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埃及小記
↑獅身人面像 我當然相信大斯芬克斯早在金字塔建築之前就已守候在了 吉薩 高地上,而這個吻,則是跨越了萬年光陰的吻。 埃及博物館 ↑埃及國家博物館 博物館外景,紅磚白門,非常古樸的顏色。
埃及 博物館於1835年成立時,其主要目的是阻止19世紀那批野心勃勃的偽考古學家掠奪文物。可只到今天,對 埃及 文物的掠奪仍在繼續。整個 埃及 就是一個巨大的考古遺址,現代盜賊開著敞篷小型載貨卡車,帶著電鋸奔向 埃及 古墓。就連博物館內的文物也不能確保是安全的,很多文物塞在博物館的儲藏間里,從未被正確記錄或研究過,有些文物甚至從博物館的展櫃中消失了。儘管這樣,如果想把所有展品匆匆瀏覽一遍的話,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這些展品只有博物館藏品的1/5.
↑埃及國家博物館 門口這尊應該是哈特女王獅身人面像的仿製品。而它的真品,保存的更加完好。
哈特女王生前稱自己是太陽神的女兒,後來又說是太陽神的兒子,並且像男性法老一樣戴假鬍鬚,圍三葉裙,將自己名字中象徵女性的尾音“特”字刪除。可最終,也沒能像她的父兄們一樣在帝王谷擁有屬於自己的陵墓,而是與父親合葬一處。
↑埃及國家博物館 孟 卡拉 國王的三人雕像。右手邊的哈托爾女神牽著國王的手以示保護,左手邊是他的王后。 ↑埃及國家博物館 埃赫那吞一家人正在向太陽神阿吞獻祭。在埃赫那吞短暫的統治期間, 埃及 出現了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一神教。這個政策在他死後被兒子圖坦卡蒙徹底推翻。 ↑埃及 埃赫那吞祭奉太陽神的複製品在 埃及 的酒店和紙莎草店出現的頻率極高。複製品很好的給草紙畫著了鮮艷的顏色,卻有意無意的模糊了埃赫那吞具有標誌性的身材。 ↑埃及國家博物館 埃赫那吞的雕像
看到浮雕和雕像時,我不僅為古 埃及 藝術家可愛的誠實打動了。埃赫那吞家族遺傳的細腰豐臀在浮雕和雕像上都毫無保留的展示給我們。近年來,科學家利用“虛擬解剖”技術還原了圖坦卡蒙的面容和身形,發現他跟自己父親的身材如出一轍。不僅如此,這個可憐的孩子因為是近親結婚的產物,還不可避免的遺傳了家族的齙牙和畸形足,很可能連正常走路都做不到。
不過,這些都不影響他在去世三千多年後變得舉世聞名。與他一起聞名世界的,當然還有這尊精緻的純金面具。
↑埃及國家博物館 圖坦卡蒙著名的金面具 ↑埃及國家博物館 下 埃及 的保護神——眼鏡蛇——生出雙翼保護著圖坦卡蒙的王名圈。
古 埃及 人對顏色的使用絲毫不含蓄,這件工藝品上明艷的藍色、綠色和金色,都是壁畫中最常用的顏色。
博物館中最受歡迎的展館無疑是圖坦卡蒙主題館。這位年輕的法老因為死的突然,自己的陵墓尚未造好,只能屈尊葬入一個狹小的墓室。可就是這個帝王谷最小的墓室,出土的文物也塞滿了 埃及 博物館二層的一半展館。
然而我最喜歡的還是紙莎草主題館。
↑埃及國家博物館 瑪阿特的審判,古 埃及 最著名的壁畫。
每一個死去的人都要接受瑪阿特女神的審判,他的心臟會被放在天平上稱量,而天平另一端的砝碼則是象徵公平的瑪阿特女神的羽毛化身。只有心臟輕於羽毛的人,才能順利進入永生。而那些重於羽毛的心臟,則會被蹲守在一旁的惡魔吃掉。
瑪阿特是平衡和秩序女神的名字。古 埃及 社會的主導原則就是瑪阿特。在自然界中,瑪阿特是太陽的升降、季節的有序更替、尼羅河的每年泛濫。在日常生活中,瑪阿特是公 平和 正義,每個人,包括國王,都應該按照瑪阿特生活。只有生前遵從瑪阿特的人們,才能在死後通過審判併進入永生。我喜歡古 埃及 人的這種世界觀,或許正是尼羅河的穩定和可預測性促成了這種世界觀。
↑埃及 《瑪阿特的審判》是這麼著名,以至於它的複製品幾乎成為紙莎草店的鎮店之寶。而古 埃及 人數千年來用於造紙的紙莎草,就是講解員手中這株類似蘆葦的植物。 ↑埃及國家博物館 瑪阿特審判的執行者,是手持連枷和拐杖的奧西裡斯神。多虧了他那堅持不懈為他收集木乃伊的碎片的妻子伊西斯,才使得他得以永生併成為陰間的統治者。 ↑埃及國家博物館 河馬,本是《瑪阿特審判》中那隻吞噬心髒的惡魔的元素。可這隻小河馬的工藝品卻渾身上下透著可愛。 ↑埃及國家博物館 雪花石做的臺燈
在看到 卡納克 神廟和金字塔時,我曾懷疑過,或許古 埃及 文明只善於建築這種龐大的東西,而缺乏雕琢精緻的能力。即使看到帝王谷中的壁畫,我還是認為古 埃及 的畫風過於遵從某種傳統,譬如國王始終比其他任何人高大,男人比女人高大且皮膚一定比女人黑;再譬如繪畫中的所有人物都是統一的姿勢:頭是側面的,眼睛是正面的,身體朝著正面,而腿又被扭向側面;再譬如,所有事物都用粗線條勾勒出來,沒有修飾,沒有描影法。
可在博物館中,當我看到這盞精湛的臺燈,上面栩栩如生的小豹子以及它那隻用牛皮仿製出的以假亂真的舌頭時,我不得不修正了這種偏見。而在首飾主題館里,那些只有指甲蓋大小卻飽含生動表情的動物飾品則讓我驚嘆:能夠用原始的技術做出如此精湛的工藝品,古 埃及 藝術家到底是多麼神奇的存在?
在博物館一進門的地方,立著那塊功勞赫赫的 羅塞塔 石碑。原諒我沒拍下它,因為即使看到真品,若沒有 法國 鄉村那位窮小子對象形文字的破譯,古 埃及 文明至今還埋藏在未知的廢墟里。更何況這塊石碑的真品早已被 大英 帝國當做戰利品擺放在了自己的博物館。
而 羅塞塔 石碑的出現,其實標志著 埃及 這個龐大文明古國的衰落。
大約從公元前480年開始, 埃及 長期被外族統治:先是波斯人入侵,然後是 希腊 的 亞歷山大 大帝,再然後是強大的 羅馬 帝國,最後是阿拉伯帝國。這一次次入侵讓古 埃及 的文字和宗教和被徹底遺忘,輝煌了數千年的古文明也自此沉睡。
這塊 羅塞塔 石碑,其實是 希腊 人統治時期,也就是那位美艷絕倫的 埃及 艷後的父親所制。石碑上分別用古 埃及 象形文字、古 埃及 世俗體和古 希腊 文書寫著歌頌這位托勒密國王的文字。當時 希腊 人統治下的 埃及 矛盾重重,這位托勒密國王只能派人到處歌功頌德,以鞏固他的統治。
因此,拿破侖士兵對 羅塞塔 石碑的發掘,讓世人發現了這個沉睡1500年的古文明;而商博良破譯的,不僅僅是象形文字,而是複活一個死文明的密碼。 今日的埃及今日的 埃及 幾乎沒有留存下任何古 埃及 文化的痕跡。現代 埃及 的全稱是阿拉伯 埃及 共和 國,在這個阿拉伯伊斯蘭國家中,超過90%的人是穆斯林,剩餘不到10%的人信仰基督。 ↑開羅 早安, 開羅 。
清晨,當我站在酒店的陽臺上,看到蔚藍的天空和被初升的太陽鑲上 金邊 的雲彩時,我已經不再抵觸 開羅 這個髒亂的城市了。
這是我們在 埃及 的最後一天。我們用了整整五天的時間去瞭解古 埃及 和它的法老們,剩下的這一天將用來觀察居住在現代 埃及 的普通人的日常。
↑薩拉丁城堡 開羅 的女性,已經不像上 埃及 那麼保守。很多婦女都穿起艷麗的長袍,並且摘掉了面紗。
↑薩拉丁城堡 薩拉 丁城堡的 阿裡 清真寺。在 開羅 市區,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清真寺。 ↑薩拉丁城堡 炎炎烈日下的清真寺可謂避暑聖地,即使不做禮拜的時間,也有孩子們在裡邊打鬧嬉戲。 ↑薩拉丁城堡 在城堡的一角,我遇到了這群當地的男孩。當我舉起相機時,他們友好的沖我這個不速之客微笑。 ↑開羅 ↑開羅 ↑開羅 ↑埃及 紙莎草上的貓神畫
在 開羅 ,貓隨處可見。這裡的流浪貓並沒有落魄的樣子,它們的神態中流露出的是慵懶和飽食。後來在哈利利集市旁一家小咖啡館吃東西時,我才發現 開羅 的貓根本不愁溫飽。人們在露天的桌上吃飯,隨手將吃剩的骨頭扔在地上,與貓一起分享食物。
貓在中王國時代來到尼羅河谷,幫古 埃及 人捕捉老鼠,改善衛生並保護珍貴的食物供給,因而受到古 埃及 人的崇敬。在今日的 埃及 ,貓仍然幫人們清理著城市垃圾,並與人形成良好的共存方式。
↑開羅 在一個掛滿水果的小店里,大山請我們喝甘蔗汁。 ↑開羅 這是 開羅 城區最普通的住宅群。這對夫婦牽著自己的一雙兒女出門,是去做禮拜,還是去共度一個美好的周末? ↑開羅 炎熱的午後,一位老人在自己的雜貨店門口與老友聊天。 ↑汗·哈利利市場 汗•哈利利集市的一角 ↑汗·哈利利市場 集市裡的搞怪工藝品
走入哈利利集市,你仿佛走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那些琳琅滿目的銅器、吆喝叫賣的小販、蒙著面紗頭頂重物的阿拉伯婦女……故事里的人物似乎一個個都穿越時空,鮮活的出現在你的眼前。
↑汗·哈利利市場 逛完集市,我們在哈利利集市外的一家小咖啡館消磨最後的時光。來 埃及 這麼多天,第一次吃上當地人的食物。
已經接近傍晚了,穆斯林們做完禮拜,就與家人或朋友相約在這裡抽水煙,彈吉他,講述著今日 埃及 的故事。
↑汗·哈利利市場
埃及 博物館於1835年成立時,其主要目的是阻止19世紀那批野心勃勃的偽考古學家掠奪文物。可只到今天,對 埃及 文物的掠奪仍在繼續。整個 埃及 就是一個巨大的考古遺址,現代盜賊開著敞篷小型載貨卡車,帶著電鋸奔向 埃及 古墓。就連博物館內的文物也不能確保是安全的,很多文物塞在博物館的儲藏間里,從未被正確記錄或研究過,有些文物甚至從博物館的展櫃中消失了。儘管這樣,如果想把所有展品匆匆瀏覽一遍的話,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而這些展品只有博物館藏品的1/5.
↑埃及國家博物館 門口這尊應該是哈特女王獅身人面像的仿製品。而它的真品,保存的更加完好。
哈特女王生前稱自己是太陽神的女兒,後來又說是太陽神的兒子,並且像男性法老一樣戴假鬍鬚,圍三葉裙,將自己名字中象徵女性的尾音“特”字刪除。可最終,也沒能像她的父兄們一樣在帝王谷擁有屬於自己的陵墓,而是與父親合葬一處。
↑埃及國家博物館 孟 卡拉 國王的三人雕像。右手邊的哈托爾女神牽著國王的手以示保護,左手邊是他的王后。 ↑埃及國家博物館 埃赫那吞一家人正在向太陽神阿吞獻祭。在埃赫那吞短暫的統治期間, 埃及 出現了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一神教。這個政策在他死後被兒子圖坦卡蒙徹底推翻。 ↑埃及 埃赫那吞祭奉太陽神的複製品在 埃及 的酒店和紙莎草店出現的頻率極高。複製品很好的給草紙畫著了鮮艷的顏色,卻有意無意的模糊了埃赫那吞具有標誌性的身材。 ↑埃及國家博物館 埃赫那吞的雕像
看到浮雕和雕像時,我不僅為古 埃及 藝術家可愛的誠實打動了。埃赫那吞家族遺傳的細腰豐臀在浮雕和雕像上都毫無保留的展示給我們。近年來,科學家利用“虛擬解剖”技術還原了圖坦卡蒙的面容和身形,發現他跟自己父親的身材如出一轍。不僅如此,這個可憐的孩子因為是近親結婚的產物,還不可避免的遺傳了家族的齙牙和畸形足,很可能連正常走路都做不到。
不過,這些都不影響他在去世三千多年後變得舉世聞名。與他一起聞名世界的,當然還有這尊精緻的純金面具。
↑埃及國家博物館 圖坦卡蒙著名的金面具 ↑埃及國家博物館 下 埃及 的保護神——眼鏡蛇——生出雙翼保護著圖坦卡蒙的王名圈。
古 埃及 人對顏色的使用絲毫不含蓄,這件工藝品上明艷的藍色、綠色和金色,都是壁畫中最常用的顏色。
博物館中最受歡迎的展館無疑是圖坦卡蒙主題館。這位年輕的法老因為死的突然,自己的陵墓尚未造好,只能屈尊葬入一個狹小的墓室。可就是這個帝王谷最小的墓室,出土的文物也塞滿了 埃及 博物館二層的一半展館。
然而我最喜歡的還是紙莎草主題館。
↑埃及國家博物館 瑪阿特的審判,古 埃及 最著名的壁畫。
每一個死去的人都要接受瑪阿特女神的審判,他的心臟會被放在天平上稱量,而天平另一端的砝碼則是象徵公平的瑪阿特女神的羽毛化身。只有心臟輕於羽毛的人,才能順利進入永生。而那些重於羽毛的心臟,則會被蹲守在一旁的惡魔吃掉。
瑪阿特是平衡和秩序女神的名字。古 埃及 社會的主導原則就是瑪阿特。在自然界中,瑪阿特是太陽的升降、季節的有序更替、尼羅河的每年泛濫。在日常生活中,瑪阿特是公 平和 正義,每個人,包括國王,都應該按照瑪阿特生活。只有生前遵從瑪阿特的人們,才能在死後通過審判併進入永生。我喜歡古 埃及 人的這種世界觀,或許正是尼羅河的穩定和可預測性促成了這種世界觀。
↑埃及 《瑪阿特的審判》是這麼著名,以至於它的複製品幾乎成為紙莎草店的鎮店之寶。而古 埃及 人數千年來用於造紙的紙莎草,就是講解員手中這株類似蘆葦的植物。 ↑埃及國家博物館 瑪阿特審判的執行者,是手持連枷和拐杖的奧西裡斯神。多虧了他那堅持不懈為他收集木乃伊的碎片的妻子伊西斯,才使得他得以永生併成為陰間的統治者。 ↑埃及國家博物館 河馬,本是《瑪阿特審判》中那隻吞噬心髒的惡魔的元素。可這隻小河馬的工藝品卻渾身上下透著可愛。 ↑埃及國家博物館 雪花石做的臺燈
在看到 卡納克 神廟和金字塔時,我曾懷疑過,或許古 埃及 文明只善於建築這種龐大的東西,而缺乏雕琢精緻的能力。即使看到帝王谷中的壁畫,我還是認為古 埃及 的畫風過於遵從某種傳統,譬如國王始終比其他任何人高大,男人比女人高大且皮膚一定比女人黑;再譬如繪畫中的所有人物都是統一的姿勢:頭是側面的,眼睛是正面的,身體朝著正面,而腿又被扭向側面;再譬如,所有事物都用粗線條勾勒出來,沒有修飾,沒有描影法。
可在博物館中,當我看到這盞精湛的臺燈,上面栩栩如生的小豹子以及它那隻用牛皮仿製出的以假亂真的舌頭時,我不得不修正了這種偏見。而在首飾主題館里,那些只有指甲蓋大小卻飽含生動表情的動物飾品則讓我驚嘆:能夠用原始的技術做出如此精湛的工藝品,古 埃及 藝術家到底是多麼神奇的存在?
在博物館一進門的地方,立著那塊功勞赫赫的 羅塞塔 石碑。原諒我沒拍下它,因為即使看到真品,若沒有 法國 鄉村那位窮小子對象形文字的破譯,古 埃及 文明至今還埋藏在未知的廢墟里。更何況這塊石碑的真品早已被 大英 帝國當做戰利品擺放在了自己的博物館。
而 羅塞塔 石碑的出現,其實標志著 埃及 這個龐大文明古國的衰落。
大約從公元前480年開始, 埃及 長期被外族統治:先是波斯人入侵,然後是 希腊 的 亞歷山大 大帝,再然後是強大的 羅馬 帝國,最後是阿拉伯帝國。這一次次入侵讓古 埃及 的文字和宗教和被徹底遺忘,輝煌了數千年的古文明也自此沉睡。
這塊 羅塞塔 石碑,其實是 希腊 人統治時期,也就是那位美艷絕倫的 埃及 艷後的父親所制。石碑上分別用古 埃及 象形文字、古 埃及 世俗體和古 希腊 文書寫著歌頌這位托勒密國王的文字。當時 希腊 人統治下的 埃及 矛盾重重,這位托勒密國王只能派人到處歌功頌德,以鞏固他的統治。
因此,拿破侖士兵對 羅塞塔 石碑的發掘,讓世人發現了這個沉睡1500年的古文明;而商博良破譯的,不僅僅是象形文字,而是複活一個死文明的密碼。 今日的埃及今日的 埃及 幾乎沒有留存下任何古 埃及 文化的痕跡。現代 埃及 的全稱是阿拉伯 埃及 共和 國,在這個阿拉伯伊斯蘭國家中,超過90%的人是穆斯林,剩餘不到10%的人信仰基督。 ↑開羅 早安, 開羅 。
清晨,當我站在酒店的陽臺上,看到蔚藍的天空和被初升的太陽鑲上 金邊 的雲彩時,我已經不再抵觸 開羅 這個髒亂的城市了。
這是我們在 埃及 的最後一天。我們用了整整五天的時間去瞭解古 埃及 和它的法老們,剩下的這一天將用來觀察居住在現代 埃及 的普通人的日常。
↑薩拉丁城堡 開羅 的女性,已經不像上 埃及 那麼保守。很多婦女都穿起艷麗的長袍,並且摘掉了面紗。
↑薩拉丁城堡 薩拉 丁城堡的 阿裡 清真寺。在 開羅 市區,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清真寺。 ↑薩拉丁城堡 炎炎烈日下的清真寺可謂避暑聖地,即使不做禮拜的時間,也有孩子們在裡邊打鬧嬉戲。 ↑薩拉丁城堡 在城堡的一角,我遇到了這群當地的男孩。當我舉起相機時,他們友好的沖我這個不速之客微笑。 ↑開羅 ↑開羅 ↑開羅 ↑埃及 紙莎草上的貓神畫
在 開羅 ,貓隨處可見。這裡的流浪貓並沒有落魄的樣子,它們的神態中流露出的是慵懶和飽食。後來在哈利利集市旁一家小咖啡館吃東西時,我才發現 開羅 的貓根本不愁溫飽。人們在露天的桌上吃飯,隨手將吃剩的骨頭扔在地上,與貓一起分享食物。
貓在中王國時代來到尼羅河谷,幫古 埃及 人捕捉老鼠,改善衛生並保護珍貴的食物供給,因而受到古 埃及 人的崇敬。在今日的 埃及 ,貓仍然幫人們清理著城市垃圾,並與人形成良好的共存方式。
↑開羅 在一個掛滿水果的小店里,大山請我們喝甘蔗汁。 ↑開羅 這是 開羅 城區最普通的住宅群。這對夫婦牽著自己的一雙兒女出門,是去做禮拜,還是去共度一個美好的周末? ↑開羅 炎熱的午後,一位老人在自己的雜貨店門口與老友聊天。 ↑汗·哈利利市場 汗•哈利利集市的一角 ↑汗·哈利利市場 集市裡的搞怪工藝品
走入哈利利集市,你仿佛走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那些琳琅滿目的銅器、吆喝叫賣的小販、蒙著面紗頭頂重物的阿拉伯婦女……故事里的人物似乎一個個都穿越時空,鮮活的出現在你的眼前。
↑汗·哈利利市場 逛完集市,我們在哈利利集市外的一家小咖啡館消磨最後的時光。來 埃及 這麼多天,第一次吃上當地人的食物。
已經接近傍晚了,穆斯林們做完禮拜,就與家人或朋友相約在這裡抽水煙,彈吉他,講述著今日 埃及 的故事。
↑汗·哈利利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