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印象
前言真的是為了留住某些記憶,才寫一寫游記;
很小的時候,就崇拜 德國 的機器,覺得 德國 的機械無與倫比;
當然,也很想去看一看這個神奇的地方。
我們一路坐車,從 丹麥 前往 柏林 ,到 柏林 的時候已經有點晚了,
晚上去了幾個小商店,就進駐酒店,
第二天,走馬觀花地去了菩提樹下大街, 勃蘭登堡 門和 柏林 牆,
匆匆看了一眼國會大廈,然後就飛走了。 ↑柏林 太陽將要落下 抵達柏林 ↑柏林 感覺很安靜的城市 ↑柏林 我們好像是入住的萬怡 柏林 市中心酒店,時間有點長了,記得不是太清楚了。 ↑柏林 第二天一大早趕緊去游覽,這是在路上路過 中國 住 柏林 大使館,在境外看到我們的使館還是挺親切的。 ↑柏林 整潔的城市街道 菩提樹下大街我們首先來到菩提樹下大街,它是 德國 首 都柏林 的著名街道,也是 歐洲 著名的林蔭大道。它東起馬克思—恩格斯廣場,西至 勃蘭登堡 門,全長1390 米,寬60 米。街兩邊四行挺拔的椴樹,像翠綠的長廊,筆直地伸向 勃蘭登堡 門。 ↑菩提樹下大街 菩提樹大街有8條行車線,兩旁是一幢幢各具特點的古建築。大街北面的建築物有 德國 歷史博物館、新衛宮(法西斯和軍國主義受害者紀念堂)、洪堡大學、老圖書館。南面有國家歌劇院。路中間的騎像是德皇弗里德里希二世的騎像。 ↑菩提樹下大街 路遇一群年輕人,也許是大學生,也許是參觀者吧。 ↑菩提樹下大街 站在 勃蘭登堡 門看過去的菩提樹下大街 ↑菩提樹下大街 勃蘭登堡 門路邊的坦克和雕像 國會大廈德國 國會大廈位於 柏林 市中心,體現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和巴 洛克 式的多種建築風格,是 德國 統一的象徵。 ↑國會大廈 國會大廈的游客入口處擺著成排的豎立金屬板,板與板之間的間距不大,側面看就像梳子的齒,是現代派的作品。 ↑國會大廈 邊上的文字介紹說這是為紀念國會大廈縱火案中的90多名遇難者而設的,相應的,金屬板也有90多塊。 ↑國會大廈 在國會大廈中間,有一個碩大無朋的圓頂;它全部為透明的玻璃材料構成,意味著議會所有的議員及其工作,都是坦誠和透明的。 ↑國會大廈 勃蘭登堡門勃蘭登堡 門位於 德國 首 都柏林 的市中心,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 ↑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 門上的雕像是由 德國 著名的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夫為此門頂端設計了的一套青銅裝飾雕像:四匹飛馳的駿馬拉著一輛雙輪戰車,戰車上站著一位背插雙翅的女神,她一手執杖一手提轡,一隻展翅欲飛的普魯士飛鷹鷲立在女神手執的飾有月桂花環的權杖上。這個女神是勝利女神( 希腊 神話中的尼刻, 羅馬 神話中的 維多利亞 )。 ↑勃蘭登堡門 這個雕像原本叫“勝利女神四馬戰車”,在拿破侖時代曾被拿破侖搶回 法國 ,但很快拿破侖倒台雕像又回到門上,因此 德國 人又稱它“歸來的馬車”。 ↑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 門旁邊的步道 ↑勃蘭登堡門 步道旁邊的雕像 ↑勃蘭登堡門 菩提樹下大街也很繁忙 ↑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 門東側的 巴黎 廣場 ↑勃蘭登堡門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歐洲 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也稱為浩劫紀念碑,位於 柏林 市中心,由彼得·艾森曼及布羅·哈普達設計,紀念浩劫中受害的猶太人。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2711塊混凝土板在一個斜坡上以網格圖形排列,從遠處望去,黑灰色的石碑如同一片波濤起伏的 石林 。紀念碑就在 勃蘭登堡 門以南不過百米,離 德國 國家議會也十分近,在如此心髒的位置,安置如此龐大的永久性的受害者紀念碑,也足可見 德國 這個國家對於戰爭反省之真誠與深刻。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柏林牆柏林 牆,正式的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是德意志民主 共和 國(簡稱“民主 德國 ”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環繞西 柏林 邊境的邊防系統,目的是阻止民主 德國 (含首 都東 柏林 )和德意志聯邦 共和 國(簡稱“聯邦 德國 ”或“西德”)所屬的西 柏林 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實際上是防止東德人逃亡西德。 ↑柏林 柏林 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牆,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 柏林 牆是 德國 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 ↑柏林 1989年11月9日,民主 德國 政府宣佈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 德國 以及西 柏林 , 柏林 牆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 德國 政府正式決定拆除 柏林 牆。 ↑柏林 現在 柏林 牆原址包含了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 ↑柏林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位於 柏林 輕軌北火車站和 柏林 地鐵伯恩瑙大街站之間;東邊畫廊位於 柏林 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 柏林 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 ↑柏林 “兄弟之吻”——這幅由迪米特裡·弗魯貝爾創作的塗鴉曾是 柏林 牆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繪原蘇聯領導人勃 列日 涅夫親吻民主 德國 領導人埃里希·昂納克的情景。 ↑柏林 ↑柏林
很小的時候,就崇拜 德國 的機器,覺得 德國 的機械無與倫比;
當然,也很想去看一看這個神奇的地方。
我們一路坐車,從 丹麥 前往 柏林 ,到 柏林 的時候已經有點晚了,
晚上去了幾個小商店,就進駐酒店,
第二天,走馬觀花地去了菩提樹下大街, 勃蘭登堡 門和 柏林 牆,
匆匆看了一眼國會大廈,然後就飛走了。 ↑柏林 太陽將要落下 抵達柏林 ↑柏林 感覺很安靜的城市 ↑柏林 我們好像是入住的萬怡 柏林 市中心酒店,時間有點長了,記得不是太清楚了。 ↑柏林 第二天一大早趕緊去游覽,這是在路上路過 中國 住 柏林 大使館,在境外看到我們的使館還是挺親切的。 ↑柏林 整潔的城市街道 菩提樹下大街我們首先來到菩提樹下大街,它是 德國 首 都柏林 的著名街道,也是 歐洲 著名的林蔭大道。它東起馬克思—恩格斯廣場,西至 勃蘭登堡 門,全長1390 米,寬60 米。街兩邊四行挺拔的椴樹,像翠綠的長廊,筆直地伸向 勃蘭登堡 門。 ↑菩提樹下大街 菩提樹大街有8條行車線,兩旁是一幢幢各具特點的古建築。大街北面的建築物有 德國 歷史博物館、新衛宮(法西斯和軍國主義受害者紀念堂)、洪堡大學、老圖書館。南面有國家歌劇院。路中間的騎像是德皇弗里德里希二世的騎像。 ↑菩提樹下大街 路遇一群年輕人,也許是大學生,也許是參觀者吧。 ↑菩提樹下大街 站在 勃蘭登堡 門看過去的菩提樹下大街 ↑菩提樹下大街 勃蘭登堡 門路邊的坦克和雕像 國會大廈德國 國會大廈位於 柏林 市中心,體現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藝復興式和巴 洛克 式的多種建築風格,是 德國 統一的象徵。 ↑國會大廈 國會大廈的游客入口處擺著成排的豎立金屬板,板與板之間的間距不大,側面看就像梳子的齒,是現代派的作品。 ↑國會大廈 邊上的文字介紹說這是為紀念國會大廈縱火案中的90多名遇難者而設的,相應的,金屬板也有90多塊。 ↑國會大廈 在國會大廈中間,有一個碩大無朋的圓頂;它全部為透明的玻璃材料構成,意味著議會所有的議員及其工作,都是坦誠和透明的。 ↑國會大廈 勃蘭登堡門勃蘭登堡 門位於 德國 首 都柏林 的市中心,由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於1788年至1791年間建造,以紀念普魯士在七年戰爭取得的勝利。 ↑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 門上的雕像是由 德國 著名的雕塑家戈特弗里德·沙多夫為此門頂端設計了的一套青銅裝飾雕像:四匹飛馳的駿馬拉著一輛雙輪戰車,戰車上站著一位背插雙翅的女神,她一手執杖一手提轡,一隻展翅欲飛的普魯士飛鷹鷲立在女神手執的飾有月桂花環的權杖上。這個女神是勝利女神( 希腊 神話中的尼刻, 羅馬 神話中的 維多利亞 )。 ↑勃蘭登堡門 這個雕像原本叫“勝利女神四馬戰車”,在拿破侖時代曾被拿破侖搶回 法國 ,但很快拿破侖倒台雕像又回到門上,因此 德國 人又稱它“歸來的馬車”。 ↑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 門旁邊的步道 ↑勃蘭登堡門 步道旁邊的雕像 ↑勃蘭登堡門 菩提樹下大街也很繁忙 ↑勃蘭登堡門 勃蘭登堡 門東側的 巴黎 廣場 ↑勃蘭登堡門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歐洲 被害猶太人紀念碑,也稱為浩劫紀念碑,位於 柏林 市中心,由彼得·艾森曼及布羅·哈普達設計,紀念浩劫中受害的猶太人。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2711塊混凝土板在一個斜坡上以網格圖形排列,從遠處望去,黑灰色的石碑如同一片波濤起伏的 石林 。紀念碑就在 勃蘭登堡 門以南不過百米,離 德國 國家議會也十分近,在如此心髒的位置,安置如此龐大的永久性的受害者紀念碑,也足可見 德國 這個國家對於戰爭反省之真誠與深刻。 ↑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 柏林牆柏林 牆,正式的名稱為反法西斯防衛牆,是德意志民主 共和 國(簡稱“民主 德國 ”或“東德”)在己方領土上建立環繞西 柏林 邊境的邊防系統,目的是阻止民主 德國 (含首 都東 柏林 )和德意志聯邦 共和 國(簡稱“聯邦 德國 ”或“西德”)所屬的西 柏林 之間人員的自由往來,實際上是防止東德人逃亡西德。 ↑柏林 柏林 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是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的邊防圍牆,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 柏林 牆是 德國 分裂的象徵,也是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 ↑柏林 1989年11月9日,民主 德國 政府宣佈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聯邦 德國 以及西 柏林 , 柏林 牆被迫開放。1990年6月,民主 德國 政府正式決定拆除 柏林 牆。 ↑柏林 現在 柏林 牆原址包含了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以及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畫廊——東邊畫廊。 ↑柏林 柏林 牆遺址紀念公園位於 柏林 輕軌北火車站和 柏林 地鐵伯恩瑙大街站之間;東邊畫廊位於 柏林 東火車站至奧伯鮑姆橋之間,是1990年9月28日,來自21個國家的180位藝術家在長達1316米的 柏林 牆上創作的不同主題繪畫組成的畫廊。 ↑柏林 “兄弟之吻”——這幅由迪米特裡·弗魯貝爾創作的塗鴉曾是 柏林 牆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繪原蘇聯領導人勃 列日 涅夫親吻民主 德國 領導人埃里希·昂納克的情景。 ↑柏林 ↑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