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識歐洲(2015.6.15-6.29)

走著走著就來到了第二個景點:地下岩石教堂, 赫爾辛基 市中心的坦 佩利 岩石廣場。整個廣場被一塊起伏不平的巨大岩石覆蓋。
一下子感覺人超多,左躲右閃滿屏的人。

教堂內壁是未經任何修飾的岩石的本來面貌。頂部的牆體是用炸碎的岩石堆砌而成,看似鬆散、雜亂,好像隨時可能掉下來,但實際上,每一塊石頭都是精心選砌的,原始的色調給教堂增添了回歸自然的感覺。

岩石教堂內的中心區域有一個聖壇,與玻璃屋頂所射下的自然光芒相互輝映,盡顯聖壇的神聖。


岩石教堂可同時容納940人,在周日早上定時舉行禮拜,在岩壁的回音作用下,教堂音效奇佳,因此有不少音樂會會選擇在這裡舉行。




一眼望去, 希腊 廊柱支撐的乳白色教堂主體和淡綠色青銅圓頂的鐘樓十分醒目。大教堂是一座路德派新教教堂,宏偉的建築內有很多精美的壁畫和雕塑。每當教堂鐘聲響起,整個廣場都一片肅靜,眾多游人一同靜靜感受著這種唯有宗教才能帶來的讓心靈寧靜的珍貴一刻。

大教堂前是參議院廣場,東西兩側分別為內閣大樓和 赫爾辛基 大學,南面不遠處是總統府、最高法院和市政廳所在地。


在鋪滿古老石塊的參議院廣場中心,豎立著建於1894年的沙皇五歷山大二世銅像,以紀念他給予 芬蘭 廣泛的自治。

大教堂頂端是帶淡綠色圓拱的鐘樓,高出海平面80多米,在大海上一眼便能望見,使其成為 赫爾辛基 的標誌性建築。

從參議院廣場到 赫爾辛基 大教堂,只需要百級石階,卻也正是這百級臺階,盡顯教堂與俗世的不同。


與鴿子合影


拾階而下

參議院廣場

參議院廣場


原來只要天晴, 赫爾辛基 的人們喜歡坐在艾斯普那帝公園曬太陽。

艾斯普那帝大道兩旁,街道寬闊,美麗清潔,到處是蒼翠的樹木和如茵的草坪。市中心大街的街心花園裡繁花似錦。




南碼頭廣場上有一個圓型噴水池,池中有一尊裸體少女青銅像。她面向大海,左手托腮,靜靜地凝望著 芬蘭 灣。她端莊秀麗,溫柔嫻雅,人們親切地稱她為大海女神-- 阿曼 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