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里的極地阿裡,揮之不去的西藏情愫
預約
↑拉昂措 2018年01月04日,我向自己預約了這篇游記,當時我說:
終究還是想回去看看......
引子
↑岡仁波齊神山 有些過往
揮之不去
淡淡的
始終還會念及
↑佈達拉宮 此行 西藏
看過新的景
走過舊的路
模糊了記憶的片段
少了些沉重
↑普莫雍錯 如預約此行時寫到的:
終究還是想回去看看
了卻一樁心愿
願一路安好
↑小昭寺 離家一萬里
↑拉昂措 空間上再遠的距離
可以用時間去拉近
時間上再近的距離
卻只能眼睜睜看他走遠
離家一萬里
才知道家有多遠
路上再多的驚喜
總不及一刻想家的衝動
西藏 , 拉孜 縣
318國道5000公里紀念碑
此行三人在此合影留念
按姓氏字母取了個群名:“爛娃娃”
放縱不羈,難脫稚氣
↑拉孜
↑拉孜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到 西藏 也懷著截然不同的心愿
別時一夜酒醉
各吐肺腑,無論悲喜
醒來
只剩對未來的期許
第三次到 西藏 ,對於風景,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期待
緣由其實還是腦海中始終揮不去的友人曾經給我看過的一張冰封瑪旁雍錯的照片
偶爾會想起友人離開前的一兩通電話
於是決定回去看看,那山那水,了卻一樁心愿
↑阿裡 如今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屬於自己的時間真的越來越少
家人付出了很多,於是總想著讓他們過的更好,於是自己在家的時候卻更少了
屬於自己的旅行,有時候只因意外
來之不易,便愈加珍惜,我的旅行始終如此 極地神山
↑拉薩 青藏高原
地球上除了南 北極 之外的第三極地
神山聖湖所在的 阿裡 地區,更是地球屋脊的屋脊
六年前有過獨自前往 岡仁波齊 轉山的經歷
如今選擇在一月進藏,深入神山聖湖腹地,難免心中打鼓
↑瑪旁雍錯 冬天的 阿裡 ,並不如國內大部分的北 方城 市寒冷,極端零下四五十度的低溫並不屬於此季的新藏公路沿線,但晝夜間30度以上的溫差也不比極端低溫來的輕鬆。何況這裡平均四千米以上的海拔,稀薄的空氣讓人徹夜難眠。
↑瑪旁雍錯 風和日麗的清晨,初升的旭日帶來了淡淡的溫暖,開始漸漸驅走身上的寒冷。
而此時的我們,所有的註意力都集中在 岡仁波齊 的金頂之上。
面對此情此景,心中難免感動。
同行的伙伴們,眼中飽含熱淚,無所謂信仰,無所謂艱難。
↑拉昂措
↑拉昂措 神山 岡仁波齊 ,雍仲苯教、 印度 教、藏傳佛教、 以及古耆那教都將他認定為世界的中心。
海拔雖不算出眾,卻都是神山中的神山,聖地中的聖地。而 日照 金山 現,更添神聖氣息。
身處神山之下,並不會覺得他有多巍峨,卻是莫名的安靜祥和。
風動經幡,生靈駐足,時間仿佛靜止。
↑岡仁波齊神山
↑岡仁波齊神山 如果覺得神山之境是靜謐的,那便是大錯
午後的 阿裡 悄然風氣,其勢漸大,直把人吹的東倒西歪
↑岡仁波齊神山 與 岡仁波齊 相對而立的,是有著神女峰之稱納木那尼峰,海拔高出 岡仁波齊 一千多米。
雖然兩峰相望,卻屬於不同的山系, 岡仁波齊 屬於岡底斯山系,而納木那尼卻屬於喜馬拉雅山系。
↑拉昂措
↑瑪旁雍錯 冰凍神鬼之湖兩峰之間的瑪旁雍錯和 拉昂 錯是聞名天下的神湖和鬼湖。作為藏地三大聖湖之一瑪旁雍錯,名氣不如 納木錯 和羊卓雍錯,卻是三者中最難以抵達,最為神聖的。
懷著對自然風光的嚮往來到藏地的人,第一眼往往是失望的。
廣袤無垠的天地之間,除了藍色的天黃色的土,只有冰雪的白和水流的青,低調 平和 ,絲毫沒有外放的艷麗。
而深入才會漸漸的體會到,這樣的”單調“,蘊含著驚世的美麗。
↑瑪旁雍錯
↑瑪旁雍錯
↑瑪旁雍錯 觸手可及的神湖之水,冰涼刺骨,點在額頭,算是一種虔誠。
↑瑪旁雍錯 此季的神湖瑪旁雍錯,比起鬼湖 拉昂 錯稍有遜色。不是神湖不美,而是鬼湖太過驚艷。
幾乎相同的海拔,卻因為不同的湖面面積和朝向,讓 拉昂 錯更早上凍。外圍湖區的冰雪混合著泥沙,在風蝕作用之下形成冰裂大口,在夕陽之下泛起金光。
↑拉昂措
↑拉昂措 繼續深入後的內部湖區,雪退而冰起。湖水錶面上早期上凍的冰塊在水流的作用下龜裂爆起,形成壯觀的冰爆景觀。
↑拉昂措 從高處俯瞰 拉昂 錯,結冰的湖面並不出彩,甚至沒有了上凍前深邃的色彩。
但在日出日落的光線之下,冰面的紋路被陽光勾勒的清晰可見,層次分明,卻是另一番少見的景象。
↑拉昂措
↑拉昂措 天路
↑拉昂措
此行時間並不充裕,三人一車六天飛馳了三千公里,每天五百公里的天路,可謂來去匆匆。
有了上次 新疆 兩度拋錨的教訓,這次準備的充分多了,各種工具,飲水和食物事無巨細,車內空間有限,再加上三人的保暖衣物、行李箱和攝影包,所有的空隙都被塞滿。

終究還是想回去看看......
引子

揮之不去
淡淡的
始終還會念及

看過新的景
走過舊的路
模糊了記憶的片段
少了些沉重

終究還是想回去看看
了卻一樁心愿
願一路安好


可以用時間去拉近
時間上再近的距離
卻只能眼睜睜看他走遠
離家一萬里
才知道家有多遠
路上再多的驚喜
總不及一刻想家的衝動
西藏 , 拉孜 縣
318國道5000公里紀念碑
此行三人在此合影留念
按姓氏字母取了個群名:“爛娃娃”
放縱不羈,難脫稚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到 西藏 也懷著截然不同的心愿
別時一夜酒醉
各吐肺腑,無論悲喜
醒來
只剩對未來的期許
第三次到 西藏 ,對於風景,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期待
緣由其實還是腦海中始終揮不去的友人曾經給我看過的一張冰封瑪旁雍錯的照片
偶爾會想起友人離開前的一兩通電話
於是決定回去看看,那山那水,了卻一樁心愿

家人付出了很多,於是總想著讓他們過的更好,於是自己在家的時候卻更少了
屬於自己的旅行,有時候只因意外
來之不易,便愈加珍惜,我的旅行始終如此 極地神山

地球上除了南 北極 之外的第三極地
神山聖湖所在的 阿裡 地區,更是地球屋脊的屋脊
六年前有過獨自前往 岡仁波齊 轉山的經歷
如今選擇在一月進藏,深入神山聖湖腹地,難免心中打鼓


而此時的我們,所有的註意力都集中在 岡仁波齊 的金頂之上。
面對此情此景,心中難免感動。
同行的伙伴們,眼中飽含熱淚,無所謂信仰,無所謂艱難。


海拔雖不算出眾,卻都是神山中的神山,聖地中的聖地。而 日照 金山 現,更添神聖氣息。
身處神山之下,並不會覺得他有多巍峨,卻是莫名的安靜祥和。
風動經幡,生靈駐足,時間仿佛靜止。


午後的 阿裡 悄然風氣,其勢漸大,直把人吹的東倒西歪

雖然兩峰相望,卻屬於不同的山系, 岡仁波齊 屬於岡底斯山系,而納木那尼卻屬於喜馬拉雅山系。


懷著對自然風光的嚮往來到藏地的人,第一眼往往是失望的。
廣袤無垠的天地之間,除了藍色的天黃色的土,只有冰雪的白和水流的青,低調 平和 ,絲毫沒有外放的艷麗。
而深入才會漸漸的體會到,這樣的”單調“,蘊含著驚世的美麗。




幾乎相同的海拔,卻因為不同的湖面面積和朝向,讓 拉昂 錯更早上凍。外圍湖區的冰雪混合著泥沙,在風蝕作用之下形成冰裂大口,在夕陽之下泛起金光。



但在日出日落的光線之下,冰面的紋路被陽光勾勒的清晰可見,層次分明,卻是另一番少見的景象。



此行時間並不充裕,三人一車六天飛馳了三千公里,每天五百公里的天路,可謂來去匆匆。
有了上次 新疆 兩度拋錨的教訓,這次準備的充分多了,各種工具,飲水和食物事無巨細,車內空間有限,再加上三人的保暖衣物、行李箱和攝影包,所有的空隙都被塞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