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落的貴族---千年瓷都景德鎮
緣起瓷都 景德鎮 ,鮮有國人從未聽過她的故事。
歷史的輝煌早已退卻,衰敗的街景市容彰顯著她的落魄。
可即便如此,我仍想來到這裡一睹她昔日的風采與光環。
就這樣,6月的 江西 之行, 景德鎮 成了最後一站。 抵達從 婺源 坐車來到 景德鎮 的那天下午,烏雲密佈。行將抵達酒店的時候,下起了瓢潑大雨。這場雨為悶熱的夏日帶來絲絲涼意。到酒店後,安心在屋裡歇息,只是傍晚時分到附近吃了一頓並無顯著特色的贛菜。
衢州 至 九江 快速鐵路於2017年開通,使 景德鎮 跨入動車高鐵時代。衢九線車次較少, 上海 往返 景德鎮 有一趟時間點不太好的動車,不算方便,不怕麻煩的話,可以考慮在 杭州 或者 上饒 轉一次車。
浮梁古縣衙天公作美,頭一天的大雨為第二天帶來晴朗的天氣,十分便於安排游覽。
上午,選擇前往 浮梁 古縣 衙景區。景區8點開門,離 景德鎮 市區並不遠,也就10KM的樣子,但要前往這裡並不容易,市區有一趟公交車39路可以直達,但這車是定時發車,半小時到一小時才有一趟,而且查不到發車時間,只能死等。我7點20出門,從酒店坐15路到 梨樹 園站,準備換乘39路,結果久等不來,只好打快車花費20元前往景區。大概8點10分到達。
古縣 衙門票50,在網上買43,但需提前至少一小時購買。 檢票通過門口大牌坊後,有一段 浮梁 天寶 大理 石雕刻而成的一本書,記載了 浮梁 一千六百多年要事珍聞。
浮梁 縣最初於公元326年東晉時期發源於 昌江 之南的一座小鎮--- 新平 鎮。後鎮址逐步轉移至 昌江 北岸。 景德鎮 最早也在 新平 鎮管轄範圍之內, 景德鎮 原名為昌南鎮,就是位於 昌江 之南才得名於昌南。 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歸饒州府管轄, 新平 鄉升級為 “ 新平 縣”,後又改稱“ 新昌 縣”,唐天寶元年(公元 742 年),“因溪水時泛,民多伐木為梁”,又得名“ 浮梁 縣”,延用至今。公元 1916 年 縣址設於 景德鎮 , 景德鎮 仍為縣屬鎮。 1960 年撤縣併入 景德鎮 市。 1989年恢復縣制。
古縣 衙景區所在地為 浮梁 舊城遺址。唐元和 11年(公元816年),因水災遷 浮梁 縣城於現 浮梁 舊城處,歷經唐、宋、元、明、清諸代至民國四年,長達1100餘年。之後才把縣城遷往數公裡外的今址。 始建於唐的 浮梁 舊城早已泯滅於歷史中。如今看到的古城樓,牌坊等都是近年 新建 。
此城樓為 浮梁 的南門,它上面寫有“ 浮梁 ”二字是明代著名書法家也是吏部尚書董其昌所寫,目的是不希望棟梁是漂浮不定的,他希望能留住更多地棟梁之材,此城牆高7米,城樓高15.6樓,寬為28米,是依照原城的南門原址修建的。 從城樓回望來時的路,路的盡頭便是 昌江 。 從售票處走到 古縣 衙景區有1公里的樣子。穿過城樓,是一片仿古街區,路兩旁是各種旅游商鋪。
這一段路不想走路,可以坐電瓶車,但當天可能因為游客人數少,並未見電瓶車運營。 紅塔的佛名為“大聖寶塔”,因為坐落在 浮梁 古縣 城的西面,所以又叫西塔。是 江西 省境內現存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所以也被稱為“ 江西 第一塔”。1959年紅塔被列為首批 江西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塔前面過去也有一座寺廟,叫西塔寺,建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太和 六年(公元832年)。宋代建隆二年(公元961年) 浮梁 縣民黎文表提倡在西寺後面建造一座佛塔,此後,經過前後79年,到宋代 康定 元年(公元1040年),一座九層高的塔拔地而起,矗立至今。建塔時間長主要原因推測有兩點:第一與建塔的資金來源有關,因為紅塔是一座佛塔,建塔的資金來源全靠和尚化緣而來,通過日積月累,才把此塔建成.差不多花了兩三代和尚的心血;第二:與它的建築方式有關,因建塔時沒有塔架子,而是採用堆土的方式建成的,因而所耗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
紅塔已有近千年的歷史。1970年有關單位對紅塔進行實地測量時,發現塔頂有一個覆盆,銅質鍋狀,鑄有文字,記載了紅塔建造完成的時間。1984年 景德鎮 市人民政府對紅塔進行重修,歷時兩年,全面修複對外開放。塔前的西寺早已不存。 現在的紅塔共9層,平面為正六邊形,底層邊長為5.2米,各層逐漸向內收進,至頂層邊長的3.7米。塔高從室外地坪到覆盆頂為37.8米。塔的每一層都用青磚搭檐 和平 台,平臺外側不設護欄。整個塔身形象簡潔壯觀。塔身用大型青磚實砌,底層壁厚達3米。砌結塔身時用的封磚灰漿是用石灰、糯米漿、紅土壤和砂四種成份混合而成的,經過幾百年的風雨侵蝕,裡面的灰漿中的紅壤不斷外溢,逐漸把整個塔身染成紅色,所以一座青磚塔終於變成了“紅塔”。
佛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所以當時塔建成的時候是七層,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紅塔是九層塔,因為它在1984年維修加固的時候,把它的一層塔基挖出,加上原來的七層,就是八層了,但是建塔有個規律,逢單不逢雙,故後來在塔頂又加了一個小層,所以整座塔就是九層塔,塔高十三丈—40.47米.過去塔頂上有一口大銅鍋,很有趣的是在銅鍋里長了一棵桃樹,人稱“ 仙桃 ”(它長在佛塔頂),後來此桃樹枯死了,便把它砍掉了,併在頂部加固了一個鐵制避雷針 相傳朱元璋曾在此塔避難。
塔前放有兩尊 石獅 ,且均為大雄獅,這兩尊雄獅來自於 浮梁 縣祠堂門前的 石獅 ,由於破“四舊”時祠堂及雌獅相應被毀,為保護文物便到這裡。 紅塔採用穿壁繞座式結構,這種結構非常特別。要登臨塔頂,必須從塔內底層先上一層,然後穿出塔門外,沿著塔外平臺繞半圈(平臺寬度不足50釐米),再從另一個門進入塔內上臺階登上一層,然後再出來繞半圈。這樣往複,才能登上塔頂。由於登塔方式非常特別,塔外的平臺又很窄,而且沒有欄桿,登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在1984年重修紅塔時,將底層向上登塔的 通道 封堵起來,以避免游客登塔時發生意外。
但我看了半天,也沒找到登塔臺階在哪裡 從紅塔後方的後門出去,繞回中軸線,前往 古縣 衙景區。 穿過大學士牌坊,便是縣衙入口。
縣作為一級行政機構,必須有施政的官吏,也必須有治事的衙署,可以說, 浮梁 自從有了縣的建置以後,就有了它的政權機構——縣衙署。一千餘年來,衙門由於戰爭、火災等原因,屢毀屢建,加之,有“官不修衙,客不修店”的惡習,能保存至今的縣衙屈指可數。“官不修衙”,是一句古代民諺,接著下一句是“客不修店”。旅客住店當然不必幫店主修店,而在流官制度下,為官一任三年,也是匆匆過客,亦不必修衙。這是民間的說法。但是實質上,“官不修衙”是其權限所決定的,不是你想修就能修的。朝廷對各級官衙有嚴格的規制,不允許超標;再者,你也沒有權力動用財政資金擅自修衙。
浮梁 縣衙被譽為“ 江南 第一衙”,是因為 浮梁 的知縣是官居五品,而且此縣衙也是我國目前發現 江南 唯一保存完整的清 代縣 級衙署。知縣官居五品是因為 浮梁 地處皖、浙、贛交通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且貢賦多(就是上繳稅收多,尤其是茶葉稅收,約占全國茶葉稅的八分之三,有十五餘萬貫),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寫道“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 浮梁 買茶去”。當時 浮梁 縣是“萬國來求”的地方,且當時聞名於世的瓷都 景德鎮 歸其所轄, 景德鎮 為皇宮燒御瓷、朝庭派三、四品的官員到 景德鎮 監督燒瓷,如清代有名的督陶官唐英。如果縣官級別低就沒有資格會見督陶官。另外 景德鎮 瓷業工人來自四方,經常鬧糾紛,本縣知縣高於鄰縣兩品,就容易協調處理糾紛,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
現存 浮梁 古縣 衙,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 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95畝),規模宏偉,是我國 江南 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時 代縣 級衙署。房屋300餘間,因為本縣知縣官居五品,故該衙署比一般衙署規模大。這座衙署是嚴格按照清 代縣 級衙署的規制設計建造的,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在東、中、西軸上,由北而南依次排列,。現保留中軸線上的照壁、頭門、儀門、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縣衙原有風貌。整座建築坐北朝南,錯落有致,廊道相接,渾然一體。
1916年, 浮梁 縣治遷於 景德鎮 蓮花塘之後,縣署被棄用,解放後先後被改作學校、工廠,幸免破壞,這不能不說是 浮梁 之福。 照壁西側有一株古桂花樹,由四棵桂花樹鑲嵌而成。最老的一棵桂花樹已生長一千二百年。在千年桂花樹的哺育下,三棵小桂花相依生長,美輪美奐。其中有棵小桂花樹竟由千年桂花樹的腹中生長,此種生長方式非常獨特,世上少有。
照壁,縣衙大門前的屏蔽物,是按道教習俗修建的。它有兩種功用;一是擋住外人的視線,使他們不能對衙門內的活動一覽無餘,起著保護隱私作用;二是避邪,前面路象根鋒利的箭對著門中射來,用照壁擋住。
照壁南面繪有一幅倒蝙蝠、蓮花、如意雲紋圖。倒蝙蝠的意思是福到,它有二種含義:一是縣官自詡“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清官來了,老百姓的福氣到了。蓮花是比喻潔身自好,周敦頤《愛蓮說》中“濯清漣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就是說知縣在黑暗的官場上混而要保持自己美德。 縣衙最前方是頭門。目前是景區檢票處。頭門俗稱八字門。地面呈八字形,東側還保留了原來的地基,可以看出當年的情形,影壁呈八字,主體牆呈八字形,前寬50公分,後縮小50公分。過去有句俗話說“衙門八字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就是指縣衙。八字牆”的建築,除了顯示官衙的尊貴、威嚴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用途。這要從古代州縣衙門的職責說起,古代的官員以其官職各司職守。但到基層州縣一級,所掌職司,沒像現在這樣分那麼多的機構。古代的州縣衙門的司職掌包括勸農、理財、獄訟、興學、治安、工程建築、水利等。國家最高統治者皇帝的一些勸農、教化的“聖諭”,各上司衙門下達的需要向民眾告知的公文、本縣長官發佈的告示、禁令等都要在“八字牆”張榜公佈,“八字牆”也就成了衙門“公告欄”。特別是皇帝的“聖諭”要張掛於右邊的“八字牆”上。為了引起民眾的註意與重視,在恭迎“聖諭”時,還要笙簫鼓樂吹吹打打地舉行隆重的儀式。為了使老百姓理解“聖諭”的文字內容,還要組織專門人員在衙門前進行宣講。
頭門東邊是擊冤鼓的地方,告狀的人或有緊急案情時才擊鼓,知縣聞聲升堂。如果無緣無故擊鼓,知縣就要動刑懲罰擊鼓人,抑止小民隨意興訟起訴的刁風惡習。西邊有兩塊碑刻“誣告加三等”、“越訟杖五十”,意思是說告狀誣陷別人,就要罪加三等;越過本縣衙這一級上訴告狀,就要打五十大板,連代書訴狀之人一併治罪。
縣衙大門左右各豎立一塊碑文,分別是2010年“重修 浮梁 縣署碑記”和2013年“ 浮梁 縣署景區全面升級改造碑記” 頭門之後是一座院落。東側是寅賓廳,所謂:“寅賓”有恭敬引導之意,是縣衙接待安置客人食宿之處。 膳廳位於頭門西側,是縣衙招待賓客及縣衙人員用膳之所。
院落正前方是儀門, 這裡是縣令舉行儀仗恭候迎接上級官員的地方,它有中門、東西邊門,共三道門,中門只供知縣和上級官員通過,俗稱“大開中門迎接”,東門又稱為“生門”、“人門”供一般人員通過,西門又稱“死門”、“鬼門”是死囚出入的地方,上級官員來此癯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至今門前尚有一塊巨大的下馬石。 東西各有一排房間,這就是賦役房,也就是收取賦稅錢糧的場所。分別為瓷稅、茶稅、礦稅、戶稅、鹽稅、碳稅房; 儀門之後的院落稱為衙院,寬敞空曠,古木參天,這些古木是萬年青,寓意為“自己業績萬古長青”。中有40米長條古路面甬道,直通大堂。這條甬道路高出兩邊地面,穿過儀門踏上甬道,威嚴之感叢生。 親民堂前兩側為“六房”,對應更高一級府署的“六部”
仍為兵,禮,吏,工,刑,戶“六房” 古 浮梁 縣城地圖。
昌江 從縣城南側流過。 縣衙平面示意圖。 左側有古井一口,名叫澄鏡,水清如鏡,常年不乾,有兩種用途,供縣衙人員飲用及用於防火。
“六房”內並無展出,目前作為工作人員辦公室。 大堂, 即正堂,取名為“親民堂”,表示縣官是人民父母官,與人民相親相愛的意思。這裡是知縣舉行重大典禮、審理重大案件和迎接聖旨的地方。大堂呈敞開式,兩邊為廂房,東面廂房是供禮師爺辦公的地方,西面廂房是供刑師爺辦公的地方,也屬武器庫。 大堂上方懸掛“明鏡高懸”匾額。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見人心善惡(見於《西京雜記》)故後人用明鏡高懸來比喻法官判案的公正嚴明,也可說成“秦鏡高懸”。知縣每天上午升堂理事,衙役們提前肅立兩旁,鳴贊人高喊:“升堂!”,然後由一名衙役擂響升堂鼓,大堂內外肅靜,縣丞、典史由後堂出,侍立兩側,知縣最後走出由東側門上堂,聽彙報安排公務或審案等,結束時從西側門退堂。這是由於東邊太陽升,西邊太陽落下的緣故。
大堂內有原告石、被告石,又叫下跪石,紳士以上身份的人有犯罪嫌疑時,可以不跪,先是站在大堂檐廊的青石板上,這是所謂“禮服君子,法治小人”,當縣官審理認定有罪後,命師爺脫去其官帽官服,革除其功名,再跪在被告石上。
整個衙署未施油漆,雕刻也較為朴實素凈,與傳統衙署的裝飾不相稱,這是國庫空虛,地方財力薄弱所致,表明瞭道光年間清代封建皇朝由極盛走向全面衰落。
匾額下方為“海水 朝陽 ”圖,海水錶示清澈寬闊, 朝陽 表示光明,即水清日明,這幅圖不僅是裝飾點綴大堂,更主要的是寓意著知縣在審案時應胸懷寬闊,光明磊落,清正廉明。“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縣吾公;公則民不敢怠慢,廉則不敢欺。”這正是身為一任知縣所應有的品格和氣度。
桌面上放置有:
驚堂木 ,明清各代,官員在審理案件時,公案上安置了一長方形木塊,如果犯人等拒不招認時,知縣便會手執木塊,拍擊公案,用以鎮嚇罪人,喚醒愚民,儆戒眾人,以增強威嚴氣氛,因此也稱為“醒子”。
令簽 是知縣用來發號施充,宣佈判決的。有兩種:一種藍色(或黑色),是追捕的令簽;一種紅色是用刑的令簽。丟出的令簽不能收回,即意味著已定的判決,不能更改。
封印、開印 知縣每年的臘月二十日,封上印盒不辦公,即使是辦公也暫不用印,休息一個月,到次年的正月二十開始辦公,啟盒用印,實際就是放假過年。明清時期不准帶家屬跟從,只有這一個月才能與家人團聚。 右側牆上掛有歷任知縣名錄。
在這座縣衙內辦公的第一任知縣為喬桂,徐溝人(今 山西 榆次 市),道光二年(1822)任職,第二任知縣為沈棠,貴築人( 貴州 貴陽 市),道光8年(1828)任職,最後一 任縣 長章浩若, 江西 新建 人,1949年2月任職。
從《 浮梁 縣知縣名錄》來看,縣官總共有347人。民國14年(1925年)以前,都是北方和南方別的省人到 浮梁 縣來當知縣,可見當時迴避制度相當嚴格。1925年以後 江西 人到 浮梁 來當知縣,但沒有一個 浮梁 當地人。最的一 任縣 長是蔣經國舅子章浩若,章亞若是他的姐姐,蔣經國在治理小 贛州 時,與她相戀。由於蔣介石反對,不承認他們的婚姻,所以他們生的兩個兒子孝慈、孝嚴不姓蔣,而是姓章。 可以坐在椅子上體驗一把當縣官的感覺。
歷史的輝煌早已退卻,衰敗的街景市容彰顯著她的落魄。
可即便如此,我仍想來到這裡一睹她昔日的風采與光環。
就這樣,6月的 江西 之行, 景德鎮 成了最後一站。 抵達從 婺源 坐車來到 景德鎮 的那天下午,烏雲密佈。行將抵達酒店的時候,下起了瓢潑大雨。這場雨為悶熱的夏日帶來絲絲涼意。到酒店後,安心在屋裡歇息,只是傍晚時分到附近吃了一頓並無顯著特色的贛菜。
衢州 至 九江 快速鐵路於2017年開通,使 景德鎮 跨入動車高鐵時代。衢九線車次較少, 上海 往返 景德鎮 有一趟時間點不太好的動車,不算方便,不怕麻煩的話,可以考慮在 杭州 或者 上饒 轉一次車。
浮梁古縣衙天公作美,頭一天的大雨為第二天帶來晴朗的天氣,十分便於安排游覽。
上午,選擇前往 浮梁 古縣 衙景區。景區8點開門,離 景德鎮 市區並不遠,也就10KM的樣子,但要前往這裡並不容易,市區有一趟公交車39路可以直達,但這車是定時發車,半小時到一小時才有一趟,而且查不到發車時間,只能死等。我7點20出門,從酒店坐15路到 梨樹 園站,準備換乘39路,結果久等不來,只好打快車花費20元前往景區。大概8點10分到達。
古縣 衙門票50,在網上買43,但需提前至少一小時購買。 檢票通過門口大牌坊後,有一段 浮梁 天寶 大理 石雕刻而成的一本書,記載了 浮梁 一千六百多年要事珍聞。
浮梁 縣最初於公元326年東晉時期發源於 昌江 之南的一座小鎮--- 新平 鎮。後鎮址逐步轉移至 昌江 北岸。 景德鎮 最早也在 新平 鎮管轄範圍之內, 景德鎮 原名為昌南鎮,就是位於 昌江 之南才得名於昌南。 唐武德四年(公元 621 年),歸饒州府管轄, 新平 鄉升級為 “ 新平 縣”,後又改稱“ 新昌 縣”,唐天寶元年(公元 742 年),“因溪水時泛,民多伐木為梁”,又得名“ 浮梁 縣”,延用至今。公元 1916 年 縣址設於 景德鎮 , 景德鎮 仍為縣屬鎮。 1960 年撤縣併入 景德鎮 市。 1989年恢復縣制。
古縣 衙景區所在地為 浮梁 舊城遺址。唐元和 11年(公元816年),因水災遷 浮梁 縣城於現 浮梁 舊城處,歷經唐、宋、元、明、清諸代至民國四年,長達1100餘年。之後才把縣城遷往數公裡外的今址。 始建於唐的 浮梁 舊城早已泯滅於歷史中。如今看到的古城樓,牌坊等都是近年 新建 。
此城樓為 浮梁 的南門,它上面寫有“ 浮梁 ”二字是明代著名書法家也是吏部尚書董其昌所寫,目的是不希望棟梁是漂浮不定的,他希望能留住更多地棟梁之材,此城牆高7米,城樓高15.6樓,寬為28米,是依照原城的南門原址修建的。 從城樓回望來時的路,路的盡頭便是 昌江 。 從售票處走到 古縣 衙景區有1公里的樣子。穿過城樓,是一片仿古街區,路兩旁是各種旅游商鋪。
這一段路不想走路,可以坐電瓶車,但當天可能因為游客人數少,並未見電瓶車運營。 紅塔的佛名為“大聖寶塔”,因為坐落在 浮梁 古縣 城的西面,所以又叫西塔。是 江西 省境內現存最早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古塔,所以也被稱為“ 江西 第一塔”。1959年紅塔被列為首批 江西 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塔前面過去也有一座寺廟,叫西塔寺,建於一千多年前的唐代 太和 六年(公元832年)。宋代建隆二年(公元961年) 浮梁 縣民黎文表提倡在西寺後面建造一座佛塔,此後,經過前後79年,到宋代 康定 元年(公元1040年),一座九層高的塔拔地而起,矗立至今。建塔時間長主要原因推測有兩點:第一與建塔的資金來源有關,因為紅塔是一座佛塔,建塔的資金來源全靠和尚化緣而來,通過日積月累,才把此塔建成.差不多花了兩三代和尚的心血;第二:與它的建築方式有關,因建塔時沒有塔架子,而是採用堆土的方式建成的,因而所耗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
紅塔已有近千年的歷史。1970年有關單位對紅塔進行實地測量時,發現塔頂有一個覆盆,銅質鍋狀,鑄有文字,記載了紅塔建造完成的時間。1984年 景德鎮 市人民政府對紅塔進行重修,歷時兩年,全面修複對外開放。塔前的西寺早已不存。 現在的紅塔共9層,平面為正六邊形,底層邊長為5.2米,各層逐漸向內收進,至頂層邊長的3.7米。塔高從室外地坪到覆盆頂為37.8米。塔的每一層都用青磚搭檐 和平 台,平臺外側不設護欄。整個塔身形象簡潔壯觀。塔身用大型青磚實砌,底層壁厚達3米。砌結塔身時用的封磚灰漿是用石灰、糯米漿、紅土壤和砂四種成份混合而成的,經過幾百年的風雨侵蝕,裡面的灰漿中的紅壤不斷外溢,逐漸把整個塔身染成紅色,所以一座青磚塔終於變成了“紅塔”。
佛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所以當時塔建成的時候是七層,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紅塔是九層塔,因為它在1984年維修加固的時候,把它的一層塔基挖出,加上原來的七層,就是八層了,但是建塔有個規律,逢單不逢雙,故後來在塔頂又加了一個小層,所以整座塔就是九層塔,塔高十三丈—40.47米.過去塔頂上有一口大銅鍋,很有趣的是在銅鍋里長了一棵桃樹,人稱“ 仙桃 ”(它長在佛塔頂),後來此桃樹枯死了,便把它砍掉了,併在頂部加固了一個鐵制避雷針 相傳朱元璋曾在此塔避難。
塔前放有兩尊 石獅 ,且均為大雄獅,這兩尊雄獅來自於 浮梁 縣祠堂門前的 石獅 ,由於破“四舊”時祠堂及雌獅相應被毀,為保護文物便到這裡。 紅塔採用穿壁繞座式結構,這種結構非常特別。要登臨塔頂,必須從塔內底層先上一層,然後穿出塔門外,沿著塔外平臺繞半圈(平臺寬度不足50釐米),再從另一個門進入塔內上臺階登上一層,然後再出來繞半圈。這樣往複,才能登上塔頂。由於登塔方式非常特別,塔外的平臺又很窄,而且沒有欄桿,登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在1984年重修紅塔時,將底層向上登塔的 通道 封堵起來,以避免游客登塔時發生意外。
但我看了半天,也沒找到登塔臺階在哪裡 從紅塔後方的後門出去,繞回中軸線,前往 古縣 衙景區。 穿過大學士牌坊,便是縣衙入口。
縣作為一級行政機構,必須有施政的官吏,也必須有治事的衙署,可以說, 浮梁 自從有了縣的建置以後,就有了它的政權機構——縣衙署。一千餘年來,衙門由於戰爭、火災等原因,屢毀屢建,加之,有“官不修衙,客不修店”的惡習,能保存至今的縣衙屈指可數。“官不修衙”,是一句古代民諺,接著下一句是“客不修店”。旅客住店當然不必幫店主修店,而在流官制度下,為官一任三年,也是匆匆過客,亦不必修衙。這是民間的說法。但是實質上,“官不修衙”是其權限所決定的,不是你想修就能修的。朝廷對各級官衙有嚴格的規制,不允許超標;再者,你也沒有權力動用財政資金擅自修衙。
浮梁 縣衙被譽為“ 江南 第一衙”,是因為 浮梁 的知縣是官居五品,而且此縣衙也是我國目前發現 江南 唯一保存完整的清 代縣 級衙署。知縣官居五品是因為 浮梁 地處皖、浙、贛交通要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且貢賦多(就是上繳稅收多,尤其是茶葉稅收,約占全國茶葉稅的八分之三,有十五餘萬貫),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寫道“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 浮梁 買茶去”。當時 浮梁 縣是“萬國來求”的地方,且當時聞名於世的瓷都 景德鎮 歸其所轄, 景德鎮 為皇宮燒御瓷、朝庭派三、四品的官員到 景德鎮 監督燒瓷,如清代有名的督陶官唐英。如果縣官級別低就沒有資格會見督陶官。另外 景德鎮 瓷業工人來自四方,經常鬧糾紛,本縣知縣高於鄰縣兩品,就容易協調處理糾紛,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
現存 浮梁 古縣 衙,建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 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95畝),規模宏偉,是我國 江南 唯一保存完整的封建時 代縣 級衙署。房屋300餘間,因為本縣知縣官居五品,故該衙署比一般衙署規模大。這座衙署是嚴格按照清 代縣 級衙署的規制設計建造的,坐北朝南,主體建築在東、中、西軸上,由北而南依次排列,。現保留中軸線上的照壁、頭門、儀門、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縣衙原有風貌。整座建築坐北朝南,錯落有致,廊道相接,渾然一體。
1916年, 浮梁 縣治遷於 景德鎮 蓮花塘之後,縣署被棄用,解放後先後被改作學校、工廠,幸免破壞,這不能不說是 浮梁 之福。 照壁西側有一株古桂花樹,由四棵桂花樹鑲嵌而成。最老的一棵桂花樹已生長一千二百年。在千年桂花樹的哺育下,三棵小桂花相依生長,美輪美奐。其中有棵小桂花樹竟由千年桂花樹的腹中生長,此種生長方式非常獨特,世上少有。
照壁,縣衙大門前的屏蔽物,是按道教習俗修建的。它有兩種功用;一是擋住外人的視線,使他們不能對衙門內的活動一覽無餘,起著保護隱私作用;二是避邪,前面路象根鋒利的箭對著門中射來,用照壁擋住。
照壁南面繪有一幅倒蝙蝠、蓮花、如意雲紋圖。倒蝙蝠的意思是福到,它有二種含義:一是縣官自詡“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二是清官來了,老百姓的福氣到了。蓮花是比喻潔身自好,周敦頤《愛蓮說》中“濯清漣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就是說知縣在黑暗的官場上混而要保持自己美德。 縣衙最前方是頭門。目前是景區檢票處。頭門俗稱八字門。地面呈八字形,東側還保留了原來的地基,可以看出當年的情形,影壁呈八字,主體牆呈八字形,前寬50公分,後縮小50公分。過去有句俗話說“衙門八字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就是指縣衙。八字牆”的建築,除了顯示官衙的尊貴、威嚴之外,還有另外一種用途。這要從古代州縣衙門的職責說起,古代的官員以其官職各司職守。但到基層州縣一級,所掌職司,沒像現在這樣分那麼多的機構。古代的州縣衙門的司職掌包括勸農、理財、獄訟、興學、治安、工程建築、水利等。國家最高統治者皇帝的一些勸農、教化的“聖諭”,各上司衙門下達的需要向民眾告知的公文、本縣長官發佈的告示、禁令等都要在“八字牆”張榜公佈,“八字牆”也就成了衙門“公告欄”。特別是皇帝的“聖諭”要張掛於右邊的“八字牆”上。為了引起民眾的註意與重視,在恭迎“聖諭”時,還要笙簫鼓樂吹吹打打地舉行隆重的儀式。為了使老百姓理解“聖諭”的文字內容,還要組織專門人員在衙門前進行宣講。
頭門東邊是擊冤鼓的地方,告狀的人或有緊急案情時才擊鼓,知縣聞聲升堂。如果無緣無故擊鼓,知縣就要動刑懲罰擊鼓人,抑止小民隨意興訟起訴的刁風惡習。西邊有兩塊碑刻“誣告加三等”、“越訟杖五十”,意思是說告狀誣陷別人,就要罪加三等;越過本縣衙這一級上訴告狀,就要打五十大板,連代書訴狀之人一併治罪。
縣衙大門左右各豎立一塊碑文,分別是2010年“重修 浮梁 縣署碑記”和2013年“ 浮梁 縣署景區全面升級改造碑記” 頭門之後是一座院落。東側是寅賓廳,所謂:“寅賓”有恭敬引導之意,是縣衙接待安置客人食宿之處。 膳廳位於頭門西側,是縣衙招待賓客及縣衙人員用膳之所。
院落正前方是儀門, 這裡是縣令舉行儀仗恭候迎接上級官員的地方,它有中門、東西邊門,共三道門,中門只供知縣和上級官員通過,俗稱“大開中門迎接”,東門又稱為“生門”、“人門”供一般人員通過,西門又稱“死門”、“鬼門”是死囚出入的地方,上級官員來此癯前,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至今門前尚有一塊巨大的下馬石。 東西各有一排房間,這就是賦役房,也就是收取賦稅錢糧的場所。分別為瓷稅、茶稅、礦稅、戶稅、鹽稅、碳稅房; 儀門之後的院落稱為衙院,寬敞空曠,古木參天,這些古木是萬年青,寓意為“自己業績萬古長青”。中有40米長條古路面甬道,直通大堂。這條甬道路高出兩邊地面,穿過儀門踏上甬道,威嚴之感叢生。 親民堂前兩側為“六房”,對應更高一級府署的“六部”
仍為兵,禮,吏,工,刑,戶“六房” 古 浮梁 縣城地圖。
昌江 從縣城南側流過。 縣衙平面示意圖。 左側有古井一口,名叫澄鏡,水清如鏡,常年不乾,有兩種用途,供縣衙人員飲用及用於防火。
“六房”內並無展出,目前作為工作人員辦公室。 大堂, 即正堂,取名為“親民堂”,表示縣官是人民父母官,與人民相親相愛的意思。這裡是知縣舉行重大典禮、審理重大案件和迎接聖旨的地方。大堂呈敞開式,兩邊為廂房,東面廂房是供禮師爺辦公的地方,西面廂房是供刑師爺辦公的地方,也屬武器庫。 大堂上方懸掛“明鏡高懸”匾額。傳說秦始皇有一面鏡子,能照見人心善惡(見於《西京雜記》)故後人用明鏡高懸來比喻法官判案的公正嚴明,也可說成“秦鏡高懸”。知縣每天上午升堂理事,衙役們提前肅立兩旁,鳴贊人高喊:“升堂!”,然後由一名衙役擂響升堂鼓,大堂內外肅靜,縣丞、典史由後堂出,侍立兩側,知縣最後走出由東側門上堂,聽彙報安排公務或審案等,結束時從西側門退堂。這是由於東邊太陽升,西邊太陽落下的緣故。
大堂內有原告石、被告石,又叫下跪石,紳士以上身份的人有犯罪嫌疑時,可以不跪,先是站在大堂檐廊的青石板上,這是所謂“禮服君子,法治小人”,當縣官審理認定有罪後,命師爺脫去其官帽官服,革除其功名,再跪在被告石上。
整個衙署未施油漆,雕刻也較為朴實素凈,與傳統衙署的裝飾不相稱,這是國庫空虛,地方財力薄弱所致,表明瞭道光年間清代封建皇朝由極盛走向全面衰落。
匾額下方為“海水 朝陽 ”圖,海水錶示清澈寬闊, 朝陽 表示光明,即水清日明,這幅圖不僅是裝飾點綴大堂,更主要的是寓意著知縣在審案時應胸懷寬闊,光明磊落,清正廉明。“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縣吾公;公則民不敢怠慢,廉則不敢欺。”這正是身為一任知縣所應有的品格和氣度。
桌面上放置有:
驚堂木 ,明清各代,官員在審理案件時,公案上安置了一長方形木塊,如果犯人等拒不招認時,知縣便會手執木塊,拍擊公案,用以鎮嚇罪人,喚醒愚民,儆戒眾人,以增強威嚴氣氛,因此也稱為“醒子”。
令簽 是知縣用來發號施充,宣佈判決的。有兩種:一種藍色(或黑色),是追捕的令簽;一種紅色是用刑的令簽。丟出的令簽不能收回,即意味著已定的判決,不能更改。
封印、開印 知縣每年的臘月二十日,封上印盒不辦公,即使是辦公也暫不用印,休息一個月,到次年的正月二十開始辦公,啟盒用印,實際就是放假過年。明清時期不准帶家屬跟從,只有這一個月才能與家人團聚。 右側牆上掛有歷任知縣名錄。
在這座縣衙內辦公的第一任知縣為喬桂,徐溝人(今 山西 榆次 市),道光二年(1822)任職,第二任知縣為沈棠,貴築人( 貴州 貴陽 市),道光8年(1828)任職,最後一 任縣 長章浩若, 江西 新建 人,1949年2月任職。
從《 浮梁 縣知縣名錄》來看,縣官總共有347人。民國14年(1925年)以前,都是北方和南方別的省人到 浮梁 縣來當知縣,可見當時迴避制度相當嚴格。1925年以後 江西 人到 浮梁 來當知縣,但沒有一個 浮梁 當地人。最的一 任縣 長是蔣經國舅子章浩若,章亞若是他的姐姐,蔣經國在治理小 贛州 時,與她相戀。由於蔣介石反對,不承認他們的婚姻,所以他們生的兩個兒子孝慈、孝嚴不姓蔣,而是姓章。 可以坐在椅子上體驗一把當縣官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