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與逗比齊飛之貓和豬超長戰線英國十六日

遠方的拱門也是威靈頓拱門,裡面在辦 滑鐵盧 特展(真是夠了)。拱門可以登上去環望四周,門票包在London Pass裡面。如果實在閑得慌就上去吧,不過真沒什麼可以看的。




答案在本文的最後,想知道的就讀完它哈哈哈哈哈哈~~~


國王的演講裡面,羅格跟他的司機兒子說:走我們現在去 白金漢 宮。夏 洛克 第二季第一集“貝爾格萊維的醜聞”里偵探跟小軍醫也是被黑衣保鏢們直接拎上直升灰機抓到了這裡,不過並沒有那麼直接的提到這是哪兒,只是說“在 大英 帝國的心臟”。 白金漢 宮作作為游覽 英國 的第一站顯然是很有分量的,但是貓說的並不是換崗,貓說的是參觀國事廳。至於你問我要不要去看換崗,貓就問一個問題:你喜歡看天安門升旗咩?
一開始貓看網上說 白金漢 宮上面要是飄了旗就說明女王在家,所以貓還老興奮了指著那面國旗跟豬說女王在家誒在家誒會不會抱著柯基在窗臺邊往下看邊說“愚蠢的人類”啊......後來參觀過國事廳之後才知道, 白金漢 宮上面一直是飄旗的。如果是米字旗那說明女王並不在家;女王在家的話飄的是她自己的王旗,貓敢打賭你沒見過......所以說這是哪個不負責任的導游瞎說八說的(╯‵□′)╯︵┻━┻


這個問題直到回國貓寫游記谷歌才知道:E.R.指的是Elizabeth Regina,伊麗莎白,女王中的女王。

PS: 維多利亞 的子孫後代幾乎覆蓋了所有 歐洲 王室,像是現在的 西班牙 國王王后、 丹麥 女王、 挪威 國王、 瑞典 國王,已經消失的俄國末代皇室等等。就連菲利普親王都是 維多利亞 二女兒愛麗絲公主的後代,所以女王與 愛丁堡 公爵其實是有血緣關係的遠親。



為了看這麼群人走一圈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同一個時刻涌到這個廣場,貓忍不住也要嘲笑“愚蠢的人類”......


維基上面說有專家表示女王的藝術品位並沒有特別好,但是貓覺著藝廊里收藏的那些瓷器什麼的特別有情趣,不信你往下看。PS:女王在二戰服役時專攻修 皮卡 坦克,杠杠的理工科妹紙。

亨利八世是都鐸王朝第二任國王,但是他本來也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在他前邊有他哥哥 威爾士 親王亞瑟,並且為了政治聯盟亞瑟和 西班牙 公主 阿拉貢 的凱瑟琳訂婚。亞瑟在結婚後幾個月就死了,但是他爹亨利七世還是想和 西班牙 保持良好關係,於是凱瑟琳又嫁給了小叔子亨利。凱瑟琳生了好多小孩但是除了瑪麗公主之外全部流產或者夭折。亨利八世眼看要絕後了就開始動腦筋物色別人給他生兒子了。安博林是凱瑟琳的女侍官,只不過亨利八世是先搞上她姐姐瑪麗博林之後才被她吸引的。
為了和安博林結婚亨利可是費盡心機。在當時的 歐洲 王室如果要離婚是要得到 羅馬 教皇特別批准的。亨利八世的藉口是:聖經說過弟弟娶了兄長的老婆是要斷子絕孫的,所以他要離婚。凱瑟琳是 西班牙 公主而當時的 西班牙 牛逼哄哄況且她侄子是神聖 羅馬 的皇帝,教皇哪裡敢動她?於是教皇說我知道了上帝會原諒你的就醬。亨利八世一怒之下不管 羅馬 教廷了直接先把婚結了再說。然後教皇知道也怒了:他宣佈把亨利八世驅逐出天主教會。亨利八世一聽那敢情好, 英國 就此宣佈自立新教脫離 羅馬 天主教的掌控。就這樣他算是和凱瑟琳離婚了,瑪麗公主也被貶為私生女。安博林 成功 上位成了第二位王后。
人算不如天算:安博林並沒有如願誕下男性子嗣,她只生了伊麗莎白公主。亨利八世看著她覺得越看越煩,又開始活絡心思找新對象了。為了留住小命,安博林居然想跟她弟弟造個兒子出來;亨利怎麼會是那種被戴綠帽子的人呢。他馬上把安博林關進了 倫敦 塔,沒過幾天就砍了頭順便娶了她的女侍珍西摩,第三任老婆。BTW,安博林人品還特別差,讓瑪麗公主給她女兒伊麗莎白公主當女佣;結果等到瑪麗登基之後馬上就把伊麗莎白扔進了 倫敦 塔......敗人品的事情還是少做為好。
珍西摩 成功 地生下了愛德華六世,她也成為了唯一跟亨利八世合葬在 溫莎 堡的一任妻子。但是生完兒子不久她就死了,亨利八世耐不住寂寞又娶了 歐洲 一個小國的公主安妮。不過安妮據說長得太抱歉(所以亨利你到底是怎麼想的),娶了之後死活不想看到她,於是塞給她一大筆錢給了個封號 和平 離婚了(這都可以......)。第五任是安博林的表親,私生活極其不檢點還到處落人把柄, 成功 地上了絞刑架。第六任也就是最後一任是個激進的新教改革分子(儘管亨利確定了新教在 英國 的地位,他從來沒有廢除天主教的機制和儀式),經常和國王大吵特吵。不過她改善了國王和瑪麗公主與伊麗莎白公主之間的關係,也對愛德華六世盡到了教育的責任。
愛德華六世繼位之後對亨利八世的政策進行了穩固,也為之後伊麗莎白的宗教改革做了鋪墊。他上位六年之後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下了詔書要求自己的表親,亨利七世的曾外孫女,同樣擁護新教的簡格雷繼位;這麼做主要是為了防止瑪麗信奉的天主教卷土重來。簡格雷是個格外倒霉的角色,出了名的”九日女王“,這個女王身份還沒有被後世官方承認。瑪麗和她的天主教支持者們回到了 倫敦 登上了王位,一邊開始燒新教徒一邊把簡格雷也扔進 倫敦 塔砍了,順便埋在塔下麵她爹地那些被砍了頭的老婆邊上。
當然瑪麗沒有忘記把她同父異母的妹妹伊麗莎白也關進去,然後一直在糾結要不要把她也辦了。但是瑪麗估計是把人品都燒光了,一方面她自己跟 西班牙 國王生不出小孩,另一方面她得了腦瘤,總之在下決心把妹妹砍了之前就一命嗚呼了。於是議會那一幫人又轉而擁戴了伊麗莎白做女王(你們還真是牆頭草啊......)
伊麗莎白一世的人生無比彪悍,但是貓再講下去估計就沒人要看了,所以我們還是回歸正文好了......
——————————————————————————————————————————





英國 有許多非常值得一去的大教堂,像是 聖保羅 , 坎特伯雷 大教堂, 約克 大教堂, 格洛斯特 大教堂,等等;每個都有獨一無二的地方。但是如果你只能去一個,那毫無疑問是西敏寺啊——這可是 英國 政治意味最濃重的國家大教堂。幾乎每任君主都在西敏寺加冕,王室相關的重要活動也都在這裡舉行,最近的 比如 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的婚禮。
從 白金漢 宮走到西敏寺只需要十來分鐘,一路會經過很漂亮的聖詹姆斯公園。不過西敏寺絕對是那種外表一點都不能打動人(特別是有一座大門還在搭腳手架大修)一走進內部就被震驚的那種。
買過London Pass的游客可以繞過排隊的票亭從邊上小門進去領好免費講解器(非常重要!!!)。跟一般的大教堂不一樣的一點是,西敏寺的內部一走進去就感覺頗為“擁擠”。這並不是空間狹小而造成的,相反西敏寺的體量可以媲美 歐洲 任何一座大教堂。這實在是因為 英國 歷史上有名有姓的人都在這兒了:要麼是牆上立了塊碑或者在地上摳一塊磚刻上幾個字 比如 像詩人角的那幾位大文豪們,要麼像大多數聽都沒聽說過的貴族們那樣立個塑像,最牛逼的想必是葬在這裡的歷代君主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伊麗莎白一世以及和她併排躺一起的姐姐瑪麗一世,隔壁還有她的遠房親戚 蘇格蘭 女王瑪麗。大家都往這兒一擠基本上就沒剩什麼空地了;再加上整體裝飾風格偏暗黑哥特式,雕塑都是一個勁兒地往尖里造,所有的走道也都偏狹窄,世界各地的游客一涌進來簡直是......基本上參觀就是跟著人流走了。此外,很不好的一點是:裡面不允許拍照。
But,貓依舊是要大推西敏寺啊。所有你認識的那些文人政客科學家們,只要是 英國 的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他們。 達爾文 和瓦特在犄角旮旯的地上稍不小心就會被忽視; 牛頓 和他墓上的幾個超大天體球倒是位於正中心極為醒目。正中間的位置擺放著一把極為不起眼的木椅,那是 英國 第一代國王長腿愛德華的椅子,此後歷代君主都是在這把椅子上加冕宣誓繼位。但它只是一個替代品;真品說是在參觀後程會看到不過被我們遺漏了。撇開這些零零碎碎,西敏寺內部本身也毫不遜色;而且導覽器講解的順序和內容安排很用心,基本一遍聽下來走下來就對大多數教堂的基本格局有一個瞭解了。
因為內部不允許拍照,我們只好走到方形中庭時朝著外面摁了幾張。





當然曾經有那麼段時間是個文藝青年就必須得說自己多麼喜歡“V字仇殺隊”還有那首時不時被拿出來掛嘴上裝逼的“Remember, remember, the 5th of Novermber; The gunpowder treason and plot”



貓最喜歡的一張 倫敦 的照片是當 倫敦 眼轉到最頂端時拍到下一個小膠囊里的人們都擠在玻璃前拍照留念而背景正是 泰晤士 河邊的議會大樓和大本鐘。如果這時正好是太陽下山那幾分鐘的藍天做背景那就更贊了。為了這幾分鐘的美景你願意花個19胖子排個半小時隊伍咩?
(其實貓是願意的,不過我們行程已經滿到塞不下 倫敦 眼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