角 燈塔 ,國聖 燈塔 是環 臺灣 島路線的最西點,我們把這 燈塔 留作最後衝線目標,然後返回 臺南 市。
第一天 臺南 租車
臺南 機場相對及簡陋,與20年前 中國 大陸二三線城市的機場差不多,機場雖小,但人情味濃。我們全程騎摩托,每天都需要手機上Google map 導航。 香港 預先購買的數據咭, 裝上手機不能用,電訉店員工免費幫我測試,前後搞了二十分鐘都不成,裝到車友的手機卻可用,唯有再買一張當地電話數據咭。全過程電訉店員工都熱情服務,絕無不耐煩的樣子。回想在 香港 電訉店辦業務改手續,面對機械式的所謂專業面孔回應,絕無任何熱情感覺。 中國 大陸電訉店更牛, 三大公司都是國營單位,每次辦業務改手續,都是取號排隊,不等上一小時算是好運了。 住宿的酒店就在 臺南 火車站旁, 租車 店很多,但詢問後發現部份車店只 租車 給 臺灣 本地駕照,我們持有的 國際駕照 並不承認,到後來才在內街找到一家叫亞里巴巴,同意用 國際駕照 租車 ;車種主要是 臺灣 本地生產的125cc 及150cc, 我們原意租250cc的較大馬力,長途旅行舒服些,老闆卻極力推薦全新的125cc, 只行四千公里,保證路上不出毛病,日租500臺幣,有問題隨時可換車;大家試駕了一下,發覺操控也不錯,便定了下來。 租車 送頭盔,當然是舊貨,但附送即換紙內襯,衛生方便,同行的Peter二人自帶頭盔,當然更酷了;順便要求車店裝上手提電活支架,以便導航,更貼心的贈品是輕便雨衣,每人送一件,這雨衣到後面兩天大派用場。出發前大家都擔心,兩個人一摩托, 又沒有行李架,行李怎夠放,幸好車座下有位置放衣服,我們只帶一個上飛機用的手提大包, 塞在機車中間腳位,位置剛剛好。
下午開始騎車游 臺南 市,先到老友極力推薦的歐加里意式西餐廳下午茶,位於 成功 大學附近,大學路18巷內,直接地圖導航騎到店前泊車。優雅的歐式佈置,熱情的服務,美味可口的食物,飲品可免費掭加第二杯,這第二杯居然可轉飲其他品種,加上令人震驚的低價格,居然只需台常幣218元, 即港幣56元。在 香港 經營相似的餐廳,兩層樓加廚房保守估計二百多平方米,最差勁的街區也得月租十多萬元,加上廚房, 樓面, 會計等約30人的工資三十萬元, 水電費數萬元, 裝修投資回本費用數萬元,基本月開支估計得五十萬元,食物價錢肯定要提升, 臺南 這下午茶估計得賣二百港元了。使我不禁萌生長住 臺南 的念頭。 臺南 雖然是整個 臺灣 島發展歷史的起源地,但城市發展主要停留在 日本 統冶時期的規劃,很多當年的建築物被保留下來,並重新保育發展成文物古跡,市中心的林百貨就是其中值得一看的地方。建於1932年,位於 臺南 市中西區忠義路與中正路口。「林百貨」是 臺南 當時最大百貨公司,亦是 臺南 第一棟有電梯配置之建築物,俗稱「五棧樓仔」、「坐流籠」,是當年人們的重要的共同回憶。建成迄今已80餘年,超出一般鋼筋混凝土構造使用年限(50年),外牆面磚與洗石子龜裂、粉刷層及混凝土剝落,壁體之鋼筋亦少了強力支撐。經過三年多的時間,整體修複及結構耐震補強工作,林百貨也由原本沒落破敗至現今再度重新成為都市的亮點。內部裝修儘量保留當年的風格及物料,仍然是真正營運中的百貨公司,在略帶昏黃燈光的商場中瀏覽,頓生錯覺有若時光倒留。創辦史是當年的 日本 小子遠赴 臺灣 奮鬥過程的故事,店內保存了當時西化的裝飾, 天台 建設的 日本 神廟,訴說著80多年的風霜雨雪。站在當年全市最高的樓頂,環視 臺南 市周圍新舊交雜,中西拼揍的建築群,心中浮起疑問?為何老一輩的 臺灣 人會如此想念往昔 日本 統治的時光?為何會選出李登輝此等親日的總統?我希望在這此環島游中找到答案。
第二天: 臺南 至 高雄 77公里
吃過酒店的自助早餐, 把大行李箱寄存在酒店,手機導航設定為 高雄 市駁二藝術區,我們三台摩托正式出發。 臺灣 的小型摩托車不准 上高 速,必須全部走國道,為了真正環島我把路線定為最靠海邊的台17線,路程77公里。在 臺南 市內交通擠擁,交通燈前摩托車可排到最前方等候,綠燈一亮,百車齊發,過足賽車的引。出城後十多公里接上臺17線,沿海交通疏落,天氣晴朗,海岸風光串聯著小鎮民居,騎著摩托車逍遙自在,不亦樂乎。
高雄 市駁二藝術區,是位於碼頭旁的倉庫群,過去儲放魚粉與砂糖,供應過往港口川流不息的繁華歲月,近幾十年因為大型集裝箱貨運的競爭,已經荒廢多年,於2000年開始改造成藝術特區;過去港邊載送貨物的西臨港線鐵道車站,保存原貌成為打狗鐵道博物館,停泊著兒台老式蒸氣火車頭給游客參觀,原有的鐵路改建成為現在 高雄 最熱門的自行車道,貫穿駁二藝術特區。我到過 中國 大陸不少同類型的舊工廠/倉庫式藝術特區:例如 北京 的798藝術區, 廣州 的紅磚廠藝術區等, 高雄 市駁二的藝術文化與 中國 大陸相比更具有本土感覺,很多藝術工作室都是開放給游客互動創作; 中國 大陸藝術特區較商業化,基建及裝飾的投資更龐大,感覺太過高大上,反沒有 臺灣 的簡樸自然。
午餐到鼓山輪渡站後的美食街解決,騎摩托的優點是停車方便,在窄街小巷找個大牌檔,點當地的海產小吃,再在對面小店買小籠包, 7十一買飲品,享受一頓豐富的地道美食。
接著騎摩托去打狗 英國 領事館, 高雄 原名打狗,是 臺灣 土著的地名,「 高雄 」是在日治時期所命名。位於 高雄 西子灣哨船頭山丘上。依據最新文史調查研究顯示,打狗 英國 領事館實為打狗 英國 領事官邸,於1879年完工啟用,系領事居住及接待使節賓客的場所。當時的打狗 英國 領事館辦公室,巡捕區與監牢等則設於哨船頭海濱,兩棟建物以登山古道連結。漫步上小山丘買門票入場,發現整個建築就是 香港 到處可見的英式紅磚別墅,在港島太 平山 上多得很。幸好這領事館維修保養得宜,從哨船頭山丘眺望 高雄 港以至 臺灣 海峽清晰可見,對面旗津島上的旗後山 燈塔 基石黑白分明;涼風習習,坐在英式園庭中品嘗一個英式下午茶,愜意非常。領事館內的展覽廳展出了 高雄 港的發展史; 日本 初占 臺灣 ,已制訂長期政策,要把 臺灣 建設成為一個為 日本 生產糧食和工業原料的供給地。 臺灣 海峽風高浪急,可停泊避風的地方不多, 高雄 港作為天然良港,外有旗津島保護,較 臺南 市更為優勝,所以 大興 土木修建碼頭、鐵路、倉庫等,把 高雄 建設成 臺灣 的主要出入口中心。倚在十八世紀的英式紅磚陽臺,天空中流雲變幻,眼下所見約略勾勒出當年 臺灣 工農業現代化的成果。 身為航海人對 燈塔 有特別感情,為著清楚看看旗津島上的旗後山 燈塔 ,我們騎摩托乘搭鼓山渡輪過海,這渡輪外形奇特,像個等腰三角形,船上人、摩托、自行車、貨物混雜,我們亦混在本地摩托車群中,搖搖蕩盪一齊渡海。 高雄 港是我到過最奇怪的港口,入口處被鼓山及旗後山挾持,寬度僅有120米( 香港 鯉魚門 420米),所以入口處裝有交通燈,出入港要用無缐電VHF呼叫海警放行,檢查極嚴。因為 高雄 港外 臺灣 海峽距離 中國 大陸 福建 省只有百多海浬,所以自1949年以來, 臺灣 政府海禁極嚴,民間不准擁有游艇,私人更不准出海游玩;雖然貴為世界主要游艇製造中心之一,所有新艇下水試航皆只可以於大水池進行,不得出海試航,這海禁直至十多年前才解除。
旗津島上的旗後山 燈塔 ,旗後炮台等都是觀賞黃昏日落的好地方,騎摩托上山不費半點力氣,亦不怕天黑沒有交通工具回酒店。漫步到山上 燈塔 剛好六時正, 燈塔 守門人鐵面無私,六時準時關門,’呯’ 一聲把大鐵門鎖上,讓我們留下一點遺憾。回程渡海後在Google Map上找了鼓山渡輪碼頭附近的民宿,外面完全沒有招牌,看來簡陋,店主及服務員都是年輕人,坐在大堂中打機閑談,入門後還需要脫鞋換拖鞋,幸好樓上房間新裝修,窗明幾凈,頗為滿意。
第三天: 高雄 至 墾丁 100公里
民宿沒有早餐,送我們每人50元的餐捲到附近西餐館吃,裝修和食品都有點和式,味道不錯。
今天也是往南走,路線定為最靠海邊的台17線接台1線,手機導航設定為 墾丁 海角七號阿嘉的家,自海角七號電影上映後,這一帶就成為人氣旺盛的旅游景點。沿著摩托專用車道,經過 高雄 機場及小港區等工廠林立的區域,路過 東港鎮 碼頭;還記起上次與高飛號船友在這裡坐船往小 琉球 玩了兩天。轉眼天色暗黑還下起小雨,馬止靠邊停車穿上軽便雨衣再走,真要感謝車店老闆的細心安排。 幸好小雨點半小時就下完了,天色漸晴,我們已轉上臺一線沿海岸線騎行,這條公路是往 墾丁 唯一干道,一路上大量觀光大巴在主道上呼嘯而行,分隔開的慢車道上我們平均時速50-70公里,輕輕鬆松;路上不少自行車結隊騎行,也有車手氣力不繼坐在路旁休息,預約的支持車就在前方等待, 臺灣 自行車運動及旅游產業,比 香港 及 中國 大陸更成熟。我們順時針環島,右邊路旁就是沙灘海岸,海風徐來,浪濤拍岸,一路上風光無限好。 墾丁 地區美食以萬鑾豬手最知名,但又不知那家是真正老店,午餐就在海傍旅游區隨便找一家標傍[正宗萬鑾豬手] 的餐廳解決,味道如何? 就是普通的鹵水豬手吧。
玩玩走走,約三時許到達海角七號阿嘉的家。《海角七號》是一部2008年出品的 臺灣 愛情電影,由 臺灣 導演魏德聖執導;阿嘉是電影中男主角,從 臺北 失意後返回家鄉;電影講述在 臺灣 恆春 夏都沙灘酒店沙灘上舉辦的大型演唱會,由於當地人的堅持,暖場樂團將由在地的樂手們組團演出,這個七拼八湊組成了的樂團,讓演唱會監督友子小姐傷透腦筋。其中總是不肯好好配合練團的主唱阿嘉更是無時無刻不惹毛她。隨著演出時間愈來愈近,兩人的衝突也愈演愈烈,沒想到一份裝在寫著日據時代舊址‘ 恆春 郡海角七號番地’郵包里的過期愛情,竟在半世紀後,悄悄牽起了另一段跨國之戀。影片獲得2008年 臺灣 電影金馬獎的年度傑出電影、 臺灣 年度最佳電影工作者、最佳男配角等六個獎項;《海角七號》的電影外景場地順理成章地化身為 墾丁 的旅游熱點。其實這影片真實地反映出 臺灣 過去幾十年被 日本 統冶時期,長期接受日式教育,老一輩 臺灣 人多少都能說些日語,民間對 日本 科技、文化、藝術等在感情上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這亦如同 香港 的情況差不多,在 英國 政府統治百年後, 香港 人無論經濟、文化、藝術等都已接受西方世界的傳統觀念,學業成績中、英、數三科是必修科,英文不合格就不能畢業;回歸 中國 後仍有不少懷念 英國 管冶、文化、藝術的聲音。 《海角七號》阿嘉的家旁邊,改建了一座很有歐式鄉村風味的[波波廚房],樓下烘焙房,樓上餐廳;新派金屬、石材物料混搭著舊木料傢具,裝璜很有Fushion味道,餐單是特式飲品、Pizza 薄餅、意粉等。我們稍作停留休息,再趕路南下 墾丁 大街找今夜的民宿。
今年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不和, 中國 大陸停止批出 臺灣 旅游證,一車車的大陸客旅行團基本消失了, 臺灣 旅游業一瞬間從火熱天堂掉進了冰封地獄,民宿及酒店空置率極高,搞到旅游業從業員跑到 臺北 總統府示威。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整條 墾丁 大街前後只有一公里多路程,數百家酒店及民宿任意挑選比價,最後選中一家在街尾,面朝大街後靠公園,位置優良又不吵鬧, 西班牙 別墅式裝修,大家都挺滿意。 恆春 半島三面環海,海產豐富,盛產旗魚Tuna,鬼頭刀Mahimahi,鯖魚 Mackerel等,晚餐肯定要吃一頓豐盛的海鮮大餐。我們Google 導航設到貓鼻頭附近的後壁湖游艇港,這裡原本是 臺灣 最南的漁港,私人游艇出海解禁後建成游艇會及漁人碼頭。傍晚時份大部份漁航都靠岸了,這港口不大,沒有幾十米長的大型漁船,大部份是約十米長的竹筏形式的漁船,跟 中國 大陸 桂林 漓江 上的差不多,但組成船體的竹筏並不是天然的竹子,而是PVC 塑料的水管扎作製成,笩體在海中被大浪淹過也不會沉,估計在大海中航行較安全。因為現在是旅游淡季,漁人碼頭比較冷清,各店家門前的水族箱中飼養著各種海產和大魚,最吸引眼睛的廣告標貼是各式生魚片Sashimi 統一價錢 200元 40片,大家看了都嘩的一聲叫起來,計算一下每片魚生 5元臺幣,摺合港幣才1.25元,太化算了! 我們結果選了在半山腰路旁的一家店,從前光顧過,很實惠,在臉書F ace book 點贊一下還送魚生片呢。酒足飯飽回到 墾丁 大街逛夜市,上次到訪夏日的夜市很熱鬧,行人多得把路過的車輛堵死了,今天季節不對市面很淡靜,早點回民宿洗洗睡吧。 第四天 : 墾丁 \- 9公里 鵝鑾鼻 燈塔 \- 13公里 佳樂水 - 136公里 臺東
今天路程長,提早起床準備出發,早上8時已陽光普照, 墾丁 大街還是一片死寂,早餐的小店剛開門營業。同行車友Peter 2人因假期不足,決定把 墾丁 作終點,游玩一兩天后把摩托車寄運回 臺南 便結束旅程了。我們三人兩車迎著 朝陽 去找第一個打卡點 "Check point: 臺灣 最南的鵝鑾鼻 燈塔 。鵝鑾鼻 燈塔 是 臺灣 南部海域夜航船隻測定方位的重要坐標點,這珊瑚礁岩岬角插入太平洋與 臺灣 海峽、巴士海峽之間,極目遠眺,碧波萬傾,海天一色。
燈塔 興建的導因是 美國 商船羅發號沉船事件,因此英美要求清朝政府建 燈塔 ,清光緒8年刨即公元1882年,特聘 英國 工程師於此興建 燈塔 ,初建時經常遭受當地原住民侵擾,所以塔基築有炮台,圍牆上開鑿槍眼,牆外四周並挖設壕溝,建成後曾派武裝士兵守衛,是世上少見之武裝 燈塔 。二次大戰時因其地理形勢重要而屢被盟軍轟炸, 光復 後依原建築修複迄今。塔高21.4公尺,內設四座大型旋轉透鏡電燈,亮度達180萬燭光,每30秒旋轉一周,視距20海浬,為環台 燈塔 中最雄偉的一座,已被列為史跡保存區,我們前兩次駕帆船夜航經過時已欣賞過他的雄姿和耀目的光柱。 墾丁 屬於 恆春 半島,這裡三面環海,我們沿 東海 岸駕車北上,一路上雖然天氣暖和,但東風強勁 , 吹得摩托車搖搖擺擺,路過之地名叫【風吹沙】,馬路雖比沙灘高出百多米,冬天強烈的落山風將砂吹上坡,風力之大可想而知,這裡的 沙河 、沙瀑、沙丘是風吹砂最特殊的景觀! 恆春 半島 東海 岸儘是高山峭壁,道路不通,環島之路唯有向西穿過 恆春 古鎮,重上臺26線,在楓港轉上臺9線南迴公路,迂迴曲折地爬上中央山脈南邊的埡口;在山間深綠樹環繞的林間空地,我們被一間自種、自產的咖啡館吸引了停下休息,這咖啡園的主人是原住民排灣族人,一家就住在山上,自種、自產、自銷咖啡,生活優游。她說已多次被大陸來的豪客出高價要求買下她的咖啡園,都被她婉拒,這樣美好的生活方式又如何用金錢來衡量呢?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我愛旅行,愛在行走過程中,仔細觀察身邊的景色、事物、人情,在過程中自找萬里路,自尋歷史及人文資料;在不斷接觸探索中發掘更多關於這個世界的面貌。 臺灣 我去過多次,總想環 臺灣 島仔細觀察感受一下,特別是 臺灣 人的心態及風俗人情。坐汽車環島簡單,但 臺灣 路窄車多很多地方開車進不了,停不下。騎自行車環島是很好的體力挑戰,但每天最少騎行8小時,已沒有時間和精力去觀察感受;最終選擇與本地人一樣,騎摩托環島,深入到大小城市的角落,發現更真實的 臺灣 。
臺灣 本地人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車(當地叫機車),全 臺灣 的主要道路都劃分了汽車道及機車/自行車道,無論上下班、買菜、上館子、接孩子都開摩托,可以慢慢走,相比 香港 騎摩托安全多了。 香港 摩托與汽車是同等待遇的交通工具,使用相同車道,互相競爭,但摩托始終是弱世社群,稍有不慎便非死即重傷。 中國 大陸大部份城市禁行摩托,大眾都歧視騎摩托的人,不是民工便是送外賣;每年春運騎摩托返鄉的民工車隊成為馬路奇觀,亦是沿路被救助的弱勢社群;夠膽騎摩托長途旅行便是探險家了。
環 臺灣 島計划了一年多,原訂七人分乘四摩托車出發,老友 L 的太座忘了搞入台證,最後只餘五人三車出發。環台起點設定於 臺南 市,因 臺南 是整個 臺灣 島發展歷史的起源地,當初 1624年 荷蘭 人遠航東來 亞洲 做買賣,需要靠岸椐點,當時明朝政府短視,放任 荷蘭 船隊占領 臺南 港口,建造炮台雕堡作貿易根據地。1662年鄭 成功 擊退 荷蘭 人後,奪回 臺南 港口,開始建設及發展 臺灣 ,至1684年清朝正式成立行省,成為 中國 的國土。在 臺南 市西面海岸的七股,建有國聖 燈塔 ,便是紀念鄭 成功 收復 臺灣 的功績。此行目標是繞過 臺灣 島東南 西北 四個極點;我們從 臺南 市出發,順時針環島,先往最南的鵝鑾鼻 燈塔 ,繞行 東海 岸至最東的三貂角 燈塔 ,再轉往最北的富貴角 燈塔 ,國聖 燈塔 是環 臺灣 島路線的最西點,我們把這 燈塔 留作最後衝線目標,然後返回 臺南 市。
第一天 臺南 租車
臺南 機場相對及簡陋,與20年前 中國 大陸二三線城市的機場差不多,機場雖小,但人情味濃。我們全程騎摩托,每天都需要手機上Google map 導航。 香港 預先購買的數據咭, 裝上手機不能用,電訉店員工免費幫我測試,前後搞了二十分鐘都不成,裝到車友的手機卻可用,唯有再買一張當地電話數據咭。全過程電訉店員工都熱情服務,絕無不耐煩的樣子。回想在 香港 電訉店辦業務改手續,面對機械式的所謂專業面孔回應,絕無任何熱情感覺。 中國 大陸電訉店更牛, 三大公司都是國營單位,每次辦業務改手續,都是取號排隊,不等上一小時算是好運了。 住宿的酒店就在 臺南 火車站旁, 租車 店很多,但詢問後發現部份車店只 租車 給 臺灣 本地駕照,我們持有的 國際駕照 並不承認,到後來才在內街找到一家叫亞里巴巴,同意用 國際駕照 租車 ;車種主要是 臺灣 本地生產的125cc 及150cc, 我們原意租250cc的較大馬力,長途旅行舒服些,老闆卻極力推薦全新的125cc, 只行四千公里,保證路上不出毛病,日租500臺幣,有問題隨時可換車;大家試駕了一下,發覺操控也不錯,便定了下來。 租車 送頭盔,當然是舊貨,但附送即換紙內襯,衛生方便,同行的Peter二人自帶頭盔,當然更酷了;順便要求車店裝上手提電活支架,以便導航,更貼心的贈品是輕便雨衣,每人送一件,這雨衣到後面兩天大派用場。出發前大家都擔心,兩個人一摩托, 又沒有行李架,行李怎夠放,幸好車座下有位置放衣服,我們只帶一個上飛機用的手提大包, 塞在機車中間腳位,位置剛剛好。
下午開始騎車游 臺南 市,先到老友極力推薦的歐加里意式西餐廳下午茶,位於 成功 大學附近,大學路18巷內,直接地圖導航騎到店前泊車。優雅的歐式佈置,熱情的服務,美味可口的食物,飲品可免費掭加第二杯,這第二杯居然可轉飲其他品種,加上令人震驚的低價格,居然只需台常幣218元, 即港幣56元。在 香港 經營相似的餐廳,兩層樓加廚房保守估計二百多平方米,最差勁的街區也得月租十多萬元,加上廚房, 樓面, 會計等約30人的工資三十萬元, 水電費數萬元, 裝修投資回本費用數萬元,基本月開支估計得五十萬元,食物價錢肯定要提升, 臺南 這下午茶估計得賣二百港元了。使我不禁萌生長住 臺南 的念頭。 臺南 雖然是整個 臺灣 島發展歷史的起源地,但城市發展主要停留在 日本 統冶時期的規劃,很多當年的建築物被保留下來,並重新保育發展成文物古跡,市中心的林百貨就是其中值得一看的地方。建於1932年,位於 臺南 市中西區忠義路與中正路口。「林百貨」是 臺南 當時最大百貨公司,亦是 臺南 第一棟有電梯配置之建築物,俗稱「五棧樓仔」、「坐流籠」,是當年人們的重要的共同回憶。建成迄今已80餘年,超出一般鋼筋混凝土構造使用年限(50年),外牆面磚與洗石子龜裂、粉刷層及混凝土剝落,壁體之鋼筋亦少了強力支撐。經過三年多的時間,整體修複及結構耐震補強工作,林百貨也由原本沒落破敗至現今再度重新成為都市的亮點。內部裝修儘量保留當年的風格及物料,仍然是真正營運中的百貨公司,在略帶昏黃燈光的商場中瀏覽,頓生錯覺有若時光倒留。創辦史是當年的 日本 小子遠赴 臺灣 奮鬥過程的故事,店內保存了當時西化的裝飾, 天台 建設的 日本 神廟,訴說著80多年的風霜雨雪。站在當年全市最高的樓頂,環視 臺南 市周圍新舊交雜,中西拼揍的建築群,心中浮起疑問?為何老一輩的 臺灣 人會如此想念往昔 日本 統治的時光?為何會選出李登輝此等親日的總統?我希望在這此環島游中找到答案。
第二天: 臺南 至 高雄 77公里
吃過酒店的自助早餐, 把大行李箱寄存在酒店,手機導航設定為 高雄 市駁二藝術區,我們三台摩托正式出發。 臺灣 的小型摩托車不准 上高 速,必須全部走國道,為了真正環島我把路線定為最靠海邊的台17線,路程77公里。在 臺南 市內交通擠擁,交通燈前摩托車可排到最前方等候,綠燈一亮,百車齊發,過足賽車的引。出城後十多公里接上臺17線,沿海交通疏落,天氣晴朗,海岸風光串聯著小鎮民居,騎著摩托車逍遙自在,不亦樂乎。
高雄 市駁二藝術區,是位於碼頭旁的倉庫群,過去儲放魚粉與砂糖,供應過往港口川流不息的繁華歲月,近幾十年因為大型集裝箱貨運的競爭,已經荒廢多年,於2000年開始改造成藝術特區;過去港邊載送貨物的西臨港線鐵道車站,保存原貌成為打狗鐵道博物館,停泊著兒台老式蒸氣火車頭給游客參觀,原有的鐵路改建成為現在 高雄 最熱門的自行車道,貫穿駁二藝術特區。我到過 中國 大陸不少同類型的舊工廠/倉庫式藝術特區:例如 北京 的798藝術區, 廣州 的紅磚廠藝術區等, 高雄 市駁二的藝術文化與 中國 大陸相比更具有本土感覺,很多藝術工作室都是開放給游客互動創作; 中國 大陸藝術特區較商業化,基建及裝飾的投資更龐大,感覺太過高大上,反沒有 臺灣 的簡樸自然。
午餐到鼓山輪渡站後的美食街解決,騎摩托的優點是停車方便,在窄街小巷找個大牌檔,點當地的海產小吃,再在對面小店買小籠包, 7十一買飲品,享受一頓豐富的地道美食。
接著騎摩托去打狗 英國 領事館, 高雄 原名打狗,是 臺灣 土著的地名,「 高雄 」是在日治時期所命名。位於 高雄 西子灣哨船頭山丘上。依據最新文史調查研究顯示,打狗 英國 領事館實為打狗 英國 領事官邸,於1879年完工啟用,系領事居住及接待使節賓客的場所。當時的打狗 英國 領事館辦公室,巡捕區與監牢等則設於哨船頭海濱,兩棟建物以登山古道連結。漫步上小山丘買門票入場,發現整個建築就是 香港 到處可見的英式紅磚別墅,在港島太 平山 上多得很。幸好這領事館維修保養得宜,從哨船頭山丘眺望 高雄 港以至 臺灣 海峽清晰可見,對面旗津島上的旗後山 燈塔 基石黑白分明;涼風習習,坐在英式園庭中品嘗一個英式下午茶,愜意非常。領事館內的展覽廳展出了 高雄 港的發展史; 日本 初占 臺灣 ,已制訂長期政策,要把 臺灣 建設成為一個為 日本 生產糧食和工業原料的供給地。 臺灣 海峽風高浪急,可停泊避風的地方不多, 高雄 港作為天然良港,外有旗津島保護,較 臺南 市更為優勝,所以 大興 土木修建碼頭、鐵路、倉庫等,把 高雄 建設成 臺灣 的主要出入口中心。倚在十八世紀的英式紅磚陽臺,天空中流雲變幻,眼下所見約略勾勒出當年 臺灣 工農業現代化的成果。 身為航海人對 燈塔 有特別感情,為著清楚看看旗津島上的旗後山 燈塔 ,我們騎摩托乘搭鼓山渡輪過海,這渡輪外形奇特,像個等腰三角形,船上人、摩托、自行車、貨物混雜,我們亦混在本地摩托車群中,搖搖蕩盪一齊渡海。 高雄 港是我到過最奇怪的港口,入口處被鼓山及旗後山挾持,寬度僅有120米( 香港 鯉魚門 420米),所以入口處裝有交通燈,出入港要用無缐電VHF呼叫海警放行,檢查極嚴。因為 高雄 港外 臺灣 海峽距離 中國 大陸 福建 省只有百多海浬,所以自1949年以來, 臺灣 政府海禁極嚴,民間不准擁有游艇,私人更不准出海游玩;雖然貴為世界主要游艇製造中心之一,所有新艇下水試航皆只可以於大水池進行,不得出海試航,這海禁直至十多年前才解除。
旗津島上的旗後山 燈塔 ,旗後炮台等都是觀賞黃昏日落的好地方,騎摩托上山不費半點力氣,亦不怕天黑沒有交通工具回酒店。漫步到山上 燈塔 剛好六時正, 燈塔 守門人鐵面無私,六時準時關門,’呯’ 一聲把大鐵門鎖上,讓我們留下一點遺憾。回程渡海後在Google Map上找了鼓山渡輪碼頭附近的民宿,外面完全沒有招牌,看來簡陋,店主及服務員都是年輕人,坐在大堂中打機閑談,入門後還需要脫鞋換拖鞋,幸好樓上房間新裝修,窗明幾凈,頗為滿意。
第三天: 高雄 至 墾丁 100公里
民宿沒有早餐,送我們每人50元的餐捲到附近西餐館吃,裝修和食品都有點和式,味道不錯。
今天也是往南走,路線定為最靠海邊的台17線接台1線,手機導航設定為 墾丁 海角七號阿嘉的家,自海角七號電影上映後,這一帶就成為人氣旺盛的旅游景點。沿著摩托專用車道,經過 高雄 機場及小港區等工廠林立的區域,路過 東港鎮 碼頭;還記起上次與高飛號船友在這裡坐船往小 琉球 玩了兩天。轉眼天色暗黑還下起小雨,馬止靠邊停車穿上軽便雨衣再走,真要感謝車店老闆的細心安排。 幸好小雨點半小時就下完了,天色漸晴,我們已轉上臺一線沿海岸線騎行,這條公路是往 墾丁 唯一干道,一路上大量觀光大巴在主道上呼嘯而行,分隔開的慢車道上我們平均時速50-70公里,輕輕鬆松;路上不少自行車結隊騎行,也有車手氣力不繼坐在路旁休息,預約的支持車就在前方等待, 臺灣 自行車運動及旅游產業,比 香港 及 中國 大陸更成熟。我們順時針環島,右邊路旁就是沙灘海岸,海風徐來,浪濤拍岸,一路上風光無限好。 墾丁 地區美食以萬鑾豬手最知名,但又不知那家是真正老店,午餐就在海傍旅游區隨便找一家標傍[正宗萬鑾豬手] 的餐廳解決,味道如何? 就是普通的鹵水豬手吧。
玩玩走走,約三時許到達海角七號阿嘉的家。《海角七號》是一部2008年出品的 臺灣 愛情電影,由 臺灣 導演魏德聖執導;阿嘉是電影中男主角,從 臺北 失意後返回家鄉;電影講述在 臺灣 恆春 夏都沙灘酒店沙灘上舉辦的大型演唱會,由於當地人的堅持,暖場樂團將由在地的樂手們組團演出,這個七拼八湊組成了的樂團,讓演唱會監督友子小姐傷透腦筋。其中總是不肯好好配合練團的主唱阿嘉更是無時無刻不惹毛她。隨著演出時間愈來愈近,兩人的衝突也愈演愈烈,沒想到一份裝在寫著日據時代舊址‘ 恆春 郡海角七號番地’郵包里的過期愛情,竟在半世紀後,悄悄牽起了另一段跨國之戀。影片獲得2008年 臺灣 電影金馬獎的年度傑出電影、 臺灣 年度最佳電影工作者、最佳男配角等六個獎項;《海角七號》的電影外景場地順理成章地化身為 墾丁 的旅游熱點。其實這影片真實地反映出 臺灣 過去幾十年被 日本 統冶時期,長期接受日式教育,老一輩 臺灣 人多少都能說些日語,民間對 日本 科技、文化、藝術等在感情上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這亦如同 香港 的情況差不多,在 英國 政府統治百年後, 香港 人無論經濟、文化、藝術等都已接受西方世界的傳統觀念,學業成績中、英、數三科是必修科,英文不合格就不能畢業;回歸 中國 後仍有不少懷念 英國 管冶、文化、藝術的聲音。 《海角七號》阿嘉的家旁邊,改建了一座很有歐式鄉村風味的[波波廚房],樓下烘焙房,樓上餐廳;新派金屬、石材物料混搭著舊木料傢具,裝璜很有Fushion味道,餐單是特式飲品、Pizza 薄餅、意粉等。我們稍作停留休息,再趕路南下 墾丁 大街找今夜的民宿。
今年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不和, 中國 大陸停止批出 臺灣 旅游證,一車車的大陸客旅行團基本消失了, 臺灣 旅游業一瞬間從火熱天堂掉進了冰封地獄,民宿及酒店空置率極高,搞到旅游業從業員跑到 臺北 總統府示威。對我們來說是好事,整條 墾丁 大街前後只有一公里多路程,數百家酒店及民宿任意挑選比價,最後選中一家在街尾,面朝大街後靠公園,位置優良又不吵鬧, 西班牙 別墅式裝修,大家都挺滿意。 恆春 半島三面環海,海產豐富,盛產旗魚Tuna,鬼頭刀Mahimahi,鯖魚 Mackerel等,晚餐肯定要吃一頓豐盛的海鮮大餐。我們Google 導航設到貓鼻頭附近的後壁湖游艇港,這裡原本是 臺灣 最南的漁港,私人游艇出海解禁後建成游艇會及漁人碼頭。傍晚時份大部份漁航都靠岸了,這港口不大,沒有幾十米長的大型漁船,大部份是約十米長的竹筏形式的漁船,跟 中國 大陸 桂林 漓江 上的差不多,但組成船體的竹筏並不是天然的竹子,而是PVC 塑料的水管扎作製成,笩體在海中被大浪淹過也不會沉,估計在大海中航行較安全。因為現在是旅游淡季,漁人碼頭比較冷清,各店家門前的水族箱中飼養著各種海產和大魚,最吸引眼睛的廣告標貼是各式生魚片Sashimi 統一價錢 200元 40片,大家看了都嘩的一聲叫起來,計算一下每片魚生 5元臺幣,摺合港幣才1.25元,太化算了! 我們結果選了在半山腰路旁的一家店,從前光顧過,很實惠,在臉書F ace book 點贊一下還送魚生片呢。酒足飯飽回到 墾丁 大街逛夜市,上次到訪夏日的夜市很熱鬧,行人多得把路過的車輛堵死了,今天季節不對市面很淡靜,早點回民宿洗洗睡吧。 第四天 : 墾丁 \- 9公里 鵝鑾鼻 燈塔 \- 13公里 佳樂水 - 136公里 臺東
今天路程長,提早起床準備出發,早上8時已陽光普照, 墾丁 大街還是一片死寂,早餐的小店剛開門營業。同行車友Peter 2人因假期不足,決定把 墾丁 作終點,游玩一兩天后把摩托車寄運回 臺南 便結束旅程了。我們三人兩車迎著 朝陽 去找第一個打卡點 "Check point: 臺灣 最南的鵝鑾鼻 燈塔 。鵝鑾鼻 燈塔 是 臺灣 南部海域夜航船隻測定方位的重要坐標點,這珊瑚礁岩岬角插入太平洋與 臺灣 海峽、巴士海峽之間,極目遠眺,碧波萬傾,海天一色。
燈塔 興建的導因是 美國 商船羅發號沉船事件,因此英美要求清朝政府建 燈塔 ,清光緒8年刨即公元1882年,特聘 英國 工程師於此興建 燈塔 ,初建時經常遭受當地原住民侵擾,所以塔基築有炮台,圍牆上開鑿槍眼,牆外四周並挖設壕溝,建成後曾派武裝士兵守衛,是世上少見之武裝 燈塔 。二次大戰時因其地理形勢重要而屢被盟軍轟炸, 光復 後依原建築修複迄今。塔高21.4公尺,內設四座大型旋轉透鏡電燈,亮度達180萬燭光,每30秒旋轉一周,視距20海浬,為環台 燈塔 中最雄偉的一座,已被列為史跡保存區,我們前兩次駕帆船夜航經過時已欣賞過他的雄姿和耀目的光柱。 墾丁 屬於 恆春 半島,這裡三面環海,我們沿 東海 岸駕車北上,一路上雖然天氣暖和,但東風強勁 , 吹得摩托車搖搖擺擺,路過之地名叫【風吹沙】,馬路雖比沙灘高出百多米,冬天強烈的落山風將砂吹上坡,風力之大可想而知,這裡的 沙河 、沙瀑、沙丘是風吹砂最特殊的景觀! 恆春 半島 東海 岸儘是高山峭壁,道路不通,環島之路唯有向西穿過 恆春 古鎮,重上臺26線,在楓港轉上臺9線南迴公路,迂迴曲折地爬上中央山脈南邊的埡口;在山間深綠樹環繞的林間空地,我們被一間自種、自產的咖啡館吸引了停下休息,這咖啡園的主人是原住民排灣族人,一家就住在山上,自種、自產、自銷咖啡,生活優游。她說已多次被大陸來的豪客出高價要求買下她的咖啡園,都被她婉拒,這樣美好的生活方式又如何用金錢來衡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