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非洲,走進肯尼亞。。。。。。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也許這是運氣眷顧我,沒白起早,居然看到了獵豹 Cheetah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近距離特寫,還特意站了一下,真給面子!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這身材,這背景,沒誰了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也許是捨不得,還回頭看了下,實際上,事後我才知道它在看誰!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緊跟獵豹,接下里走過來的就是來自 東非 大草原的無賴團隊——鬣狗!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同樣是背影,差距咋那麼大呢,其實我看明白了,獵豹剛纔回頭瞅的就是他們,鬣狗不傻,就等你獵豹殺死瞪羚,來個漁翁得利!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早晨的空氣,真的很清新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遠遠望去,一群野牛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車上算上司機一共3個人,另一個人是昨天臨時加進來的,也是一個人,正好還能給拍個照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知道這是什麼鳥麽,我當時真不知道,即使司機說了我也不懂,後來查了下,這叫秘書鳥 Secretary Bird
秘書鳥生長在 非洲 大陸,樣子很獨特,它體高近1米,羽毛大部分為白色,嘴似鷹,腿似鷺;中間兩根尾羽極長,達60多釐米,如同兩條白色飄帶。因為它們頭上長著幾根羽筆一樣的灰黑色冠羽,很像中世紀時帽子上插著羽筆的書記員,所以得名秘書鳥,它的科學名字叫鷺鷹。
秘書鳥是終生配對,“一夫一妻”制,雌雄秘書鳥從配對到死亡很少分開。每年繁殖季節中,雌雄鳥交配後便共同在低矮、平頂的樹上建巢。秘書鳥的巢很大,直徑約1.8米,深0.3米,架在樹頂上像一隻大平盤。雌鳥產卵2~3枚。小秘書鳥出生後,在巢內大約要停留3個月,這期間,“父母”靠回吐半消化的食糜喂養“子女”。小秘書鳥出生後幾個
星期就長出了富有特征性的羽筆狀冠羽,待它們飛出巢時,全身已披上了同它們父母一樣的羽衣,就這樣,新一代的秘書鳥又在 非洲 大草原上開始了它們神秘而奇特的生活。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運氣真好,看到了 非洲 雄獅,就是這 獅子 皮膚太不好了,一臉雀斑。。。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繼續前行,又看到一種新奇動物,應該是黑背豺 Black Backed Jackal (Bweha-miraba)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此動物叫 轉角牛羚 Topi(Nyamera), 馬賽 馬拉和賽倫蓋蒂很容易看到,其他公園不多見。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轉角牛羚是群居動物,族群可以是三兩成群,但也有十多二十頭一起的。族群由一或多頭雄性領導,領導權通過追逐和打鬥產生。領導的轉角牛羚會負責保衛領土,並隨時保持警覺性,在危險來到時提出警告。轉角牛羚也會逐水草而居無定所,但不會像黑尾牛羚那樣走那麼遠,聲勢也遠遠不及,最多只有一、二百頭左右聚集一起。
轉角牛羚以草為主要食糧。雄性的領域由幾十平方米至幾公里不等,並以尿液及糞便為邊界。
雄性轉角牛羚會為自己的領域而發生爭鬥,多會以它們的角刺對方的膝部。轉角牛羚在受驚時可以奔走達每小時70公里,及會跳越其他牛羚以逃避危險。它們被認為是最快速的狷羚。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很多公園都能看到湯氏瞪羚。
科學的叫法是湯姆森瞪羚。體型類似於鹿的一種小型動物。群居,種群非常龐大,與 中國 的藏羚羊、 蒙古 黃羊同屬一類,它們身材較小,體態優美,是多種草原食肉動物渴望的美味。
湯氏瞪羚眼睛下麵有黑紋,側腹部有黑色條紋,雄性有30釐米左右的角,雌性為十幾釐米。嬌小玲瓏的湯氏瞪羚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看來更加弱不禁風,但它們自己渾不覺這有甚麼問題,每年都會參加一年一度的 東非 “動物嘉年華會”,未辦簽證便穿梭 坦桑尼亞 和 肯尼亞 兩國之間。
從幾頭到過百頭的湯氏瞪羚會聚集一起形成一些小族群,同時有多頭瞪羚領導數目可多達 400 頭的大族群。
小 Tommies 多在雨季後出生 (十二、一、六、七月),懷孕期約 190 日,多數是單胎,小羚出生時約 2-3kg,出生後不久便會站立走動。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又看到一群,斑點鬣狗 Spotted Hyaena(Fisi)
在大多數公園都能看到斑點鬣狗。
身長1-1.5米,重40-86千克雌性個體明顯大於雄性。毛色土黃或棕黃色,帶有褐色斑塊。能將9千克重的獵物拖走100米。見於視野開闊的生境,如長有仙人掌的石礫荒漠和半荒漠草原、低矮的灌叢等。
性凶猛,可以捕食斑馬、角馬和斑羚等大中型草食動物。進食和消化能力極強,一次能連皮帶骨吞食15千克的獵物。善奔跑,時速
可達40-50公里,最高時速為60公里。
斑鬣狗與 獅子 之間的關係的複雜性及密度有其獨特的地方。 獅子 與斑鬣狗都是頂級掠食者,獵食同樣的動物,故其實是有正接衝突的。它們故此會互相鬥爭及偷走對方的獵獲物。斑鬣狗亦是幼獅的主要掠食者,當攻擊成年的 獅子 時,斑鬣狗會追擊雌性,但卻一般會避開攻擊雄性。
斑點鬣狗全年都能繁殖,但雨季為產仔高峰期。妊娠期110天,每胎產2仔。雄性2歲、雌性3歲性成熟。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不好意思,偶然拍到,別介意別介意~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清晨的game drive 結束後,開著車回到營地,吃早餐,其實我的營地環境也挺不錯嘛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這就是座駕,不是陸地巡洋艦,當然感覺也挺不錯,性價比挺高,其實個人感覺,微信麵包車空間更大些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吃完早餐,準備第二次更長的game drive時,路口看到一群狒狒旁若無人的嬉鬧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看到的疣豬 Warthog(Ngiri)
在大多數國家公園都能看到疣豬。
疣豬兩眼之下的皮膚,各長出一對大疣,因此得名。雄疣豬在吻部更長出另一對較小的疣,剛位於獠牙之上。它挖土取食時,這些疣可能有助於保護眼睛,還可使頭部看起來更大,因而成年疣豬的面貌更為猙獰。雄疣豬的上獠牙很大,有15至25吋長,而且向上及向外急彎。短而尖的下獠牙可當刀用。疣豬有的獨居,有的雌雄成雙,也有的合家同住。
疣豬是世界上唯一的能夠在數月沒有水的情況依舊存活的豬,它們還能在超過常溫很多的高溫條件下生活。疣豬日間覓食,吃青草、苔草及塊莖植物,偶而也會吃一些腐爛的肉。它們喜歡洗泥巴澡,也會象犀牛那樣渾身塗滿泥巴。
疣豬的性別差異有哪些呢?其實很好區分,公的比母的體型略大,公的獠牙比母的長,最大的區別是公的有兩對疣,而母的只有一對疣。
肯尼亞自助遊攻略
↑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 也許是快到中午了,溫度升高了,這些動物開始午休了,但話說回來,還頭一次看到這樣的午休場景