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遙、河北正定 —— 四日自駕游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這三間窯洞建於康熙年間,窯洞的後牆是古堡的堡牆。這間普通的窯洞里,供奉著一尊神秘的泥包鐵神像。 ↑張壁古堡 在關帝廟三轉兩轉見到古地道的入口,見不到人,那就進去再說! 古堡地下遍佈地道,與堡內四通八達。地道為三層立體,高層距地面僅 1米左右,中層距地面8—10米,底層距地面17——20米。各高 2米、寬1.5米,土結構,各彎曲迷離,呈網狀結構。堡外北、南面溝中有洞口,既可作為進出口,又可用作哨卡。道內留存有氣孔,通於溝塹外,還有隔井直下三層底部。堡內現有水井 6眼,每眼井的井壁上均開有洞口或洞門。有洞口的可垂繩索系水桶汲水,供地道內人畜飲用;有洞門的搭木板跨過井筒可直接進入另一通路。地道洞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距離不等,是放置油燈的地方。高層有喂養牲畜的土槽;中層洞壁下方每隔一段有一可容二、三人棲身的土洞,是地道的哨位;底層有寬2——3米、長4——5米的深洞,是存糧的洞穴。如此龐大而複雜的地下工程,絕非民財民力所及,是軍事需要、對外保密的戰略設施。依據堡內有劉武周和尉遲敬德之像考證,認為是在唐武德二年( 619)開始建造的,是尉遲恭幫劉武周與李世民交戰守 介休 時所為,是“明築城堡、暗挖地道”時的遺物。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地道深處與地面的通風口 ↑張壁古堡 加了支護的地道 ↑張壁古堡 砌了磚楦的地道 ↑張壁古堡 在地道中走了很長的時間,看到一個出口,出來一看眼前是一道大溝。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離出口不遠又有一個入口,還得鑽回去,找別的出口。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幾經高低曲折終於找到了出口。 這地道讓我想起影片《地道戰》的故事發生地—— 河北 焦莊戶抗日戰爭時期的地道,只能是張壁古堡地道的孫子的孫子,輩分差老鼻子啦!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沿著溝邊走出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回到地面來到村中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很多老房子失修嚴重,人去屋空。 ↑張壁古堡 這才是名副其實的“老爺車”。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