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夢南國迷姿,訪舊貌品新韻- 福建10日 [2018.01.17--01.26]
↑蟳蜅村 ↑蟳蜅村 說到這個漁村,也是誤打誤撞,本不在此行行程中,首選的其實是 泉州 惠安 縣去親睹 惠安 女的綽約風姿。非常有看點的別具特色的民居“蚵殼厝”,普通話就是牡蠣殼屋,閩南的“厝”實指小房屋。
據當地居民講他們的祖先應該是宋朝年間的古阿拉伯人,航海經商與當地漢民通婚,久而久之形成的這個漁村,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的眼睛是藍色的,阿拉伯後裔,也能算是混血吧 。
海上 絲綢之路 的重要口岸,大部分載滿絲綢、瓷器的商船從蟳埔起航,沿著閩南沿海航行到達南洋,經 印度 洋、 非洲 東岸,然後再到北岸卸貨。返航的時候,如果艙內不載貨就會形成空船,重心不穩則不利於航行,於是船員們就將散落在海邊的牡蠣殼裝在船上壓艙,載回來後就堆放在蟳埔海邊,經過風乾日曬以及人工處理,聰明的古阿拉伯商人就將其廢物利用,作為搭蓋房屋的主要建築材料,也不失為一種房屋裝飾。本是無心之舉,還發現牡蠣殼房屋的好處就是冬暖夏涼。
↑蟳蜅村 ↑蟳蜅村 ↑蟳蜅村 ↑蟳蜅村 ↑蟳蜅村 這裡的女人們頭上戴著鮮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圍,被人們稱為“蟳蜅女”,她們和 惠安 女、湄州女一起並稱 福建 三大漁女。蟳蜅女非常勤勞,都在屋外忙著篩檢牡蠣,或者修補漁網,有種母系社會的感覺,男人們更多的是打牌。
除了親睹了蟳蜅女的服飾,還有遠揚聞名的 惠安 女的服飾更加美麗,但因時間、距離還有交通的原因,就沒有前往 惠安 縣, 惠安 女威名遐邇,80、90年代左右有個著名電視劇《 廈門 新娘》,印象模糊,劇情有一段提到的就是有很多 廈門 的 惠安 女地位很低,也很窮,經常被賣到了 東南亞 國家、 臺灣 地區做新娘,很多又偷偷地跑回來。 ↑蟳蜅村 ↑蟳蜅村 其實從我的服飾、頭花不難看出,非常地浮誇,不似本地阿婆的那樣簡單,是因為我穿的這套衣服是新娘裝,咩哈哈,幸福地呦。 ↑蟳蜅村 這個破敗的房屋某姓氏家族的宗祠,由於年久失修房頂已經掉了一半,據說是親戚之間沒有談妥,有資金方面,有重建的樣貌......能有宗祠的肯定是大戶家族,人多口雜,眾口難調,意見很難達成一致,重新修葺的計劃只能擱置。
從整體規劃以及人文歷史遺跡,政府貌似也對這裡沒有足夠重視,所以蟳蜅村看著有些凌亂,如果假以時日能把這裡打造成旅游村,想必會有更多的游客,的確很贊,應該讓更多的後人見識。 ↑蟳蜅村 ↑蟳蜅村 有歷史感的大榕樹,與土地盤根錯節融為一體。 ↑蟳蜅村 ↑蟳蜅村 這位幫我梳妝打扮的是給我講蟳蜅村歷史那位先生的嬸嬸,這個頭飾梳起來非常地麻煩,只有年長的老人有這個梳妝、盤頭的本領,年輕的女子幾乎都沒有傳承下來,聽到這裡心裡有些遺憾。
有位阿嬤比這嬸子年長,也是為熱情好客的蟳蜅女,她把她的純金耳環借給我佩戴,告訴我說帶上這個才像,才更美,我除了向她連連致謝就是微笑,以表達對她如此待客地敬意。
聽說我扮相很像蟳蜅女,這也是最好的贊美啦。 ↑蟳蜅村 很有生活的氣息,如果在這裡小住一段時日也是不錯滴。這個村子尚未開發,所以當地村民朴實無華,熱情好客,禮貌友善。我們下一程是 泉州 西街+開元寺,好心的施先生說中午接女兒下學,熱情的把我們拉到了 泉州 西街,將近15公里左右,只是在他家拍照而已,40元/位,人家可以不這樣做的,真的很感動,晚上吃飯的介紹我們吃海鮮是他的表弟,提前打了招呼,結果晚上非常照顧我們,還給打折了,願好人一生平安,願淳樸互信世代相傳。
希望有媒體朋友能看到這裡,能看到我對蟳蜅村的冗餘的贅述,強烈推薦朋友們一定有時間前往,讓更多的人瞭解這裡。 ↑蟳蜅村 ↑蟳蜅村 福建 也算是我認為四季都比較舒服的省份之一了,但一月的季節,無論南北方的溫差,畢竟也是冬季,為了配合拍照效果,阿嬸、阿嫂都說要“打赤腳”才更像,但真的很冷,這位先生的夫人(我稱其為阿嫂)在旁邊一直陪同照相,除幫我拿拍照的點綴物以外,每拍完一組第一時間就將鞋子拿給我,說怕我凍著落病,真是滿滿地感動,很溫馨。 ↑蟳蜅村 ↑蟳蜅村 大榕樹、蟳蜅女、老屋,很有格調吧~~ ↑蟳蜅村 這個算是翻新的蚵殼厝,畢竟上千年了,居住的話應該更適應於現代人的喜好以及感受。但的確沒有純蚵殼厝美觀。
↑蟳蜅村 開元寺開元寺是免票的,香是隨緣香,我覺得南國的寺廟才是真正的寺廟,無論是否有信仰,進來參觀不收門票也可以請香,如此才是廟宇的真諦,如果是教徒,也會虔誠的請香。佛教本是包容的,海納百川,而又收門票又花高價錢讓人請香,與佛教初衷背道而馳。
開元寺東西塔為我國現存最高的一座宋代石塔,代表了13世紀 中國 石塔建築技藝的最高水平。 ↑開元寺 鎮國塔,俗稱“東塔”,與西邊的仁壽塔相隔200米對望 ,建於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年),為八角五層仿木樓閣式石塔,通高48.27米。塔身外壁石像依照佛教五乘等級排列,自下而上逐層為諸天神將、羅漢、高僧、 菩薩 、佛尊等,共80尊,代表佛教修行的五種境界。須彌座束腰處雕刻有37幅佛經故事圖,弘揚佛法。
↑鎮國塔 ↑鎮國塔 仿木塔結構,從照片上看可能沒有那麼明顯,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石頭結構築成和木塔相似,試想在古代得有多麼難。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高超技藝水平。 ↑鎮國塔 弘一法師紀念館,在開元寺內。個人不是任何教徒也無信仰,但覺得李叔同這個人物很是傳奇,無論是佛學研究還是藝術成就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李叔同的人物生平以及履歷介紹,我就不做搬運工也不假裝很懂的樣子,如果有幸到 泉州 開元寺就可以看到,沒機會也可以問下度娘百科。 ↑開元寺 ↑開元寺 ↑開元寺 穹頂木製結構很普通,但是雕刻的白龍栩栩如生。 ↑開元寺 建築的線條特別美,像嫵媚的女人,也可能和沿 海地 區的建築有關,媽祖廟的外形結構和北方的廟宇有著很大的區別。 ↑開元寺 泉州 灣古船陳列館位於開元寺內。1975年3月31日,《人民日報》以《 泉州 灣發掘出一艘宋代木造海船》為題發表新華社報道:“ 福建 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 泉州 灣發掘出一艘我國宋代的木造海船,併在船內發現了一批珍貴文物。”這一重大考古發現轟動了全世界。
據當地居民講他們的祖先應該是宋朝年間的古阿拉伯人,航海經商與當地漢民通婚,久而久之形成的這個漁村,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們的眼睛是藍色的,阿拉伯後裔,也能算是混血吧 。
海上 絲綢之路 的重要口岸,大部分載滿絲綢、瓷器的商船從蟳埔起航,沿著閩南沿海航行到達南洋,經 印度 洋、 非洲 東岸,然後再到北岸卸貨。返航的時候,如果艙內不載貨就會形成空船,重心不穩則不利於航行,於是船員們就將散落在海邊的牡蠣殼裝在船上壓艙,載回來後就堆放在蟳埔海邊,經過風乾日曬以及人工處理,聰明的古阿拉伯商人就將其廢物利用,作為搭蓋房屋的主要建築材料,也不失為一種房屋裝飾。本是無心之舉,還發現牡蠣殼房屋的好處就是冬暖夏涼。
↑蟳蜅村 ↑蟳蜅村 ↑蟳蜅村 ↑蟳蜅村 ↑蟳蜅村 這裡的女人們頭上戴著鮮花做的漂亮的簪花圍,被人們稱為“蟳蜅女”,她們和 惠安 女、湄州女一起並稱 福建 三大漁女。蟳蜅女非常勤勞,都在屋外忙著篩檢牡蠣,或者修補漁網,有種母系社會的感覺,男人們更多的是打牌。
除了親睹了蟳蜅女的服飾,還有遠揚聞名的 惠安 女的服飾更加美麗,但因時間、距離還有交通的原因,就沒有前往 惠安 縣, 惠安 女威名遐邇,80、90年代左右有個著名電視劇《 廈門 新娘》,印象模糊,劇情有一段提到的就是有很多 廈門 的 惠安 女地位很低,也很窮,經常被賣到了 東南亞 國家、 臺灣 地區做新娘,很多又偷偷地跑回來。 ↑蟳蜅村 ↑蟳蜅村 其實從我的服飾、頭花不難看出,非常地浮誇,不似本地阿婆的那樣簡單,是因為我穿的這套衣服是新娘裝,咩哈哈,幸福地呦。 ↑蟳蜅村 這個破敗的房屋某姓氏家族的宗祠,由於年久失修房頂已經掉了一半,據說是親戚之間沒有談妥,有資金方面,有重建的樣貌......能有宗祠的肯定是大戶家族,人多口雜,眾口難調,意見很難達成一致,重新修葺的計劃只能擱置。
從整體規劃以及人文歷史遺跡,政府貌似也對這裡沒有足夠重視,所以蟳蜅村看著有些凌亂,如果假以時日能把這裡打造成旅游村,想必會有更多的游客,的確很贊,應該讓更多的後人見識。 ↑蟳蜅村 ↑蟳蜅村 有歷史感的大榕樹,與土地盤根錯節融為一體。 ↑蟳蜅村 ↑蟳蜅村 這位幫我梳妝打扮的是給我講蟳蜅村歷史那位先生的嬸嬸,這個頭飾梳起來非常地麻煩,只有年長的老人有這個梳妝、盤頭的本領,年輕的女子幾乎都沒有傳承下來,聽到這裡心裡有些遺憾。
有位阿嬤比這嬸子年長,也是為熱情好客的蟳蜅女,她把她的純金耳環借給我佩戴,告訴我說帶上這個才像,才更美,我除了向她連連致謝就是微笑,以表達對她如此待客地敬意。
聽說我扮相很像蟳蜅女,這也是最好的贊美啦。 ↑蟳蜅村 很有生活的氣息,如果在這裡小住一段時日也是不錯滴。這個村子尚未開發,所以當地村民朴實無華,熱情好客,禮貌友善。我們下一程是 泉州 西街+開元寺,好心的施先生說中午接女兒下學,熱情的把我們拉到了 泉州 西街,將近15公里左右,只是在他家拍照而已,40元/位,人家可以不這樣做的,真的很感動,晚上吃飯的介紹我們吃海鮮是他的表弟,提前打了招呼,結果晚上非常照顧我們,還給打折了,願好人一生平安,願淳樸互信世代相傳。
希望有媒體朋友能看到這裡,能看到我對蟳蜅村的冗餘的贅述,強烈推薦朋友們一定有時間前往,讓更多的人瞭解這裡。 ↑蟳蜅村 ↑蟳蜅村 福建 也算是我認為四季都比較舒服的省份之一了,但一月的季節,無論南北方的溫差,畢竟也是冬季,為了配合拍照效果,阿嬸、阿嫂都說要“打赤腳”才更像,但真的很冷,這位先生的夫人(我稱其為阿嫂)在旁邊一直陪同照相,除幫我拿拍照的點綴物以外,每拍完一組第一時間就將鞋子拿給我,說怕我凍著落病,真是滿滿地感動,很溫馨。 ↑蟳蜅村 ↑蟳蜅村 大榕樹、蟳蜅女、老屋,很有格調吧~~ ↑蟳蜅村 這個算是翻新的蚵殼厝,畢竟上千年了,居住的話應該更適應於現代人的喜好以及感受。但的確沒有純蚵殼厝美觀。
↑蟳蜅村 開元寺開元寺是免票的,香是隨緣香,我覺得南國的寺廟才是真正的寺廟,無論是否有信仰,進來參觀不收門票也可以請香,如此才是廟宇的真諦,如果是教徒,也會虔誠的請香。佛教本是包容的,海納百川,而又收門票又花高價錢讓人請香,與佛教初衷背道而馳。
開元寺東西塔為我國現存最高的一座宋代石塔,代表了13世紀 中國 石塔建築技藝的最高水平。 ↑開元寺 鎮國塔,俗稱“東塔”,與西邊的仁壽塔相隔200米對望 ,建於南宋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1238-1250年),為八角五層仿木樓閣式石塔,通高48.27米。塔身外壁石像依照佛教五乘等級排列,自下而上逐層為諸天神將、羅漢、高僧、 菩薩 、佛尊等,共80尊,代表佛教修行的五種境界。須彌座束腰處雕刻有37幅佛經故事圖,弘揚佛法。
↑鎮國塔 ↑鎮國塔 仿木塔結構,從照片上看可能沒有那麼明顯,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到石頭結構築成和木塔相似,試想在古代得有多麼難。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高超技藝水平。 ↑鎮國塔 弘一法師紀念館,在開元寺內。個人不是任何教徒也無信仰,但覺得李叔同這個人物很是傳奇,無論是佛學研究還是藝術成就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李叔同的人物生平以及履歷介紹,我就不做搬運工也不假裝很懂的樣子,如果有幸到 泉州 開元寺就可以看到,沒機會也可以問下度娘百科。 ↑開元寺 ↑開元寺 ↑開元寺 穹頂木製結構很普通,但是雕刻的白龍栩栩如生。 ↑開元寺 建築的線條特別美,像嫵媚的女人,也可能和沿 海地 區的建築有關,媽祖廟的外形結構和北方的廟宇有著很大的區別。 ↑開元寺 泉州 灣古船陳列館位於開元寺內。1975年3月31日,《人民日報》以《 泉州 灣發掘出一艘宋代木造海船》為題發表新華社報道:“ 福建 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 泉州 灣發掘出一艘我國宋代的木造海船,併在船內發現了一批珍貴文物。”這一重大考古發現轟動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