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潯,眾里尋他千百度,《鹿鼎記》開篇第一地!







張石銘,光緒時期舉人,資本雄厚的實業家,繼承祖上的生絲、鹽業生意,還在 上海 經營房地產、股票、錢莊,放在現在絕壁是全國一等一的大富豪。

張石銘不僅身家了得,在文藝方面也很造詣, 杭州 西泠印社的發起人之一就是他,和吳昌碩等大師也是好友。
正大廳腰門門匾四個大字“竹苞松茂”就是吳昌碩所書,出自詩經小雅中的“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二進院正大廳的牌匾:懿德堂(張靜江故居是尊德堂),都是甲午狀元張謇題寫的。女子多德即為懿,因此用懿德二字,代表著對母親的尊敬和孝心。


大廳一個角落有一個西洋鐘(一個世紀以前家裡有這種西洋鐘的全國沒多少,還記得劉姥姥見王熙鳳時聽見鐘聲的詫異麽 ),另一個角落有一個名貴的屏風(寓意平安)。鐘聲 和平 安,合在一起寓意為“終身平安”!









玻璃特色:每一塊都不同;外面看不到裡面,裡面能看到外面;不落灰塵,不落灰塵!
據說現在在 歐洲 ,這種玻璃的工藝已經絕跡了,所以 歐洲 人只能到 南潯 來尋訪上個世紀的工藝!


在張石銘故居的第四進以後,基本都是法式洋房建築。地面鋪設的是彩色瓷畫地磚,一律從 法國 進口,牆壁內嵌有歐式壁爐,牆面和屋頂均用洋式紅磚瓦裝飾,外牆再配上歐式鐵圍欄,門頭飾以精美的法式雕刻。洋樓里還有一個大型的室內舞廳,想象當時的社會名流聚集在這裡翩翩起舞 根據央視一套的報道,這是全 中國 第一個私人舞廳
據說上世紀末,一位 法國 建築家來到了張石銘的舊宅,眼前的一幕讓這位建築家目瞪口獃,他說這完全是 法國 圖盧茲 式建築,想不到在遙遠的東方,一個 江南 水鄉能見識到,真是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