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之旅(九):逝去的古國——再回亞的斯亞貝巴
回到首都 亞的斯亞貝巴 已經是中午了,我在市中心訂了一家酒店,BOOKING上看著酒店還挺高級,沒想到到了酒店一看也就是個招待所的水平,深感上當。
安置好行李後馬不停蹄趕往 埃塞俄比亞 自然博物館,去拜訪人類的老祖宗“露西”,原本以為在機場打車貴是機場壟斷,沒想到在市區打車仍然不便宜,我們的旅館距離自然博物館不到5公里的距離,竟然也被收了200 比爾 的車費。 大城 市的司機就是不一樣,即使拉了外國人也沒表現出特別熱情,只是確認了一下我們是 中國 人就不再說話了。出租車順著主幹路前進,很快就開進了首都核心區,之前我們住在機場附近只能算是郊區, 亞的斯亞貝巴 果然號稱僅次於 南非 首都 開普敦 、 埃及 首都 開羅 的 非洲 第三國際大都市。這都得益於1963年非盟的前身 非洲 統一組織將總部設在 亞的斯亞貝巴 ,這讓 亞的斯亞貝巴 迅速成為 非洲 政治的中心。20世紀60年代,越來越多的 非洲 國家獲得了獨立。這些國家面臨著共同的任務,那就是保護和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發展民族經濟,支持未獨立 非洲 國家的解放鬥爭。因此, 非洲 國家聯合起來打擊共同的敵人——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霸權主義,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特別是英、法等老牌殖民主義被迫從政治上撤出 非洲 後,正企圖以新殖民主義的方式“重返 非洲 ”,從其他方面控制 非洲 ,甚至對 非洲 新獨立國家發動公開的武裝入侵。1956年,英、法和 以色列 因 埃及 將 英國 長期霸占的 蘇伊士 運河收歸國有,對 埃及 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嚴重威脅 非洲 國家的獨立和生存。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美國 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爭霸世界,積極向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的 非洲 大陸擴張滲透,以求將 非洲 國家納入各自的勢力範圍,從而使 非洲 面臨分裂和“巴爾幹化”的危險。因此, 非洲 獨立國家迫切需要聯合自強,加強團結與合作。 科特迪瓦 總統博瓦尼就曾經大聲疾呼:“我們需要聯合起來”,只有實現 非洲 大陸的聯合和統一,“才有可能使 非洲 作為獨立的大陸繼續存在”,才能確保 非洲 的完全解放和促進 非洲 的振興。因此, 非洲 團結和統一成為 非洲 國家和人民迫切的願望和需要。1958年後, 非洲 國家逐漸形成了兩個利益集團,一是以 卡薩布蘭卡 會議為中心的卡薩布蘭集團,成員包括 加納 、 幾內亞 、 馬裡 、 埃及 和 摩洛哥 等國。另一個以法屬殖民地獨立而來的十二個國家組成了“ 布拉柴維爾 集團”。兩大集團在剛果(扎伊爾)問題以及 非洲 統一運動進程和方式等問題上存在分歧。1962年1月, 非洲 各國在 拉各斯 再次召開 非洲 獨立國家會議,除 卡薩布蘭卡 集團,幾乎所有 非洲 獨立國家都出席了此次會議。會上, 埃塞俄比亞 皇帝海爾· 塞拉 西發表了調解兩個集團關係的著名演說,強調兩個集團都主張反帝,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和文化,這是相互團結的基礎。他號召兩個集團必須拋開枝節問題上的分歧,同心協力,團結一致。海爾· 塞拉 西皇帝的主張符合正在進行反帝反殖鬥爭的 非洲 人民的利益,因而引起了強烈的反應。會後海爾· 塞拉 西皇帝利用個人威望,進行了一年多的調停活動。1962年,剛果(扎伊爾)問題也因成立民族和解政府而得到初步解決,從而最終排除了 非洲 統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礙。最終,在海爾· 塞拉 西皇帝的倡議下,1963年5月22—25日,31個 非洲 國家首腦在 埃塞俄比亞 首都 亞的斯亞貝巴 舉行峰會。5月25日,30位 非洲 國家領導人簽署了《 非洲 統一組織憲章》,從而實現了近百年來 非洲 人民追求的 非洲 統一。這一天也被定為“ 非洲 解放日”而載入 非洲 史冊。所以 埃塞俄比亞 人民對海爾 塞拉 希皇帝有特殊的感情。
↑亞的斯亞貝巴 汽車開上一段坡路後我們看到了一座山丘,那就是 埃塞俄比亞 總統府,總統府守備森嚴,門口站著荷槍實彈的士兵,雖然 埃塞俄比亞 東臨世界上最混亂的國家 索馬裡 ,西近世界上最戰亂的地區 南蘇丹 ,但埃塞一直是 非洲 政治最穩定的國家之一。但即使是這樣,埃塞仍然面臨國內巨大的貧富差異以及不良的治安。我在出行前曾翻越了不少埃塞的資料,特地查閱了數篇在埃塞工作的 中國 企業員工寫的日誌,其實不乏在埃塞遭受搶劫的事件,更有甚者在銀行提款機前取錢遭遇搶劫殺人的事件,這讓我不得不提十二分的小心。
繞過總統府後沒多遠就到了 埃塞俄比亞 自然博物館,博物館坐落在一個大院中,一棟四層的水泥建築酷似監獄。20 比爾 門票進入參觀。地下室是自然展廳,著名的人類始祖露西就在這層展廳。展廳里介紹了 埃塞俄比亞 地區 東非 大裂谷的緣故人類的分佈和發掘出的古猿人化石。 東非 大裂谷因最接近地殼深處,地層保存也最完好,所以稱為研究古人類化石最好的地區,該地區曾經出土了大量的古人類化石。露西就是其中最早的一位,號稱人類之母。1972年 法國 地質學家莫裡斯·塔伊布於在 埃塞俄比亞 阿法爾三角洲發現了哈達爾地層。稍後他組建了國際阿法爾科學考察隊,邀請了來自三個國家的三名科學家共同指導研究工作。參加科考隊的科學家有 美國 人類學家唐納德·約翰森、 英國 考古學家瑪麗·李奇、法裔古生物學家伊夫·柯本斯。科考隊由四名 美國 人與七名 法國 人組成。1973年秋天科考隊調查了哈達爾有關人類起源的化石與文物。1974年11月24日,他們在162號地區挖到了露西的骸骨,這些骸骨占了整個人體骨骼的40%,當晚在營地科學家們舉行了慶祝儀式,露西昵稱來源於當晚營地中磁帶錄音機上反覆播放的披頭士歌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這讓我想到了電影《超體》中,女主角最後能夠感知歷史和未來,回到原始社會與露西相見的畫面。那一刻確實非常震撼,當站在露西的骸骨邊時,想到時間推動了440萬年,真覺得人生之渺小,深深嘆息生命苦短。回來查資料才得知,博物館這具骸骨其實是複製品,原件仍然在 美國 保存, 埃塞俄比亞 政府曾多次向 美國 索取,但都沒有回音。其實要我說就埃塞的經濟和博物館的保存能力,還是放 美國 保險一些。地下室參觀完後來到一樓,一樓中心展區介紹 埃塞俄比亞 王朝,可以說 埃塞俄比亞 是個偉大的國家,他是 非洲 僅有的兩個沒有被殖民過的國家。在 意大利 長達百年入侵中, 埃塞俄比亞 人 民和 王室始終保證了埃塞國家的獨立,儘管後來還是失去了 厄立特裡亞 和 吉布提 ,但這在 非洲 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了。從王冠和王室的舊照片可以看出,埃塞王國還是非常興盛的,雖然沒有去過 貢德爾 的王宮城堡,但這一路卻看到不少埃塞古王國的遺跡,埃塞不論是在1800年還是1900年,始終都保持了自身的獨立性,甚至成為 非洲 政治的受益者,這是幾代埃塞國王 和政 治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展廳從一樓外側開始,到二樓三樓,展出的是 埃塞俄比亞 的藝術作品和老照片,雖然展廳比較陳舊,但還是值得看看的。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離開自然博物館後肚子有些餓了,在博物館一側找了家小餐館,沒想到的是這家看著很有格調的 印度 餐館只經營薯條和炸雞塊,價格也不便宜,兩個人無奈下只好點了這兩種能填飽肚子的食品。Carry說距離此處不遠有一座 埃塞俄比亞 民族博物館,裡面有很多民族服飾,這也激起了我很大的興趣,不過攻略說博物館4點半關門,等了許久才端上來的薯條和炸雞並不美味,只能填飽肚子結賬走人。順著主路步行前往民族博物館,走在城市的道路上才能親身體驗這個國家,沒有絲毫的距離感,倒是路人有些大驚小怪,可能很少有外國人在大街上逛馬路吧。處於首都中心區,身邊不是醫院就是大學,許多穿著制服的學生拿著書從身邊走過,這街景也沒想的那麼混亂。走到一座轉盤道,轉盤道的中央是一座紀念碑,據說是為了紀念碑 意大利 人屠殺的幾千名無辜的 埃塞俄比亞 人而立。從紀念碑向左轉,順著山腳下的路走了十幾分鐘後來到 亞的斯亞貝巴 大學社會學院門口,在門口還需要簡單登記,說明是來參觀博物館的才被放了進去。校園內十分乾凈整齊,其中有兩棟樓還是 中國 援建的,三五成群的學生夾著書本在教學樓進進出出,我仿佛又回到了大學校園。
筆直走進校園內才發現在中央有一棟古色古香的建築,這棟建築曾經是 埃塞俄比亞 皇帝海爾 塞拉 西的皇宮,整棟建築有著 西班牙 建築風格,建築外牆由石塊砌築,粉刷了黃色和藍色顯得十分大氣有格調。進入建築內部,水磨石地面很有滄桑感,一樓現在被改為圖書館和報告廳,平時不對游客開放,按照保安的指引來到二樓樓梯口,此時已經3點50分了,售票員一再確認我們是否要買票,因為博物館4點半就要閉館了,在我們一再堅持下,她在賣票給我們,到了樓上檢票員也一再提醒我們4點半閉館。博物館第一展廳主要展示的是 埃塞俄比亞 民族服裝,我們剛要欣賞,過來一位工作人員,他向我們出示了他的證件,並提醒我們4點半閉館,還希望能給我們講解一翻,Carry問我的意見,我表示同意,雖然我聽不懂,但是至少在他的引導下能知道個大概,至少Carry還會幫我翻譯一些內容。我心裡揣摩最多給個100 比爾 小費就差不多了。他看他們同意了顯得非常高興,我們先跟著他穿過幾道走廊來到博物館的一個角落,如果是我們自己走肯定不會走到這裡來。這裡是海爾· 塞拉 西皇帝的卧室,卧室的陳設都還保留著,從傢具的樣式看十分奢華,即使是現在也絲毫不落伍,卧室的隔壁是她夫人的房間,全部是天藍色的裝飾。在卧室的對面是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間,這裡擺放著世界各地首腦送給海爾· 塞拉 西皇帝的禮物,這些禮物都被放在玻璃櫃中,平時供皇帝賞玩,在這個房間內還有一個暗門,暗門的後面連接著逃生 通道 。再往裡走是皇帝的洗手間和浴室,裝修的十分奢華,據說全部都是從 法國 定做的。雖然皇帝居住的總體面積並不大,但裝飾都非常奢華。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在 非洲 ,有歷史的國家並不多,多數的 非洲 國家在18世紀前幾乎都是蠻荒之地,基本都由原始部落統治。後來 歐洲 殖民者不斷進行宗教侵蝕,才讓 非洲 逐漸進入文明時代。如果說有古歷史記載的古國,可能就只有 埃及 和 埃塞俄比亞 了。縱貫 埃塞俄比亞 歷史,差不多分為五個時期。
第一時期是 阿克蘇姆 王朝,從2世紀至9世紀,新移民主要是阿格札特人同已在 非洲 土地上居住一段時期的民族相混合,在提格雷高原以 阿克蘇姆 為中心建立一個獨立國家, 阿克蘇姆 至今仍是 埃塞俄比亞 的宗教中心。該國的港口十分繁忙,有助其軍事和海軍力量的發展,他們沿 紅海 兩岸、 亞丁 灣的 非洲 海岸,甚至遠達 索馬裡 南部海岸的擴張,為古代世界這部分地區帶來經濟和財政上的繁榮,以及宗教、藝術和社會活力。
第二個時期是札格維王朝, 阿克蘇姆 的勢力在7世紀開始衰落,到10世紀王朝停止鑄造硬幣,這是它陷入貧困的跡象。在10世紀末或100年後,在非常曖昧的情況下 埃塞俄比亞 出現了篡權的札格維王朝。 埃塞俄比亞 中部拉斯塔地區的札格維王子們利用 阿克蘇姆 國王的失勢,把王國的首府移到他們自己的地區。此時期的 埃塞俄比亞 繼承了中 埃及 最後幾個大修道院日益衰落的傳統,如藝術、岩石鑿成的建築物和具有特色的文學,併進行了仿製。一些外國藝術家的藝術創造對它也有影響,他們主要是11和12世紀因在 埃及 受迫害而外逃的科普特人。 拉利貝拉 皇帝在這些影響下修建一個以他命名的聖城,內有12個開鑿在整塊岩石中的岩石教堂。這是 阿克蘇姆 石匠最後也是最美的藝術成就。
第三個時期是所羅門王朝的復興,13世紀末前 阿克蘇姆 傳統的支持者突然推翻札格維,此王朝的興起得到一批有勢力的寺院的支持,它們宣稱新國王是 阿克蘇姆 血統合法繼承人。在宗教和文化方面,科普特教會的權力逐漸消除以前的 敘利亞 和拜占庭的影響。然而自14世紀起,王國不得不對付東南部數省內連續發生的叛亂,那裡的基督教力量已為伊斯蘭教勢力所壓倒。在十字軍時期,西方編造了一個傳說,說遠在東方有一個強大的基督教君主──祭司王約翰,同他結盟就有助於反抗伊斯蘭教,這一傳說把 歐洲 天主教徒吸引到 埃塞俄比亞 。他們先在 中亞 尋找祭司王約翰,沒有找到,那裡有聶斯托留派基督教王子;人們又以為祭司王約翰是一位 埃塞俄比亞 皇帝。 葡萄牙 從1520年起和 埃塞俄比亞 建立關係, 歐洲 文學對此事的重視不亞於發現美洲大陸。 土耳其 人在1517年征服 埃及 ,併在阿拉伯半島定居。他們先同 葡萄牙 人發生衝突,又和其盟友 埃塞俄比亞 的基督教徒發生爭執。傳教士希望該國皈依天主教,他們的努力頗有成效,蘇斯尼約斯皇帝認為他可在1626年宣佈國家改變信仰。
第三個重要時期是 貢德爾 埃塞俄比亞 : 埃塞俄比亞 歷史的這一時期可同西方文藝復興相媲美,建築學家受傳教士引入的 印度 、 葡萄牙 模式的啟示,建造了宏偉的城堡和寺院。16世紀 埃塞俄比亞 在天主教傳教士的鼓動下對拉丁西方關閉大門,轉而投靠 埃及 科普特教會。法西利德斯1633年驅逐了傳教士。他設立了一個新首都 貢德爾 。伊亞蘇一世被教會譽為聖人,進一步發展 和美 化這一城市,擁有10萬居民的 貢德爾 成為 非洲 (僅次於 開羅 )的第二 大城 市,伊亞蘇還在政府內進行人事改革,平息敵對的神學派系之間的爭執,並透過發動戰爭對南方諸省附有條件地重建他的執力,非基督教的奧羅莫人曾把基督教徒趕出這一地區。
第四個重要時期是海爾‧ 塞拉 西一世執政時期。1928年10月,佐迪圖女皇去世第二天,塔法里即位稱帝,取名 塞拉 西,意為“神聖的三位一體”。他於1930年11月2日加冕,舉行盛 大慶 祝,許多外國達官顯貴及新聞記者均來參加,使他名揚海外。 塞拉 西一世登上皇帝寶座後,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旨在集中權力並實行國家行政機構現代化。貴族權力和特權大大削弱。 意大利 在長時期挑釁後,1935年從北面的 厄立特裡亞 及南面的 索馬裡 亞進犯 埃塞俄比亞 。 意大利 軍擁有現代化武器並殘酷地使用毒氣,武器落後的 埃塞俄比亞 守軍一敗塗地。這場戰爭只持續了幾個月即成為一次國際事件。 塞拉 西流亡 英國 ,他於1936年6月30日出席國際聯盟會議,這是一次有紀念意義的事件。 塞拉 西在會上預言其他國家不久也會蹈其覆轍。 埃塞俄比亞 歷史上這悲慘的一章於1941年英軍自 蘇丹 和 肯尼亞 進入該國時告一段落。戰後 塞拉 西於1941年5月5日重登帝位。他先後得到英美的幫助,繼續推行國家中央集權化和現代化的方案。然而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改進農業, 埃塞俄比亞 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是全世界最低的。 塞拉 西以至高無上的君主身分進行統治,他的話就是法律。 塞拉 西認為他的國家是一個暴露於“穆斯林海洋中的基督教島嶼”,他在50年代初得到 美國 庇護。 美國 向 埃塞俄比亞 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交換條件是允許 美國 在 阿斯馬拉 附近建立一個巨大的航空和交通基地。在 美國 支持下,聯合國於1952年規定 厄立特裡亞 與 埃塞俄比亞 結成聯邦。 埃塞俄比亞 從而實現了嚮往已久的目的︰通過 厄立特裡亞 兩個港口:米齊瓦和 阿薩布 。 埃塞俄比亞 在1963年還取得一次外交上的大 成功 ︰新成立的 非洲 統一組織( 非洲 聯盟)決定把總部建在 亞的斯亞貝巴 ,隨後聯合國 非洲 經濟委員會也仿效這一做法。60年代日益增多的政治問題威脅著皇帝的地位和國家的完整。在帝王統治崩潰之前, 埃塞俄比亞 北部發生一次嚴重饑荒,奪去約20萬人的生命。政府認為這次饑荒是天災,它不負任何責任。政府沒有向受災人民提供救濟。而且政府為了避免為難,企圖掩飾饑荒情況,不讓他人提供幫助。1974年春季饑荒一事真相大白,一個示威、罷工和抵制浪潮席卷 亞的斯亞貝巴 和其他城鎮。結果成立了一個協調委員會,名為德爾格,代表士兵和年輕軍官,以管理武裝部隊,海爾· 馬裡 亞姆 ·門格斯圖少校被選為主席。由於文官反對,德爾格在夏季加強對政府的控制,最終在9月12日廢黜82歲的皇帝。皇帝於1975年8月27日去世。德爾格易名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接管了國家的權力。
第五個重要時期是社會主義的 埃塞俄比亞 。在隨後的混亂時期,門格斯圖取得全部的權力,成為國家的領袖。他對 埃塞俄比亞 人民革命黨發動階級戰爭,結果該國數以千計的知識青年遭到殺害或放逐。1975年門格斯圖實施土地改革,將土地收歸國有,分配給每戶農家僅10公頃的土地。又廣泛對工業、銀行、保險業、大規模的貿易以及多餘的住宅實施國有化,完成一系列改革,將舊日統治階級的經濟基礎一掃而空。1984年 埃塞俄比亞 勞動黨成立,門格斯圖擔任總書記;1987年新的議會宣佈成立 埃塞俄比亞 人民民主 共和 國,以門格斯圖為總統。雖然實施了土地改革,但農民並沒有生產出預期的高產量。而為了供 應城 市和軍隊的糧食,政府強迫農民聯合會以低於市價的價格移交穀物,這項災難性的政策導致了1984年的大饑荒。1/6的 埃塞俄比亞 人瀕臨餓死的邊緣,幸賴西方國家提供足夠的糧食才於1985年中結束了這場危機。1992~1993年,過渡時期政府與捐贈國家及世界銀行制定一項經濟結構調整計劃。然而政府拒絕土地非國有化和歸還德爾格所沒收的財產,因此經濟依舊停滯不前。1994年初又出現了另一次饑荒的徵兆,至該年年中,據報導已有1千萬人瀕臨餓死邊緣,其中大多數在北部和東部。所以說不怪西方人恐懼紅色政權,不論是蘇聯、 中國 、 柬埔寨 、 越南 還是 埃塞俄比亞 都因為紅色政權發生過慘案。
從皇帝的卧室出來我們去參觀了民族博物館主展廳,展廳很寬敞,陳列了 埃塞俄比亞 各個民族的服飾和器物,這裡有之前看到的許多部落,並有詳細的英文介紹。不過此時已經沒有時間了,只好匆匆結束了此次參觀。出來後付了講解100 比爾 小費,沒想到他還不滿足,非要200 比爾 ,被我們拒絕了。
出了博物館我們決定去嚮往已久的中餐館大吃一頓,打車前往 亞的斯亞貝巴 最有名的中餐館——王府,它距離我們所住的酒店並不遠。上了出租車正好是 亞的斯亞貝巴 晚高峰時期,街上的車其實並不算多,但街上排隊等車的人卻非常的壯觀,每個車站前都排著上百人的隊伍, 中國 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上海 的人口密度遠遠大於 亞的斯亞貝巴 ,但我從來沒在 上海 見過如此壯觀的排隊場面,就在這一兩個小時內,首都的大街小巷充滿了人,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消散。來到王府飯店,兩個人都非常興奮,畢竟已經有十幾天沒有吃過中餐了,衝進餐廳,裝修極具 中國 風,大廳寬敞,可以說在埃塞十幾天,這還是第一次在沒有蒼蠅的餐廳用餐。還沒到飯口,大廳里沒人,我們隨便找了個位置,然後叫服務員拿菜單,餐廳既有當地黑人服務員,也有華人服務員,一位華人服務員將菜單遞給我們就去忙其他的了,翻開菜單真是嚇了一跳,菜價非常貴。一盤龍蝦要賣到1688元,一份三文魚刺身要888元,隨便一個帶肉菜都要七八十人民幣,看的手心直冒汗,心想還好沒在這裡請我們的包車司機吃飯,否則真要破產了。作為吃貨此時也不能想別了,先滿足口腹之欲再說。兩個人點了五個菜,有肉有蔬菜還有湯,算是非常豐富了,席間經常會有本地服務員過來上菜,看到黑人服務員上菜心裡還真是很難適應。快吃完的時候來了20多個 中國 人,看樣子應該是工程隊的農民工兄弟,建築公司的老闆非常熱情,每桌至少上了十幾個菜,每人一瓶白酒,這代價可是不小,說明 中國 人確實是 富裕 起來了。等我上洗手間時,又遇到兩家中資企業的員工,其中一個說他們差不多每周都要來這裡聚會一次,身在物資匱乏的異鄉也只有時常來吃頓家鄉菜才能有勇氣繼續留在這裡,但這的消費確實是太貴了。吃飽喝足吩咐服務員結賬,不一會黑人服務員拿著賬單過來,讓我去前臺結賬,前臺的 中國 服務員看了看賬單然後小聲的和我說,以後再來吃飯要讓 中國 服務員來結賬,這樣可以省下7%的稅,但是如果叫黑人服務員,他們就會把這個稅加上,但現在賬單已經出了就沒辦法了。又白白多交了幾十塊人民幣的學費。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從餐館出來天已經黑了,中心區的路燈仍然很昏暗,不過路上行人很多,許多人全家出來遛彎,這也給我們壯了膽,從主路拐進小街,一長排的門市燈火通明,酒吧小餐館林立,真沒想到埃塞夜生活也非常豐富。回到旅館後我和Carry開始整理行李,把不要的東西扔掉,三扔兩扔竟然扔出了一座小山。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Carry下午的飛機,我深夜才飛,所以不著急。先在旅館吃了早飯,我一直牢記朋友的囑托幫他收集一些百事可樂的玻璃瓶,我看旅館餐廳有就像老闆要幾個,老闆死活不肯給我,後來Carry幫忙說花錢買,這老闆才支支吾吾的同意賣我幾個,在箱子里翻了半天只找到兩個想要的。無聊的時候趴在窗臺看隔壁院子里蓋房子,看了十分鐘我就煩了, 埃塞俄比亞 人真的是太懶了,幹活不長腦子,我估計一個 中國 工人的勞動效率至少是 埃塞俄比亞 工人的三部以上,僅僅是澆築水泥這樣的簡單工作,在 埃塞俄比亞 也要分成若干個人來做,每個人只做其中的一點點,我看著都覺得著急。突然想到另一個朋友囑咐我要幫他換一些 埃塞俄比亞 硬幣,我決定去昨天吃飯王府對面的銀行去換硬幣,一個人出門,小巷裡擺放了更多像棺材一樣的小房子,之前呂記魚莊的老闆告訴我那些都是當地窮人住的地方,和 香港 的籠屋沒什麼區別。主街上有好多家銀行,連著進了兩家都不給我換硬幣,直到第三家我說拍照用,工作人員才肯給我換,銀行的主管也真夠放心我的,直接把我從櫃臺前帶到了後面的金庫門口,這間辦公室內充滿了錢的霉味,五六個工作人員圍在三張桌子拼成的大桌子邊正在緊張的點錢,桌上堆著像小山一樣的 比爾 ,每一大捆差不多10萬 比爾 ,親眼看到兩個年輕人把差不多300萬 比爾 裝進書包里,這才是埃塞的有錢人。主管叫一個小姑娘幫我點了150 比爾 的硬幣交道我手上,交接的時候笑容很是燦爛,提著沉沉的硬幣往旅館走,路過一家飯館想買幾個空的百事可樂玻璃瓶,人家就是不肯賣,怎麼商量都不行,最後只好死心了。
中午我在王府飯店請Carry吃散伙飯,感謝她一路的照顧,沒有她就沒有我的 埃塞俄比亞 旅行,沒有她也就沒有這麼愉快的旅行。吃好飯一起去附近的郵局寄明信片,從 埃塞俄比亞 寄一張明信片到 中國 要30 比爾 ,我擔心埃塞的郵局沒譜,只讓郵局工作人員蓋了郵戳,準備直接帶回國內送給朋友。一切都辦好後,打車前往機場。
在機場送別Carry,我從機場另一個入口安檢,結果被安檢查出我攜帶的硬幣,安檢工作人員說不允許攜帶這麼大量的硬幣離境,讓我趕緊花掉。我只好揣著這一大把硬幣來到候機廳的餐飲店,一瓶接一瓶的喝可樂。喝可樂的時候來了兩位 中國 商人,大家都是 中國 人就坐在一張桌子上閑聊,開始這位老闆非常警惕我,問了我好幾個問題後他才逐漸放鬆下來,再看我身邊放著的背包他才徹底對我沒了戒心。這兩位商人 從江 蘇 南通 來的,是坐紡織生意的。歲數大一些的是老闆,年輕的是翻譯。他們來考察埃塞的投資環境,在這之前他們兩個人飛了好幾個國家,去了 烏干達 、 肯尼亞 、 尼日利亞 和 南非 ,埃塞是最後一站,我問他考察的如何,他搖搖頭表示並不理想。他說 烏干達 地處內陸交通不方便, 肯尼亞 雖然有 新建 的 蒙巴薩 港,但他沒看中 肯尼亞 的國內環境。 尼日利亞 物價太高,運輸又太遠, 南非 治安非常成問題,他最中意的還是埃塞。不過他這幾天連續拜訪了好幾個埃塞政府部門,深感埃塞政府效率低下,埃塞又有嚴格的對外商政策,外國人若要在埃塞投資企業,必須要出讓股份與當地人合資,合資的這些人幾乎全是埃塞的權貴階層,這位紡織商人覺得這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而且外資進入埃塞後,錢要匯入當地銀行轉為 比爾 ,他擔心匯率的波動,總之他覺得還需要再考察一段時間。他說現在雖然修建了新的吉亞鐵路,他也是衝著這條鐵路而來,但他認為現在埃塞投資多數還是以國資為主,有政府做靠山在埃塞投資阻力會小很多,而民營企業必須要先搞定埃塞國內關係才敢進行大筆投資,否則風險會非常大。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亞的斯亞貝巴 晚上6點,和一群農民工兄弟一起領登機牌,也許我生來就是做建築的,很快就和農民工兄弟打成一片了,還有兩天就過年了,每天有四班飛機從 亞的斯亞貝巴 飛往 中國 的 北京 、 上海 和 廣州 ,候機廳里全是 中國 勞工,感覺就像到了 中國 二線城市機場,工人兄弟都帶著大量埃塞的特產,我看到一哥們提著一個非常重的泡沫箱,問他裡面裝了什麼,他偷偷告訴我是牛鞭,他說當地人根本不吃這東西,他收集起來待會國內吃,我看著他的表情我就想笑, 中國 人啊~真是~什麼便 宜都 想占,貧瘠的 非洲 居然也有不要的東西能讓 中國 人拿回去。我身邊的另一位工人師傅在奧莫地區工作,他非常驕傲的告訴我,他們正在建造 非洲 最大的製糖廠,兩個 中國 企業承包了奧莫地區上百萬畝的土地種植甘蔗,埃塞政府為了發展當地農業,特地派軍隊掃平了當地不少叛亂的部落。十年前有 印度 企業也想在那裡設廠,但是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放棄了, 中國 企業在他們的闌尾樓上,用了兩年的時間建起了更大的工廠。現在 中國 人用扎糖剩下的甘蔗渣作為發電原料,不僅能滿足工廠需要,還能覆蓋附近幾座城市的供電,真正促進了 埃塞俄比亞 的經濟發展。熬到夜裡11點,終於登上了飛機。
↑亞的斯亞貝巴 九個小時後到達 上海 ,飛機剛剛落地滑行,機艙里傳來機長的親切的聲音:“請從黃疸熱疫區 安哥拉 、 剛果金 轉機的旅客接受檢疫”,瞬間從我身後站起七八個工人,我汗毛都豎起來了~等飛機停穩,十幾個乘客跟著檢疫人員下了飛機,等了三刻鐘後,我們才被告知檢疫通過,我們可以安全下飛機了,我也可以安心回家過年了。( 埃塞俄比亞 全文完)
安置好行李後馬不停蹄趕往 埃塞俄比亞 自然博物館,去拜訪人類的老祖宗“露西”,原本以為在機場打車貴是機場壟斷,沒想到在市區打車仍然不便宜,我們的旅館距離自然博物館不到5公里的距離,竟然也被收了200 比爾 的車費。 大城 市的司機就是不一樣,即使拉了外國人也沒表現出特別熱情,只是確認了一下我們是 中國 人就不再說話了。出租車順著主幹路前進,很快就開進了首都核心區,之前我們住在機場附近只能算是郊區, 亞的斯亞貝巴 果然號稱僅次於 南非 首都 開普敦 、 埃及 首都 開羅 的 非洲 第三國際大都市。這都得益於1963年非盟的前身 非洲 統一組織將總部設在 亞的斯亞貝巴 ,這讓 亞的斯亞貝巴 迅速成為 非洲 政治的中心。20世紀60年代,越來越多的 非洲 國家獲得了獨立。這些國家面臨著共同的任務,那就是保護和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發展民族經濟,支持未獨立 非洲 國家的解放鬥爭。因此, 非洲 國家聯合起來打擊共同的敵人——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霸權主義,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特別是英、法等老牌殖民主義被迫從政治上撤出 非洲 後,正企圖以新殖民主義的方式“重返 非洲 ”,從其他方面控制 非洲 ,甚至對 非洲 新獨立國家發動公開的武裝入侵。1956年,英、法和 以色列 因 埃及 將 英國 長期霸占的 蘇伊士 運河收歸國有,對 埃及 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嚴重威脅 非洲 國家的獨立和生存。加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美國 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為了爭霸世界,積極向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的 非洲 大陸擴張滲透,以求將 非洲 國家納入各自的勢力範圍,從而使 非洲 面臨分裂和“巴爾幹化”的危險。因此, 非洲 獨立國家迫切需要聯合自強,加強團結與合作。 科特迪瓦 總統博瓦尼就曾經大聲疾呼:“我們需要聯合起來”,只有實現 非洲 大陸的聯合和統一,“才有可能使 非洲 作為獨立的大陸繼續存在”,才能確保 非洲 的完全解放和促進 非洲 的振興。因此, 非洲 團結和統一成為 非洲 國家和人民迫切的願望和需要。1958年後, 非洲 國家逐漸形成了兩個利益集團,一是以 卡薩布蘭卡 會議為中心的卡薩布蘭集團,成員包括 加納 、 幾內亞 、 馬裡 、 埃及 和 摩洛哥 等國。另一個以法屬殖民地獨立而來的十二個國家組成了“ 布拉柴維爾 集團”。兩大集團在剛果(扎伊爾)問題以及 非洲 統一運動進程和方式等問題上存在分歧。1962年1月, 非洲 各國在 拉各斯 再次召開 非洲 獨立國家會議,除 卡薩布蘭卡 集團,幾乎所有 非洲 獨立國家都出席了此次會議。會上, 埃塞俄比亞 皇帝海爾· 塞拉 西發表了調解兩個集團關係的著名演說,強調兩個集團都主張反帝,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和文化,這是相互團結的基礎。他號召兩個集團必須拋開枝節問題上的分歧,同心協力,團結一致。海爾· 塞拉 西皇帝的主張符合正在進行反帝反殖鬥爭的 非洲 人民的利益,因而引起了強烈的反應。會後海爾· 塞拉 西皇帝利用個人威望,進行了一年多的調停活動。1962年,剛果(扎伊爾)問題也因成立民族和解政府而得到初步解決,從而最終排除了 非洲 統一道路上的最大障礙。最終,在海爾· 塞拉 西皇帝的倡議下,1963年5月22—25日,31個 非洲 國家首腦在 埃塞俄比亞 首都 亞的斯亞貝巴 舉行峰會。5月25日,30位 非洲 國家領導人簽署了《 非洲 統一組織憲章》,從而實現了近百年來 非洲 人民追求的 非洲 統一。這一天也被定為“ 非洲 解放日”而載入 非洲 史冊。所以 埃塞俄比亞 人民對海爾 塞拉 希皇帝有特殊的感情。

繞過總統府後沒多遠就到了 埃塞俄比亞 自然博物館,博物館坐落在一個大院中,一棟四層的水泥建築酷似監獄。20 比爾 門票進入參觀。地下室是自然展廳,著名的人類始祖露西就在這層展廳。展廳里介紹了 埃塞俄比亞 地區 東非 大裂谷的緣故人類的分佈和發掘出的古猿人化石。 東非 大裂谷因最接近地殼深處,地層保存也最完好,所以稱為研究古人類化石最好的地區,該地區曾經出土了大量的古人類化石。露西就是其中最早的一位,號稱人類之母。1972年 法國 地質學家莫裡斯·塔伊布於在 埃塞俄比亞 阿法爾三角洲發現了哈達爾地層。稍後他組建了國際阿法爾科學考察隊,邀請了來自三個國家的三名科學家共同指導研究工作。參加科考隊的科學家有 美國 人類學家唐納德·約翰森、 英國 考古學家瑪麗·李奇、法裔古生物學家伊夫·柯本斯。科考隊由四名 美國 人與七名 法國 人組成。1973年秋天科考隊調查了哈達爾有關人類起源的化石與文物。1974年11月24日,他們在162號地區挖到了露西的骸骨,這些骸骨占了整個人體骨骼的40%,當晚在營地科學家們舉行了慶祝儀式,露西昵稱來源於當晚營地中磁帶錄音機上反覆播放的披頭士歌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這讓我想到了電影《超體》中,女主角最後能夠感知歷史和未來,回到原始社會與露西相見的畫面。那一刻確實非常震撼,當站在露西的骸骨邊時,想到時間推動了440萬年,真覺得人生之渺小,深深嘆息生命苦短。回來查資料才得知,博物館這具骸骨其實是複製品,原件仍然在 美國 保存, 埃塞俄比亞 政府曾多次向 美國 索取,但都沒有回音。其實要我說就埃塞的經濟和博物館的保存能力,還是放 美國 保險一些。地下室參觀完後來到一樓,一樓中心展區介紹 埃塞俄比亞 王朝,可以說 埃塞俄比亞 是個偉大的國家,他是 非洲 僅有的兩個沒有被殖民過的國家。在 意大利 長達百年入侵中, 埃塞俄比亞 人 民和 王室始終保證了埃塞國家的獨立,儘管後來還是失去了 厄立特裡亞 和 吉布提 ,但這在 非洲 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了。從王冠和王室的舊照片可以看出,埃塞王國還是非常興盛的,雖然沒有去過 貢德爾 的王宮城堡,但這一路卻看到不少埃塞古王國的遺跡,埃塞不論是在1800年還是1900年,始終都保持了自身的獨立性,甚至成為 非洲 政治的受益者,這是幾代埃塞國王 和政 治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展廳從一樓外側開始,到二樓三樓,展出的是 埃塞俄比亞 的藝術作品和老照片,雖然展廳比較陳舊,但還是值得看看的。











筆直走進校園內才發現在中央有一棟古色古香的建築,這棟建築曾經是 埃塞俄比亞 皇帝海爾 塞拉 西的皇宮,整棟建築有著 西班牙 建築風格,建築外牆由石塊砌築,粉刷了黃色和藍色顯得十分大氣有格調。進入建築內部,水磨石地面很有滄桑感,一樓現在被改為圖書館和報告廳,平時不對游客開放,按照保安的指引來到二樓樓梯口,此時已經3點50分了,售票員一再確認我們是否要買票,因為博物館4點半就要閉館了,在我們一再堅持下,她在賣票給我們,到了樓上檢票員也一再提醒我們4點半閉館。博物館第一展廳主要展示的是 埃塞俄比亞 民族服裝,我們剛要欣賞,過來一位工作人員,他向我們出示了他的證件,並提醒我們4點半閉館,還希望能給我們講解一翻,Carry問我的意見,我表示同意,雖然我聽不懂,但是至少在他的引導下能知道個大概,至少Carry還會幫我翻譯一些內容。我心裡揣摩最多給個100 比爾 小費就差不多了。他看他們同意了顯得非常高興,我們先跟著他穿過幾道走廊來到博物館的一個角落,如果是我們自己走肯定不會走到這裡來。這裡是海爾· 塞拉 西皇帝的卧室,卧室的陳設都還保留著,從傢具的樣式看十分奢華,即使是現在也絲毫不落伍,卧室的隔壁是她夫人的房間,全部是天藍色的裝飾。在卧室的對面是一個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間,這裡擺放著世界各地首腦送給海爾· 塞拉 西皇帝的禮物,這些禮物都被放在玻璃櫃中,平時供皇帝賞玩,在這個房間內還有一個暗門,暗門的後面連接著逃生 通道 。再往裡走是皇帝的洗手間和浴室,裝修的十分奢華,據說全部都是從 法國 定做的。雖然皇帝居住的總體面積並不大,但裝飾都非常奢華。








第一時期是 阿克蘇姆 王朝,從2世紀至9世紀,新移民主要是阿格札特人同已在 非洲 土地上居住一段時期的民族相混合,在提格雷高原以 阿克蘇姆 為中心建立一個獨立國家, 阿克蘇姆 至今仍是 埃塞俄比亞 的宗教中心。該國的港口十分繁忙,有助其軍事和海軍力量的發展,他們沿 紅海 兩岸、 亞丁 灣的 非洲 海岸,甚至遠達 索馬裡 南部海岸的擴張,為古代世界這部分地區帶來經濟和財政上的繁榮,以及宗教、藝術和社會活力。
第二個時期是札格維王朝, 阿克蘇姆 的勢力在7世紀開始衰落,到10世紀王朝停止鑄造硬幣,這是它陷入貧困的跡象。在10世紀末或100年後,在非常曖昧的情況下 埃塞俄比亞 出現了篡權的札格維王朝。 埃塞俄比亞 中部拉斯塔地區的札格維王子們利用 阿克蘇姆 國王的失勢,把王國的首府移到他們自己的地區。此時期的 埃塞俄比亞 繼承了中 埃及 最後幾個大修道院日益衰落的傳統,如藝術、岩石鑿成的建築物和具有特色的文學,併進行了仿製。一些外國藝術家的藝術創造對它也有影響,他們主要是11和12世紀因在 埃及 受迫害而外逃的科普特人。 拉利貝拉 皇帝在這些影響下修建一個以他命名的聖城,內有12個開鑿在整塊岩石中的岩石教堂。這是 阿克蘇姆 石匠最後也是最美的藝術成就。
第三個時期是所羅門王朝的復興,13世紀末前 阿克蘇姆 傳統的支持者突然推翻札格維,此王朝的興起得到一批有勢力的寺院的支持,它們宣稱新國王是 阿克蘇姆 血統合法繼承人。在宗教和文化方面,科普特教會的權力逐漸消除以前的 敘利亞 和拜占庭的影響。然而自14世紀起,王國不得不對付東南部數省內連續發生的叛亂,那裡的基督教力量已為伊斯蘭教勢力所壓倒。在十字軍時期,西方編造了一個傳說,說遠在東方有一個強大的基督教君主──祭司王約翰,同他結盟就有助於反抗伊斯蘭教,這一傳說把 歐洲 天主教徒吸引到 埃塞俄比亞 。他們先在 中亞 尋找祭司王約翰,沒有找到,那裡有聶斯托留派基督教王子;人們又以為祭司王約翰是一位 埃塞俄比亞 皇帝。 葡萄牙 從1520年起和 埃塞俄比亞 建立關係, 歐洲 文學對此事的重視不亞於發現美洲大陸。 土耳其 人在1517年征服 埃及 ,併在阿拉伯半島定居。他們先同 葡萄牙 人發生衝突,又和其盟友 埃塞俄比亞 的基督教徒發生爭執。傳教士希望該國皈依天主教,他們的努力頗有成效,蘇斯尼約斯皇帝認為他可在1626年宣佈國家改變信仰。
第三個重要時期是 貢德爾 埃塞俄比亞 : 埃塞俄比亞 歷史的這一時期可同西方文藝復興相媲美,建築學家受傳教士引入的 印度 、 葡萄牙 模式的啟示,建造了宏偉的城堡和寺院。16世紀 埃塞俄比亞 在天主教傳教士的鼓動下對拉丁西方關閉大門,轉而投靠 埃及 科普特教會。法西利德斯1633年驅逐了傳教士。他設立了一個新首都 貢德爾 。伊亞蘇一世被教會譽為聖人,進一步發展 和美 化這一城市,擁有10萬居民的 貢德爾 成為 非洲 (僅次於 開羅 )的第二 大城 市,伊亞蘇還在政府內進行人事改革,平息敵對的神學派系之間的爭執,並透過發動戰爭對南方諸省附有條件地重建他的執力,非基督教的奧羅莫人曾把基督教徒趕出這一地區。
第四個重要時期是海爾‧ 塞拉 西一世執政時期。1928年10月,佐迪圖女皇去世第二天,塔法里即位稱帝,取名 塞拉 西,意為“神聖的三位一體”。他於1930年11月2日加冕,舉行盛 大慶 祝,許多外國達官顯貴及新聞記者均來參加,使他名揚海外。 塞拉 西一世登上皇帝寶座後,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旨在集中權力並實行國家行政機構現代化。貴族權力和特權大大削弱。 意大利 在長時期挑釁後,1935年從北面的 厄立特裡亞 及南面的 索馬裡 亞進犯 埃塞俄比亞 。 意大利 軍擁有現代化武器並殘酷地使用毒氣,武器落後的 埃塞俄比亞 守軍一敗塗地。這場戰爭只持續了幾個月即成為一次國際事件。 塞拉 西流亡 英國 ,他於1936年6月30日出席國際聯盟會議,這是一次有紀念意義的事件。 塞拉 西在會上預言其他國家不久也會蹈其覆轍。 埃塞俄比亞 歷史上這悲慘的一章於1941年英軍自 蘇丹 和 肯尼亞 進入該國時告一段落。戰後 塞拉 西於1941年5月5日重登帝位。他先後得到英美的幫助,繼續推行國家中央集權化和現代化的方案。然而沒有採取任何措施改進農業, 埃塞俄比亞 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是全世界最低的。 塞拉 西以至高無上的君主身分進行統治,他的話就是法律。 塞拉 西認為他的國家是一個暴露於“穆斯林海洋中的基督教島嶼”,他在50年代初得到 美國 庇護。 美國 向 埃塞俄比亞 提供軍事和經濟援助,交換條件是允許 美國 在 阿斯馬拉 附近建立一個巨大的航空和交通基地。在 美國 支持下,聯合國於1952年規定 厄立特裡亞 與 埃塞俄比亞 結成聯邦。 埃塞俄比亞 從而實現了嚮往已久的目的︰通過 厄立特裡亞 兩個港口:米齊瓦和 阿薩布 。 埃塞俄比亞 在1963年還取得一次外交上的大 成功 ︰新成立的 非洲 統一組織( 非洲 聯盟)決定把總部建在 亞的斯亞貝巴 ,隨後聯合國 非洲 經濟委員會也仿效這一做法。60年代日益增多的政治問題威脅著皇帝的地位和國家的完整。在帝王統治崩潰之前, 埃塞俄比亞 北部發生一次嚴重饑荒,奪去約20萬人的生命。政府認為這次饑荒是天災,它不負任何責任。政府沒有向受災人民提供救濟。而且政府為了避免為難,企圖掩飾饑荒情況,不讓他人提供幫助。1974年春季饑荒一事真相大白,一個示威、罷工和抵制浪潮席卷 亞的斯亞貝巴 和其他城鎮。結果成立了一個協調委員會,名為德爾格,代表士兵和年輕軍官,以管理武裝部隊,海爾· 馬裡 亞姆 ·門格斯圖少校被選為主席。由於文官反對,德爾格在夏季加強對政府的控制,最終在9月12日廢黜82歲的皇帝。皇帝於1975年8月27日去世。德爾格易名臨時軍事行政委員會,接管了國家的權力。
第五個重要時期是社會主義的 埃塞俄比亞 。在隨後的混亂時期,門格斯圖取得全部的權力,成為國家的領袖。他對 埃塞俄比亞 人民革命黨發動階級戰爭,結果該國數以千計的知識青年遭到殺害或放逐。1975年門格斯圖實施土地改革,將土地收歸國有,分配給每戶農家僅10公頃的土地。又廣泛對工業、銀行、保險業、大規模的貿易以及多餘的住宅實施國有化,完成一系列改革,將舊日統治階級的經濟基礎一掃而空。1984年 埃塞俄比亞 勞動黨成立,門格斯圖擔任總書記;1987年新的議會宣佈成立 埃塞俄比亞 人民民主 共和 國,以門格斯圖為總統。雖然實施了土地改革,但農民並沒有生產出預期的高產量。而為了供 應城 市和軍隊的糧食,政府強迫農民聯合會以低於市價的價格移交穀物,這項災難性的政策導致了1984年的大饑荒。1/6的 埃塞俄比亞 人瀕臨餓死的邊緣,幸賴西方國家提供足夠的糧食才於1985年中結束了這場危機。1992~1993年,過渡時期政府與捐贈國家及世界銀行制定一項經濟結構調整計劃。然而政府拒絕土地非國有化和歸還德爾格所沒收的財產,因此經濟依舊停滯不前。1994年初又出現了另一次饑荒的徵兆,至該年年中,據報導已有1千萬人瀕臨餓死邊緣,其中大多數在北部和東部。所以說不怪西方人恐懼紅色政權,不論是蘇聯、 中國 、 柬埔寨 、 越南 還是 埃塞俄比亞 都因為紅色政權發生過慘案。
從皇帝的卧室出來我們去參觀了民族博物館主展廳,展廳很寬敞,陳列了 埃塞俄比亞 各個民族的服飾和器物,這裡有之前看到的許多部落,並有詳細的英文介紹。不過此時已經沒有時間了,只好匆匆結束了此次參觀。出來後付了講解100 比爾 小費,沒想到他還不滿足,非要200 比爾 ,被我們拒絕了。
出了博物館我們決定去嚮往已久的中餐館大吃一頓,打車前往 亞的斯亞貝巴 最有名的中餐館——王府,它距離我們所住的酒店並不遠。上了出租車正好是 亞的斯亞貝巴 晚高峰時期,街上的車其實並不算多,但街上排隊等車的人卻非常的壯觀,每個車站前都排著上百人的隊伍, 中國 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上海 的人口密度遠遠大於 亞的斯亞貝巴 ,但我從來沒在 上海 見過如此壯觀的排隊場面,就在這一兩個小時內,首都的大街小巷充滿了人,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消散。來到王府飯店,兩個人都非常興奮,畢竟已經有十幾天沒有吃過中餐了,衝進餐廳,裝修極具 中國 風,大廳寬敞,可以說在埃塞十幾天,這還是第一次在沒有蒼蠅的餐廳用餐。還沒到飯口,大廳里沒人,我們隨便找了個位置,然後叫服務員拿菜單,餐廳既有當地黑人服務員,也有華人服務員,一位華人服務員將菜單遞給我們就去忙其他的了,翻開菜單真是嚇了一跳,菜價非常貴。一盤龍蝦要賣到1688元,一份三文魚刺身要888元,隨便一個帶肉菜都要七八十人民幣,看的手心直冒汗,心想還好沒在這裡請我們的包車司機吃飯,否則真要破產了。作為吃貨此時也不能想別了,先滿足口腹之欲再說。兩個人點了五個菜,有肉有蔬菜還有湯,算是非常豐富了,席間經常會有本地服務員過來上菜,看到黑人服務員上菜心裡還真是很難適應。快吃完的時候來了20多個 中國 人,看樣子應該是工程隊的農民工兄弟,建築公司的老闆非常熱情,每桌至少上了十幾個菜,每人一瓶白酒,這代價可是不小,說明 中國 人確實是 富裕 起來了。等我上洗手間時,又遇到兩家中資企業的員工,其中一個說他們差不多每周都要來這裡聚會一次,身在物資匱乏的異鄉也只有時常來吃頓家鄉菜才能有勇氣繼續留在這裡,但這的消費確實是太貴了。吃飽喝足吩咐服務員結賬,不一會黑人服務員拿著賬單過來,讓我去前臺結賬,前臺的 中國 服務員看了看賬單然後小聲的和我說,以後再來吃飯要讓 中國 服務員來結賬,這樣可以省下7%的稅,但是如果叫黑人服務員,他們就會把這個稅加上,但現在賬單已經出了就沒辦法了。又白白多交了幾十塊人民幣的學費。



第二天睡到自然醒,Carry下午的飛機,我深夜才飛,所以不著急。先在旅館吃了早飯,我一直牢記朋友的囑托幫他收集一些百事可樂的玻璃瓶,我看旅館餐廳有就像老闆要幾個,老闆死活不肯給我,後來Carry幫忙說花錢買,這老闆才支支吾吾的同意賣我幾個,在箱子里翻了半天只找到兩個想要的。無聊的時候趴在窗臺看隔壁院子里蓋房子,看了十分鐘我就煩了, 埃塞俄比亞 人真的是太懶了,幹活不長腦子,我估計一個 中國 工人的勞動效率至少是 埃塞俄比亞 工人的三部以上,僅僅是澆築水泥這樣的簡單工作,在 埃塞俄比亞 也要分成若干個人來做,每個人只做其中的一點點,我看著都覺得著急。突然想到另一個朋友囑咐我要幫他換一些 埃塞俄比亞 硬幣,我決定去昨天吃飯王府對面的銀行去換硬幣,一個人出門,小巷裡擺放了更多像棺材一樣的小房子,之前呂記魚莊的老闆告訴我那些都是當地窮人住的地方,和 香港 的籠屋沒什麼區別。主街上有好多家銀行,連著進了兩家都不給我換硬幣,直到第三家我說拍照用,工作人員才肯給我換,銀行的主管也真夠放心我的,直接把我從櫃臺前帶到了後面的金庫門口,這間辦公室內充滿了錢的霉味,五六個工作人員圍在三張桌子拼成的大桌子邊正在緊張的點錢,桌上堆著像小山一樣的 比爾 ,每一大捆差不多10萬 比爾 ,親眼看到兩個年輕人把差不多300萬 比爾 裝進書包里,這才是埃塞的有錢人。主管叫一個小姑娘幫我點了150 比爾 的硬幣交道我手上,交接的時候笑容很是燦爛,提著沉沉的硬幣往旅館走,路過一家飯館想買幾個空的百事可樂玻璃瓶,人家就是不肯賣,怎麼商量都不行,最後只好死心了。
中午我在王府飯店請Carry吃散伙飯,感謝她一路的照顧,沒有她就沒有我的 埃塞俄比亞 旅行,沒有她也就沒有這麼愉快的旅行。吃好飯一起去附近的郵局寄明信片,從 埃塞俄比亞 寄一張明信片到 中國 要30 比爾 ,我擔心埃塞的郵局沒譜,只讓郵局工作人員蓋了郵戳,準備直接帶回國內送給朋友。一切都辦好後,打車前往機場。
在機場送別Carry,我從機場另一個入口安檢,結果被安檢查出我攜帶的硬幣,安檢工作人員說不允許攜帶這麼大量的硬幣離境,讓我趕緊花掉。我只好揣著這一大把硬幣來到候機廳的餐飲店,一瓶接一瓶的喝可樂。喝可樂的時候來了兩位 中國 商人,大家都是 中國 人就坐在一張桌子上閑聊,開始這位老闆非常警惕我,問了我好幾個問題後他才逐漸放鬆下來,再看我身邊放著的背包他才徹底對我沒了戒心。這兩位商人 從江 蘇 南通 來的,是坐紡織生意的。歲數大一些的是老闆,年輕的是翻譯。他們來考察埃塞的投資環境,在這之前他們兩個人飛了好幾個國家,去了 烏干達 、 肯尼亞 、 尼日利亞 和 南非 ,埃塞是最後一站,我問他考察的如何,他搖搖頭表示並不理想。他說 烏干達 地處內陸交通不方便, 肯尼亞 雖然有 新建 的 蒙巴薩 港,但他沒看中 肯尼亞 的國內環境。 尼日利亞 物價太高,運輸又太遠, 南非 治安非常成問題,他最中意的還是埃塞。不過他這幾天連續拜訪了好幾個埃塞政府部門,深感埃塞政府效率低下,埃塞又有嚴格的對外商政策,外國人若要在埃塞投資企業,必須要出讓股份與當地人合資,合資的這些人幾乎全是埃塞的權貴階層,這位紡織商人覺得這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而且外資進入埃塞後,錢要匯入當地銀行轉為 比爾 ,他擔心匯率的波動,總之他覺得還需要再考察一段時間。他說現在雖然修建了新的吉亞鐵路,他也是衝著這條鐵路而來,但他認為現在埃塞投資多數還是以國資為主,有政府做靠山在埃塞投資阻力會小很多,而民營企業必須要先搞定埃塞國內關係才敢進行大筆投資,否則風險會非常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